最近,楊超越新劇《七時吉祥》播出了。
這劇曾被不少人寄予厚望,但如今卻事與願違。
即便有兩大流量護航,依舊是撲到業内都不可思議的程度。
甚至,一個S 劇愣是打不過會員看全集的b 級分賬劇。
以至于,劇的主創團隊開始發瘋賣慘。
先是楊超越淚灑直播間,說希望大家不要因爲女主角是自己就不看了。
随後,王一栩又曬出兩位主演躲在角落互相安慰打氣的照片。
此外,王一栩還發文稱,自己因新劇被全網黑到抑郁症加重。
并透露,如今的楊超越很像患抑郁症的自己。
甚至,就連劇的宣發也出來各種賣慘。
劇被限流。
楊超越一天發十條微博也上不了熱搜。
丁禹兮更是快哭了還要堅持營業 ...
但可惜,這不僅沒激起網友的同情,反倒是令大衆更加反感。
人人罵他們吃相難看,不好好演戲,隻會賣慘。
勸他們多找找自己的原因,畢竟觀衆不欠任何人的。
而與此同時,有關賣慘式營銷的話題也引起不少人讨論。
那麽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
賣慘式營銷,起初确實很好用。
例如,多年前的文藝片《百鳥朝鳳》。
在直播中,其制片人方勵因電影排片問題當衆下跪。
結果,他這一跪直接引來全網心疼。
不少影院紛紛表示要爲其增大排片空間,并安排黃金場。
從而使得該片票房實現大逆轉。
單日票房就突破700 萬,比此前上映 8 天以來的票房總和還要多。
到最後,方勵這一跪愣是跪出了8695 萬票房。
而這成績對于極爲小衆的文藝片來說,已經算很高了。
緊接着,便有不少片方紛紛效仿,各種上演悲慘。
例如,電影《閃光少女》的宣發團隊。
在鏡頭前,七個人手舉道歉信,集體跪地緻歉。
并還将其做成宣傳海報,打出宣傳語:
「對不起!請大家不要因爲片名海報而錯過一部好電影!」
還有動畫電影《沖出地球》。
自從電影上映後,這部片就一直和「慘」字分不開。
在其短視頻賬号下,滿屏都是觀影人數少,導演辛酸落淚的畫面。
路演影廳空無一人,導演強撐落淚。
導演街頭道歉,不禁哽咽。
觀衆自制鼓勵視頻,導演看完後感動淚目。
從而被不少網友吐槽,整天看到的不是導演哭就是票房有多慘。
在這樣的情況下,觀衆早已沒了最初的同情。
反倒是對這些賣慘式營銷越發反感,甚至是抵制。
現如今的《七時吉祥》就是最好的例子。
創作者打着靠賣慘獲利的算盤,可殊不知觀衆早已不吃這一套。
以至于,劇的收視不僅沒變好,反而更加慘不忍睹。
就連本就不佳的口碑,也因這次集體賣慘變得更差更爛。
而現如今,每當提及劇,又或是主創人員。
很多網友都會不由自主的皺眉、反感,并選擇避雷。
即便是自上映後,口碑很不錯的電影《封神》。
當其導演烏爾善賣慘說,若電影失敗,自己得用十年還債。
這種方式依舊會引起很多觀衆的不滿。
「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到底是出于欣賞,還是要解救導演?」
甚至,還被人認爲這方式抹平了電影很大一部分剛剛積攢下的路人好感。
除了影視劇制作方外,明星演員本人也常常搞賣慘式營銷。
例如,靠《青你 2》走紅的上官喜愛。
在采訪中自曝九個月沒收入,倒欠公司 79 萬,如今靠預付金生活。
可誰知,網友對此并不買賬。
大家認爲其有手有腳,即便沒資源也可以做普通人的工作。
前台、中介、服務員、舞蹈老師 ...
如今,她能九個月沒收入,還不是因不想低頭賺辛苦錢。
更何況,有網友發現上官喜愛并沒有自己說得那麽慘。
在其采訪播出前,她的一檔常駐綜藝剛剛開播。
同樣不久前,其後援會還曾号召粉絲對偶像送禮。
不僅給出詳細的收件地址,還貼心提醒一定要寫明「轉上官喜愛」。
此外,還有的明星不僅能賣慘,還能另辟蹊徑表達自己的敬業。
拿《東八區的先生們》中的張翰來說。
在節目中,他聲稱自己爲拍戲最高工作23 小時。
以至于,錄節目時自己的心髒不舒服。
同樣的,還有擔任《皎若雲間月》制片、主演的張芷溪。
當劇播出後,不少網友跑到其微博下反映問題。
劇情魔改,演技辣眼,剪輯敷衍 ...
可對此,張芷溪直接哭訴自己的不易。
她聲稱自己爲了這部劇,連續兩年隻睡兩三個小時。
希望大家看在自己辛苦的份上,繼續看下去 ...
好家夥。
這已經不是暗示了,直接打明牌了。
拿自己受了多少苦來賣慘,拜托觀衆能繼續忍下去,繼續支持。
若是劇情演技尚且合格,倒也還好。
可看一眼劇的成品,直接是讓人兩眼一黑的程度。
而這到底有什麽理由讓自己兩年不怎麽睡覺?
又有什麽理由厚着臉皮讓觀衆浪費時間和精力,強忍看下去?
完全不理解。
那麽這樣搞下去,我們的内娛環境有變好嗎?
并沒有,反倒會越來越差。
當影視劇都開始學着賣慘,明星開始哭訴自己的不易。
人人都妄圖走捷徑,偷懶省事時。
又怎麽還會有人專心打磨内容,想着以質量取勝?
在這種情況下,大概就成了誰最慘誰有理誰能賺錢了。
不過好在,觀衆并沒有那麽好騙。
這幾年随着賣慘式營銷的紮堆出現,大衆早已深谙其中的套路。
絕大多數的網友都有了清醒的認知,不願承擔莫須有的責任。
就拿如今的《七時吉祥》賣慘慘遭反噬來說。
如今劇撲,真是因爲被限流,被人故意黑的原因嗎?
并不是的。
對絕大多數網友看來,這劇本身就不夠真誠。
先是用了《蒼蘭訣》的主題曲,被訣粉認爲是碰瓷。
然後,《七時吉祥》又被爆抄襲《秦時明月》的道具及歌詞。
緊接着,又是劇情和主演演技的雙重 bug。
劇情拖沓又無聊,當中配角匆匆走過場,太流水線。
主角更像是在過家家,絲毫沒展現出角色的獨特弧光。
就連台詞和演技都格外出戲,被人嘲笑。
你瞧。
一部劇,主創團隊連最基本的質量都沒能把控到位。
現如今,又憑什麽想要道德綁架觀衆?
畢竟,戲是他們自己拍的,錢也是自己賺得。
如今播出效果不好了,不僅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倒還要來勉強觀衆。
這到底是什麽邏輯?
與其如此怪天怪地,倒不如看看自身有沒有真用心。
畢竟,「觀衆」不是某一個偶像的粉絲,也不是劇方的水軍。
他們隻會給出最客觀的評價。
爲此,若想讓觀衆接受,并認可一部劇。
創作者需要做的是嚴抓作品質量,積極展示自身優勢。
而非絞盡腦汁的營銷新一輪賣慘。
這才是内娛本該有的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