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書堂》· 第 428 篇
内容來源 | 部分摘自中信出版社書籍
《瘋狂創新者》吉米 · 索尼 著
責編 | 若風
第 7889 篇深度好文:6014 字 | 16 分鍾閱讀
商業思維
一、馬斯克記憶閣樓中的貝寶
" 該死,你這是要讓我在閣樓好一通翻找。" 埃隆 · 馬斯克說。
我們正坐在他家客廳裏,但這個比喻還是很貼切的。馬斯克正要告訴我貝寶的故事。
我們于 2019 年 1 月見面,此時距離他聯合創辦貝寶公司已經過去了大約 20 年,貝寶也許已成爲他創業路上最遙遠的回憶。
前一天,他剛剛宣布特斯拉汽車的大規模裁員計劃,那是他自 2003 年以來一直掌管的電動汽車公司;在那一周前,他剛裁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1/10 的員工,那是他在 2002 年創立的航空航天制造和運輸公司。
面對眼前的局面,我不清楚馬斯克願意花多少時間回顧過去,也準備好他會翻出幾點來老調重彈,然後打發我出門。
但當說起互聯網的發展和貝寶的誕生時,他一發不可收。他談到在一家加拿大銀行的第一次實習,成立第一家初創企業,接着是第二家,以及作爲首席執行官被趕下台的感受。
當天傍晚時分,也就是近 3 個小時後,我提議先停一下。本來我們隻安排了一小時的見面,雖然馬斯克不吝付出時間,但我不想耗盡對方的熱情。
不過,就在起身送我出門時,他又開始講述另一段貝寶的往事。47 歲的馬斯克說起話來激情澎湃,像是一個更爲年長的人受邀回顧自己的光輝歲月:" 沒想到已經 20 年了!"
難以想象的不光是已經過去多少年,還有貝寶團隊成員在此期間取得的成就。如果你在過去 20 年中使用過互聯網,你就一定接觸過和貝寶創辦者有關的産品、服務或網站。
當今,包括視頻網站優兔、點評網站 Yelp、特斯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領英、大數據分析公司 Palantir 等多家領軍企業的創始人都是貝寶早期的員工,其他人則在谷歌、臉書和矽谷的大牌風險投資公司擔任高級職務。
過去 20 年中,貝寶團隊成員在台前幕後,創立企業、爲企業投資或爲矽谷幾乎所有重要企業提供咨詢。作爲團隊,他們組成史上最強大和成功的關系網之一,其能量和影響被 " 貝寶幫 "(PayPalMafia)這一充滿争議的稱謂诠釋。
多名億萬富翁和許多千萬富翁都出自貝寶團隊。該團隊淨資産總和超過了新西蘭的國内生産總值。
但如果隻看到他們的财富和在科技領域的影響力,就忽略了貝寶團隊更爲廣泛的影響:貝寶團隊成員成立了改變世界的非營利小額貸款組織,制作獲獎影片,寫作暢銷書,并且從州議會廳到白宮,爲各級官員提供建議。
他們的行動遠未結束。如今,貝寶團隊成員的使命包括編寫全世界人的家譜,修複 30 億英畝 a 的森林生态系統,以及發起 " 改變愛 " 運動,每一次行動都用到了他們在貝寶積累的經驗。
他們還處于當今最大的社會、文化和政治争論中心,激烈辯論的話題包括言論自由、金融監管、技術隐私、收入不均、數字貨币效力和矽谷歧視現象。
對仰慕者而言,貝寶創始者是值得效仿的對象;對批評者來說,貝寶團隊體現了大型科技公司的弊端,将前所未有的巨大權力交到一小幫技術烏托邦自由論者的手裏。
要找到關于貝寶創始人的溫和觀點确實很難,他們不是英雄就是枭雄,就看是誰做出的判斷。
二、貝寶時代:科技史上的一段非凡時期
盡管如此,貝寶時代往往被一筆帶過。人們如果提起早年經曆,一般會用一段客套話,說貝寶使他們之後更輝煌的成就成爲可能。
貝寶團隊後來的成功遐迩聞名,他們的争議也引人注目,這使創立貝寶的往事黯然失色。畢竟,相較于支付服務,太空旅行是更好的創作素材。
但這在我看來很奇怪。這些人仿佛在同一個小鎮長大,沒人願意了解具體情況。
而且讓人遺憾的是,跳過貝寶的創立就忽略了這些創始人最有趣的一面,錯過了他們早期職業生涯中至關重要的經曆,而這段經曆決定了之後發生的很多事。
我開始四處搜尋,詢問創立貝寶的情況,逐漸發現這個故事有多少部分曾被忽略,其中有多少中心人物在講述中缺席。
我的訪談對象中,有不止一位此前從未被詳細問起其在貝寶的生涯。而他們的故事就像那些家喻戶曉的人物那樣豐富多彩、發人深省。
正是在大量工程師、交互設計師、網絡架構師、産品專員、反詐鬥士和支持人員的回憶中,貝寶的故事才變得栩栩如生。
正如一位前雇員所說:" 這裏有彼得 · 蒂爾、麥克斯 · 拉夫琴和裏德 · 霍夫曼那樣的大人物,但我剛進公司時,人們都把數據庫管理員奉爲神明。"
從 1998 年到 2002 年,有數百人曾在貝寶工作過,他們有的爲人所知,有的默默無聞,但都将這段經曆視爲分水嶺。
它影響了他們面對領導工作、戰略和技術的态度。多名貝寶團隊成員表示,他們在之後的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尋找擁有同等投入程度、才智水平和主動性的團隊。
" 貝寶确實有與衆不同的地方,我想我們當時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産品團隊的一名成員說," 而現在,每當加入團隊,我就會尋找早期在貝寶那裏發現的魔力。它很少見,但我一直在找。"
一名員工評價貝寶的蝴蝶效應,認爲它不僅包括馬斯克、拉夫琴和霍夫曼等人取得的成就(他們的創造影響了無數人),還包括創造貝寶時在場的數百人的人生。他說:" 它……定義了我和我的人生,也許還會定義我的一生。"
了解貝寶時代有助于我們了解科技史上的一段非凡時期,以及創造它的傑出人物。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愈加确信,這間 " 閣樓 " 值得好好翻找。
三、競争與困境:貝寶的驚險四年
貝寶的創立是互聯網時代一起了不起的偶然事件。20 年後,在我們生活和購物的時代," 電子商務 " 中的 " 電子 " 都變得多餘了,貝寶這樣的服務很容易被視爲理所當然。
當點擊幾下就能叫車到門口,通過網絡彙款就顯得沒什麽開創性了。但是,如果認爲電子資金轉賬背後的技術容易實現,或者貝寶注定會成功,那就錯了。
我們今天所知的貝寶是兩家公司融合的結果。
其中一家最初名爲 Fieldlink,後來更名爲 Confinity,由當時還是無名之輩的麥克斯 · 拉夫琴和彼得 · 蒂爾于 1998 年創立。
在尋找自我定位的過程中,Confinity 建立了一個框架,将金錢與電子郵件聯系起來,這項俗稱 " 貝寶 " 的服務在拍賣網站易貝(eBay)上受到用戶的熱捧。
但 Confinity 并不是唯一一家從事數字支付的公司。
剛賣掉自己的第一家初創公司,埃隆 · 馬斯克就創立了 X.com,這也是一家幫助用戶用電子郵件轉賬的公司。不過,這與他最初的雄心壯志相去甚遠。
馬斯克堅信,人們需要颠覆金融服務,而 X.com 将是實現這一目标的平台。他将新的初創公司定位爲一家以單個字母命名的金融網站,提供所有可用的金融産品或服務。
但一系列戰略轉變使 X.com 瞄準了與 Confinity 相同的在線支付市場,将數字支付作爲進軍更多金融服務領域的門戶。
爲争奪易貝的市場份額,Confinity 和 X.com 展開了激烈競争,這場競争激起兩家公司團隊的憤怒,并以不穩定的合并告終。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公司的生存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被起訴、欺詐、抄襲、嘲笑——從一開始,貝寶就是一家遭到圍攻的初創企業。
它的創始人打交道的對象,包括坐擁數十億美元的金融公司、挑剔的媒體、多疑的公衆、充滿敵意的監管機構,甚至外國詐騙犯。在短短 4 年内,公司挺過了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州檢察長的調查,以及自己的一位投資者推出的山寨産品的威脅。
貝寶也面臨激烈的市場競争。在貝寶的發展關鍵期,有十幾家新公司進入支付領域。與此同時,它還在阻擋其他對手進入該領域,包括維薩和萬事達等老牌信用卡協會,以及數十億美元規模的銀行。
此外,由于貝寶成爲易貝的主要支付平台,它也成了易貝高管的眼中釘,他們認爲貝寶是竊取易貝應得服務費的入侵者。
易貝收購并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平台,以取代貝寶,成爲貝寶早期的競争對手。
四、要麽主宰世界,要麽在奮鬥中死去
也許是意料中的,外部的驚濤駭浪并沒有給公司内部帶來平靜。" 稱我們爲幫派是對幫派的侮辱," 早期董事會成員約翰 · 馬洛伊開玩笑說," 幫派的組織可比我們強多了。"
在成立後的頭兩年,貝寶換了三任首席執行官,其高層管理團隊也兩次威脅要集體辭職。
這并不是說貝寶的高管擁有很多傳統意義上的資曆。許多創始人和早期員工在 20 多歲時就加入公司,大多數人都是大學剛畢業。
在貝寶工作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職場。僅僅是員工年輕,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末的矽谷并不罕見,那裏到處都是希望賺大錢的年輕技術人員。但即使以矽谷的标準衡量,貝寶的文化也是打破傳統的。
它最早聘用的員工包括高中辍學生、國際象棋高手和智力遊戲冠軍。這些人之所以被選中,往往是因爲他們的怪僻和獨特之處,他們反而沒有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貝寶公司辦公室一度推出了一個名爲 " 世界支配指數 " 的指标,用于跟蹤當天的用戶情況,并懸挂一條橫幅,上面寫着 "Memento Mori"(拉丁語,意思是 " 記住你會死 ")。貝寶團隊的古怪想法是,要麽主宰世界,要麽在奮鬥中死去。
大多數觀察人士預測的是後一種結果。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末,隻有 10% 的在線商務活動通過數字方式進行,絕大多數交易仍然以買家郵寄支票結束。
對在網上輸入個人信用卡或銀行信息,許多人持懷疑态度,而像貝寶這樣的網站,往往被認爲是洗錢或出售毒品和武器等從事非法活動的門戶。
在貝寶首次公開募股前夕,一家知名行業刊物宣稱,美國不需要貝寶," 就像不需要炭疽一樣 "。
負面新聞可以忽略不計,而驚天動地的事件卻不能無視。就在貝寶的創始人準備讓公司上市,敲定本應标志他們最偉大勝利的條款時,兩架飛機呼嘯着穿過紐約上空,撞上了雙子塔。
貝寶是 2001 年 9 月 11 日之後第一家申請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當時美國和金融市場剛開始從襲擊中恢複。
在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過程中,貝寶面臨一系列訴訟。在其他公司爆出多起引人注目的會計醜聞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在密切關注着貝寶。
貝寶完成了艱難的合并,曾遭受數千萬美元的欺詐損失,作爲科技股面臨着嚴酷的環境。
在經曆幾乎無窮無盡的挫折之後,貝寶取得了近似不可能的成功:實現極爲順利的首次公開募股,并在同年被易貝以 1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五、" 直到今天,我身上仍然流淌着貝寶的血 "
馬斯克後來糾正了一位采訪者的錯誤,對方說貝寶是一家很難創建的公司。馬斯克說,創建這家公司一點兒也不難。
相反," 這是一家很難活下去的公司 "。20 年後的今天,貝寶可以宣布取得了同時代公司少有的勝利:它還在。最終,易貝将貝寶獨立出來,本書成書時它的市值約爲 3000 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從 X.com 和 Confinity 合并到貝寶在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僅僅過去了兩年多時間,但許多員工覺得好像已經工作了一輩子。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這家公司是一座熔爐,無情而富有創造力,而且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從上班第一天開始,有位員工就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
走到她在貝寶的小隔間時,她發現右邊有一大堆泰諾止痛片。在她左邊的隔間裏,她無意中聽到另一位員工在責備失落的丈夫。" 我記得她跟她丈夫說:‘聽着,我今晚不回家!所以别再問我了!’ "
一個又一個員工形容那段時期是一團 " 模糊 " ——充滿疲憊、興奮和焦慮。一名工程師在此期間睡得很少,以至深夜從貝寶辦公室開車回家時,在路上撞壞了兩輛車,而不是一輛。該公司的首席技術官稱,團隊成員感覺 " 就像參加激烈軍事行動的老兵 "。
盡管如此,貝寶的前員工還是很懷念過去。
" 那太令人興奮了," 艾米 · 羅 · 克萊門特說," 我想,當我們在火箭飛船上時,我們甚至沒有完全意識到飛船的存在。" 很多人表示,他們在這一時期完成了一生中最出色的工作。
質量保證分析師奧克薩納 · 伍頓說:" 我感覺自己是某項偉大事業的一部分,這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感受。" 欺詐分析師傑裏米 · 羅伊巴爾說:" 直到今天,我身上仍然流淌着貝寶的血。"
六、貝寶的人才生态
許多最終在貝寶工作的人都是間接來到這家公司的。本書也是以類似的方式出現的。我的上一本書是克勞德 · 香農博士的傳記,香農博士是信息論的創始人,也是 20 世紀被遺忘的偉大天才之一。
在寫作過程中,我考查了他的雇主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是貝爾電話公司的研究部門。
作爲團隊,貝爾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獲得了 6 項諾貝爾獎,發明了按鍵撥号、激光、蜂窩網絡、通信衛星、太陽能電池和晶體管等。
我開始思考其他像貝爾一樣的人才集群,包括像貝寶、通用魔術和仙童半導體這樣的科技公司,也包括像美國文化團體逃亡者派、布魯姆斯伯裏團體和美國音樂團體 Soulquararians 這樣的非技術群體。
英國音樂家兼制作人布萊恩 · 伊諾曾說,他在學習視覺藝術時,學到藝術革命源于獨自創作的人物,如畢加索、康定斯基和倫勃朗。
但當他研究這些改革者時,他發現他們是 " 非常豐富的環境的産物,涉及很多很多人,其中一些是藝術家,一些是收藏家,一些是策展人、思想家、理論家……各種各樣的人創造了一種人才生态 "。
伊諾稱之爲 " 群才 "。他說:" 群才是整個……企業或群體的智慧。事實上,我認爲這是思考文化的一種更有用的方式。"
這也是思考貝寶故事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将它理解爲關于幾百個人生活、交集和互動的叙述,背景設定在消費者互聯網形成的時期。
現代科技叙事通常被描述爲個人成就的故事,更多的是 " 人才 " 而非 " 群才 "。喬布斯與蘋果的往事密不可分,就像貝佐斯與亞馬遜、蓋茨與微軟、紮克伯格與臉書一樣。
貝寶的成功則是另一種故事,沒有單一的男女主角。在公司曆史上的不同時刻,不同團隊成員取得關鍵突破,拯救了公司。移走其中任何一個角色,整個 " 星系 " 都有可能轟然坍塌。
此外,貝寶的許多标志性成就來自團隊的有效摩擦——産品、工程和業務部門之間的緊張關系結出了創造的果實。
公司的早期曆史充滿了深刻的分歧,但正如早期工程師詹姆斯 · 霍根所言:" 在某些方面,我們沒有在人際交往和情感上冒犯彼此,從而導緻系統障礙。" 在貝寶,不和諧催生了新發現。
我想要把握這個生态系統,把握參與其中之人的有效組合,把握他們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在科技史上所處的那個時刻。
七、一個滿是雄心、創造和叠代的故事
對于有望記錄貝寶故事的作者來說,貝寶的創業往事寫起來令人生畏又令人興奮。首先,我詳盡研究了關于該問題已經說過和寫過的東西。
值得慶幸的是,公司的許多創始人都擁有豐富的公開資料,他們寫書,開播客,在會議、電視、廣播和報刊上談論貝寶。
我看了幾百個小時他們之前的評論,讀了幾百篇關于貝寶發展時期的文章,以及一些以貝寶爲案例的書籍和學術論文。
我也嘗試聯系了很多貝寶首次公開募股前的員工,并在項目過程中采訪了數百人。我很慶幸自己采訪了公司所有最初的聯合創始人、大部分董事會成員和最早的投資者。
我還與提供寶貴觀點的外部人士進行交流,包括公司的技術顧問、提出 " 貝寶 " 這個名字的人、差點兒就拍闆的潛在投資者、競争對手公司的領導,以及其他許多人。
很多人大方地允許我翻看他們保存的筆記、文件、照片、紀念品,以及始于貝寶早期的數萬頁電子郵件通信,對此我十分感激。
在很多情況下,我發現了之前不爲人知的貝寶故事,包括 Confinity 和 X.com 合并險些失敗的悲慘往事,以及公司在幾個關鍵時刻差點兒破産的經曆。
在這一團亂麻中,我試圖理解貝寶如何取得互聯網創新,并形成今天的互聯網格局。
從關于那些年的研究中,我讀到了一個滿是雄心、創造和叠代的故事。在一段艱難的歲月中,誕生了一代企業家,他們後來的作品都帶有貝寶的印記。
但是作爲第一次勝利,貝寶的成功來之不易。
恰當的說法是,貝寶的故事是一段 4 年的征程,它曾一次又一次地瀕臨失敗。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