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之下,如何穿越周期是每一家企業要面臨的難題。
在豬價跌跌不休的大背景下,全國最大的養豬企業牧原股份交出了 2023 年以及 2024 年一季度 " 成績單 "。
這份 " 成績單 " 雖然有所虧損,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4 月 27 日,牧原股份披露 2023 年的财報以及 2024 年的一季報,财報顯示," 豬茅 " 牧原股份 2023 年全年淨利潤爲 1108.61 億元,淨虧損爲 42.63 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2024 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實現 262.72 億,同比增長 8.57%,營收已經開始回正,這是一個積極的信号;淨虧損爲 23.79 億元。
從财報來看,連續的虧損折射出企業的現狀。周期之下,牧原股份顯然已經開始 " 蓄力 ",準備迎接新的豬周期。從股價表現來看,截至 4 月 30 日收盤,近三個月該公司股價已大漲超過 23%,總市值站穩在 2000 億之上。
業績虧損,股價卻不跌反漲,資金的爲什麽會青睐這家養豬巨頭?
這是否意味着下行周期即将結束,養豬行業的周期拐點要來了?
對于養豬企業而言,虧損在下行周期裏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畢竟在豬肉價格跌跌不休的情況下,想要盈利已經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對于養豬企業而言,無非是虧多虧少、虧多久的問題。
那麽,在這種大背景下,每一家豬企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麽?
答案是,成本控制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越強虧損就越少,在下行周期中就越容易 " 熬 " 過去。但豬企想要将成本控制好,則對企業有較高的考驗。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生豬養殖企業在擴張過程中很容易出現 " 規模不經濟 " 現象,尤其是在 " 非瘟 " 之後,大多數豬企會随着出欄規模增加而面臨成本失控,如正邦科技、天邦食品等均是因爲規模大幅增長導緻成本失控。
相比之下,養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在成本控制方面,顯然是更爲出色的。根據資料顯示,2023 年牧原股份生豬養殖實現營收 1082.24 億元,同比下滑了 9.62%,雖然該公司在營收上有所下滑,但全年生豬出欄達到了 6381.5 萬頭,同比增長了 4.27%。其中,商品豬 / 仔豬 / 種豬分别出欄 6226.7/136.7/18.1 萬頭,全年完全成本約 15 元 / 公斤。作爲對比,溫氏股份 2023 年的生豬養殖綜合成本約 8.3-8.4 元 / 斤,換算下來約爲 16.6-16.8 元 / 公斤。
成本優勢下,雖然牧原股份的業績虧損,但生豬養殖業務依舊是盈利的。對比來看,2023 年牧原股份的生豬養殖業務主營利潤爲 31.64 億,毛利率爲 2.92%;而溫氏股份的豬肉類業務主營利潤爲 -18.15 億,毛利率爲 -3.74%,溫氏股份的生豬養殖業務已經在虧損。
爲什麽牧原股份的成本控制能力要比溫氏股份更加優秀呢?答案是自繁自養的一體化模式。
此前,侃見财經曾多次分析過自繁自養模式,相比于傳統的 " 農戶 + 公司 " 模式,自繁自養模式最大的優點在于過程可控,具備管理标準化特征,抗風險能力較強。
尤其是在規模化之後,随着養殖規模的不斷膨脹,自繁自養這種 " 流水線作業 " 的優勢就會更加明顯了。
不可否認,經過了長時間的布局之後,走自繁自養模式的牧原股份,已經通過成本控制能力構築起了自己的護城河。不過,其依舊需要警惕的是,在規模之下,周期對企業的影響。
根據年報顯示,2024 年牧原股份預計出欄生豬 6600 萬頭至 7200 萬頭。
規模之下,雖然牧原股份在成本上的優勢巨大,但也透露出了另外一個信号,就是其财務方面存在一定的壓力。因爲 2023 年虧損,加上 2024 年一季度增虧。
因此,牧原股份的财務壓力實際上也是不小的。财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的資産負債率爲 63.59%;而去年同期,牧原股份的資産負債率爲 56.37%,一年時間牧原股份的資産負債率足足提高了超過 7 個百分點。
具體數據方面,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的總負債合計爲 1251 億,其中流動性負債合計爲 979.6 億,短期借款爲 508 億。
根據媒體統計顯示,2023 年牧原股份向銀行累計借款 164.13 億元,占 2022 年末淨資産的 18.64%;公司委托貸款、融資租賃借款、小額貸款等共計 13.54 億元,占比 1.54%。
除了銀行借款之外,2023 年牧原股份也嘗試過用借用融資的方式來緩解資金壓力。2023 年 12 月 5 日,牧原股份連發 30 份公告,披露一系列融資計劃,包括發行不超過 50 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不超過 30 億元的中期票據,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 1300 億元授信額度,通過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向金融機構申請不超過 30 億元的融資貸款等。
當然,上述的财務壓力并非意味着企業已經陷入到了資金困境當中。根據财報顯示,截至 2023 年年底,公司的貨币資金爲 194.29 億,而到了 2024 年一季度,公司的貨币資金就上升至 230.24 億,一個季度公司的貨币資金就增加了 35.95 億,顯然公司也在有意識的增厚公司的現金流。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 98.93 億元。
實際上,當下困擾養豬企業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豬價何時上漲,畢竟牧原股份的體量最大,長時間、大規模的虧損,顯然會讓企業有很大的壓力。
那麽豬價到底何時才會真正見底回升?
此前,侃見财經曾分析過豬周期的發展規律。2006 年至今,國内共經曆了三輪完整的豬周期,每輪周期曆時約 4 年,而這一輪 " 最強豬周期 " 是從 2018 年 6 月開啓,截至 2024 年 4 月,本輪周期已曆經接近 6 年時間,也就是說周期底部已經到來,但距離複蘇還有一段距離。從目前來看,無論是牧原股份還是溫氏股份,還是其他生豬養殖企業,都已經開始爲豬價的回暖做準備了。
作爲 " 豬茅 ",牧原股份已通過成本優勢構築起了自己的護城河,其隻需要靜待新一輪周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