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科幻動畫《萬神殿》第二季上線,依舊延續了前作的高口碑,甚至更勝一籌(豆瓣評分 9.2,IMDb 上最後一集的評分更是高達 9.4)。
因爲第一季叫好但不叫座,制作方 AMC 一度宣布這個系列将停更,幸好後來亞馬遜追加投資,我們才終于看到了《萬神殿》第二季。
這一季動畫尤其特别,它不像許多劇集的續集那樣,隻是簡單延續或是草草複刻此前的精妙點子,而是在劇情内容和讨論深度上都更進一步。如果說《萬神殿》第一季的關注重點是奇點主義,探訪技術的發展對于人類的影響;第二季則走得更遠,它用技術的目光去審視,去追問,我們作爲人類的極限在哪裏?
* 本文涉及大量劇透,請謹慎閱讀
01.
我們作爲人類的極限
《萬神殿》第一季結尾,顯然是一個未完的結局,科技公司創始人(顯然是在緻敬喬布斯)霍爾斯特羅姆(Stephen Holstrom)的克隆體凱斯賓(Caspian)最終掌握公司大權,緻力于解決意識上傳的智能退化的問題;而在虛拟空間中,這些上傳的智能如神明一樣互相争鬥,于是政府宣布關閉互聯網,世界則處于毀滅的邊緣。
《萬神殿》第二季前半部分的核心,就在描寫少年凱斯賓如何尋找方法,以解決上傳智能快速退化的問題。劇集設計了一個問題,既然上傳智能能夠以人類的千百倍速度運行,那麽其虛拟大腦跟人類大腦一樣,也會以千百倍的速度退化,這與人類衰老的邏輯實際上是一緻的。
然而問題并不在這裏得到解決,我們有必要思考這個故事依賴的底層設定,人類智能上傳,其實也是一個哲學命題:缸中之腦。既然人類意識能夠運行在一大塊蛋白質上,就沒有理由認爲它不能運行在一塊芯片上。
随着人工智能和認知科學的進步和發展,對于人類的智能是如何運行的,我們現在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人類,或者準确地說,所有的生物的運行基礎,都依賴于一個世界模型——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反過來界定了我們自身的存在。
我們與世界和周遭環境,與其他人的接觸,都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模型的一個調用和運行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世界模型,智能本身就不存在了。在認知科學裏,這叫做" 具身認知 "(embodied cognition):身體和外界的關系構成了認知模型裏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部分。
而人類的抽象思維和思考最關鍵的語言,則基本上完全依賴于對物理世界的類比和模拟,這被稱作 " 具身模拟 "(相關書籍《我們賴以生存的隐喻》《我們賴以生存的意義》《表象與本質》)。
這種對物理世界的認識和建模,則是目前人工智能開發裏最大的障礙:如何讓人工智能建立一個世界模型,讓它能夠理解它看到了什麽,而不是作爲一個單純的統計分類機器?實際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的瓶頸就在這裏:作爲一個智能機械,它将接受到的影像數據分類并且做出相應的反應,但卻很難将這些數據統計和歸納,從而建立一個世界模型,所以現實中的自動駕駛才會出現無窮無盡的極端情況(corner case)。
回到《萬神殿》第二季的設定,人類被上傳到虛拟的空間中,實際上就可以理解爲,這些上傳的人類智能不再存在在這個物理世界中了。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于物理世界的虛拟空間,他們的感官等于被剝奪了。
實際上,上世紀 50 年代的心理學家們就做過感官剝奪實驗,屏蔽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等。最極端的案例是美國精神病學家約翰 · 李理(John C.Lilly)做的實驗:他設計了一個與室溫相同的水缸,人泡在水缸之中,就會感覺不到任何溫度、皮膚和重力的感覺;然後遮蔽房間的所有光線和聲音,使用供氧面罩呼吸,這就等于幾乎剝奪了人的所有感官。
約翰 · 李理決定讓自己作爲小白鼠來參加實驗。那麽實驗結果如何呢?根據李理醫生的自述,在前 45 分鍾,他隻是在回憶自己的一些瑣事;一小時後,他感到無聊和焦躁,特别渴望來自外界的刺激;但是在熬過這個階段之後,無聊和焦躁的感覺逐漸消失了,他發現自己的思維變得特别活躍,産生了很多平常沒有的創意和想象。
之後,他體驗到了更奇特的東西:眼前的那片黑暗不見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出現在眼前,閃耀着光芒,他還看到了一條閃着藍光的隧道。就仿佛他的意識已經脫離了身體,前往了另一個位面。
當然,科學地說,這也沒有什麽特殊的,隻能說明大腦在缺乏外部刺激的情況下會自己制造信息。另外一些類似的感官剝奪實驗,也都證明了,在沒有外部刺激的情況下,人類會出現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混亂、知覺損傷、情緒焦慮等一系列症狀。
這再次說明了人類的大腦本質上是一個處理外部環境信息的機器,如果不存在這個外部環境,大腦就會出現問題。從這個角度,《萬神殿》中所設定的這種上傳智能的退化問題,本質上落在這裏:隻有通過世界,我們才能定義自身。
02.
幸福的本質
《萬神殿》第二季裏,凱斯賓在和少女馬蒂(Maddie)争吵之後,想到了一個退化問題的解決辦法:他人。将那些其他上傳智能的記憶,與定義自己的記憶代碼混合在一起,就能解決上傳智能退化的問題。
這讓人想起馬克思的那句名言: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約翰 · 多恩也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動畫中,這種與他人的聯系,才是人能夠作爲上傳智能存在下去的關鍵。
其中最典型的展現,是凱斯賓遇到前摩薩德特工亞伊爾(Yair)的那集:凱斯賓告訴亞伊爾,想要解決退化問題,就需要你找出能夠定義你的那段記憶。亞伊爾爲了能夠上傳意識,故意遺忘了很多記憶。然而他最終還是找到了定義他的那段記憶,那是童年時和哥哥最終決裂的記憶:他的哥哥無法接受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暴政,最終與家庭決裂。而正是這種痛苦,驅動亞伊爾最終加入摩薩德,變成了今天的他。
回顧其他的上傳智能,會發現定義他們的那些關鍵記憶,同樣也都很痛苦:霍爾斯特羅姆的回憶,是他親眼目睹他的少年女友出車禍死去;凱斯賓定義自己的核心,就在于他是霍爾斯特羅姆的克隆體這一事實。
所有的這些上傳的人類,定義自己的最核心的記憶,都是痛苦。這讓人不由得想到《沙丘》裏那一段:貝尼 · 傑瑟裏特姐妹會的長老用戈姆刺測試保羅,讓他将一隻手伸進一個盒子裏,盒子裏藏有一種機制,會帶給保羅極大的痛苦;如果保羅忍受不了這種痛苦将手從盒子裏抽出來,長老就會使用戈姆刺殺掉他。如果保羅能夠通過這個測試,忍受住痛苦,避免死亡,這才證明你是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動物。
實際上在演化心理學中有一個假說(伊齊基爾 · 莫塞拉的 PRISM 模型),認爲人類的自我意識的起源,就來自于對這種類似的兩難環境的适應:協調兩種互相矛盾的運動指令。類似情境我們在生活裏也見過很多:人會忍受疼痛去接受打針治療,而像貓狗這樣的寵物則不會,必須使用一些外在手段才能讓它們接受這種由外力帶來的痛苦。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說,正是痛苦定義了人類。
《黑客帝國》裏有一個段落:史密斯特工抓住墨菲斯,拷問他錫安主機的密碼。墨菲斯告訴史密斯,矩陣的第一個版本是一個完美世界,一個天堂,人類在這個天堂裏生活應有盡有,心想事成,沒有痛苦。但是人類無法接受一個完美世界,潛意識裏認爲那是假的,于是矩陣的第一個版本很快崩潰了,經過很多次叠代,矩陣才演化到現在的版本。
所以這就存在一個問題:爲什麽史密斯特工說人類無法接受一個完美世界?這裏我們可以用心理學和認知科學來解釋這件事情。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研究:他們調查了很多中彩票或者遇到很幸運的意外事件的人,以及很多出車禍截肢或癱瘓等非常不幸的人,詢問他們的心理狀态。
第一次調查是在他們遇到重大事件之後不久時,此處的結論是,他們的心理狀态會非常高(因爲幸運)或者非常低(因爲不幸);然後在事件發生數年之後進行再次調查,此處的結論是,他們的心理狀态回歸到了在事件發生之前的平均水平。
這實際上用直覺也能很好理解。就好像一個人十分饑餓,突然有一頓美味大餐出現了,他也會經曆這樣一個 " 吃得非常幸福 - 吃飽了 - 實在吃不下去 " 的過程。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作回報遞減定律。
所以這說明,幸福本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狀态。
人不會在一個恒定不變的、沒有負反饋的世界中獲得幸福,幸福來源于一個充滿了未知的正負反饋交織的世界。就像爬山一樣,沒有那段氣喘籲籲、累到脫力的爬山過程,站在山頂看風景的幸福感絕不會那麽強烈。
所以說,就算人類全部上傳,成爲擁有無限資源的網絡智能,能夠定義人類的,仍然是他在上傳之前的那段經曆:那段他并沒有無限資源,遭遇困境然後不斷成長,最終長大的經曆。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也是自然而然的:凱斯賓解決了上傳智能的退化問題,人類得以飛升至無限的虛拟空間之中,然後呢?
03.
" 如何是佛祖西來意?"
在第二季倒數第二集,我們看到了這個 " 然後 ":凱斯賓終于打敗了霍爾斯特羅姆,過了二十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上傳,上傳智能形成了自己的虛拟社會,人類社會正式邁過奇點;技術爆炸,實體的人類越來越少,地球的生态也得以恢複;上傳智能和原生的人工智能正在商讨利用新技術進行恒星際的探索。
總之,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好——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最後一集,整體來說,《萬神殿》第二季并沒有特别新鮮的觀點和創意,在衆多科幻影視劇中隻能算中等偏上的水平。
無論是關于信息技術賽博朋克、大公司統治世界的讨論,還是上文讨論的,通過上傳智能這一設定反映出的人類自身的邊界定義,還是霍爾斯特羅姆那套 " 救所有人還是救每個人 " 的倫理之問,很多之前的影視劇都出現過,并沒有太多新鮮的内容。然而,就是這最後一集,可以說直接将《萬神殿》第二季也拉進了科幻影視的 " 萬神殿 "。
如果不是太熟悉科幻,也許很多人很難理解最後一集到底講了什麽。在這裏詳細解釋一下,在一切結束之後,馬蒂最終選擇了将自己也上傳。人類社會正式邁過奇點後,技術進步使得上傳智能能夠将自己裝載進一艘恒星際飛船之中,人類大流散,馬蒂自己駕駛着一艘飛船來到另外一個星系。
她花費了數千年時間,将這個星系中的一顆星球拆碎,利用這些材料制造出了一個圍繞着這個恒星的戴森雲——也就是一個吸收恒星光能,無比巨大的計算機。然後她在這個計算機的虛拟空間内部建立了無數個模拟世界,目的就是回到最初,她第一次遇見父親的那個上傳版本的時候,去觀察不同選擇會導緻後續的事情會如何發生——以及最終哪條世界線會抵達最好的結局。
馬蒂最終确定,兩季動畫描寫的這條世界線是所有這些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實際上,兩季動畫的故事,也正是發生在這個巨型的戴森球計算機的模拟空間中。而她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抛棄掉她的這些經曆和記憶,去再度變成那個最初的馬蒂,重新體驗她這段最好的人生。
這無法不讓人想起佛教的 " 輪回 " 概念。輪回的世界觀認爲,衆生生死由無處不在的業力因果驅動,生死循環,轉動無常。成爲佛,即是從業力因果中解脫,擺脫輪回,大徹大悟。
從這個角度看,馬蒂最終使用技術,成爲了神一樣的工程師,她擁有那樣先進的技術和一整個戴森球,她超越了人類,本質上已經解脫,卻最終選擇了投入回這個六道輪回之中,這是爲什麽呢?
這個時候引用一個典型的禅宗公案:" 如何是佛祖西來意?"所謂禅宗公案,是禅宗裏的一種格式對話或者問答,用來引發思考和體悟。而 " 如何是佛祖西來意 ",就是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菩提達摩祖師自西天來到中土,是爲什麽?雲門文偃禅師有一個回答:" 山河大地 "。
禅宗公案沒有一個标準答案,要看個人如何理解。不妨從科幻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公案:所謂 " 如何是佛祖西來意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問:人來到這個世界行走,到底是爲什麽?而這個 " 山河大地 " 的回答,是說 " 行走 " 本身就是目的。
" 山河大地 ",指的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這個地球,我們生命中的所有經曆。現在并沒有發現地球之外有生命乃至智慧生命,地球能夠進化出人類這樣一種智慧生命,是無數巧合和幸運綜合的結果。
目前我們作爲人類生存的這樣一個狀态,是經過 40 億年演化而來;哪一天我們發明了更先進的技術,比如《萬神殿》中的意識上傳等等,在那之後,我們就不能算作人了。于是,尼采說,上帝死了,必須重估一切價值。我們需要超脫人類的形體和思想,變成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我們必須離開原本行走的那個山河大地。
但如果有人說:我不想要離開這個山河大地呢?馬蒂做出的這個選擇,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她問自己:如何是佛祖西來意?她選擇了山河大地。
擺脫人類,成爲一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這取決于你如何定義 " 好 "。正如尼采所說,重估一切價值。在你作爲人類時和你不作爲人類時,你所定義的好是完全不同的。你甚至可能不會理解之前的那個你爲什麽做出這樣的決定。
作爲個體而言,完全可以理解有些人決定擺脫自己人類的身份;而在劇中的馬蒂,她在整部劇中的表現,決定了她最終做出的這個抉擇:她仍然想要回到一個簡單的人類身份之中。而成爲神,成爲超脫六道輪回的過去現在未來佛,對她而言都并沒有什麽吸引力。
而最能夠定義她作爲人類,她作爲馬蒂的,也正是從她第一次接到已經死去的老爸的消息的那一天開始的那段人生。正如同前文讨論的那樣,無所不能、應有盡有不是人類能夠承受的,從演化角度看,生命不是這樣設計的。雖然這段經曆有幸福,有痛苦,有失落,有快樂,但是這正是定義我們作爲一個個體的最完滿的形式。
在這裏不妨做一個思想實驗:我們是否也處在一個模拟世界之中?當然,沒有任何觀測手段來确定這一點。而哲學地說,如果沒有證據,就不如用奧卡姆剃刀把這個假設剃掉: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但是《萬神殿》第二季的這個結局,展示了這樣一個可能性:我們可能确實活在一個模拟世界之中,而這個模拟世界不過是萬千個模拟世界裏最平凡的那一個。
我扮演的是我自己:這就是我們作爲人類的極限。
圖:《萬神殿》第二季
撰文:思故淵
編輯:青鸾
策劃:看理想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