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時候,年輕的裴休跟哥哥裴俦、弟弟裴俅一起在濟源這個地方讀書。
裴休倒是一心向學,大門不出,整天在家裡閉門讀書,但是,哥哥和弟弟卻經常出去玩耍,讀書時總不能做到專心緻志。年輕人嘛,自然無可厚非,也很難意識到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的道理。
但是,相比哥哥和弟弟,裴休就早熟多了。
裴休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勸哥哥和弟弟說:" 讀書需要專心專一,不能分心,你們見到什麼都想觀賞玩耍,這樣怎麼可能學有所成呢?"
但是,好言難勸人,哪怕是親人,裴俅不僅沒有聽裴休的話,還指責裴休說:" 難道你整天關在屋裡讀書,就一定會有所成就嗎?我想做的事,不是你這個書呆子所能想象得到的,我認為需要反省的人不是我們,而是你自己。"
兄弟之間說一些規勸的話都這麼難,咱們跟其他人相處,更要注意,勸人話,好說不好聽啊!
有一次,負責管理山林的人送給裴俅一隻鹿,裴俅聽說鹿是一道美味,就把鹿殺了,做了美味佳肴,想邀請裴休一起品嘗,畢竟是親兄弟們,有好事也得相互拉拽着點。
但是,裴休卻并不領情,他拒絕了弟弟的好意,堅定地說:" 咱們的主要任務是讀書,不能因為貪求美味而忘記了自己的志向,今天有肉吃,明天沒有了,還吃得下粗茶淡飯嗎?這肉不是咱們該吃的。"
哥哥和弟弟一再勸他,這肉可是很難得的,你偶爾吃一點也沒事嘛!
但是,裴休卻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再拒絕兄弟們的好意:" 我也喜歡吃肉,但是,我要鍛煉自己的意志。你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總做超出自己的能力的事,将來的路就不好走了。"
裴休一心隻讀聖賢書,自然是沒有錯的,他很快考中了進士,成為了大唐的一名官員。
完成讀書的一階段目标之後,總該讓自己放松一些了吧?并沒有!
裴休雖然進入了官場,但是,他依然沒有忘記讀書人的本分,平時努力工作,工作之餘他沒有什麼愛好,隻是讀書。
同事看他都做官了,還是一副書呆子的樣子,恨鐵不成鋼地勸他說:" 老弟,你現在已經是大唐官員了,不要再死讀書了。身處官場,你應該思考升遷之道,玩樂之事,不然你就有點不務正業了!"
裴休卻并沒有接受同事的意見,而是堅持自己的初心,他說:" 讀書做官,隻是一個目标,但是,它不是終點,我是不會放棄讀書的。至于升遷和玩樂,我是不敢想的,那樣的話,我會迷失自我。"
是啊,官不能做一輩子,但是,書可以讀一輩子。位子不會陪你一輩子,但是,書可以。裴休這話有道理,讀書是沒有終點的,持續讀書,我們才不會讓自己迷失。
裴休書法
要說裴休,忠厚勤奮,這樣的下屬,簡直就是模範下屬啊!
裴休的表現,上司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好幾次機會,想提拔裴休,但是,裴休卻拒絕了上司的好意,他說:" 下官的才德修煉不夠,難以配得上高位,您還是讓其他同事擔任比較好。"
有人說裴休書呆子,升職的好機會都推出去。但是,裴休卻解釋說:" 不是我故意謙讓,而是我自認為能力不夠!如果我貪戀高位,能力卻不足以勝任,隻會給我帶來麻煩,這不是自讨苦吃嗎?人說到底還是要認清自己,不能看到好處就往上沖。"
正所謂,日久見人心,大家跟裴休相處的久了,慢慢就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對他也越來越看重,而裴休的官職,也因為大家對他的好印象而一升再升,周圍的人卻并沒有因此嫉妒、中傷、質疑他,而是人家裴休真能做到讓人心服口服。
裴休這樣的人,有嗎?可以說有不少,至少在沒有飛黃騰達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這樣。但是,很多人往往到了高位之後,就忘了初心。那麼,裴休又會怎麼樣?
裴休書法
唐宣宗大中年間,這個時候的裴休已經做到了戶部侍郎的位置,同時還兼任鹽鐵轉運使,位高權重,意味着撈錢的機會也很多,哪怕自己不動腦子,錢也會想盡辦法往他口袋裡鑽。
裴休剛上任的時候,就把下屬召集起來,告誡他們說:" 作為一個讀書人出身的官員,我向來不能容忍貪贓枉法的事情。你們追求錢财可以,但是,不能損害國家和百姓的利益,不然一定會受到嚴懲。我在這裡,先提前跟你們打個招呼,不要往我的刀口上撞,以免贻誤終生。"
當時的大唐官場早已經腐敗不堪,主管漕運的官員,為了利益更是上下其手、中飽私囊、損公肥私,貪污盛行自然是不必說,更嚴重的是運輸官糧的漕船,每年 " 意外 " 翻沉達 70 多艘,糧食去哪了,這個不是太好說,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絕對不是掉到河底了。
為了整頓風氣,裴休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漕運新法》十條、《稅茶法》十二條,還下令嚴查漕運中的舞弊案。
裴休這手段真是讓人又怕又恨啊,有人提醒他說:" 你這麼大張旗鼓地肅貪,不太符合為官之道啊!做官要講究處事圓滑,不犯衆怒,你的做法恰恰相反,怕是會給你引來禍患,這太不明智了。"
裴休并沒有被說動,而是冷冷地反駁說:" 為了不惹衆怒,難道就要跟他們狼狽為奸嗎?這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該做的事嗎?我不是在為自己招惹禍端,而是在為大唐消除禍患。"
給裴休提意見的這個人,搖搖頭說道:" 治理貪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現在這世道,可以說沒有不貪的官,你為什麼非要跟别人不一樣呢,你想要做什麼呢?"
裴休堅定地說:" 就是因為現在風氣這麼差,更需要有人站出來,高舉正義的旗幟,改變大唐官場風氣。貪官一個個利欲熏心,我這麼做,也是為了讓他們迷途知返。我沒有為自己做什麼打算,一個人做事主要有了私心雜念,往往就會有違初心,最終成為小人。"
裴休并沒有說一套做一套,而是實實在在用初心做事,他大力清查管轄部門的貪官,立法革新,整頓風氣,讓貪官都受到了應有的制裁,而漕運狀況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裴休管理漕運事務期間,通過運河運到渭河、黃河沿岸糧倉的糧食達到了一百二十萬石,更沒有再發生過所謂的 " 意外 " 沉船事件,可見裴休的治理之功。
舊唐書 · 裴休傳
【子霄讀史感悟】
人在仕途,确實要有向上之心,但是,這并不是要為了上位不擇手段,更不是看不起低位,更不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向上爬上。務實、做事,才能把台階踩踏實,向上走的時候,才會穩一些。
真正的高手都是以低位為起點,通過智慧和能力,一步步晉升上來的。高位,誰都想要,但是,不能求之過急,更不能忘了本職工作和初心。少把心思用在鑽營上,多花點心裡用在做事上,才會讓我們走得穩走得遠。
你覺得是這樣嗎?
【人物介紹】
裴休 ( 791 年 -864 年 ) ,字公美,今河南濟源人。唐朝中晚期名相、書法家,浙東觀察使裴肅次子,官至宰相。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