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鍾黛
圖片來源:圖蟲
二三線城市購房政策層層優化,一線城市也在等待之中。據經濟觀察網報道,今年 8 月,一場關于一線城市房地産政策如何調整優化的會議即将召開。在政策工具箱中," 認房不認貸 " 被認爲可以有效釋放改善性、甚至是投資性購房需求,受到各方關注。
準備在上海市置業的黃先生,近期被樓盤銷售人員 " 催單 "," 有錢不要炒股票了,做好‘認房不認貸’落地的準備,随時準備購房。"
一名常駐某一線城市的房企管理人士表示,自 7 月底開始,就被該市某行政區的房地産主管部門告知," 近幾天要出台‘認房不認貸’ ",但一直未落地。
目前,在四大一線城市,即使賣掉了原有住房,隻要在全國内範圍内有過購房貸款記錄,再在一線城市購房,貸款時都會被銀行認定爲第二套房,需支付較高比例的首付。而如若推行 " 認房不認貸 ",隻要購房家庭名下無房,不管是否有住房貸款記錄,購房時均可享受首套房的首付比例。
目前,上海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達 70%(普通住宅最低 50%),假設改爲 " 認房不認貸 ",首付比例可降至 35%。在北京,二套房的首付比達 80%(普通住宅最低 60%),假設改爲 " 認房不認貸 " 的話,首付比例可降至 40%(普通住宅最低 35%)。
" 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認貸’等政策措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 7 月 29 日提出。但在 " 因城施策 " 的大背景下,政策細則還需根據各城實際情況出發。
河南省鄭州市已打響 " 認房不認貸 " 第一槍。對于上海等一線城市而言,購房需求相對旺盛,如何通過優化政策來釋放需求,同時又維護房價平穩發展?這或是政策制定者當下正在考量的問題。
釋放兩類需求
雖然工作在上海并在上海交了 12 年社保,但是黃先生選擇将首套房買在南京。随着年紀漸長,黃先生才開始思量在上海置業的可能性," 畢竟上海的教育和醫療資源更好 "。
春節後,黃先生開始陸陸續續關注上海的一些新盤。橫亘在他面前最大的問題是,由于已經在南京背過房貸,再在上海買房需要支付七成首付,而 " 認房不認貸 " 可緩解其首付壓力。
" 上海‘認房不認貸’如若落地,或在短期内有效釋放之前積蓄的購房需求。" 惠譽評級中國企業研究聯席董事張順成對時代财經表示。
他分析稱,可釋放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兩類購房者。首先,是那些希望通過 " 先賣後買 " 來置換,但因爲原先有貸款記錄而需要支付 70% 首付的購房者。此外,還有那些在上海有購房資格,但因爲曾經在上海以外的城市貸款買房而無法适用首套房 30% 首付比例的購房者。
住建部發聲之後,7 月底,上海市住建委、房管局表态:" 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上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雖然具體政策尚未落地,但市場信心已有所提振。
"7 月最後一周,上海二手房帶看量和成交量出現比較明顯的增長,周成交套數環比增長近 20%。" 上海鏈家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楊雨蕾告訴時代财經,月末成交量增加,原因一是通常月底成交量會存在集中釋放的情況,此外,一些購房者預期後續政策會出現放松,考慮到自己的議價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選擇落袋爲安。
" 打新必然火爆 "
亦有不少房企人士期待 " 認房不認貸 " 落地。今年來,樓市複蘇不及預期。" 認房不認貸 " 可有效提振新房去化,改善房企流動性。
" 我們公司已經獲得了較多的融資端支持,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房子賣不出去。後續除非一線城市的購房政策有所放松,帶動一波購買力,否則銷售情況很難有明顯改善。" 一位總部位于上海的民營房企的内部人士曾對時代财經表示。
" 自今年二季度以來,上海的二手住宅成交面積持續下降,同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在 6 月的季節性上漲幅度明顯弱于往年,表明在全國住宅銷售持續下行的大背景下,一線城市或無法獨善其身。" 張順成對時代财經表示。
一名房企駐滬營銷人士對時代财經表示,從日常監測和同行交流來看,自 5 月起,上海遠郊市場新盤來訪及認購量明顯下滑。尤其是,上海二手房量價下滑,一些置換客戶手中原有的房子賣不出去,制約了他們進入新房市場。
" ‘認房不認貸’主要是爲了救開發商。在這一政策下,打新必然火爆。" 有房企管理人士趨于樂觀。
張順成認爲,上海推行 " 認房不認貸 " 最大的動力之一爲,緩解近期的市場下行壓力,此外,作爲風向标的一線城市如果能夠企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體市場信心。
貝殼研究院分析稱," 認房不認貸 " 有助于新房市場銷售改善,房企回款加快,拿地投資信心提高,土地市場修複,最終實現房地産市場和行業的良性循環。
政策落地有難度
盡管千呼萬喚,上海樓市新政依然 " 猶抱琵琶半遮面 "。張順成分析稱,上海推行 " 認房不認貸 " 有兩大方面的難度。
他表示,首先,先前累積的購房需求迅速釋放,或導緻房價在短期内較快上漲,并引發投機性購房行爲。此外,周邊城市可能會出現抛售當地房産、選擇在滬置業的情況,從而給當地房地産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前述房企管理人士也認爲:" 現在一線城市還是存在着投資性購房需求的。‘認房不認貸’的話,會刺激炒房。有錢的人會借年輕人的資格來買房,再賣出去。被借名額的一方,還不影響自身以後的購房資格。而在目前,被借名額的一方,會影響自身以後的購房資格,所以資金方很難借到名額炒房。"。
張順成分析稱,具體而言,上海如果落地 " 認房不認貸 ",對周邊城市的房價影響有兩面性。一方面可以适度提升當地購房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或吸收周邊城市的購買力,從而給當地房價造成一些壓力。
部分研究人士及房企人士認爲,上海不太可能全面推行 " 認房不認貸 ",可能會有更爲精細化的調整。
" 上海的情況是比較複雜的,需要做比較科學的測算,比如政策做到哪一個程度,政策的受益面有多少,可能會帶來怎樣的交易量,對市場有多少推動。" 上海中原地産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推測稱。
他表示:" 上海政策工具箱裏邊的工具還是蠻多的。比如,限購還有優化的空間。外圍區域,尤其是五大新城,都有宏大的建設目标,需要較大的人口導入。不排除在這些地方推出差異化住房政策。從限貸方面來看,除了‘認房不認貸’,還可以調節貸款成數。"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員李詩昀對時代财經表示,對于上海而言,放松人才落戶、适當放松五大新城或遠郊限購社保要求、降房貸利率加點、認房不認貸、優化調整普通住宅标準等手段,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