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甯德時代之後,他幹了個大的!
作 者丨東木褚
華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
21 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海上的競争将日趨激烈,從三足鼎立到兩強争霸,世界造船業将進入中韓輪流位居第一的周期。
大洋之上風高浪急,誰能開得穩,誰才能開得遠。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規模超 10 萬億元,創曆史同期新高。
在制造業方面,機電産品出口勢頭良好,出口額 3.39 萬億元,增長 6.8%,占出口總值的 59.2%。
其中,汽車、船舶等高附加值産品出口表現亮眼,船舶出口額同比大增 113.1%,中國各地碼頭上的一艘艘大船正在排隊交付。
與此同時,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也公布了外貿數據,2024 年一季度韓國造船企業承攬的船舶訂單額爲 136 億美元,同比增加 41.4%,擊敗訂單額 126 億美元的中國。
時隔三年,韓國造船業單季度訂單額再度登頂世界第一。
從韓媒報道中的 " 擊敗 " 一詞可以看出,韓國對奪回造船業世界第一的結果有多麽看重。
2021 年四季度,韓國造船業拿下 72 億美元的訂單,小勝中國的 67 億美元訂單。但在此後的三年時間裏,一直被中國船企按在第二的位置,2023 年四季度的訂單額更是僅有我們的一半。
2009 年,中國造船業首次在新接訂單、手持訂單等兩大指标上超過韓國,而 40 年前的 1969 年,正是韓國造船業的起點。
當時世界造船業的霸主是日本,占據世界船舶市場一半的份額。
那一年,現代集團創始人鄭周永發出豪言:" 造船就是把一塊大鐵闆做成個大鐵箱,然後在鐵箱裏放上發動機,讓它漂在海上罷了。"
正值韓國 " 第二個五年計劃 " 時期,總統樸正熙定下了年均經濟增長率 10%、工礦業年均增長率 20%、大幅增加國民收入的目标。
1967 年,第三次中東戰争爆發,蘇伊士運河被關閉了八年,導緻巨型油輪需求大增,世界造船業進入空前的繁榮期。
同年,看到機會的韓國頒布了《造船工業振興法》,總統屬意的執行者就是鄭周永。
鄭周永也躊躇滿志,發出了上面的造船豪言,但下面的人很擔心:" 我們一無經驗,二無技術,靠什麽去造船呢?"
鄭周永說:" 我們建過那麽多發電廠和煉油廠,設計過各種各樣的鐵闆,也焊接過各種類型的鐵闆。造船對我們現代集團的工人來說,根本不算是什麽難事。"
沒想到話音剛落,鄭周永就遭受了現實的暴擊,要建造 50 萬噸級的船,就要修建 900 米長的船塢,光是買機械就需要 8000 萬美元,他四處籌款都以失敗告終。
心灰意冷的鄭周永找到主管經濟的副總理金鶴烈:" 我什麽地方都跑了,他們就是不給現代貸款,我隻能放棄造船了。"
幾天後,金鶴烈對鄭周永說:" 總統請你來一趟青瓦台 "。
剛一落座,鄭周永就大倒苦水:" 閣下,爲了給造船籌款,我去了日本和美國,可他們都瞧不起我們。三菱重工的人說,韓國還處在初級技術階段,他們可以協助建造,但不能超過 5 萬噸級,還要求保有工程監督權,日本人根本不想我們進入 50 萬噸級的輪船市場,我幹不下去了。"
樸正熙聽完,沉默了幾秒,突然用手指着鄭周永,對副總理金鶴烈大聲說:" 以後凡是鄭周永要做的事,一律拒絕,政府不要再搭理這個人!"
說完,樸正熙悶頭抽煙,鄭周永不敢說話,總統辦公室裏鴉雀無聲。
過了一會兒,樸正熙起身遞給鄭周永一支煙:" 鄭會長,我隻告訴你一個人,政府‘三五’計劃的重點就是發展造船業,‘四五’的目标是成爲船舶出口大國,這些一定要實現,沒有商量的餘地。你有總統和主管經濟副總理的支持,還怕什麽呢?不管用什麽方法,請你接着幹下去。"
硬話說完,樸正熙給鄭周永出了主意:" 日本、美國都去過了,再去歐洲看看嘛。造船廠的建設用地已經給你找好了,就在蔚山的尾浦灣。"
1971 年,鄭周永在倫敦說服巴克萊銀行提供建設貸款,但英國人的條件是鄭周永先拿到船舶訂單。
當年夏天,鄭周永飛到瑞士,在希臘船王的别墅裏,以低于市場價 16% 的價格簽下了兩艘 26 萬噸級油輪的合同。
1972 年 3 月 23 日,蔚山尾浦港,現代造船廠舉行奠基儀式,樸正熙親臨現場發表講話,懇請當地漁民支持造船廠的建設。
此後,專攻造船的現代重工成立,一路在時間和成本上刷新世界紀錄,船王的兩艘船還沒造完,一個 70 萬噸級的造船廠就已經奇迹般地完工。
在政府的力推下,大宇重工的玉浦船廠,三星重工的巨濟船廠先後開工建設,現代、大宇、三星聯合向日本船企發起 " 進攻 "。
1985 年,一位英國記者在參觀韓國造船廠後寫下了這樣的話:" 從巨大鋼闆在鑄造車間開始切割算起,到幹船塢開閘放水,韓國工人隻用了歐洲造船廠一半的時間,而且價格還低 10%。"
依靠政府的支持、成規模的産業工人,以及打造巨頭快速占有市場等因素,韓國造船業迅速崛起,并在 21 世紀初超越日本,登上了世界造船業的頭把交椅。
美、英、日、韓在各自工業化的進程中,爲什麽都選擇船舶工業作爲支柱産業?
原因無他,因爲造船能帶動的産業太多了,造船業被稱爲 " 綜合工業之冠 ",它零部件多、供應鏈長、産業關聯度高,涉及鋼鐵、有色金屬、機械、電子等 50 多個行業。
可以說,船舶出口支棱起來了,整個機電産業的出口也就支棱起來了。
改革開放之初,以造軍船爲主的中國船舶工業,整體造船水平比世界落後了三四十年,全行業 30 多萬造船工人,無船可造,隻能望洋興歎。
1977 年 12 月 6 日,小平同志聽取有關部委的彙報後,作出指示:" 船舶工業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中國的船舶要出口,要打進國際市場。"
" 中國船舶要打進國際市場 " 這句話讓 " 世界船王 " 包玉剛激動不已,他以探親訪友的名義到大陸考察後,宣布自己的環球航運集團拿出 1 億美元,向中國船舶工業公司訂購 6 條巨輪。
▲柴樹藩(左一)、包玉剛(左三)
與世隔絕幾十年,中國船舶工業終于要建造第一艘外商貨輪,完全按國際标準下單的 2.7 萬噸散裝貨輪,定名 " 長城 " 号。
毫不誇張地說," 長城 " 号的成敗,關系到中國能否打進國際市場,建好了,它是世界海洋中一條流動的廣告牌;建不好,它就會砸了中國造船的招牌。
時任六機部部長柴樹藩在簽訂合同的當晚,對生産局的負責人說:" 這條船,你要像抓核潛艇建造一樣親自把它抓好。"
接下 " 長城 " 号建造任務的,是曆史悠久的大連造船廠,廠長孫文學多年後提起 " 長城 " 号仍然激動不已:" 我們大連造船廠造過萬噸輪,也造過潛水艇,但用的都是從蘇聯沿襲下來的驗船标準,‘長城’号是我們第一條按英國勞氏标準造的船,建造過程是從零開始、天翻地覆。"
當時," 長城 " 号的國際标準對國内船廠堪稱聞所未聞,因此無廠敢接,孫文學對部領導說:" 我廠裏兩萬多工人要吃飯,就是冒再大的風險,就是虧本上法庭我也要接!說大點,我們要爲國家争光,說小點,我們要爲造船廠的工人争口氣!不是都說外國的月亮圓嗎,我們要讓外國人說,中國的月亮更圓!"
部領導很感動,但也把醜話說在了前頭:" 工期隻有 18 個月,之後優惠期 1 個月,每超 1 天,罰款 4500 美元;超期 150 天,船東就可以棄船。如果産生這樣的後果,我們建造出口船的戰略部署,就會滿盤皆輸。"
孫廠長立下了軍令狀,每天撕掉一張台曆,他的心裏就 " 咯噔 " 一下,雖然他對廠裏經驗豐富的工人有信心,但面對的畢竟是聞所未聞的國際規範。
在前期的技術交流中,英國驗船師艾倫帶來兩名日本焊工,大連廠的高手都躍躍欲試,結果一番 " 交流 " 下來,日方焊接的疵點隻有 25 個,而我方 " 高手 " 查出的疵點有 300 多個。
在按出口船标準的檢驗模拟中,我方胸有成竹拿出了自認爲質量過關的 3 個船體組件,英國驗船師竟從上面查出了 2434 個缺陷,然後對大連廠的工人們說:" 在我們那裏,1 個部件查出有 20 個缺陷,就必須返工;像你們這樣的造船質量,在國際市場上根本找不到買主!"
英國驗船師的話讓工人們大受震撼,一場技術改革在大連廠展開,工人們幾天幾夜不下船台,焊光晝夜閃爍,經過幾個月的魔鬼訓練,誕生了上千名焊接好手,很多工人拿到了外國的焊接證書,爲後面出口船的大規模建造打下了人才基礎。
1981 年 2 月 20 日," 長城 " 号分段合龍的日子,英國驗船師艾倫登上了組裝完的巨輪,進行最後測量。
測量過一遍之後,艾倫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整整五遍之後,艾倫滿臉通紅,嘴唇哆嗦地向在場的人伸出拇指:" 十分完美,十分完美!沒想到,真沒想到!中國工人太偉大了!"
艾倫的測量結果顯示:197 米長的巨輪,誤差隻有 2 毫米,隻有一個 2 分鎳币的厚度。
9 月 14 日," 長城 " 号在大連造船廠舉辦下水典禮,從動工到下水,曆時僅 10 個月,時任副總理谷牧、環球航運集團名譽主席包兆龍、英國勞氏船級社主席赫斯基森親臨典禮祝賀。
伴随着 " 長城 " 号的揚帆,中國船舶曆經 30 年乘風破浪,在 2021 年打破了韓國對全球造船訂單的統治,獨占榜單第一。
2023 年,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我國首制大郵輪 " 愛達 · 魔都号 " 順利建成并交付運營,标志着中國造船業集齊了大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航空母艦這三顆造船工業 " 皇冠上的明珠 "。
近 20 年來,世界造船業的主角是中國和韓國,昔日霸主日本被遠遠甩在身後,市場份額從巅峰期的 50% 下降到如今的 10%。
曾經的 " 鋼鐵巨人 " 三菱重工,幾乎退出了商船建造業務,分離出來的三菱造船,已經沒有了工廠,主要業務爲軟件設計。
目前,日本最大船企今治造船正在研發以氨氣爲燃料的船舶,試圖從 " 新一代環保燃料船 " 上打開突破口。
在氨燃料船舶領域,中國的大連船舶重工以及韓國的三星重工也在着手開發,日媒對今治造船 " 彎道超車 " 的前景并不樂觀,他們的評論是:
日本的新一代燃料船可能會重蹈過去的覆轍。
今年一季度,韓國船企來勢洶洶,斬獲新船訂單 136 億美元,占其去年全年訂單的 45.5%,超過中國的 126 億美元。
如果以接單量來看,中國仍以 490 萬修正總噸,力壓韓國的 449 萬修正總噸,排名 2024 年一季度全球第一。
修正總噸(CGT)是建造給定船舶所需工作量的單位,能較爲合理地比較國家間的造船産量,由經合組織造船工作組在 1977 年制定。
爲了追趕中國,韓國船企打出 " 訂單篩選戰略 ",猛攻高附加值船型,從全球船東手裏拿下今年一季度 100% 的環保型船舶訂單,有 29 艘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和 20 艘氨運輸船。
其中,HD 現代集團控股的 HD 韓國造船海洋在 2 月 26 日宣布,他們拿下 4 艘 17.4 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建造合同,訂單總價值約 10.8 億美元,單船造價約 2.7 億美元,創下 17.4 萬立方米級 LNG 運輸船迄今爲止的最高船價。
截至 3 月底,韓國三大船企 HD 現代重工、三星重工、韓華海洋在全球單體造船廠手持訂單排名包攬前三位,也帶動韓國貿易出口額連續 8 個月保持增長。
2 月 28 日,就在船企拿下大單兩天後,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發布了 2024 年的三大出口目标:全年出口額 7000 億美元、吸引外商投資 350 億美元、對本土尖端産業投資 110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5946 億元)。
韓國産業部認爲,要完成 7000 億美元的出口目标,造船業首當其沖。
3 月 5 日,韓聯社發布消息,韓國政府将攜手三大造船巨頭投資 9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486 億元),進一步擴大造船産業技術領先優勢,争取掌控造船領域具有超級差距的技術。
4 月 17 日,美國宣布對中國造船業發起 301 調查,韓國五大造船股應聲上漲。但是目前來看,由于美國船廠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僅爲 0.1%,對中國船企的影響十分有限。
韓國造船業的中長期目标是,力争到 2030 年研制出液化氫運輸船,主導制定自主航行船舶國際标準。
強敵在側,中國造船正沿着自己的航路前行。
2023 年 12 月,工信部、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 年)》。
《綱要》中的發展目标是,到 2025 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初步構建;到 2030 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基本建成。
翻譯一下就是,中國造船業已經開始向清潔能源轉型,并将主導造船業的環保時代。
中韓造船業巅峰對決,正駛入深海。
[ 1 ] 《大國起航:中國船舶工業戰略大轉折紀實》
[ 2 ] 《韓國造船業如何夢圓漢江》國際金融報
[ 3 ] 《日本船企要用氨燃料船向中韓發起反攻》 日經新聞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閱《華商韬略》,爲了便于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标華商韬略公衆号,感謝支持,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韬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宋曉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圖蟲創意、東方 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爲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華商韬略旗下公衆号,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系:010-65580525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号【特色成長計劃】
簽約賬号【華商韬略】原創内容
◆◆◆
"點贊" 是喜歡," 在看分享 " 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