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更新了《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變更許可信息公示》,華爲旗下支付業務迎來新進展,根據公示信息,央行同意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爲 " 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 "。
與此同時,大熱的華爲 Mate 60 權益版等 5 款手機,斬獲 " 國家隊 " 中國移動的大訂單,需求數量爲 120 萬部。目前華爲 Mate 60 系列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此前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 餘承東表示,華爲正加班加點緊急生産手機,滿足用戶的需求。
支付牌照新進展
訊聯智付無人問津,更名花瓣支付統一辨識。
10 月 13 日,中國人民銀行更新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變更許可信息,同意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 ( 簡稱 " 訊聯智付 " ) 變更公司名稱爲 " 花瓣支付 ( 深圳 ) 有限公司 " ( 簡稱 " 花瓣支付 " ) 。
天眼查顯示,訊聯智付爲華爲旗下支付公司,由華爲技術有限公司 100% 控股,董事長鄭麗英,總經理爲馬傳勇。
資料顯示,訊聯智付成立于 2013 年 6 月,注冊資本 2 億元,2014 年取得支付牌照,最初隸屬于中興通訊,後續股權發生轉讓。
2021 年 3 月,訊聯智付再次易主,成爲華爲旗下支付機構,華爲也成爲繼小米之後第二家擁有支付牌照的手機廠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更名,華爲早有謀劃。國家知識産權局官網顯示,華爲于 2020 年 10 月就申請花瓣支付商标。2022 年 6 月,花瓣支付被核準注冊。
本質是加快鴻蒙生态基礎設施構建
據每日經濟新聞,今日(10 月 17 日)上午,華爲方面通過微信向媒體解釋了訊聯智付更名背後的幾點考慮。
" 首先,本質是加快構建鴻蒙生态的基礎設施,因爲華爲支付面向全場景多終端;其次,新升級的負一屏未來會全面支持華爲支付,也是推進鴻蒙元服務的重要一步。"
據華爲方面介紹,華爲負一屏升級後,将機票、酒店、火車票、電影票、充值等常用服務以宮格形式直觀地分區排列,目前有本地生活、智慧出行、購物娛樂、金融理财四大闆塊。
現在已接入華爲支付的包括滴滴出行、貓眼電影、手機充值、附近加油。此外,用戶進入華爲錢包可以開通華爲支付。
華爲支付不與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搶市場
對于華爲進入移動支付市場的目的,華爲終端雲服務支付 BU 總裁馬傳勇曾在一場媒體交流會上介紹,華爲做支付業務已經有 10 年時間。從 2011 年 12 月開始,華爲應用内支付上線,到 2021 年 9 月," 華爲支付 " 線上支付正式上線。華爲的支付業務不斷演進,主要是在合作夥伴和硬件生态的框架内去完善支付能力。
但在外界看來,華爲進入支付領域,後續或将成爲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強大競争對手,沖擊支付 " 雙寡頭 " 格局。而馬傳勇表示,華爲支付不是要和微信、支付寶競争,去搶市場份額,也不會打價格的補貼戰,而是希望能夠把支付的體驗做好。" 本質上不是要跟大家做強烈的對抗,也沒這個必要。就目前的情況,行業的夥伴做得已經足夠好了。"
他表示,華爲支付是要在新的場景下做增量,以在鴻蒙生态内完成商業閉環爲出發點,更多是打造好相關的能力。未來随着新的市場逐漸增大,華爲支付的市場份額也會逐漸增大。
以汽車的支付場景爲例,随着 AITO 問界 M7 的發布,部分車機應用将通過華爲支付率先實現車内人臉支付驗證。同時,華爲錢包率先支持數字人民币穿戴支付,用戶将數字人民币錢包綁定到華爲 Watch 3 系列手表上,用手表進行碰一碰即可快捷支付。
而對于華爲爲什麽要親自下場做支付?馬傳勇表示,正是基于鴻蒙生态的建設," 在一個全新的鴻蒙生态當中,它的移動互聯網上的内容可能不會那麽全,這就需要除了逐步構建系統本身能力之外,還要構建出相關的其他支撐性的平台性的能力。我們最開始對支付的定位,就是根服務。"
據介紹,HarmonyOS 是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華爲支付是構建鴻蒙生态的底層基礎設施。華爲支付将持續融合鴻蒙生态體驗,爲用戶和合作夥伴提供創新支付服務,隻需一個華爲賬号,即可暢享全場景、跨終端的便捷支付體驗。
由此可見,華爲支付在行業内的差異化定位,不僅僅是手機支付,更是一個創新的全場景支付平台。馬傳勇也表示,華爲支付作爲構建鴻蒙生态的底層基礎設施,面向手機、智慧屏、平闆、電腦、汽車、智能穿戴等多終端、全場景,同時将繼續與各行各業夥伴加強合作,拓展鴻蒙生态下的更多支付場景,包括快遞物流、智慧電商、出行住宿、充值繳費、車主服務、餐飲商超、在線互娛、金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