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9 月 19 日電 ( 張澍楠 ) 本以爲塵埃落定的電科院 " 内鬥 " 又有了 " 蘿蔔章 " 的新劇情。
發現涉嫌僞造公章
經曆過 9 月 12 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後,電科院已形成新的管理層團隊。但這場曆時許久的 " 内鬥 " 戲可能還沒有結束。
9 月 18 日晚間,電科院公告,9 月 15 日,公司新老管理層交接整理公司資料及物品時,于公司法務辦公室仲文良處發現一枚涉嫌僞造的公司公章,該公章的尾号與公司董事長因業務需要自行保管所持的公司公章編号完全一緻,公司目前尚未能與仲文良取得聯系。
公告稱,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同一法人單位同一阿拉伯數字編碼的法定名稱章隻能一枚。發現該情況後,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警,公司所在地派出所民警來到公司現場了解情況,并按照程序對原公司董事宋靜波、原監事陳鳳亞、現任監事李衛平、成燕玲、原總經理李傑、現任副總經理何秀明進行問詢,前述人員對該枚印章均表示不知情。
電科院拟采取的措施包括:臨時啓用 "1 号合同章 " 暫時代替公章使用;但董事會未曾審議重新申請辦理新的公章事宜。公司将積極配合公安人員進行調查,通過司法鑒定等方式,調查該枚公章刻制的時間、對外使用情況以及相關責任人員。現有管理層将嚴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規定,落實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積極通過其他法律手段維護上市公司及全體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對于是否會對公司經營産生影響,電科院表示,目前尚未發現該僞造公章對公司正常經營的影響。公司已在進行該僞造公章使用情況的調查,若發現未經審議或授權的重要蓋章文件,公司将及時公告相關情況。
" 公章風波 " 并非首次
胡醇和胡德霖在電科院董事長的位置上輪換多次,還要歸結于父子倆對公司控制權的 " 内鬥 "。
出生于 1978 年的胡醇,2002 年就進入電科院工作。2019 年 11 月 23 日至 2021 年 1 月 8 日,胡醇曾擔任電科院董事長、總經理;2022 年 2 月 8 日至今年 1 月 12 日,他再度擔任電科院董事長、總經理。
今年 1 月,在電科院 " 父子鬥 " 愈演愈烈之際,胡醇被免去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
被罷免後,胡醇存有異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董事會決議。4 月 25 日,電科院披露,收到法院民事判決書,駁回胡醇訴訟請求。5 月 10 日,電科院收到《民事上訴狀》,胡醇提起上訴。
在胡醇董事長職位被免後,電科院要求胡醇返還公章,但其一直未予以回應。因此,電科院也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胡醇歸還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簽名章 ( 胡醇 ) 、合同專用章。
不過,今年 7 月,在胡德霖去世後,胡醇與胡德霖之妻李崇珠 " 母子聯手 ",李崇珠通過分配及繼承,取得胡德霖生前所持電科院 1.79 億股股份。在胡醇與李崇珠簽署《一緻行動協議》後,雙方合計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33.85%,電科院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爲李崇珠、胡醇。
9 月 1 日,電科院再披露,胡醇敗訴,需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還電科院的公章、法定代表人簽名章 ( 胡醇 ) 、合同專用章。
随着 9 月 12 日胡醇第三次當選電科院董事長," 公章風波 " 能否落下帷幕還未可知。
19 日上午,"V 觀财報 " ( 微信号 ID:VG-View ) 就涉嫌僞造公章出自誰手、有何動機、對公司經營是否有不利影響、胡醇是否還會繼續上訴等緻電電科院董秘辦,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作者:王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