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期,宋祖兒被員工實名舉報偷稅的大瓜震驚娛圈,一時間,娛圈與之相關的品牌方和合作方紛紛割席斷交,某制片人直接取關了她 ……
有媒體報道,她旗下的多家公司已悄然注銷,那麽,背後藏着怎樣的貓膩呢?
其實,媒體早在 2022 年前後,就關注到有十餘家位于江蘇新沂的明星工作室進行了注銷 ……
萬小刀看到這則新聞,立馬發現了娛樂圈的一個規律:
每當明星因巨額偷稅漏稅案被曝光後,就有一批因優惠的稅收政策而聚集某地的影視公司、明星工作室争先恐後地進行注銷 ……
上一次,這樣的事情發生在 2018 年的霍爾果斯。
公開資料顯示,2017 年,霍爾果斯新登記注冊各類市場主體 14472 戶、注冊資本(金)2015 億元,數千家影視傳媒公司的高管與股東中,不乏範某某、馮某某、陳某、劉某等當時大火的明星。
爲毛這麽多明星大腕紛紛在十分偏遠的霍爾果斯注冊公司呢?
原因隻有一個:避稅!
2011 年 9 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支持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的若幹意見》,正式确立了霍爾果斯爲經濟開發區。稅收政策十分誘人,文件明确霍爾果斯 " 企業所得稅 5 年免征 " 的優惠政策,五年後地方留存的 40% 的稅将以 " 以獎代免 " 的方式返還給企業。此外,企業的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都有一定程度的減免和獎勵。
面對這樣的政策,不少影視公司和明星工作室紛紛紮堆前往,而當地工商登記制度,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例、簡化登記手續等,也爲他們在此建立皮包公司大開綠燈。最瘋狂的時候,一棟樓裏,就注冊了近千家公司 ……
據媒體報道:某公司在 2017 年的營業收入爲 9.58 億元,公司的淨利潤是 5 億元,所得稅稅率爲 0%。
按當地政策估算,一家銷售額爲 1 億元、利潤率爲 30% 的企業,在免去 25% 的企業所得稅,獎勵返還部分增值稅後,可以比正常納稅少繳納 800 多萬元的稅收。
在影視行業,動辄投資幾億乃至數十億的行情下,不少明星片酬以千萬計,甚至過億,明星工作室也成爲了避稅的重要手段。
但這是 " 合法避稅 ",有關部門也沒有辦法。據當地稅務部門統計發現,每年至少有 200 家企業各自向霍爾果斯注冊的子公司轉移 2000 萬元以上利潤,這意味僅一年時間,霍爾果斯一地至少有 40 億稅收流失!
因此,對政策進行了逐漸收緊,比方說停止 " 一址多照 " 政策,要求有經營場地,配備一定數量的辦公人員等 ……
但即便如此,有些明星還是出事了。
二、
2018 年,範冰冰 " 陰陽合同 " 事件曝光,偷稅漏被舉報。10 月 3 日,範冰冰偷稅漏稅及罰款等共計 8.8 億多元的爆炸性新聞曝出,一時間讓無數吃瓜群衆驚愕不已 ……
就在吃瓜群衆爲明星巨額的罰單驚歎,不少小老百姓紛紛掰起手指,計算自己不吃不喝日以繼夜工作多少年,才能掙 8.8 億元時,那些明星們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紛紛注銷了在 " 避稅天堂 " 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或明星工作室。
僅 9 月 29 日一天,《伊犁日報》就刊登了 33 家公司的注銷公告。而在這之前,聞到風聲的就有 230 多家企業注銷,并在《伊犁日報》上發布注銷公告。
這一次," 鄧倫偷逃稅被罰繳 1.06 億元 " 的新聞曝出後,以十分誘人稅收優惠吸納大量影視公司和明星工作室的新沂等地,再次成爲備受關注的 " 稅收窪地 ",不少明星工作室又一次集體逃離 ……
爲毛他們遲不注銷,早不注銷,偏偏在這個時候注銷呢?
三、
這些開在 " 政策窪地 " 的明星工作室和影視公司,本來就是爲了避稅而來,通過一些政策紅利 " 合理避稅 "。
随着時間推移,地方政策可能會有所調整,有些爲逐利而來的企業該享受的政策紅利也差不多吃光了,好處吃盡,就選擇撤離,這不是很普遍的套路麽?霍爾果斯當年收緊政策後,有些企業感覺得不償失,就紛紛注銷,以至于出現了注銷潮,這就是證明。
由于某些明星偷稅漏稅事件爆雷,難免就會讓在這些地方注冊的明星工作室暴露。
這兩年明星偷稅漏稅事件頻頻爆雷,一組組數據讓人瞠目結舌,也進一步加深了群衆對這種行爲的厭惡。畢竟,他們在人前風光無限,享受着公衆人物帶來的巨大紅利,拿着日薪 208 萬的天價片酬,卻希望一毛不拔,不願意承擔依法納稅的義務,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選擇去 " 政策窪地 "" 合理避稅 " 的明星,自然也難免 " 避稅 " 之嫌,在風口浪尖上,很容易被吃瓜群衆和稅務機關盯上,注銷工作室也是一種姿态,表明自己放棄 " 合理避稅 ",棄暗從明,從而擺脫 " 避稅 " 的嫌疑,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
當然,不排除一些注銷工作室的明星本身就不太幹淨,想通過注銷,把過去的一本糊塗賬 " 一筆勾銷 "。隻是,這樣做豈不是 " 欲蓋彌彰 "?
萬小刀建議,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重點查一查他們呢?
四、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霍爾果斯還是江蘇新沂,抑或是正在大開發的海南特區,大開綠燈,提供很多稅收優惠政策,制造 " 政策窪地 ",無非就是爲了引進資金,引進人才技術,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發展。
可是,從霍爾果斯的一地雞毛裏,我們也看到了資本的貪婪,看到了某些明星的蠅營狗苟的嘴臉,不少人在霍爾果斯開一個皮包公司,隻爲 " 合理避稅 ",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
他們享受了當地政策的紅利,卻沒有對當地經濟帶來任何好處,甚至隻爲當地有關部門平添了不少麻煩,增加了很多手續,對當地的稅收貢獻率爲 0,這不是幫忙,這是鑽空子!
時至今日,霍爾果斯留給很多人的印象,依然是明星避稅大逃亡後的一地雞毛。與其說明星提高了此地的知名度,還不如說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污名化!
從這個角度看,明星工作室之于 " 政策窪地 ",不僅沒有貢獻,反而帶來很多煩惱。
所以,對那些違背地方政策初衷,對當地經濟沒有貢獻的明星工作室,應該 " 青眼相看 ",稅務部門不妨徹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