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一台售價接近 200 萬的國産車上市了。
仰望 U9 ,經曆和 U8 一起發布、受到了許多争議,以及 U8 都交付了它還沒個準信之後,昨天晚上終于公布了自己的價格。
168 萬,很對得起它看着就不好惹的外觀。
算上 10 萬的選裝,它就超過了另一台國産新能源超級跑車:頂配 168.6 萬的昊鉑 SSR ,成爲了現在最貴的國産新能源車。
看到這個已經能買到保時捷 992 Targa 的離譜價格,大多數朋友和我的反應應該是差不多的,滿腦子就是兩個字:
憑啥。
但在看完它的所有參數和配置以後,我覺得這台車值不值這個價,取決于咱們看它的角度。
雖說發布已經有些年頭了,但在對它指指點點之前,我決定還是先裏裏外外的,給大夥複習一下 U9 這台車。
先說外觀,雖然對我來說仰望的車型,不管是 U8 還是前一陣曝光的 U7 ,氣場确實是有了,但氣質這一塊,就總感覺差點意思。
可 U9 ,我就是咋看咋順眼。
雖說是一台純電車,但 U9 看着一點沒受電池包的影響,依然十分低趴和勻稱。
U9 的三圍,長寬高分别是 4966/2029/1295 毫米。作爲對比,法拉利 F8 的三圍是 4611/1979/1206 毫米。
也就是比法子長,但也略寬,略高,完全就是一個中置跑車應該有的姿态。
雖說從頭到尾,像車燈、側裙和擴散器這些地兒, U9 用上的裝飾元素确實有些太多了,但我覺着整體看着并不突兀,這個尾燈甚至能讓我聯想到初代的 R8 。
再加上這個酷似蘭博基尼 Veneno 的碩大尾翼,單說顔值,我能給 U9 打個 9 分。
誰同意,誰反對。
打開這個奔馳 SLR 小鵬 P7 同款的蝴蝶門,映入眼簾的是雙座艙的設計,有氛圍燈,有鍵盤值很高的丹拿鉑金證據音響,還有相當之多的物理按鍵。
乍一看,确實豪華。
但仔細一看,怎麽這麽像一位故人呢。。。
不過設計嘛,大家肯定是各有所好。
一台超級跑車最重要的,肯定還是覆蓋件下面大家看不見的東西。
仰望品牌在發布的時候說了,旗下車型以後都會用上名叫易四方的四電機架構, U9 肯定也不例外。
但和 U8 的增程系統不一樣, U9 大概是因爲車身尺寸比較小放不下增程器,選擇了純電的驅動形式。
動力水平打眼一看,也是相當炸裂。
四輪獨立電機,每個電機的最大功率都有 240 kW 。加起來 1306 匹的最大馬力,都要和 16 缸的布加迪差不多了。
最高車速 309km/h ,零百加速 2.36 秒,是目前市面上極速最高、加速最快的電動跑車之一。
爲了能 Hold 住這麽猛的動力, U9 在車身的底盤上的用料也是下了血本。
比如車身, U9 就用上了很多超級跑車都在用的碳纖維單體殼座艙。也是用先用碳纖維材料把座艙框出來,再往上頭接上前後副車架做成車身。
好處,一是能讓整個成員艙的強度變得極其之高,高到往上頭壓個 11 噸,也就是放 4 台 2.5 噸的 U9 都沒事。
二是能減重,根據比亞迪的數據,用上了碳纖維以後能比鋁合金的材質減少 30% 的重量。
強度高意味着安全,更輕也意味着跑的更快,所以像 F1 這種又危險、又得快的賽車,用的都是類似的設計。
壞處麽就是貴,也是直接反映在了車價上。
再說懸架,雖說沒有用上橫置的減震略顯遺憾,但 U9 的前後懸架配置還是拉滿的前雙橫臂和後多連杆,并且用上了可調參數賊多的雲辇 - X 主動車身控制系統。
和 U8 有點像,因爲四個輪子的轉速、扭矩和懸架高度都可以單獨控制, U9 可以根據感知系統( 仰望稱預瞄系統 )收集到的前方賽道信息,實時調整每個輪子的動力輸出和車身的姿态。
比如在過彎的時候可以讓外側的車輪轉得快一點,外側的懸架變得硬一些,就能減少側傾保證抓地力。
賽道外的用途也有,除了能根據路況讓車子坐着更舒服以外,還更跟親朋好友表演原地掉頭、原地點頭甚至是原地起跳。
之前仰望 U8 的十步一回頭,現在 U9 也能做啦!( 不是 )
所以啊,要說單看紙面的參數和配置,仰望 U9 還确實沒有啥可以吐槽的地方。
硬要說的話就是選裝項實在是有點少,除了顔色和輪毂樣式以外,能加的就隻有這個十萬塊錢的大尾翼了。
相比動辄選出幾十上百萬的保時捷和法拉利,個性化這塊感覺差點意思。
但是,光是紙面厲害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車友了。好車看的多了,視野更寬了,專業度也就上來了。
這一專業,可就要挑毛病了。
仰望 U9 最大的毛病,可能就是它的賽道成績。
在上市發布會上,比亞迪表示仰望 U9 的上賽圈速成績是 2 分 17 秒 65 。
單說成績,其實還不錯,位于 TCR ( 2 分 19 )和 GT4 ( 2 分 15 )規格的賽車之間,比上一代的寶馬 M5 ( 2 分 22 )和奧迪 RSQ8 ( 2 分 28 ),這些高性能四門車,都會快上不少。
可要說跟超級跑車同品類的車型比,就有些尴尬了。
比如 2 分 11 秒的保時捷 911 Turbo S 、 2 分 07 秒的法拉利 488 pista 以及 2 分 10 秒的奧迪 R8 V10 Plus 和 AMG GT R 。
差距其實也不算小。
大夥兒一看就不樂意了,這些跑車馬力上天了也就隻有六百多匹, U9 同樣是超級跑車,馬力還是人家的兩倍還多,結果咋就隻能和四門車比比圈速呢?
問題的關鍵,就是仰望 U9 實在是太重了, 2.5 噸左右的整備質量,能比大部分的超級跑車重出去一噸多。
相當于在車上又多加了一台小排量兩廂車。
體重大給 U9 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雖然它有 1300 多匹的馬力,但大部分的力氣都會被用來搬運這些體重。
就像力氣很大的胖子一樣,跑的其實并不一定有精瘦的瘦子快。
再就是慣性大。
玩過賽車遊戲的差友應該知道,賽道成績想要好,就得找最晚的刹車點。
刹車越晚,入彎、出彎越快,就能比别人先沖線。但 U9 因爲自重太大,不僅得提前刹車,還得降低過彎時候的車速,不然可能就會因爲慣性太大,輪胎吃不住然後滑出跑道。
甚至于還有傳言,說 U9 上賽的成績還是拆了雲辇系統,減重以後才做出來的。
除了重, U9 在結構設計上其實也有個小問題。
大夥兒看,這些在車屁股下面的片片,名字叫擴散器。
用處是讓空氣更快、更流暢的流過車底,這樣就能減小車頂和車底之間空氣的流速差,避免車子在跑快以後像飛機的機翼一樣因爲壓力差升起來,降低輪胎和地面的抓地力。
在一般的超跑上,爲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擴散器的體積都是非常大的。
甚至有些超跑的車底,比如蔚來的 EP9 ,底盤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擴散器。
反觀仰望 U9 呢,擴散器就是,小小的很可愛。
幾乎就和很多民用車上用來裝飾的擴散器一個大小。
至于爲啥不做大,有人猜測是因爲電池比較大并且需要在後軸放兩個電機,沒有多餘的空間布置大體積的擴散器。
雖說原因不得而知,但能确定的是這玩意肯定說不上有啥性能。
這也就導緻 U9 在高速的時候幾乎避免不了會損失一些抓地力,結果就是加速沒那麽快,刹車沒那麽猛,過彎不能太激進。
自然呢,也會影響 U9 在賽道上的成績。
于是人們就開始說了, U9 這不就是個假超跑嘛,搞這麽多玩意還沒啥成績,這還敢賣 168 萬呐!
但我覺着,咱們大可不必用專業的賽道成績去要求這台仰望 U9 。
讓我們回到文章最開始的觀點,這台車值不值,取決于咱們從什麽角度看它。
你要說沖着買一台賽道利器,就是爲了刷圈的話,我覺得它其實并不值。
畢竟有大把比它便宜、改裝潛力比它大、運動化調校比它強的車型可以選,比如保時捷的 718 、路特斯的 Emira 甚至是本田的思域 Type R 。
用幾十萬買車,再花十幾萬升級,準保你能在大部分的賽道上見誰秒誰。
但如果追求的是跑車的形式、先進的技術以及足夠強的實用性,那 U9 幾乎就是最完美的選擇。
因爲在我看來, U9 可能壓根就不是一台得去賽場上揮霍的機器。
比亞迪隻是先把自己手頭上的技術都先集合在它的身上,再去探索它能做到哪些事。
比如,可以用最激進的模式去賽道裏飛,也可以用最舒适的調校日常代步,甚至可以發揮懸架的極限,非常體面的開着一台超級跑車回村過年。
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咱們實在搞不清楚這台車存在的意義是啥,想不通有誰會買這種車。
但每一個成熟、先進的汽車工業裏頭,民用領域,總歸需要這樣一個這樣的角色存在。
比如布加迪的 Chiron ,比如柯尼塞格的 Jesko ,比如凱迪拉克的 Celestique 。
它們就是在那,代表了一個品牌甚至是國家體系,能造出的最牛逼的車。
U9 量産上市以後,我們就也有這種車了。
價格重要嗎,不重要,甚至連有沒有人買都不重。
重要的是從它開始,可能很多年以後,就會有小朋友在自己的房間裏挂上仰望超級跑車的海報。
這就夠了。
而且,比亞迪估計也沒指望仰望 U9 走量,直接給大定的定金設成了 30 萬。。。
我想下個單發個朋友圈裝逼都不讓。。。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