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科院博士被騙至緬甸 " 事件引發關注。9 月 11 日晚,當事人張先生發文表示,他于 9 月 5 日已經回國,因配合調查和個人生病不适,一直未能發文,後續将對大家關注的問題進行解釋。
當事人張先生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後從事博士後研究。2022 年,他因找工作被騙至緬甸東南部的妙瓦底地區某詐騙園區,失去人身自由一年多。他當初是如何被騙的?在緬甸經曆了什麽?又是如何獲救回國的?
" 想在‘泰國分公司’先工作幾個月 "
意識到被騙時已身在緬甸詐騙園區
因爲 " 中科院博士 " 的身份,張先生在緬甸的遭遇受到很多關注。張先生告訴總台記者,他之前在江西廬山植物園工作。
2022 年,他面臨經濟困難,後在網上通過中介得知,新加坡一家公司招聘客服人員,相關流程和手續看起來很正規。不過,當時新加坡的入境流程較爲複雜,簽證遲遲未能下發,此時中介告訴他,招聘公司在泰國還有一家分公司。張先生想,可以在泰國的分公司先做幾個月,之後再去新加坡。
他抵達泰國以後," 中介 " 曾通過各種手段打消其疑慮,并承諾到公司後可預支一筆錢。于是,張先生決定到 " 泰國分公司 " 看一看。沒想到,這一去就沒有辦法脫身了。
" 事發地在妙瓦底,位于緬甸東南部,與泰國僅隔一條小河,與網傳的緬北相隔甚遠。當時我沒有意識到那條河就是緬泰的界河。他們從來都沒有提過緬甸,一直跟我說是泰國。當意識到被騙的時候,我已經在緬甸的公司裏了。" 張先生回憶。
△張先生微博截圖
張先生表示,緬北和緬東兩個地區的詐騙模式、詐騙對象差别巨大。由于緬甸電詐 " 過于有名 ",詐騙園區在招聘時,通常以赴泰國工作爲誘餌,避免提及緬甸。
被騙者邊 " 培訓 " 邊上崗
洩露詐騙信息或逃跑都會遭到毆打
進入詐騙園區後,張先生被安排負責與客戶聊天。他介紹,自己的 " 工作 " 是做數字貨币 " 殺豬盤 " ——也就是騙别人投資,對象面向海外群體,比如歐美國家,也包括華人華僑,爲了方便溝通,會使用翻譯軟件。
張先生表示,被騙者會被要求邊 " 培訓 " 邊上崗,園區會事先提供一些詐騙成功的案例所用的話術,讓他們每天學習。而在 " 實踐 " 中,他們會僞裝成女性,與歐美男性聊天,先從感情入手," 套近乎 ",逐漸代入投資。" 一開始(詐騙的)成功率高,現在越來越低,公司每個月的業績都在下滑。"
張先生說,園區内分工明确,有人負責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尋找客戶,有人負責通過網絡聊天留住客戶,還有一個崗位叫 " 制度督導 ",每天巡邏,專門負責監督他們的工作。
在詐騙園區,張先生每天晚上 10 點上班,次日下午 3 點下班,住在 8 人間的宿舍裏。" 裏面大部分是二三十歲的中國人,文化層次是初中、高中學曆。進園區的人一開始都是聊天的工作,業績好會晉升。業績好主要是看每天能不能加到有錢的客戶。"
張先生透露,被騙者進園區的第一個月,會發相當于人民币 6000 元的錢。而後期隻有騙到錢才能拿到提成,否則一分錢沒有。另外,園區裏有超市,但物價非常高,基本上是外面的四五倍。
張先生所在的詐騙園區是全封閉模式,所有人都被限制人身自由,可以定期和家人通電話,但必須在指定的時間,由專人看管方可進行。他表示,自己曾因爲和家人通信時提到詐騙被打過。" 他們覺得我洩露了園區的機密,把我關了一個多月。雖然我沒有遭受過嚴重的虐待,但是我聽說有一些逃跑被抓回去的人,被打得非常慘。"
發郵件向家人求助
被騙至緬甸一年後重獲自由
最初進入園區時,張先生的手機和證件被沒收,理由是公司保密需要。後來,張先生發現用電腦可以安裝手機模拟器,于是發郵件向國内家人求救。
随着國内輿論的關注,園區方面認爲他是個 " 燙手山芋 ",最終要求他的家人交 5.9 萬元贖金,可以把他送出園區。
今年 8 月 24 日,張先生在通過簽字、錄像等方式承認自己自願進入園區後,被園區的車送到泰緬邊境。入境泰國後,他乘坐另一輛車到達泰國的酒店。他立即用身上僅剩的錢買了手機和電話卡,并與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取得聯系。因爲泰國簽證逾期,泰國警方将其移交給移民局。9 月 5 日早上 6 時,張先生抵達上海浦東機場。
9 月 11 日,張先生向所有關心他的人表示感謝,并呼籲有關部門加大對不法跨國招聘中介的打擊力度,廣泛宣傳各類跨國招聘陷阱。" 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避免上當受騙,希望自己以後能做一些科普宣傳的工作。"
△張先生微博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