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智勇
曆史上大國相争動辄持續數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簡單史觀往往把最終勝負歸結爲某個人或者其它某個偶然事件,這其實是不對的。但這套有點稀松的認知方法卻最生命力很頑強,總是各種借屍還魂,落到 AI 上就會變成算力、數據、人才密度等。這些點無疑都很關鍵,但恰恰不是中美後續在 AI 上争勝的決勝點。前蘇聯冷戰對抗中失敗可以有 N 種解讀,但絕對不是因爲導彈飛的不快或者核彈不夠多。
AI 的未來什麽樣
如果模型智能水平就現在這樣了,那其實産業也沒什麽太大變化,差不多就現在這樣,在各個行業水過地皮濕,沖擊力一般。
我們探讨的前提則是 AI 真的會從 Level2 的 Reasoner 到 Level5 的組織者一路沖上去。
假如真的一路前沖,那在 Level2 上新産業圖景會初現端倪,沖到最後 AI 的競争就是國運的競争。
很顯然的到後面 AI 不發達國家和 AI 發達國家的競争會變成碳基智能和矽基智能的競争,碳基這邊完全沒有勝算,比大刀長矛對火槍機槍還慘。
(黃仁勳對未來産業的設想,置換關系)
假如 AI 的智能水平真的一路沖上去,那 IT 行業整個産品棧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預計會有兩種模式:
一個是效率優先陣營。這種模式以 AI 大模型的 API 爲基礎,在上面同領域知識結合,然後打造各種 AI 智能體。與這個模式匹配的可以落地的産品形式其實是 SaaS,産業分工也和過去互聯網比較類似。有人提供公有雲雲服務、有人提供 SaaS 産品,有人提供各種新式 App。除了最頭部的産品(比如微信、抖音這種規模的)我們所知道的大量互聯網産品(各種 App、SaaS)大概這樣。
一個則是安全優先陣營。這和前面最大的不同是全都得私有部署。每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基礎設施和應用,包括計算中心、數據中心、模型、數據庫、上層應用。這其實會退回到 " 上古 " 時候 IBM 小型機 / 大型機的模式,那年月 IBM 提供硬件、操作系統、數據庫、上層應用,然後每次都全部打包賣。這模式每年也收服務費的,成本顯然更高也不方便,但确實可以滿足各種安全條件。大互聯網公司可以看成是這種模式的特例,抖音、微信怎麽也不會把自己服務放阿裏雲上,而是打死也會自己建設。從産業效率角度看,這模式是一種後退,但就現在這局面後退反倒是匹配現實的。
( 老故事:stack 基本就是我們說的産品棧,打包的故事)
除了模式,産品形态也必然發生變化,每個産品幾乎都會變成一個自動或者半自動的機器人,之前說過,此處不重複了。(參見:大緻沒差的 AI 判斷,和大佬說的不怎麽一樣)
形象總結未來 AI 的産業局面就是:未來會出現大量的類似智能章魚的産品,有算法、有硬件。這時候,大量中小的企業會以雲的模式使用智能服務;大規模的企業則會全部謀求自建這套章魚系統,包括數據中心、GPU、模型私有部署、應用軟硬件等。
AI 全球市場
在這樣的産品走勢下,類似過去的 PC、手機的全球市場競争會規模放大很多倍重新來一遍。這樣一來全球市場的競争就不是單個模型,單個産品的競争,而是整套生态的競争。過去國内企業因爲參與的比較晚,其實沒參與全鏈條競争所以就是做 PC 或者做 App,但這次不一樣了。因爲中美當前态勢,AI 必須得搞兩套,不可能再出現 Window 這類大一統的産品了。
我們都知道 AI 大模型、GPU 等的研發是極其貴的,那它就必然需要盡可能大的市場來攤銷,錢回來才能獲得自己的良性發展,否則單靠投資根本牽引不動越來越大的模型訓練等研發投入。
從這個角度看,誰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持續放大,誰就獲得全産業鏈的正反饋,反之則是負反饋。兩套獨立的 AI 産品棧未來争的就是這個。
還是舉巴西做 PC 的例子來做類比。
巴西曾經一度建立起來和當年 IBM PC 并列且獨立的一套電腦體系并與美國的産品進行對抗,但最後因爲沒能夠走出巴西而失敗了。
( 巴西曾經擁有規模相當龐大的 PC 産業)
未來中美 AI 兩套産品棧進行競争,那最終競争的關鍵點不在國内,而在全球市場。
誰的生态體系覆蓋範圍大,誰的産業統治力量更強,會拿走産業絕大部分收益。覆蓋範圍小的未必不能生存,但會比較辛苦。
形象講,弄個小水池養鲸魚,鲸魚即使活了也會長期難受的,并且大概率會挂。
競争全球市場的關鍵在于系統性産品
這世界上沒有純粹的所謂技術公司,尤其市值超過某個規模後它一定是産品公司。互聯網的技術特性是連接,哪家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是賣連接的呢!
而 AI 産品裏面對于國内公司而言第二種偏安全的産品很可能更關鍵。
如果是 PK SaaS 或者新式 AI 驅動的 App,在争奪全球市場的時候國内廠商是全方位不利的,我們的 SaaS 産業就沒成什麽規模,主流超級 App 好像跑到頭上的也很少很少。
但現在國際形勢一塌糊塗,大家以鄰爲壑,安全考量會壓倒大量其它考量,所以除了 C 端原來互聯網那塊領域更多的行業估計需要的是一體機的模式。老黃的主權 AI 打的就是這個主意,但英偉達很難把上面的應用、方案全部打包上去(不是技術問題是利潤率差異太大)。
這是一個非常繁瑣、繁重的活,既要整基礎的私有雲建設,還要搞定領域的産品和方案,也需要大量的人員做支撐。一定程度上可能和華爲等當年的運營商業務有點像。更像傳統行業而不是互聯網。
産品與組織形态的同頻
可以把一些過去關于華爲等的零散信息傳聞串一串,能看出這類業務反向對組織的要求。
業務上有時候直接就頂着友商的名義把客人接跑了,之後友商開頭的大單就變成了自己的。
落地上,動辄一個團隊就鋪到用戶那裏沒日沒夜蹲點,直到産品正式上線。
研發上,經年死磕核心技術點,持續爬坡。
組織上,請海外專家重構公司的管理系統和流程,一度撂下狠話要麽削足适履,要麽離開。
精神上,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用人上叫将軍起于行伍。
現在華爲正面評價比較多,20 幾年前一樣被罵血汗工廠什麽的,很累的,辦公室放行軍床不都那裏起源的。
這其實比當年 MTK 提供 Turkey 方案還麻煩,Turnkey 好歹還是基本在數字空間整,這活則是要真的上山下海的。
幹 C 端産品和系統型的 B 端産品需要的氣質差别巨大,後者要拼整體組織運營效率的。前者反正團隊規模不大,隻要産品用戶規模足夠大,那組織有沒有效率其實不關鍵,反倒是活性更關鍵。
把 AI 帶來的變量考慮進來,那這事情會變成這樣兩個層次:
在低層面上是 ERP 等這些是不是用的足夠好,是不是分錢分的可以讓大家辛苦的同時也願意幹,但這是重複過去的故事,把自身的水平拉到上面華爲等公司的那種水平;
在高層面上則是 AI 智能體的占比,還是這套活,是不是可以原來 100 個人現在用 50 個人,這是颠覆式創新的思路。
隻要我們得相信一個最樸素的假設:AI 智能水平如果一路上去,那它占比越高,效能越高,那後一種方式就比前一種方式關鍵。也是跨越式發展。
Level2 之困
現在這種競争還在前奏階段,有點像打牌的時候你出個 2 試探試探。核心在于 AI 不好用,隻能在比較垂直的領域創造價值。(琢磨事前瞻性還是可以的,大家如果願意翻就會發現 1 年多以前說的很多觀點,現在變主流觀點了,比如:AI 大模型沒有商業模式?)
但AI 一旦過了 Level2 Reasoner,那競争就會往白熱化階段走。
( OpenAI 的 AI 分級)
冰山上面,大家都可以感知到的是那個機器人或者智能助理又出現了,但冰山下面則是系統型公司的崛起,他們會向各行各業滲透。
這些公司提供 " 矩陣 " 打包服務,給每個公司裝一套自己的 " 矩陣 "。這種矩陣不管落到哪個行業那個公司,基本上都會接管行業或者公司裏面大量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公司或者行業。
那時候就像前面說的,AI 的競争有點像國運之争了。
小結
生态之争其實最怕就看單點。當年的北洋水師如果看人數、看船的噸位怎麽衡量也不應該打輸的。可就是打輸了。生态之争關鍵的一定是内在的這種協調性,學術一點好像可以叫系統論。AI 未來競争是明顯的生态之争。如果說過去 ICT 基礎設施競争整了 30 年,與此類比 AI 的 Level2 一旦過去估計也會掀開一場 30 年以上持續競争的序幕。在此之前 AI 對 GDP 幾乎沒啥貢獻,在此之後可能會變成主要貢獻。
注:AI 碰撞局每次收集大家反饋,大家會建議更接地氣一點,非常感謝大家,但産業問題需要一點宏觀視角,偶爾還是會寫一點,比如:AI 後續發展的七個階段與造富機會。接地氣和方法的方法是另一種一體兩面,你看任老爺子的文章就會發現大量兩者的融合,一定程度上稻盛和夫一邊是阿米巴一邊是心法其實也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