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後的小鵬,新車官宣總是有些 " 冷不丁 "。
今年 2 月底,小鵬 2025 款 G6 迎來首秀,并在 3 月 1 日公布品牌 2 月銷量的同時,宣布新 G6 正式入駐各大店面,提供體驗和參觀。20 萬級純電 SUV 市場競争異常激烈,外界也在好奇,除了 G7 和下半年的增程式車型之外,小鵬的 SUV 還要如何出牌。
小通這次也是受到了小鵬汽車的邀請,冒着陰雨前去小鵬汽車廣州總部,給全新的 G6 來一波靜态上手,看看改款堪比換代的 G6 有什麽厲害之處,對比老款,新 G6 做對了什麽?
巧合的是,特斯拉也推出了煥新 Model Y,電車通也已受邀試駕體驗(可全網搜索查看)。有分析認爲,小鵬新 G6 與特斯拉煥新 Model Y" 針尖對麥芒 ",到底能打嗎?看體驗。
第一眼看,新款小鵬 G6 和老款幾乎一樣,沒有太多值得提點的地方。不過小通圍着新車走一圈之後還是發現,細節上的優化,足以讓新 G6 的氣質再上一個層次。小鵬說 2025 款 G6 不是 " 年度改款 ",而是 " 全新換代 ",具體換了什麽地方呢?除了更時尚的一籮筐新配色,小通找到了一些和老款的不同之處。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新能源車行業總是對無斷點的貫穿燈有一些特殊的執着,一條完整的可以發光的流線貫穿車身的左右,很難說沒有科技感,工藝難度也比較高。正如手機的金屬邊框上少不了幾條出戲的天線斷點,觀感難免有些割裂。這不,新小鵬 G6 也換上了無斷點的貫穿燈,集成轉向燈功能,小鵬的車标也終于不用局促在窄窄的一條黑線裏,而是挪到了前艙蓋上。
肉眼上不太容易感知到的地方是,分體式大燈下方的兩顆激光雷達被移除了,但小鵬還保留了原來的黑化設計,所以看起來和老款沒有什麽區别。另外,兩邊的後視鏡都配備了 "AI 智駕小藍燈 ",給全新的圖靈 AI 智駕賦予了新的标識。
這倒不是爲了證明誰的小鵬 G6 是最新款,小鵬也說了已經同步啓動老用戶的衆籌升級,更重要的其實還是通過标志性的指示燈去提醒周邊的道路參與者 " 此車正在使用 AI 智駕 "。
小通問過一些小夥伴對老 G6 的看法,他們普遍認爲 G6 的配置和尺寸在 20 萬元這個價位當中都屬于 " 甜點級 ",但對車身的造型頗有微詞,認爲 G6 像一塊能開走的 " 軟面包 ",既沒有 Coupe SUV 的運動姿态,也沒有傳統 SUV 的端莊,新 G6 雖說改動不大,不過一些套件的更換讓姿态看起來和諧了一些,又能一眼認出是小鵬的車。
靠小調整實現大效果的,還有造型上的細節,小鵬給新 G6 設計了新的擾流闆和鴨尾,後保險杠的位置做了一個 "C" 字形狀的型面變化,給圓滑的尾部添加了一些塊面感,車長比老款多了 5mm 隻是其次,這些看似很小的變化,足夠把新小鵬 G6 變得更好看、更具運動感了,隻能說好看的設計并不需要推翻重新再來。
不過老款車主也有值得高興的一個地方,就是新一代小鵬 G6 應該不再配備電動升降的尾翼了。
2025 款小鵬 G6 還擁有一款全新的 20 英寸花瓣式五幅輪毂,暗夜黑版本還有單獨的熏黑卡鉗以及黑色的标識套件。新輪毂相比老款的 18 英寸低風阻輪毂,毫不誇張地說,真的是好看了太多,如果能做到全系标配,整個車型的氣場都會提升。
如果要我評價新 G6 的外觀,用更好看、更科技來形容就足夠了,靠較小幅度的優化獲得更好的觀感在小通看來十分成功,至少從 " 全面換代 " 的角度來看,新小鵬 G6 的外觀設計拿出了更多的誠意。
2025 款小鵬 G6 的内飾,則要比外觀設計的變化來得更多,甚至可以說是全面煥新,小鵬汽車智能産品經理于桐在新車亮相上表示:" 你在車内所看到的一切,幾乎都是全新設計 "。

的确,小通走進車内的第一感覺和于桐所說的基本一緻,最能體現 2025 款 G6 的 " 換代感 " 的就是内飾。最大的變化集中在前排,首先很能體現小鵬對女性用戶關懷的,就是遮陽闆上邊的化妝鏡,新款直接換裝了兩塊超大面積的,并保留了補光燈。
另外一大升級點小通覺得是添加了流媒體後視鏡,因爲小鵬 G6 的掀背造型,導緻尾窗開口很小,視野很一般,再加上後排還有一個凸起的頭枕遮擋,光學後視鏡沒法提供足夠的車後環境信息。流媒體後視鏡不受尾窗影響,也不會和後排的乘客突然對視,引來尴尬。

至于大家關心的流媒體後視鏡延遲的問題,目前來看主流的車型都能夠把畫面延遲控制在 60 毫秒以内,有的甚至能做到 30 毫秒級,遠超國标的 200 毫秒内,可以說基本上不存在感知明顯的延遲。
儀表屏和中控屏也獲得了升級,儀表盤的尺寸增大到 10.25 英寸,并從原來的内嵌式改爲懸浮式,好處就是顯示的信息更多,也不用像老款的車标一樣局促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裏,有的時候設計爲功能讓步還是有必要的。

中控屏的尺寸增大到 15.6 英寸,估計儀表屏和中控屏能夠和 P7+ 複用降低成本。中控屏的邊框比老款和諧不少,沒有矩形屏幕梯形邊框的違和感了。結合小鵬最新版的車機操作系統,基礎的點、劃、雙指縮放等高頻操作響應很快,并默認采用左右分屏的高效布局,也支持手動調整顯示比例。
桌面右下角常駐 AI 語音助手小 P,點一下即可喚起。小通嘗試了一下,基礎的指令支持免喚醒輸入,交互上省去了不必要的重複喚醒。根據座椅設置界面可以得知,我們這次體驗的這台新 G6 沒有後排的座椅通風和按摩,前排還是該有的都有。
以及中島上的兩個無線充電闆,可以給小通的 OPPO 手機激活無線快充。不過像是沒有手套箱、沒有電動遮陽簾這些,新 G6 保留了一些對老 G6 的 " 緻敬 "。
整個中控儀表台,或者說整套内飾的設計語言,小鵬都在新 G6 上進行了重新設計,中控的細節更多,和氛圍燈、多材質有了更好的結合,一條陣列氛圍燈貫穿中控,用了木紋飾條做材質碰撞。
對了,空調出風口也變成了手動調整,小鵬也意識到有些事情還是直接 " 上手 " 最好。
四個車門的氛圍燈和音響面罩做了重新設計,頂棚有 Microfiber 超纖絨覆蓋,大部分能摸到的地方都用了皮質包覆,相比老款更會隐藏省錢的痕迹。按照官方的說法,新 G6 内飾縫隙控制在 5±2mm,小通仔細觀察了一波,儀表台和門闆之間的縫隙的确很小了。
并不是說老款的縫隙很大,而是老款的門闆和儀表台之間的縫隙不是很規整,一段寬一段窄的,門闆下半部分和儀表台下沿的銜接和也算不上完美,新款更多的是在設計、零部件公差等方面解決了廉價觀感的問題。
方向盤更換爲最新的電容式,和老款的電阻式離手檢測方案,電容式檢測不依賴物理接觸,也不需要刻意擺動方向盤判斷駕駛員是否離手,就小雷體驗過的智駕車型來說,能有電容式方向盤的還是體驗好一些。

在小通拍攝和體驗期間,也有一些好奇的顧客上車體驗,其中還有一些買了老款的老車主。通過了解,他們都是看到了小鵬的官宣來線下店體驗,給他們的感受就是内飾變精緻了,但空間感和之前的相差無幾,和小通的想法一緻,看來内飾的精緻感升級的确能招來不少路人緣。
小鵬顯然也是聽勸的車企,老款小鵬 G6 被诟病的設計和精緻感的問題,這一代一并解決,或許還從 MONA M03 身上學到了對女性群體的關注,以及 P7+ 的後續爆發,對 G6 的銷售成績應該可以有一個相對積極的預期,走對路果然還是比 " 臭搞技術 " 有用不少。
還有一個能讓新小鵬 G6 達到換代效果的地方,應該就是底盤和電池了,很可惜的是,現在店内還沒有試駕車可供體驗,有機會的話,電車通還會跟進這款車的上市進度,爲大家帶來第一時間的動态體驗。
根據官方的 QA,小鵬在新 G6 身上投入了 2 億研發費重新開發了底盤,底盤閥體、懸置、襯托等硬件,通過數萬次的減速帶測試找到了最爲理想的減震器調校方案。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前排座椅縱向的沖擊峰值比 40 萬級豪車減少 30%,前排座椅垂向的沖擊峰值比 40 萬級豪車減少 18%;前排車身起伏加速度 0.13g,後排車身起伏加速度 0.17g...... 一系列數據均做到了比 40 萬級豪車更好。
簡單來說,就是小鵬給 G6 的懸架系統做了重新設計和重新标定,駕駛和乘坐的感受比老款更好。用戶對老款 G6 的反饋普遍集中在懸架硬、濾震效果一般,過減速帶和小坑窪時有多餘的跳動,這波重新調校和設計,目的還是補齊老款的短闆。

(圖片來自小鵬汽車)
其實結合小通此前體驗的 MONA M03 和 P7+ 可以感受到,小鵬對車身動态的處理比以前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具體在于起步和刹停很少出現令人不舒服的車身俯仰,多餘的跳動也很少了。
實際上操控好的底盤不一定是純粹的硬,舒服的底盤也不是一味的軟,用戶可能沒辦法從技術上去分析,但舒适一定是能感受出來的。
另外,動力電池作爲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小鵬還給新 G6 全系都安排了 5C 超充 AI 電池,官方宣稱充電 10 分鍾可高速行駛 4 個小時锂離子傳輸路程和傳輸速度分别縮短 15% 和提升 20%,充電時的産熱量降低 30%。
高倍率 5C 充電的确又是一項可以減少補能焦慮的技術,又可以提升整車的能量利用效率。結合現實來看,5C AI 電池還需要結合對應的超快充體系才可以達到理想的補能效果。
而且全系車型還會提供小鵬最新的圖靈 AI 智能駕駛,将 P7+ 的視覺高階智駕方案優勢繼續打下去。

如果去讓小通評價新小鵬 G6,用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來形容應該最爲合适,G6 的産品定義本身沒有問題,當時卡在 25 萬元以内的價位也十分有競争力,上市後連續 4 個月奪得 20-25 萬級純電 SUV 銷量冠軍,累計銷量近 100000 台。
G6 是小鵬産品陣列當中十分有戰略意義的車型,卡在了主流的消費價位段,充當走量的先鋒。
隻不過,正如小通前面提到的,老款小鵬 G6 上存在一些不足,再加上 20 萬級純電 SUV 如今高手雲集,競争烈度早已遠超當年。放棄 G6 是不可能的,全面換代刷新市場認知,小鵬還需要這麽一款銷量支柱。
2025 款 G6 官宣之後,緊接着 2025 款 G9 又來了,率先拿出 13.9kWh 同級最低電耗和 725km CLTC 續航;前後排座椅通風 / 加熱 / 十點按摩,内飾用料也和 G6 一樣進行了一次全新升級。
由此來看,小鵬還并不打算沉浸在 MONA M03 和 P7+ 的成功當中," 重新出發 " 的 G6 和 G9 以及接下來可能進一步官宣的 G7,整個 SUV 産品矩陣對小鵬汽車而言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并不是需要更多爆款,而是把現有的産品做成爆款。
接下來,2025 款小鵬 G6 爲數不多的懸念,應該就是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