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不少藝人成名後擺脫"吸血鬼"家人。
明星家人主動要斷絕關系的還是頭一次見⬇️
孫燕姿妹妹孫燕美在生日前一天發文稱:
姐妹倆從2019年開始關系變淡,這幾年她一直試圖溝通,實在太累了。
所以決定從此斷絕姐妹關系⬇️
可能有些人沒聽過這個妹妹,但對這張合影一定有點印象⬇️
姐妹倆因爲長得太像常被誤認,明明相差6歲還被當成雙胞胎。
(左邊紅色是孫燕姿,右邊黑色是妹妹孫燕美)
橘去翻了翻,發現姐妹情生變還真是有迹可循。
2009年,孫燕姿被the Carnaby邀請擔任設計師⬇️
(the Carnaby是2007年在英國成立的品牌)
當時孫燕姿設計了 "Yanzi for the Carnaby" 的系列女裝。
爲了宣傳造勢,她帶着妹妹孫燕美一起拍了一組服飾海報⬇️
因爲長得太像,妹妹孫燕美當時引起了一些關注,坊間猜測可能是爲了推妹妹出道。
但孫燕姿否認了,她說妹妹是個高材生在醫院工作,爲人也很低調,不打算進娛樂圈。
這之後,妹妹幾乎沒再公開露過面。
直到2017年,孫燕姿微博官宣,自己和妹妹一起在做服裝品牌⬇️
也是這個時間,孫燕美開通了微博。
頂着"孫燕姿妹妹"的光環得到了一些關注,她和孫燕姿粉絲的互動也挺好。
但如今再回看那會兒妹妹回複的評論,也能咂摸出不同的味道。
一方面,她會爲姐姐說話⬇️
另一方面,她又會暗自和姐姐比較⬇️
要說爲啥這麽矛盾,就得聊一聊孫燕美當時的境況了。
外人看來,是姐姐孫燕姿帶着她一起搞服裝事業,實際情況呢?
孫燕美是妥妥的高材生,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碩士畢業,還學了經濟和法律。
隻是因爲孫燕姿在新加坡名氣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影響,隻好跟着姐姐做風衣⬇️
同事和朋友跟她結交,大多隻是爲了打聽她姐姐。
自己無法融入正常的社交,變成了被孤立的人⬇️
不過好在這時候,雖然工作和生活不順利,家人之間的關系還不錯。
她看到芭蕾舞鞋,第一反應是買給孫燕姿的女兒Poppy⬇️
孫燕姿也經常聊起妹妹,說自己曾經慫恿她跳湖裸泳⬇️
慶生的微博,吐槽妹妹挑剔又讨厭⬇️
還單獨回應了調侃孫燕美像男孩子的評論⬇️
站在旁觀者的視角看,這些互動有趣也有愛。
但如果換成孫燕美的視角呢?
孫燕姿和妹妹一起出門,爲了減少麻煩,會故意誤導别人把妹妹錯認成自己⬇️
在孫燕姿看來這隻是一件趣事,可孫燕美真的喜歡被當成姐姐嗎?
早期上節目,主持人經常以此姐妹倆長得像爲話題,讓孫燕姿聊聊姐妹趣事。
她反複訴說的都是同一個故事:
妹妹因爲長得像自己,出去吃面都可以多加一點肉或者被免單⬇️
即使妹妹再三否認,老闆還是會按頭讓她承認自己就是孫燕姿⬇️
妹妹無奈地敷衍,成了節目嘉賓嘴裏的"假冒就是有好處"⬇️
或者是"爲了省錢冒充姐姐"。
以及孫燕姿附和大家所說的"沒有原則"⬇️
再翻看妹妹的微博,她之前就暗戳戳表露過。
自己因爲長得像姐姐而收獲關注,不發自拍就掉粉,可是她希望别人欣賞她的有趣。
孫燕美所求,也不過是得到作爲孫燕美本人得到關注,而非孫燕姿妹妹⬇️
長期承受被粉絲當成"替代品",隻是造成孫燕美心理變化的小部分因素。
真正形成緻命一擊的,還是來自父母的偏心,或者說是"勢利"⬇️
孫燕美說姐姐成名前,自己很受歡迎,這句話肯定不假。
一方面她安靜低調,算是很乖巧的小孩⬇️
而姐姐孫燕姿小時候調皮搗蛋,經常被老師請家長⬇️
倆姐姐還會合謀騙媽媽,天天走路去學校,把坐公交的錢攢下來買随聲聽⬇️
(孫燕姿是二姐,孫燕美還有個大姐叫孫燕佳)
兩個姐姐沒少挨打,孫爸急了還會用皮鞭、拖鞋揍⬇️
而彼時的孫燕美則受盡寵愛,不僅僅是因爲年紀小。
還因爲她從小到大都是姐妹中成績最好的,是最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孫燕姿成績不好,又不夠勤奮,媽媽擔心她讀完高中就得出來打工⬇️
可是命運的齒輪卻在2000年發生轉動,孫燕姿一炮成名。
第一張專輯銷量30w+,周傑倫一首《龍卷風》火遍大街小巷,她還能殺出重圍,壓周董一頭摘下新人獎。
一躍成爲"華語四小天後",後來還成了新加坡國寶級歌手。
不僅連續演唱國家宣傳曲,還在2015年的國慶慶典上,被第三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點名表揚⬇️
論面子,孫燕姿和妹妹帶給父母的驕傲感不是同一個量級的。
家喻戶曉的巨星,也是在人山人海的的演唱會專門給爸爸唱歌的乖女兒⬇️
講裏子,她将所有财務交給孫爸打理,爲這個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很顯著⬇️
無可避免的,對于三個女兒,父母心中的排序有了更替。
妹妹過去因爲學習成績優秀、乖巧聽話而獲得的驕傲和優越,都随着姐姐的功成名就而被粉碎。
三個女兒都是親生的,但媽媽逢人便誇二姐孫燕姿⬇️
爸爸孫耀宏則做得更明顯。
他離開南洋理工大學,開始專職打理起孫燕姿的演藝事業。
因爲吹毛求疵,在圈内也是出了名的難搞⬇️
(孫燕姿曾經在采訪裏說,爸爸會爲了檢查她演出舞台的道具專程坐飛機飛到佛山去監督廠家生産)
孫燕姿沒有請律師,全靠孫爸自學法律,幫她過目簽訂所有合同⬇️
對孫燕姿的飲食起居也照顧得很細緻,永遠提前叫她起床,送她去機場⬇️
一大把年紀,也堅持陪着女兒到處飛⬇️
倒是可以聊一聊孫爸這個人。
他名爲孫耀宏,是南洋理工大學電機系教授⬇️
高知父母對幾個女兒有很高的期許,對成績極其看重⬇️
還曾對外誇口稱三個孩子都是天才班的⬇️
在他的教導下,大女兒孫燕佳現在是新加坡巴克萊銀行副總裁。
二女兒孫燕姿從學音樂到簽約,全程幾乎都是被他推動着走上了音樂道路⬇️
(她2000年成名那會還差一年從南洋理工畢業,爸爸讓她兩手都抓,出道後3年因爲壓力太大退圈休息,結果不到一年又被孫爸催着複出了)
但三女兒孫燕美就顯得沒那麽聽話。
據說這次的矛盾起源,就是因爲爸爸想讓她攻讀醫學博士,但她志不在此。
她跟爸爸起了沖突,才在2020年搬去了澳洲⬇️
妹妹也曾經在社交平台吐露心聲,說學醫隻是爸爸的心願⬇️
(後來她博士退學,去讀了經濟和法律)
離家出走以後,搬到澳洲獨居的孫燕美很孤獨⬇️
對父母的偏心雖然有不滿,但又很渴望⬇️
她也試圖聯系過姐姐,可惜姐姐對她的态度也很冷漠⬇️
她想通過溝通緩和關系,但孫燕姿不回她的消息⬇️
話說回來,孫燕美已經在澳洲定居三四年了,這些年雖然偶爾也會在微博和外網發一些表示心情抑郁的動态⬇️
但是大多時候都是很隐晦地表達,這一次偏偏挑自己生日前一天,發斷交文。
你要說她是因爲怨恨姐姐故意借此攻擊,倒也不見得。
有人私信拱火讓她爆料一點孫燕姿的黑料。
她迅速挂人,即使斷絕關系,還是會維護姐姐⬇️
在評論區主動袒露,姐姐這些年在金錢上接濟自己很多⬇️
在斷絕關系的聲明裏,也承認自己身爲妹妹有很多做的不對的地方⬇️
與其說她是沖着姐姐孫燕姿去的,更像是借此向父親宣戰。
不評價她的做法,隻針對她的心态,橘倒是有點理解。
也許有心灰意冷後絕望的魚死網破,也許有隐忍多年後小孩子撒潑打滾的委屈。
與其罵她巨嬰心态,倒不如反思一下多子女家庭中,是不是父母存在失職。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産生自我投射,仿佛誰更優秀、誰就能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和愛意。
這種教育理念,導緻孩子之間很容易滋生比較心理。
隻有妹妹孫燕美吃姐姐的醋嗎?恐怕并不是。
孫燕姿2010年的微博有這麽一條内容:
聊起妹妹,她用到的措辭是"比我聰明秀氣、煩死了"⬇️
上《魯豫有約》,她笑稱父母看她的眼神都會發光,覺得她是全天下最棒的女孩⬇️
一個強勢、專制,要求嚴格的父親,要從他那裏獲得愛,就必須優秀、更優秀。
孫燕姿則比較幸運,她的人生志向和父親的利益深度綁定,倒是很合拍。
她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名利最多,孫爸在她身上投入時間和金錢的成本,産出比最大。
某種程度來說,孫燕姿不僅僅是女兒,還是孫爸二十多年的事業。
可孫燕美拒絕走孫爸制定的"醫學博士"之路,她就成了叛逆的、不聽話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拉扯,本身就是一場話語權的争奪。
父母覺得依靠權威,能迫使孩子乖乖聽話,順從地聽取安排。
孩子覺得以親情相脅,就賭父母是愛自己的,願意低頭妥協。
所以孫爸孫媽在結婚紀念日傳給孫燕美的消息是,不再幫她照顧在新加坡的兩隻貓,讓她自己想辦法處理⬇️
以爲這樣就能讓她從澳大利亞搬回新加坡,卻不知她堅持留在那⬇️
或許孫燕美也明白,自己在父母心裏的優先級早就不如姐姐,隻是賭爸媽也會爲自己心軟。
那個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姐姐身上的父親,也會分出時間來澳大利亞和自己和解。
但一個殘酷的事實是:
父權和父愛是一體兩面的,對某些父親而言,孩子的博弈也需要籌碼,親情關系的緊密程度、在世俗意義上成功與否,都影響着賭局。
顯然,孫燕美沒有賭赢。
主動邀請爸媽來澳洲看她,都被拒絕了,他們甯願花時間去旅遊⬇️
想解開心結,試圖和爸媽坐下來好好聊聊,得到的回應卻是"沒什麽好談的"。
再不然,就是被對方指責忘恩負義⬇️
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會有人性複雜的一面,對于孩子也難以一碗水端平。
也可能因爲一些原因,内心世界的天平會開始傾斜。
李湘隻生王詩齡一個孩子,就是因爲覺得生了二胎難免會偏心⬇️
小S也在節目中公開表示,自己比較偏愛大女兒,因爲大女兒跟她最像。
沒那麽寵二女兒,是因爲二女兒不管是外貌還是性格都跟她出入很大。
可是如今二女兒的外貌是幾個女兒中最出衆的,也是社交平台讨論聲量最大的,最有可能出道成名的。
一來二去,她發布動态曬合影或接采訪聊得最多的,慢慢也成了二女兒⬇️
《怒嗆人生》中曾經提出過的一個問題:
東亞家庭中存在"無條件的愛嗎?"⬇️
我們要接受的是,父母的愛并非天然,偏愛衆多孩子中更優秀的那個也是常态。
因爲總有人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唯有在"佳作"上才能獲得更多的自我滿足。
這樣的父母在組建家庭時,比起講愛,往往更習慣以"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鞭策孩子成長。
長此以往,孩子們對父母的愛"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不公中不斷内卷。
傷人的利劍不敢揮向父母,隻有兄弟姐妹互相怨怼⬇️
想擺脫這種痛苦,就要學會跳出來做人生的課題分離。
明白親情也隻是你漫長人生中人際關系的組成部分,和愛情、友情并沒有本質區别。
家人區别于愛人、朋友的特殊性,僅限于它未得你同意、不經你選擇。
血緣也隻是緣分的一種,善緣孽緣,也有運氣的成分在。
能在關系中得到滋養固然幸運,如果沒有,選擇抽離家庭過自己的人生,可能有點孤獨,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選擇?
最後一句
真正想離開的人才會不聲不響,
聲嘶力竭要推開家人的,
或許都是希望被挽留的,
希望所有孫燕美們的人生下半場,
可以快樂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