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出中國廚電的第二條路。"
題圖源自電影《食神》
少有品牌會把數據大屏擺在公司進門的位置,廚幾是其中一家。邁進公司大門後,零售君很難忽略那個明晃晃地閃着各種數據的大屏幕。
" 專業感 " 是留給零售君的第一印象,這種感覺一直延續到了 TOKIT 廚幾母公司純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郭文祺的辦公室。郭文祺欣然接受零售君的專訪,侃侃而談了三個多小時。
就是這樣一家聽着小衆的智能廚電品牌,不僅打造出了雷軍深爲贊賞卻做不了的 " 廚房老媽 ",而且攪動了國内廚房電器紅海,在美的、蘇泊爾、九陽三家穩坐的市場上,逼近并亮出刺刀 ……
年輕人要的,大公司卻做不了
曾經,廚房是年輕人家中的荒涼之地。
新浪新聞發布的《2019 當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報告指出,面對工作日用餐問題,近 4 成的人選擇了外賣和餐館,其中學生和年輕白領更是外賣的主力軍。
也有信心滿滿立志要天天下廚的,購齊了華夫餅機、三明治爐、空氣炸鍋等一衆用具,結果熱度勉強維持了不到一個月,這些小廚電最終難逃被 " 打入冷宮 " 的命運。
疫情期間,年輕人爲情勢所迫,不得不變身 " 廚房小當家 ",而疫情後,蹭蹭上漲的外賣價格,再次逼迫年輕人回歸廚房,隻是這一次有了些許創新,當代年輕人在精緻的兩菜一湯和泡面、外賣之間開辟出一條新道路—— " 做飯糊弄學 "。
年輕人糊弄式做飯,圖源小紅書
不想切菜就連皮煮;煮不明白通通清水煮;想吃幾個菜又不想燒幾次就搞個亂鍋炖;不想洗碗就端着鍋吃," 做飯 5 分鍾,吃飯 5 分鍾 " 正在成爲年輕人下廚的終極目标。
零售君随機問起幾位 " 做飯糊弄學 " 的堅定踐行者:" 按照這樣的方法做出來的飯菜是否可口?" 得到的答案驚人的相似:" 好吃?能好吃嗎?不難吃且吃不死就行。"
話裏話外,省了錢倒是不假,卻也難掩口味勉強、很難堅持的意味。要不然,就不會催生出 " 上門做菜 " 這項創新服務——不少年輕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花上近百元,請人上門爲自己做點好吃的。
吃一頓美味餐食的需求始終存在,讓年輕人親自下廚燒出好吃的食物,且還不費時、不費事,其中隐藏的巨大商機。
類似下廚房、掌廚、美食傑等菜譜類 App 算是一類解決方案。數據顯示,2018~2023 年國内菜譜類 App 年複合增長率爲 29.1%。2021 年上半年,下廚房 App 的月活用戶數更是突破 1190 萬人。
圖源國内菜譜類 App 界面
然而,菜譜類 App 較爲尴尬的情況是,真正會做飯的人不需要,不會做的又根本無法對照着做出完美複刻的菜品。
" 無論是照着下廚房 App,還是跟着美食博主的視頻做菜,最後都會搞得手忙腳亂,這邊菜還沒切完,視頻裏已經下鍋翻炒了;要麽就是剛把菜扔進鍋裏,美食博主就說了一堆要加入的調味料,一樣都沒記住,更别提要揣摩‘适量’‘少許’究竟是多少了。" 多多向零售君抱怨,跟着下廚房和美食博主的視頻實操了幾次,自己學做飯的熱情就被消磨光了。
既要好吃、又要便宜、還要省力——年輕人要的是像媽媽那樣給力的廚房幫手,不然梁靜茹也給不了頓頓好好做飯的勇氣。
也有一些廚電品牌在硬件設備上動起了腦筋,智能炒菜機、智能料理機随之應運而生,2020 年,當 TOKIT 廚幾進入智能廚電賽道時,入局者寥寥。
純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郭文祺回憶,作爲小米生态鏈的一員," 當我們向小米團隊提出智能廚房機器人的想法時,得到了大家的贊賞,但小米團隊同時表示這個品類他們不太有把握。" 郭文祺解釋," 大企業需要做全面考量,例如,研發周期、成本壓力,對現有産品和銷售渠道的影響,覆蓋哪些消費客群,核心競争價格帶,産品定位,等等。"
TOKIT 廚幾并未因此而打退堂鼓。對照近年來智能客廳的發展,TOKIT 廚幾對智能廚房的前景信心滿滿。郭文祺告訴零售君:" 經過幾年的發展,智能客廳建設效果已經初具模樣,就拿智能音箱來說,除了放音樂,還可以進行語音互動,遙控窗簾、燈、電視等智能家居,但廚房這麽重要的地方一直以來變化不大,也不智能,這裏一定有市場、有機會。"
小米不做的項目,TOKIT 廚幾卻決心入場。
硬實力,跑赢行業
" 一入行,我們就深刻體會到了‘隔行如隔山’。" 郭文祺坦言。
相比傳統廚電品牌的家電制造思維,純米科技團隊的 IT 思維在産品研發生産方面一開始頗有些 " 水土不服 "。
" 我們更關注産品的使用壽命、耐候性(指因受到陽光照射、溫度變化、風吹雨淋等外界條件影響而出現的一系列老化現象),而在傳統的家電制造邏輯下,更多的是保證能把關鍵的功能做好就行。" 郭文祺舉了個例子," 同樣是防水處理,IT 思維下會考慮在元器件上做防水,而傳統家電制造思維下的處理方式則是堵住容易漏水的地方,隻要不進水就沒事。"
雖然都能達到防水的目的,但兩種思維邏輯下,會造成原料成本、供應鏈架構等方面的巨大差異。
純米科技團隊吸收了家電制造邏輯中的精華,同時保留了自己的 IT 思維,以及質量爲王的理念。采訪中,郭文祺回憶起純米科技第一款産品壓力 IH 電飯煲的研發過程," 期間的艱難時刻,可太多了。" 作爲國内首創帶壓力的 IH 電飯煲,光是研究粉體塗層與鐵質内膽的附着,就用了六七個月的時間。
受訪者供圖
自 2014 年項目啓動,2016 年 3 月底這款電飯煲才得以上線,研發周期足足有兩年多。" 光是大米就用掉了好幾噸。" 郭文祺笑道。
研究國内小家電企業财報不難發現,目前國内小家電技術和研發程度低,主要都是在 " 卷 " 營銷和顔值。
以小熊電器爲例。據報道,自 2016 年有公開數據以來,小熊電器銷售費用共計 25.26 億元,而同期的歸屬淨利潤僅爲 17.56 億元,銷售費用已将淨利潤吞噬。2022 年,小熊電器銷售費用達 7.29 億元,其中光市場促銷費這一項就花了 4.38 億元,而同一時間小熊電器的研發費用僅 1.37 億元,占比 3.34%。
"一家公司将産品團隊放在哪個位置,大概率會影響到這家公司的産品定義路徑。純米科技将産品團隊歸于創新設計中心,可見純米更以用戶爲導向,而非以銷售爲導向。" 郭文祺解釋。而據零售君了解,國内大部分小家電企業将産品團隊歸至市場部或銷售部。
壓力 IH 電飯煲推出市場後,在國内同品類産品市占率一度達到 38%。相比上萬元的進口品牌同類産品,純米科技的這一款憑借實惠的定價(999 元)、自帶高壓效果的功能,以及厚實且沉甸甸的内膽,赢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睐。
智能化,不回頭
采訪中,郭文祺說了一句讓零售君印象深刻的話:"智能化是一條不可逆的路徑。" 就像蘋果手機問世,智能手機逐漸取代功能手機一樣。
聯系到烹饪,他做了個形象比喻:傳統廚電的烹饪将食材變成食物的過程中間劃滿了虛線,菜譜類 App 能夠指明虛線的方向,而智能化則是将虛線畫實,例如 TOKIT 廚幾推出的廚房機器人。
恰恰是這款廚房機器人,在采訪之前的調研中,零售君堅定地認爲,那就是智商稅——不過是代替人做幾下翻炒的動作,就賣萬把塊錢,值嗎?
直到親身嘗試用廚房機器人做了一道紅燒排骨,零售君才真正理解了郭文祺的那句 " 智能化是一條不可逆的路徑。" 且不論 20 分鍾就完成了燒制,且色香味俱全,單是炒完菜能夠自動清洗這一項功能,就深得零售君的喜愛——燒完菜還得洗鍋的苦,誰懂!
自動清洗前後對比,新零售商業評論攝
在郭文祺看來,做産品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做完的過程,許多産品功能的開發依靠的正是對用戶需求和痛點的持續洞察。
比如,将稱重的功能嵌入廚房機器人,就免去了額外使用電子秤的步驟,用戶加入食材的同時,就能知道加了多少,還需要加多少;又比如,炒完菜不想洗鍋,就安排上自清洗功能 ……
這種依托智能化建立起來的與用戶間的良性關系,也體現在 TOKIT 廚幾售前、售後的全鏈路中。" 不少傳統家電品牌和用戶的關系往往是建立在購買前,用戶買完産品後與品牌的關系就不大了,這其實是不健康的品牌關系。" 郭文祺列舉了一些 TOKIT 廚幾的做法。
例如,TOKIT 廚幾建立的用戶微信群中,不僅有售後客服,還有研發工程師,針對用戶提出的問題能一對一直接溝通解決,同時記錄下用戶反饋的産品問題,從而爲産品叠代、研發積累數據。
又例如,除了推薦的菜譜,純米的廚電增加了自定義模式的功能,方便用戶一鍵複制自己創新的美味模式。據介紹,在純米推出的電磁爐産品上,已經累積了超 12 萬筆的自定義模式。
國内廚電市場,入局者衆多,已然是一片紅海混戰局面。成立不到 5 年的 TOKIT 廚幾,堅定地圍繞智能化,做出了屬于自己的一小片天地。至今,TOKIT 廚幾的産品線已經覆蓋電飯煲、電磁爐、烤箱、淨水設備、廚電機器人,而關于廚房的智能化改造仍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