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張旭
小鵬汽車,因爲與大衆汽車合作造車,一夜之間變成了 " 大鵬 "。
7 月 26 日,大衆汽車集團宣布,大衆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議。在合作的初期階段,雙方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衆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這兩款專屬于中國市場的新車将補充基于 MEB 平台的産品組合,并計劃于 2026 年走向市場。
作爲合作的一部分,大衆汽車集團将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大衆汽車集團将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小鵬 G6。
消息發布後,小鵬汽車股價迎來暴漲。7 月 26 日,小鵬汽車美股盤中股價一度漲超 40%。截至收盤,股價漲 26.69%,報 19.46 美元,股價創一年來新高。
對于雙方來說,大衆汽車集團電動車銷量不容樂觀,小鵬汽車的技術也沒能轉化爲滿意的銷量,彼此均有合作需要。
放在更大的維度,這一事件的意義在于:合資車企入華四十年,終于從此前的以市場換技術,發展到了中國車企對外輸出技術的新階段。
大衆純電車 " 屋頂已經着了火 "?
" 大衆汽車 " 的金字招牌,一向是銷量的保證,但在中國車市的 " 内卷 " 之下,大衆汽車沒有以前那麽 " 大衆 " 了。
大衆汽車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 1 月 -6 月,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交付 437.22 萬輛,同比增長 12.8%。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内地及香港市場共計交付 145.19 萬輛汽車,同比微跌 1.2%。
換句話說,除中國市場交付小幅下滑,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其他市場均實現增長。
比燃油車更關鍵的,是電動汽車的交付量。今年上半年,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的純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 48% 至 32.16 萬輛,在總交付量中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 5.6% 增長至 7.4%。
不過,大衆汽車集團純電動車交付量主要來自歐洲地區。在競争激烈的中國市場,大衆汽車集團純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下降約 2% 至 6.24 萬輛。正是這個領域,大衆汽車開始有些 " 小衆 "。
大衆 ID.3
當前,大衆汽車集團正面臨來自投資者的巨大壓力,要求其提高在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而大衆汽車品牌 CEO 托馬斯 · 舍費爾在此前的大衆管理層大會上更是直言 " 屋頂已經着火 "(the roof is on fire)。
大衆汽車集團已經制定并正在落實面向 2030 年的發展計劃,将會推出 30 款電動車和 17 款全新燃油車型。但大衆汽車集團的 4 款電動平台,有的即将淘汰,有的尚未成熟,這些都成爲大衆汽車集團實現目标的阻礙,而一向以 " 幹技術的 " 面目示人的小鵬,給了大衆汽車新的希望。
大衆和小鵬,誰是誰的白衣騎士?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時代财經分析稱,大衆汽車與小鵬合作,是看中了小鵬技術創新的特色。
7 月 27 日,小鵬汽車向時代财經表示:" 小鵬汽車和大衆汽車集團将基于各自核心競争力和小鵬汽車的 G9 車型平台、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 B 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衆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相關車型預計将于 2026 年開始投産。"
小鵬汽車同時透露,雙方還将在多個領域探索其他潛在的戰略合作,包括未來電動車平台、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
小鵬 G9。
對于此次合作,小鵬汽車董事長 CEO 何小鵬評價稱:" 自小鵬汽車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堅持内部全棧自研電動汽車平台、智能座艙和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爲雙方的戰略合作貢獻我們的技術專長,同時爲小鵬汽車及我們的股東創造價值。"
自成立以來,小鵬汽車一直堅持全棧自研電動汽車平台以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軟件。
截至今年 7 月初,小鵬汽車高速 NGP 累計行駛裏程達 3160 萬公裏,用戶滲透率達到 84.32%。何小鵬表示,城市 NGP 效率已接近人類司機 90% 的水平,小鵬汽車已陸續開放廣州、上海、深圳、北京的城市 NGP 功能,XNGP 的周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了 94.6%,并預計在 23 年下半年開通近 50 個城市。
電氣架構方面,小鵬汽車 800V 碳化矽電氣架構已經量産,充電 5 分鍾可以補能超過 200km 續航。而外資車企電動汽車普遍采用 400V 電氣架構車型。
前後一體式鋁壓鑄車身,圖片來自小鵬汽車官網
今年,小鵬發布最新的扶搖架構。在這一架構下,小鵬汽車實現 " 前後一體式鋁壓鑄車身 ";電池方面則采用了 CI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将電池包上殼體和車身地闆合二爲一;并首次實現了以千兆以太網爲主幹的通信架構,同時支持多通訊協議,以此支持以大量數據傳輸爲基礎的高級别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智能座艙、OTA 等智能功能。
小鵬的優勢,恰好是大衆汽車的短闆。大衆汽車與之合作,就是選擇了一條用更短時間推出更适合中國市場産品的捷徑。
此前大衆推出 MEB 平台時,就因爲軟件開發問題一再延期。近期有報道稱,大衆 PPE、SSP 等後續平台架構,也有可能因軟件影響而延期。
對于此次合作,大衆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貝瑞德表示:" 與本土夥伴的合作是我們‘在中國,爲中國’戰略的重要基石。我們正在加速拓展本土電動汽車産品組合,同時爲下一步的創新變革做好準備。與小鵬汽車的攜手,讓我們在中國的關鍵技術領域有了另一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在競争激烈、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中,我們将合作方的核心競争力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協同效應,更快地向市場推出符合中國客戶獨特需求的新産品。同時,我們還能優化合作各方的開發和采購成本。"
何小鵬發朋友圈官宣合作。
小鵬變 " 大鵬 ",股價一度暴漲 40%
對于小鵬汽車來說,也需要大衆汽車這位夥伴。無論是銷量還是現金流,小鵬汽車的現狀都不容樂觀。
小鵬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營收 40.3 億元,同比下降 45.9%,淨虧損達 23.4 億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爲 17 億元。
更爲緻命的是,小鵬汽車當季整體毛利率暴跌至 1.7%,同比降低 10.5%,汽車毛利率更是跌至 -2.5%。
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的銷量雖然有所回升,但月銷量依舊沒能過萬。另外,小鵬汽車雖然發布了在産品和價格層面都具備競争力的 G6,但還處于産能爬坡之中,而且貼着成本定價的方式,也注定不會有太多利潤。
毛利率暴跌,意味着現金流持續承壓,大衆汽車的 7 億美元投資對于小鵬汽車固然重要,背書意義或許更加重要。
在官宣合作後,小鵬的股價已經說明了一切。7 月 26 日,小鵬美股一度上漲 40%,截至收盤,股價漲 26.69%,報 19.46 美元。這對于小鵬汽車和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小鵬汽車美股股價大漲。
在業内人士看來,這次合作對于小鵬汽車來說,意味着把自身在智能化層面的投入,通過合作的方式變現。
與中國車企合作,對于外資車企來說,已然拉開序幕。
在小鵬大衆官宣的同時,奧迪也與上汽集團展開合作。根據官方消息,雙方将通過共同開發,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場智能網聯電動車産品組合。作爲規劃的第一步,奧迪将通過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
在達成的一個個合作背後,是合資品牌在重壓之下的重塑。合資品牌不少曾經引以爲傲的燃油車銷量低迷,集中精力打造的電動汽車,卻不得不降價換銷量,大衆 ID.3 從 16 萬元降至 12.59 萬元,日産艾睿雅從 27 萬元降至 19.99 萬元,就連寶馬 ix3 和 i3 當下 4S 店的優惠都在 10 萬元級别。
但降價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想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腳跟,向中國車企 " 學造車 " 成爲一條捷徑。
曾經的潮流是是國内車企與跨國車企技術換市場,如今是國内車企向跨國車企輸出技術。下一個看中國内電動汽車技術的,又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