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8 月 18 日電 ( 闫淑鑫 ) 近日,四川百茶百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下稱茶百道 ) 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印證了此前的上市傳聞。這也意味着茶百道或将成爲繼奈雪的茶之後第二家新茶飲上市品牌。
超 7000 家門店,直營僅 6 家
茶百道創立于 2008 年,第一家門店開在四川成都。截至 2023 年 8 月 8 日,茶百道在全國共有 7117 家門店。
和蜜雪冰城一樣,茶百道主要通過加盟模式來拓展門店網絡,在上述 7117 家門店中,加盟店達 7111 家,直營店僅 6 家,占比約爲 0.084%。
靠着這 7000 多家門店,2022 年,茶百道一共賣出 7.94 億杯奶茶,總零售額達到約 133.32 億元。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2 年,中國新式茶飲店市場的市場規模爲 2029 億元,按零售額計,前五大參與者合計占據約 31.6% 的市場份額。其中,茶百道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爲 6.6%。
來源:茶百道招股書截圖
招股書顯示,2020 — 2022 年,茶百道分别實現營收 10.80 億元、36.44 億元、42.32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97.9%;實現淨利潤 2.38 億元、7.79 億元、9.65 億元。
2023 年第一季度,茶百道營收爲 12.46 億元,較上年同期 8.15 億元增長 53.0%;淨利潤爲 2.85 億元,較上年同期 1.89 億元增長 50.7%。
茶百道的賺錢能力也不差。數據顯示,2020 — 2022 年及 2023 年一季度,茶百道淨利潤率分别爲 22.0%、21.4%、22.8%、22.9%。
而門店數超 2 萬家的蜜雪冰城,其 2020 年、2021 年的淨利潤率爲 13.48%、18.47%。
賺錢不靠加盟費
加盟商是茶百道的主要客戶。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茶百道共有 5591 名加盟商,其中 444 名加盟商開設了兩間以上的門店。
不過,加盟費并不是茶百道的主要收入來源。
茶百道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貨品及設備的銷售;二是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收入;三是其他。
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茶百道貨品及設備銷售收入占比均超過了 90%,其中 2022 年,該部分銷售收入爲 40.2 億元,占總營收的 95%。而同期,其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的占比僅 4%。
貨品及設備的銷售,即指向加盟店銷售乳制品、茶葉及水果等制作茶飲的材料及配料,以及包材及門店設備。而茶百道這些貨品的提供主要依賴供應商。
招股書顯示,茶百道的供應商主要供應制作茶飲所用的乳制品、茶葉、糖、鮮果、果汁、包裝材料等材料及配料。目前,該公司與逾 230 名供應商合作,并擁有逾 130 名備選供應商作爲後備供應商。
2020 — 2022 年及 2023 年一季度,茶百道向五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分别爲 41.6%、29.5%、37.4% 及 41.4%,其中向最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爲 12.0%、10.0%、11.6% 及 12.9%。
茶百道坦言,公司倚賴第三方供應商及其他業務夥伴提供原材料及服務,若失去任何該等供應商或其他業務夥伴,或若彼等的營運發生任何嚴重中斷,公司業務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新茶飲要紮堆上市?
茶百道上市一事,市場早有傳言。
今年 6 月,有消息稱,茶百道獲得近 10 億元融資,估值 180 億元。茶百道方面确認了融資消息,但并未透露金額。彼時,就有消息稱,茶百道可能要上市。
招股書顯示,茶百道此輪融資金額一共 9.7 億元,投資方包括 TowerQuality、正心谷、新希望、番茄資本、中金公司等。據悉,這是其成立至今的首筆融資。
進入 7 月,市場上更是相繼傳出了茶百道、古茗、滬上阿姨、霸王茶姬、蜜雪冰城以及新時沏 6 家新茶飲公司正在準備港股或美股 IPO 的消息。對于上市傳言,多家公司回應 " 不予置評 " 或 " 目前尚不便回應 ";僅霸王茶姬直言 " 目前沒有任何明确的 IPO 計劃 "。
紮堆籌劃上市背後,餐飲行業正在加速回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 1-6 月,全國餐飲收入約 2.43 億元,同比增長 21.4%,餐飲成爲前六個月增長最大的消費品類。
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新式茶飲店行業規模 2017 年至 2022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24.9%,遠高于中國軟飲料行業 4.1% 的整體增速,新式茶飲店未來亦有廣闊的成長空間,2022 年至 2027 年複合增長率預計高達 19.0%。
在這一背景下,各大茶飲品牌紛紛加速擴張,喜茶、奈雪的茶等頭部玩家也陸續開啓加盟模式,密集拓展門店規模。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中新經緯表示,2023 年以來,茶飲品牌呈現出 " 無邊界 " 的狀态,較高端的品牌也推出中低價格的産品,下沉品牌也向 " 五環以内 " 進軍,整個市場呈現出全面競争的景象。
" 中國茶飲市場發展到當前的階段,各品牌期望成爲上市公司是大勢所趨。各家新茶飲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來擴張規模,提高品牌影響力,以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江瀚稱。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也提到,2023 年中國新式茶飲進入内卷期,競争激烈程度逐漸加劇,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提升抗風險能力需要資本的支撐,同時上市募集的資金還可以支撐拓店和供應鏈建設。
不過,上市并非終點。江瀚認爲,茶飲品牌進入資本市場,還是要給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讓資本市場認可品牌的發展。
" 這意味着中腰部茶飲品牌更要擁有打造差異化的能力,無論是推出創新爆品的能力、取得受歡迎的聯名 IP 的能力,還是持續流量運作的能力,這些才是新茶飲品牌歸根結底要思考的問題。" 江瀚表示。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闫淑鑫:[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羅琨
作者:鄭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