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經濟的潮水正在轉向。摩根大通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幾年 " 美國例外論 " 盛行的局面可能即将結束。自疫情以來,美國經濟複蘇勢頭強勁,遠超其他地區,但現在,這一差距正在縮小。
這份由 Bruce Kasman 和 Joseph Lupton 領銜撰寫的報告抛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美國經濟的長期優異表現能否持續?分析師們原本預計美國經濟增速将放緩至 2% 左右的潛在水平,但貿易摩擦和财政緊縮等因素預計将拖累全球其他地區(ROW),從而維持美國的相對優勢。
然而,最近的事态發展促使摩根大通重新評估其觀點。美國的政策似乎正在轉向不利于商業的立場,而歐洲的财政政策卻開始蘇醒,尤其是德國。
一、" 美國例外 " 的終結?
報告指出,導緻 " 美國例外 " 的幾個關鍵因素正在發生逆轉:
政府支出: 2023-2024 年,美國政府支出大幅增加,推動了經濟增長。但現在,DOGE 的政策導緻政府支出可能大幅削減。相反,歐洲正轉向更具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尤其是在國防和基礎設施方面。
價格沖擊: 疫情和俄烏沖突導緻歐洲通脹飙升。而現在,随着烏克蘭停火的可能性增加,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與此同時,美國正面臨新的價格沖擊,因爲關稅将推高通脹。
供應端難題: 過去兩年,美國生産率大幅增長,而歐洲生産率卻出現下降。摩根大通認爲,随着美國需求降溫和移民流入放緩,美國的供應增長已經在放緩。相比之下,歐洲的供應正在加速,并有望随着需求的複蘇而進一步恢複。
二、貿易戰陰影下的歐洲複蘇
摩根大通大幅上調了歐元區 2025-2026 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計歐元區 GDP 增速将接近 2%。這一轉變主要得益于德國新聯合政府宣布的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基礎設施基金和國防開支豁免于債務限制。
報告中一張圖表(Figure 2)顯示,在新的歐元區财政刺激下,歐元區經濟增速有望顯著提升。然而,如果美國對 USMCA 實施 25% 的關稅,美國 GDP 增速可能會降至 1% 左右。

三、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
盡管歐洲前景改善,但摩根大通警告稱,全球經濟仍面臨兩大風險:
美國對歐盟發動貿易戰,這将嚴重拖累歐元區經濟增長。
美國的貿易政策引發商業信心沖擊,導緻美國和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摩根大通将今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評估從 30% 上調至 40%(Figure 3)。

報告指出,美國經濟放緩通常會對全球其他地區産生大約 1:1 的影響(Figure 9)。但如果美國經濟放緩是由于 USMCA 的拖累,那麽對北美以外地區的金融傳導渠道可能較爲溫和。

信心分化:美國走弱,歐洲企穩
報告還指出,即使避免了全面的貿易戰,來回的威脅仍可能足以減緩全球增長。
目前,即使美國的商業信心開始動搖,歐元區的信心仍在保持(Figure 10)。

2 月份,美國的制造業和消費者信心都出現了大幅下降。相比之下,今年歐洲的信心并沒有明顯惡化,盡管企業總體上仍然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國消費者表現出謹慎态度,歐元區消費者信心一直在上升。
結語:世界格局正在重塑
摩根大通的這份報告描繪了一幅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轉變的圖景。
" 美國例外論 " 的光環正在消退,而歐洲則有可能迎來新的增長機遇。然而,貿易戰和政策不确定性仍然是懸在全球經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未來的道路充滿變數,但有一點是明确的:世界正在變得不那麽 " 美國例外 "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