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科技四少 Ultra
在金庸老先生的筆下,有一位大俠名叫風清揚。作爲《笑傲江湖》中華山派劍宗,風清揚因劍宗與氣宗之争落敗,而歸隐思過崖,機緣之下與令狐沖相識,并将其熟習的 " 獨孤九劍 " 傾囊相授。而令狐沖也因此成了絕頂高手,并最終成爲華山派的得意大弟子、恒山派掌門人。
隻是,當令狐沖在江湖之中聲名鵲起時,江湖上卻沒有風清揚,隻是到處都有風清揚的傳說。也許是出于崇拜心理,風清揚更是成了當代馬雲在阿裏巴巴的身份。而且,阿裏巴巴也延續了這樣的傳統,每個員工入職阿裏巴巴的時候,都必須要取一個花名。
2019 年教師節當天,馬雲在阿裏巴巴 20 歲生日時選擇了退休,從此功成身退。具有戲劇性的是,這個花名所代表的 " 人設 ",居然與馬雲如今的境況如此相似,而退休的馬雲正如隐退的風清揚一般,雖身懷絕技,卻隻能在幕後指點江山。而在驚人相似的情節背後,是以淘寶天貓電商業務爲核心的阿裏巴巴,也如昔日的華山派,正在受到來自四面八方、各大門派的挑戰。
乾坤初定,大業将成
時鍾撥回至 1999 年,這一年也被稱爲我國電子商務的元年。彼時,國内第一個 B2C 網站 8848 上線。與此同時,一大批創業者蜂擁而上,成爲 8848 的模仿者,包括彼時名噪一時、短短一周時間内便吸引了 5000 多名商家及網民的易趣網。
隻是,那時中國有電腦的家庭都沒有多少,行業前景并不明朗,甚至很多創業者也沒有料到,這場史無前例的電商風暴,會以多家網購平台倒下、快速重新洗牌的方式來臨。
2001 年,網購的嘗鮮者 8848 倒下後,同期崛起的雅寶網也沒有熬過那一年。不過,勝者爲王的規律似乎亘古不變。在 2003 年非典時期成立的淘寶網,經曆了一年左右的蟄伏期,便開啓了 " 開挂 " 模式,迅速成爲中國最大的 C2C 電商平台,業務量甚至超過了 ebay 收購的易趣,成爲電商賽道的一騎絕塵。
淘寶的崛起,得益于其提供免費入駐和擔保交易服務,爲了吸引用戶并構建信任,馬雲執行了 " 免費、信任、底層 " 的發展策略,同時建立了評價和糾紛解決機制,讓當時采用收費入駐模式的 ebay 易趣,毫無還手之力。
2005-2006 年,淘寶确立 C2C 電商市場的霸主地位,并具備了商業化基礎。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2005 年,淘寶在 C2C 市場市占率達到 58.6%,第二名 eBay 則降至 36.4%;2006 年,淘寶網注冊會員超 3000 萬人。2007 年,淘寶的市占率進一步擴大至 83.6%。
如果說淘寶在 C2C 市場占有率上打敗競争對手,隻是爲阿裏巴巴商業大廈打下根基,那麽 2007 年阿裏媽媽上線、2008 年淘寶商城 B2C 的上線,則是阿裏巴巴成爲商業帝國的标志性事件。
彼時,雅虎團隊并入阿裏後,便上線了成熟的 " 雅虎直通車 "(後更名爲淘寶直通車),将競價排名服務的價值充分釋放出來,而阿裏巴巴也開始在淘寶商業化方面,大刀闊斧、十分激進。
與此同時,阿裏媽媽推出的以 CPS 廣告(按銷售效果付費)爲核心的淘寶客推廣模式,則以低門檻吸引了大量中小站點的加入,爲淘寶建立了如 " 螞蟻搬家 " 一般的推廣渠道,由此也讓阿裏媽媽在接下來的 " 大淘寶戰略 " 中,迅速發展爲中國最大的網絡廣告平台,甚至成爲淘系平台至今依然十分重要的變現工具。
在引入了淘寶商城 B2C 模式後,淘寶還推出了一系列營銷活動,如目前已經成熟的購物狂歡節的雙 11,并由此進入了每年例行公事一般進行雙十一促銷、平台成交額逐年攀升的黃金期。
2011 年,淘寶更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推波助瀾下,開始進入手機淘寶時代,平台業績更是突飛猛進。在淘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阿裏巴巴内部也繼馬雲之後,出現了類似逍遙子張勇、被稱爲 " 阿裏太子 " 蔣凡這樣的靈魂人物。
前者是雙十一活動的最初發起者,後者則是大數據移動開發者服務平台 " 友盟 " 的創始人,他們的共同點是,都爲阿裏巴巴轉型移動互聯網,立下了汗馬功勞。
2016 年雙十一,淘寶天貓 24 小時總成交額達到 1207 億元,交易峰值每秒 17.5 萬筆。千億成交額的成績,足以見證阿裏巴巴借助淘寶天貓進入了巅峰時期、高光時刻。至此,阿裏巴巴可謂乾坤初定,其江湖地位甚至在一定時間内,沒有企業能夠撼動。
不過,過去 20 年,成就阿裏巴巴行業地位的,既有電子商務時代來臨的時代大勢,也有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推動,更有阿裏巴巴從野蠻生長走向有序發展,被曆史證明十分正确的戰略決策。
三足鼎立,危機将至
通過淘寶網的發展軌迹足以看出,當年的電商賽道,并非人迹罕至。相反,這個方興未艾的賽道,早就玩家衆多、十分擁擠。至少,1998 年 6 月 18 日就已成立,通過實體店經營打下了基礎後,于 2004 年轉型線上的京東商城,就是淘寶網不可忽視的對手。
所以有人将淘寶的發展壯大,歸結爲淘寶具有先發優勢,甚至認爲是 " 非典 " 疫情對線上需求的推波助瀾,成就了彼時的淘寶,或許都是片面的。
實際上,當電商賽道幾經洗牌,最終市場隻剩下淘寶天貓、京東商城等少數頭部平台後,電商行業的競争,也逐漸轉向了商業模式之争、平台資源之争以及商業生态之争。
雖然相比京東早年以自營供應鏈、物流爲主的采銷模式,淘寶天貓的平台屬性更強,資産更輕。不過,對于商家供應鏈、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掌控程度卻明顯存在不足,因此也頻繁被指假貨橫行,甚至與京東的重資産的自營模式之争,也逐漸加劇。
與此同時,渾濁的電商江湖,各種模式也開始百花齊放。例如,2007 年,卓越網創始人陳年創辦的凡客誠品 VANCL,就曾在服裝行業引發一輪搶購狂潮,勢頭甚至一度蓋過淘寶。
據 2009 年 9 月,艾瑞咨詢發布《2009-2010 年中國服裝網絡購物研究報告》,VANCL 以 28.4% 的市場份額,繼續在自主銷售式服裝 B2C 網站中排名第一。
而 2008 年即已成立的唯品會,也以 " 名牌折扣 + 限時搶購 + 正品保障 " 的模式,越做越大,開始瓜分淘寶天貓的市場。值得一提的是,與聚劃算同在 2010 年上線的聚美優品,也在千團大戰的那一輪洗牌中逐漸勝出,與阿裏巴巴一起逐鹿團購賽道。
相比在團購賽道,美團最終轉型本地生活服務、其他精品團購平台幾乎全軍覆沒,背靠淘寶的聚劃算,算得上是一個幸運兒。隻是,随着聚劃算從每天 80 團擴展到到 300 團,規模的擴大與爆品需要選品的性質産生矛盾,聚劃算也未能繞出集團的變現路徑依賴。
回溯淘寶的發展史,2011 年可謂淘寶的多事之秋,阿裏巴巴的危機也逐漸暴露出來。那一年,《焦點訪談》欄目曝光淘寶知假售假、消費者維權困難、縱容商家違法銷售外貿原單貨物等問題,引起各界巨大反響。同時,因假貨和盜版盛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将淘寶列入 " 惡名市場 "(Notorious Market)。
2011 年,淘寶平台的架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淘寶網一分爲三:一淘網、淘寶網(淘寶集市)和淘寶商城。三家公司獨立運營,分别由公司元老級人物彭蕾、陸兆禧、曾鳴負責,共用技術和公共服務平台。
隻是,在淘寶一家獨大後,卻引發了京東、蘇甯易購、當當等平台的一緻 " 抵制 "。此類平台先後屏蔽一淘的爬蟲抓取,試圖孤立 " 一淘 ",而一淘甚至被劉強東在微博上暗諷爲 " 雞鳴狗盜 "。
2012 年,馬雲與王健林共同出席 "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二人也當着所有觀衆的面,立下了一億賭約,該賭約甚至成爲傳統零售向 O2O 模式轉型的分水嶺。
彼時,對于電子商務與傳統零售未來誰會赢,馬雲與王健林出現了分歧。馬雲認爲傳統零售将會被電子商務取而代之。而王健林表示不服并坦言:如果到 2022 年,也就是十年後,電商占中國零售市場整個大型零售市場的 50% 以上,我就給他 1 億。如果還沒有,他還給我一個億。
這場豪賭,也見證了近 10 年以來傳統零售與新零售的逐漸融合,線上與線下的消費場景逐漸模糊界線的發展史。隻是,10 年之後,讨論馬雲與王健林誰赢了,已經變得沒有太大意義。
一方面,随着以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爲代表的生鮮電商平台誕生,以京東到家、美團閃購爲代表的同城即時零售平台逐漸受到歡迎。
過去傳統的電商模式,也逐漸随着消費場景與消費需求的變化,而逐漸向與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轉型。因此,零售服務到底是在線上完成還是線下完成,都逐漸難以區分。
另一方面,拼多多從下沉市場突圍,以及直播電商的崛起,也爲電商賽道帶來了更多的新型玩家、跨界玩家。
例如,聚劃算并沒有做大的精品團購模式,似乎給拼多多進行模式創新打開了腦洞。因此,當拼多多順着爆品團購的邏輯、依靠拼購電商模式崛起時,由于沒有集團組織、資源、成熟業務的制約,又借用了微信龐大的用戶池和成熟的交易物流及 IT 技術系統,發展的内外部條件截然不同,最後呈現的結果也迥然不同。由此,拼多多這個 "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讓淘寶壓力倍增。
另一方面則是,淘寶雖然通過早年重金押注薇娅、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帶動了淘系直播電商的升級叠代,加速了平台 GMV 的增長。同時卻也因爲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向直播電商轉型,而有些措手不及。
2016 年 5 月,薇娅正式成爲一名淘寶直播主播,之後僅四個月,就創下了 1 個億的銷售額。而有 " 口紅一哥 " 之稱的李佳琦,一場直播帶貨,更是動辄銷售額破億。
2020 年愚人節,羅永浩抖音直播首秀,拉開了直播帶貨的新序幕,并開辟了傳統電商與直播電商的新戰場,一時之間,各大公司的一把手,紛紛開啓直播模式,将這輪電商革命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而在這樣的激烈競争之下,阿裏巴巴的組織架構也一再調整,昔日位居行業 C 位的淘寶天貓集團,也因爲拼多多成立短短三年快速上市平台用戶及 GMV 迅猛增長,而快手依靠其平台的私域優勢跻身爲第四大電商平台,而倍感山雨欲來。
尤其是微信視頻号于 2020 年疫情期間上線後,騰訊一直念念不忘的電商業務,也正在借助視頻号、小程序逐漸落地。
一時之間,淘寶天貓也面臨着四面八方來自新型電商平台的競争。而且,這種競争,是新型内容電商與傳統貨架電商之間的正面硬剛,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态硬仗。
對比之下,相對傳統的淘寶天貓電商,在過去 20 年的發展中,一直缺少優質内容與社交屬性,從而導緻用戶粘性不高,而對用戶流失的焦慮也揮之不去,因此淘寶天貓的護城河也難言很深。
誠然,淘寶也曾在平台内容運營方面下過功夫。例如,早在 2012 年 -2013 年,外部導購蘑菇街、美麗說快速發展,淘寶則内部孵化愛逛街、頑兔和愛淘頻道,并在主頁開放流量入口,但并未在淘寶内部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内容生态,因此至今尚未給淘寶天貓的商業生态加多少分。
抛開抖音、快手、視頻号等新型直播電商平台,淘寶天貓已經陷入了與拼多多、京東三足鼎立的戰局,在這三者之中,淘寶天貓尚且沒有勝算,更遑論與直播電商等新銳玩家正面角逐。
市場下沉,難有勝算
盡管早在 2014 年 10 月阿裏巴巴的農村淘寶戰略就正式啓動,網站也随之上線。但是,或許是因爲早年淘寶在攻破下沉市場時,在戰略層面不夠重視,又或者是因爲彼時下沉市場的物流、供應鏈等基礎設施配置尚不成熟,淘寶在下沉市場的布局一直不愠不火,甚至投資百億卻沒有因爲入局更早而占據先發優勢,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泛起太大的浪花,甚至有折戟之勢。
據分析,淘寶之所以在鄉村市場走下坡路,一方面是因爲它沒有與時俱進,将消費者的購物變得更加靈活、性價比更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以拼多多代表的競争對手,更加熟悉 " 三農 " 市場,比淘寶更貼近生活,而且,其 " 低價模式 ",也更能抓住農民的心。
衆所周知,對于農民來說,他們之所以會選擇網上購物,隻不過是因爲價格低廉。但是如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即使是生在農村,同樣會因爲信息十分透明,而讓其在購買産品之前 " 貨比三家 ",加上在下沉市場,服務體系更爲成熟的拼多多來勢洶洶,更是讓農村的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而農村淘寶自然有些失勢。
實際上,瞄準下沉市場的豈止拼多多。例如,2019 年 9 月,京東京喜正式上線,次年京東将京喜事業部升級爲事業群,正式布局團購,進軍下沉市場。
2023 年 8 月份,京東更是升級 Plus 會員權益,運費、購物返利、折扣等專屬福利均有調整。尤其是普通會員的免郵門檻,由 99 元降低至 59 元。這也被視爲是京東繼續加碼布局下沉市場的信号。
在一二線市場被各大電商巨頭瓜分殆盡後,下沉市場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很早就開始布局下沉市場的淘寶,可謂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而在京東、拼多多等平台已經下定決心," 吃下 " 目前僅剩的下沉市場時,淘寶即使試圖亡羊補牢,恐怕也爲時晚矣。
寫在最後
淘寶過去二十年的發展,不可謂不曲折,也不可謂不成功。隻是,令人唏噓的是,作爲電商賽道的 " 鼻祖 " 級玩家,淘寶一直是一個從商業基本邏輯出發的 " 目的性平台 ",本質上也是相對傳統的貨架電商的模式。
雖然過去 20 年,貨架電商的效率更高,但是在新型内容電商平台的對比之下,其弊端也逐漸顯現。例如,在這個全民注重社交、娛樂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過去依靠 " 增長市場 " 的紅利崛起的淘寶天貓,也逐漸丢掉了吸引用戶注意力、留存用戶、維持用戶在平台的活躍度與使用時長等最核心的 " 資本 "。
由此來看阿裏巴巴、淘寶天貓的未來發展,恐怕其焦慮還将持續。在互聯網圈," 社交化 " 被視作增強用戶鏈接、提高粘性、 最終做大流量池的 " 解藥 ",也是被小紅書、知乎等平台反複驗證的 " 真理 "。
但是要知道,建設一個自成閉環的社區生态,雖然壁壘很高,但是難度極大,甚至在國内除了知乎、小紅書等用戶量級達到一定規模的平台,也鮮有成功案例。
而阿裏巴巴即使數次調整組織架構,試圖找準以淘寶天貓爲核心的阿裏中國商業業務的位置,卻依然難以補齊其内容生态的短闆。由此可見,淘寶天貓的二十年發展,雖然堪稱電商行業發展的縮影,卻難以改變其先天就是一個 " 傳統電商 " 的基因。
可以預見,電商行業的發展不會就此止步。而在新零售、數字化來臨的新型互聯網時代,有淘寶天貓以及更多玩家參與的電商賽道,還有更多未完待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