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成長的可能 ,作者張蔚斐
文|張蔚斐
來源|成長的可能
今年上二年級的小魚兒每天都要花時間練習鋼琴,最近,她在練琴時又多了一個 " 小夥伴 " ——學習平闆中的節拍器軟件。小魚兒媽媽感慨:現在智能硬件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愈高。
其中,以學習平闆的覆蓋率最為廣泛。
在網課的影響之下,學習平闆的熱度一下子升了上來。家長圈反複探讨的一個問題是:要不要給孩子準備一款學習平闆?學習工具大内卷的同時,也給家長們帶來了難題:到底該如何選擇适合自己孩子的學習工具?
學習平闆究竟是隻在供應端火,還是已經火到了用戶端?家長在智能硬件的選擇上,又會有哪些考量?為此,我們對話了三位選購不同品牌學習平闆的家長,體驗下來,她們對學習平闆有怎樣對評價?
用戶一:小魚兒媽媽,英語老師,娃上二年級,學習平闆的初級體驗者。
用戶二:喬喬媽媽,護士,娃上三年級,學習平闆的深度體驗者,購入超過一年。
用戶三:青瓜媽媽,媒體從業者,娃上幼兒園大班,學習平闆的初級體驗者。
#1
護眼功能是家長的第一考慮
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家長對學習平闆的護眼功能十分在意。
武漢上網課的時間比小魚兒媽媽預期的要長很多,在那段時間裡,平闆的使用頻率變得非常高。每天都要上長時間的網課,護眼功能就成了很多家長的關注重點。大屏和護眼的雙重保護,讓上網課的體驗感提升了不少。
青瓜媽媽則是因為在疫情期間,自家孩子的線下鋼琴課停止了,不想中斷鋼琴課的話,隻能在線上課,用手機上網課太費眼睛。除此之外,當時青瓜的小夥伴們也都居家了,不上課的時候,他們會通過視頻電話聯系,有一個孩子專屬的平闆會方便很多。
" 綜合考慮下來,家裡肯定需要一個平闆,當時糾結的是買 iPad 還是學習平闆,最終還是對學習平闆的護眼功能低頭了,家長對護眼這件事是非常執着的,我選擇了犧牲性能體驗,給孩子配備護眼的學習平闆。" 青瓜媽媽說。
可以說,護眼功能是完全切實擊中家長的痛點需求的。
喬喬媽媽對自家的學習平闆的第一印象就是 " 大 ",相比普通尺寸的平闆,大屏顯然更符合網課學習的需要。除了護眼功能之外,還具備坐姿提醒的功能,這是令她比較驚喜的。
"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功能是坐姿提醒,如果喬喬上網課或者看學習視頻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趴下去了,或是距離平闆太近了,平闆會有語音提醒。以前這個工作都是我的,我要一直盯着她坐姿好不好,現在解放了我。" 喬喬媽媽說。
#2
家長管理模式令自律成為可能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購平闆時最糾結的一點就是:" 他會不會拿着平闆沉迷遊戲?" 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探索電子産品是他們的樂趣所在,也沒有什麼難度。雖然遊戲、影音軟件都有防沉迷功能,但仍然不能保證孩子的自律。
萬一孩子上網課期間拿着平闆玩其他的怎麼辦?
三位媽媽原本家裡都有不太靈活的老舊 iPad,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要上網課,舊版 iPad 的性能跟不上,她們都沒想給孩子買平闆。
" 其實早就想換平闆了,但比較猶豫的一個問題是,怕孩子拿着平闆瞎玩,但是用來上網課的話,老舊的平闆太影響使用了。所以考慮了很久,決定換一個。" 小魚兒媽媽說。
喬喬媽媽也有過糾結,一方面,她希望平闆的功能能全面一點,擔心學習平闆功能太過單一,但是,她又沒有信心能保證孩子用普通平闆時不會玩遊戲,最後權衡再三,她還是選擇了在學習平闆的品類裡再篩選。
家長管理模式最終打動了小魚兒媽媽和喬喬媽媽。
" 如果是用 iPad,家長就很難去控制孩子使用其他 APP。雖然有家長模式,到時間會鎖屏,但孩子也有辦法破解。普通平闆在平闆軟件的使用上不是那麼好控制,但是學習平闆的家長管理模式會更人性化。"
" 小魚兒最喜歡的就是用平闆通過釘釘和同學們說話,還會把所有同學的頭像保存下來,有時候用相機拍照。本身小魚兒就不太懂這個平闆能做些什麼,所以現在控制的比較好,最常用的是小燈塔、斑馬英語這些學習軟件,喜歡用斑馬英語看動畫片。"
喬喬媽媽由于工作性質原因,平時比較忙,她更希望能給孩子選購一款能自己玩起來打發時間的平闆。
她選的學習機是公認的學習資源相對豐富的一款。"我買學習平闆的目的還是為了讓她打發時間,資源豐富性是我比較在意的,越豐富的資源意味着越能吸引孩子。那麼,普通平闆更多的是遊戲、影音娛樂,學習平闆更多的是寓教于樂的學習軟件,有些科普的軟件做得也很好,孩子愛看,也能打發時間,我的目的就達到了。一味地阻止孩子玩電子産品也不行,别人都能玩,她不能玩,她心裡會覺得别扭。那麼通過學習平闆先把軟件篩選一波,隻留下比較好的學習相關的軟件,使用起來,家長和孩子都比較能接受。"
喬喬媽媽說,學習平闆在解放家長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豐富的軟件資源讓孩子特别樂意坐下來玩平闆,學學字詞、看看英語動畫片,聽會兒科普故事,一下子時間就過去了。對于比較忙的家長來說,無疑是救星。而學習平闆和家長的手機聯動性很強,家長可以随時監控孩子的使用情況。
#3
普通平闆 vs 學習平闆:學習資源本地化程度不高,系統流暢度有待提高
當被問到身邊的家長群體中學習平闆的覆蓋率時,小魚兒媽媽坦言:" 學習平闆的概念也是在這兩三年比較火,如果家裡本來就有一個普通平闆,不管是什麼品牌的,可能家長就不會選擇買新的學習平闆。"
這也是很多家長的猶豫之處,一方面,被學習平闆的某些功能打動,一方面,又因為家裡原有的平闆而猶豫。
其實,學習平闆主打的功能應該是其内置的 " 學習資源 ",這也是各大品牌重點研發的部分,但我們在與家長對話的過程中發現,學習資源反而是家長最少稱贊的一點。
小魚兒媽媽在選購前,本身就沒有對學習資源抱有很大的期待。她認為。孩子每天上完網課後還要做作業,時間已經不是很充裕了,所以并沒有想再通過學習平闆的自帶資源給孩子加課。" 我自己也翻了一下裡面的資源,大多是錄播課,其實對孩子來說并不會那麼吸引人,講得中規中矩。"
學習平闆的資源最大的問題還是教材适配度,以小魚兒為例,她家選購的這款學習平闆自帶的英語教材版本和武漢的學習版本不同,在本地化适配上沒有做得很好,又是錄播課,并不是家長心中最好的學習資源。
除了學習資源,還有的家長是看中了某些實用的學習功能而考慮入手的,例如作文批改功能、背課文功能,也會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不同的體驗,但這些功能的體驗感并不像護眼功能、家長管理模式一樣能獲得大多數家長的認可,更多的是褒貶不一的聲音。
青瓜媽媽同樣對内置的學習資源沒有過多體驗。"學習平闆歸根結底還是電子産品,沒想讓他把太多時間花在電子産品上,戶外活動是更好的選擇。所以恢複線下上課後,平時我們家學習平闆的使用場景就是用來聽聽音頻,或者跟夥伴們打視頻。内置的資源幾乎沒有打開過,他花在平闆上面的時間最多一天 15 分鐘。"
除了學習資源的體驗差強人意之外,三位家長都提到了系統的流暢度。
青瓜媽媽也認為,家長還是要考慮好自己的需求。最好能實際體驗後再決定,如果是一天使用平闆時間比較長的家庭,可能更适合用學習平闆,不得不犧牲性能體驗,追求護眼功能。但如果隻是作為一個平闆偶爾使用,她還是更推薦 iPad。
" 如果孩子一天玩平闆的時間可以控制在 20 分鐘以内,其實 iPad 也沒問題。從家長的角度來說,一個卡頓的平闆真的很難令人接受。"
除此之外,大屏不方便移動、耗電較快等問題也是家長吐槽較多的。
學習平闆之所以能突出重圍,和其主打的幾大類功能不無關系。在與三位家長的對話中,護眼、家長管理模式、大屏、學習資源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雖然三位家長選擇的學習平闆品牌各不相同,但這幾點幾乎是所有學習平闆的共性。
雖然學習平闆有直擊家長痛點需求的功能,吸引着家長買單,但從當下實際體驗來看,也存在很多值得被優化的地方。
立即關注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