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背後折射出來的問題,不僅關乎甯德時代,也是中國動力電池産業的普遍現象。
撰文丨 DAN
責編丨 MANGO
設計丨 PinZow
近日,甯德時代發布了半年報——營業收入爲 1892.46 億元,同比增長 67.52%;歸母淨利潤爲 207.17 億元,同比增長 153.64%。
不愧爲甯王,營收和利潤雙雙增長,這份成績放在車市中是絕對的塔尖水平。比如同爲大熱門的上市企業比亞迪,上半年淨利潤超過 100 億,但也隻有甯德時代的一半。
據了解,今年前 5 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爲 237.6GWh,同比增長 52.3%。而中國企業占據全球動力電池過半市場,其中甯德時代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其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市占率爲 36.3%。
但強如甯德時代,也有它的煩惱。在甯德時代的上半年業績報告中,有幾個值得關注的數字,而背後折射出來的問題,不僅關乎甯德時代,也是中國動力電池産業的普遍現象。
産能擴張之後的産業鏈供需失衡
今年上半年,甯德時代的電池産量爲 154GWh,同比增長 23%;電池産能則高達 254GWh,同比增長 65%。也就是說,上半年甯德時代的産能增速遠高于産量增速,而且産能利用率隻有 60.5%,而去年同期這個數據爲 81.25%。
對于這個情況,甯德時代給出的說明是,上半年是傳統行業淡季,随着市場需求環比增長,下半年公司産能利用率還将會逐步提升。
但其實,動力電池行業産能過剩,不隻是甯德時代一家的問題。據相關統計,到 2025 年,中國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大約在 1000-1200 GWh 之間,而當前的産能計劃是 4800 GWh,相當于是需求量的四倍。
而從今年來看,産能過剩的問題也已經很突出。今年前 5 個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爲 119.2GWh,同比增長 43.5%。而累計産量爲 233.5GWh,同比增長 34.7%,産量接近裝車量的兩倍。
就甯德時代而言,2022 年其全年産能爲 390GWh,到了今年上半年,其産能已提升至 254GWh(去年同期爲 154.25GWh),而且甯德時代還在持續擴産,還有 100GWh 在建産能。
從缺電貴電到産能過剩,僅僅過了半年左右時間。新能源汽車産業高速發展,動力電池需求旺盛,促使各大電池企業積極布局産能,搶占市場份額,讓這個行業的競争進入白熱化,于是,動力電池很快就從少、缺、貴,轉變爲過剩,引發階段性供需失衡。
更令人擔憂的是,動力電池産能擴張,導緻産能過剩、庫存增多,而當動力電池企業着力于清庫存時,排産不積極,就直接影響到上遊的锂電負極材料企業的生産,面臨産能過剩、資金壓力、盈利能力下降等風險。
一環扣一環,動力電池産能過剩對于整個産業來說,并不是一個好信号。不過我們也需要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新能源汽車叠代速度快,動力電池技術也需要與時俱進,而目前動力電池産能存在着低端産能過剩、高端産能不足的情況。所以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既需要淘汰落後的生産線,又需要投入研發更先進的生産線,一邊做減法,一邊做加法。
境外收入增長背後的出海熱潮
好在,在産能過剩的背景下,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上半年,甯德時代動力電池境外收入達到 656.84 億元,同比增長 195.15%,境外收入占比達到 35.5%。
從德國愛爾福特到匈牙利德布勒森,甯德時代在歐洲已經擁有兩座工廠,計劃 2023 年兩座歐洲工廠的産能将達到 180GWh。
而其他動力電池企業,包括國軒高科、蜂巢能源、億緯锂能、中創新航、遠景動力等都布局了海外工廠,近日欣旺達也官宣将在匈牙利建設動力電池工廠,齊齊加速布局海外市場。
可以發現,這些企業在海外建廠都集中在歐洲市場,這是因爲歐洲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不斷攀升,而且相比其他海外市場,沒有那麽多地緣政治風險,比如甯德時代和福特汽車在美國密歇根州合作新建動力電池工廠,就遭遇了諸多不順。
對于包括甯德時代在内的動力電池企業來說,不管是歐洲市場還是北美市場,在出海業務上還會有諸多不确定性,比如法規的變動。近日,歐洲理事會通過了歐洲議會批準的《新電池法》相關協議,意味着歐盟出售的電池要進行全生命周期監管。對于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來說,電池合規成本将進一步擡高,新法規的發布也将倒逼企業加快進行技術升級,影響将是深遠的。
作爲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甯德時代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畢竟其相當于這個行業的半邊天。從上半年業績來看,甯德時代依然是最大的赢家,營收和利潤都取得了可觀的增長,而背後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産能急劇擴張之後的供需失衡難題,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之後的技術升級難題,都一道道擺在了包括甯德時代在内的動力電池企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