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8 月 23 日電 ( 牛朝閣 ) 近日,廣州宸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下稱如祺出行 ) 向港交所主闆遞交了招股書。
亮眼的數據,巨額的虧損
成立于 2019 年的如祺出行是一家出行科技與服務公司,由廣汽和騰訊聯合發起成立。
營收方面,2020 年至 2022 年,如祺出行分别實現收入 4.04 億元、10.14 億元和 13.68 億元,2023 年上半年則實現收入 9.13 億元。
分業務來看,如祺出行的業務包括三部分,一是出行服務,主要包括網約車和 Robotaxi 服務;二是技術服務,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數據、模型解決方案以及高精地圖;三是爲司機及運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生态服務。
在三部分主營業務中,網約車業務是如祺出行的主要營收主要來源。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如祺出行的網約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7.91 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 86.7%。其中 2020 年至 2022 年,網約車服務的月均活躍乘客的年複合增長率爲 86%,同期的運營裏程年複合增長率爲 99.3%。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 2022 年年底,如祺出行在大灣區的用戶滲透率超 30%,市占率排名第二。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如祺出行聚焦城市數量從 2020 年的 2 個增長爲 9 個,大部分位于大灣區。
目前,如祺出行仍處在虧損之中。在過去的三年半内,如祺出行累計虧損達到了 19.54 億元,且截至目前暫無止虧的迹象。
具體來看,2020 年至 2022 年期間,如祺出行分别虧損 2.98 億元、6.83 億元、5.62 億元,而 2023 年上半年則虧損 3.10 億元,較 2022 年同期增加了 0.3 億元。
對于虧損,如祺出行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投入大量資源累計乘客和司機以及加強技術能力,公司不追求短期的财務回報,而是專注于提供優質體驗及擴大地理覆蓋範圍,鞏固乘客和司機群體。未來,如祺出行将通過擴大業務規模及增加收入、提高毛利率、提升經營及管理效率來實現盈利。
背靠廣汽、騰訊,押注自動駕駛
股權方面,招股書顯示,廣汽和騰訊是如祺出行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其中廣汽方面通過廣汽工業和中隆共計持有如祺出行 35.2% 的股份,騰訊則持有 18.41% 的股份。此外,如祺出行的股東還包括廣州公交集團、紅山投資、小馬智行等公司。
作爲如祺出行的大 " 靠山 ",騰訊和廣汽也與如祺出行有所業務合作。過去三年裏,如祺出行爲騰訊提供網約車服務,騰訊集團方面則向如祺出行支付了 19.6 萬元的網約車合作服務費。2023 年至 2025 年,如祺出行預期從騰訊集團方面分别收取 25.2 萬元、75.6 萬元和 79.4 萬元;過去三年内,如祺出行向廣汽方面提供産品與服務,廣汽方面則向如祺出行共計支付了 2438 萬元的産品服務費,并預計 2023 年至 2025 年向廣汽方面分别取得 0.92 億元、1.44 億元和 0.46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2023 年 7 月及 8 月,如祺出行在本次 IPO 前 " 突擊 " 完成了 B 輪融資,金額爲 8.42 億元,由廣汽工業領投,多家産業基金及财務投資人跟投。
如祺出行在招股書中表示,不同行業背景的股東豐富了公司在整個出行行業服務價值鏈上主要利益相關方的市場洞察力及見解。
在募資用途方面,如祺出行計劃将募集資金的 40% 用于自動駕駛及 Robotaxi 運營服務的研發活動;20% 用于出行服務産品升級及運營效率提升;20% 用于擴大用戶群、提升市場份額;10% 用于行業價值鏈中的投資收購;10% 用于運營資金。
Robotaxi 是指内置 L4 級和 L5 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無人駕駛共享出行汽車。如祺出行從 2021 年就開始了 Robotaxi 的開發及商業化。
如祺出行在招股書中指出,Robotaxi 是交通服務的新發展趨勢,其基于共享經濟和平台經濟的模式能提供經濟實惠的出行選擇,憑借自動駕駛技術,Robotaxi 可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運行,進而降低人工成本并提供全天候服務。如祺出行認爲,Robotaxi 這種創新的交通方式可能徹底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爲人們提供更能兼具成本及效率的出行解決方案。
不過,如祺出行在招股書中坦言,Robotaxi 技術的發展仍處在早期階段,公司已經并可能繼續在 Robotaxi 技術上投入大量資源,公司認爲 Robotaxi 可以進一步降低出行服務的成本并實現更高的運輸安全标準,但 Robotaxi 技術仍在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在商用中的任何事故和故障都可能導緻更加嚴格的監管審查,涉及如祺出行的自動駕駛及 Robotaxi 技術的事故、故障或阻礙都可能對業務、經營業績及财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牛朝閣:[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公司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作者:董湘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