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檀香刑》裏有句話我印象特深。" 他在刑部當差的四十年裏,砍下的人頭比高密縣一年出産的西瓜還多 "。簡單的意象比喻,給予人的震撼卻比海還深。
剛上線的電視劇《哈爾濱一九四四》中,台詞裏有句類似的文學性表達,同樣讓我眼前一亮。
" 刑訊室不應該是太平間,應該是特務科的産房,整天擡屍體有什麽用 "。
話裏透出的冷血,徹骨地寒。在他們心中,人命早已如草芥。輕飄的言語背後,葬了不知多少枯骨。
看了一眼導演欄,張黎。果然啊,還得是他,質感是真不一樣。
《哈爾濱一九四四》那精妙的結構催生的代入感,精彩的情節帶來的快感,以及精緻的人物塑造給予觀衆的真實感,從節奏、故事到人物,追劇體驗就兩字,舒坦。再來兩字,帶感。
先聊結構怎麽個精妙法。
秦昊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宋卓武、宋卓文雙胞胎兄弟倆。
哥哥卓武當年救過一對姐弟,似乎還與其中的姐姐感情上有些許暧昧。八年後,姐姐成了僞滿政府統治下哈爾濱的特務科科長,即楊幂扮演的關雪。
關鍵點來了。
當年是哥哥卓武救的關雪,但如今關雪碰上的卻是弟弟卓文。卓文身爲我黨地下工作者,正愁沒機會接近關雪,于是便順水推舟,假裝成哥哥,以救命恩人的身份來到了關雪身邊。
隻這一個設定,便讓故事充滿了無限可能。
關雪與卓武曾經若有似無的情愫是迷,卓文與關雪未來的情感走向不可捉摸。
消失的卓武如果突然出現,卓文該如何處之?兄弟倆如何處理目前複雜的情況?又是否會爲對方犧牲?還是攜手笑到最後?
真正的救命恩人是卓武,相處并試探更久的假救命恩人是卓文,知道真相後的關雪又會怎樣?
······
這其中,有着太多可操控的地方供導演發揮,就像是後廚擺了一大桌品質極佳的原材料,掌勺之人,還恰好是個頂級大廚。
張黎老道,他把故事拍得竟讓人産生了頗爲強烈的代入感。
卓文假借哥哥之名接近關雪,根本不清楚自己哪一步會出差池,他的每句話、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是在試探。
他與關雪關系逐漸熟絡的變化,也是觀衆了解關雪這個人物的全過程。
導演的高明之處在于,沒有給觀衆開天眼。
卓文看到的關雪是什麽樣,觀衆看到的就是什麽樣。他每一次化險爲夷,觀衆也都跟着捏一把汗。
所以某種意義上,每一位觀衆,都是一個 " 卓文 "。
代入感有了。作爲諜戰劇該有的追劇快感當然也少不了。
本劇的快感源于三方面。勢均力敵的博弈拉扯,有驚無險的情緒起伏,以及玩燈下黑的心驚肉跳。
《哈爾濱一九四四》裏的反派擁有着絕不亞于男主角的能力,很多時候卓文完全是靠着 " 内鬼 " 的 " 作弊 " 身份,才得以逃出生天。
尋找叛徒,哪怕卓文靈機一動換了路标,潘胡二位也能前後腳趕到。追捕 " 羅賓漢 " 時,關雪和潘越更是憑着對鍾表時間的細心察覺,一度将卓文置于險地 ······
反派的智力值設定越高,卓文自是更危險,但與此同時,觀衆的快感自然也會更強。
每一次博弈之後的轉危爲安,也都牽動着觀衆的情緒。
卓文用鋼筆解決了日本巡警救下女孩,原本已經逃過一劫,誰能想到蔣奇明扮演的田小江竟是個二五仔,舉報卓文的筆尖是殺了人之後新換的。
卓文看着氣急慌亂,觀衆也以爲他即将暴露。
直至後手露出,以閃回的形式讓觀衆明白,原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卓文看出來田小江不是善茬,于是故意賣了個破綻引他上鈎,踢他出局。他早先就和組織考慮到了這一點,提前做好了假賬本,将筆尖更換的時間改到命案發生之前。
此前卓文待在特務科還隻是憑借關雪的關系,難免遭人懷疑,如今借田小江之手将自己摘得幹淨,在特務科的腳跟更穩。
換句話說,卓文的僞裝不僅騙過了對手,連觀衆也被蒙在鼓裏。
如此設計,隻會讓觀衆的追劇體驗更佳。不禁感慨," 虛驚一場 " 果真才是世間最美好的詞語。
不過這心剛緩下來不久,卓文多次的燈下黑行爲,又幾度讓人将心提到嗓子眼。
比如關雪洗個頭的功夫,他敢當着面複制關雪辦公室的鑰匙。
又比如抓捕我黨人員的間隙,卓文跑到特務科的辦公室,在敵人大本營打電話傳遞消息。
還有更瘋狂的,在關雪旁邊偷摸用小鏡子折射陽光,影響特務科的狙擊手 ······
雖然他的種種行爲都看起來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但細究之下就會發現,他的每個操作其實都相當普通。
普通到一點不像是諜戰劇男主角的作風,而更像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才會想出來、幹出來的事。
這種生活感與真實感,便是《哈爾濱一九四四》的又一值得稱贊的地方:對人物的精緻塑造。
這裏的 " 精緻 ",不是說編劇挖空了心思,将角色刻畫得多麽複雜,多麽有深度,而更多是指創作者的用心。
拿劇中戲份并不多的石大夫舉例。
石大夫被組織安排在特務科,以注射假死針的方式,救下了我黨的情報人員老段。
救下老段後,他的身份也随之暴露,在逃脫之前,他還需要去老段的住處取回情報。
這一趟,兇多吉少。石大夫自己也清楚,這是一條向死之路。
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導演沒有選擇讓石大夫念口号、唱贊歌,打造出一個閃耀到觀衆都睜不開眼的人物。
一句 " 我老婆過兩天就要生了 ",讓原本即将 " 神化 " 的石大夫,從神壇上走了下來,站到了群衆裏。
僅是十個字,石大夫這個角色,就好像突然被賦予了,女娲造人時吹的那口 " 靈氣 "。整個人都活了起來。
他不再是一個工具人角色,或者冷冰冰的勳章式英雄,而成了一個站在觀衆面前,活生生的、血肉豐滿的、平凡卻又偉大的無産階級戰士。
戲份不多的石大夫,尚且塑造得如此讓人動容,就更别提幾位主角了。
我個人認爲,相比卓文卓武兄弟,關雪一角的看點會更甚。
不同于那些大談戀愛的虛假 " 大女主 " 作品,《哈爾濱一九四四》中的關雪首先是個利己主義者,其次才是個女人。
宋大哥的确是她的救命恩人,從她的表現來看,似乎确實對宋大哥情有獨鍾。
但是這絲毫不妨礙,她會讓手下對其搜身,會攢飯局試探,會看着他被胡彬教訓,會對他筆尖一事嚴查到底 ······
退一萬步講,縱使關雪真的對她以爲的宋大哥有點感情,觀衆也會相信,這絕不是一個戀愛腦的主。
那麽她所追求的是什麽?從另外兩場戲中,我試着找尋方向。
一次是在飯桌上她批評弟弟," 大清也好,民國也好,隻是更新換代很正常 "。
另一次則是在無人處與卓文對峙,她試着教會卓文," 你要是自己不想死,就該讓别人死 "。
答案呼之欲出。
關雪是個沒有信仰的人,她唯一信的隻有自己。
她所效忠的不是僞滿政府,而隻是這個政府所賦予她手上的權力。
這是一個爲野心而活的人,一個純粹的個人主義者。
結合時代背景,不難發現,那個年月會催生出關雪這樣的人,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八年前關雪和卓武一樣,過着逃亡的苦日子。我們可以大膽猜猜她經曆了什麽,才從一個難民走到特務科長的位置。所以這樣的人生過往,讓關雪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不意外。
這也側面反映了編劇在塑造關雪這一人物時所費的功夫。她不是被憑空捏出來的,而是有理有據的真實塑造。
對觀衆而言,更值得探究的是,曾經和關雪站在同一起點的宋家兄弟,爲什麽和她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
我想這便是《哈爾濱一九四四》真正想要傳遞出來的信念,也是它作爲一部影視劇,所擔起的社會責任。
透過一個故事,兩三人物,将觀衆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跟随人物的視角,感受何謂理想,何謂風骨,何謂信仰。
捎帶着,觀衆也明白了,何謂好的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