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vb 動脈網
資本寒冬以來,全球已有多家醫療明星公司因未籌集到資金而停止運營或申請破産保護,如基因治療服務商 LocanaBio、細胞療法公司 Tessa Therapeutics、癌症藥物研發商 BAKX Therapeutics 等。
不僅是醫療獨角獸,諸多創業公司也受資本市場影響,難以獲得融資。蛋殼研究院發布的《2023 年 H1 全球醫療健康産業資本報告》顯示:中國醫療行業投融資總額已從 2021 上半年的 927 億元降至 2023 上半年的 411 億元,降幅約 56%。同時,醫療項目的平均融資額也從 2021 上半年的 1.7 億元大幅降低至 2023 上半年的 6300 萬元,降幅約 63%。
在投資機構謹慎出手的背景下,市場上仍有許多創新項目順利完成融資,尤其是在平均融資額大幅下跌的情況下,部分項目完成億元級融資,更顯難能可貴。
動脈網統計了近期公布的 20 起億元級融資事件,發現這些企業分處不同領域、不同階段,但他們有許多相同的特質。或許,這些特質是他們順利完成大額融資的原因之一,也是投資人願意掏出真金白銀支持他們的原因之一。
往日火熱賽道無人問津,哪些細分市場成資本避風港?
醫療行業陷入寒冬,曾經火熱的諸多細分賽道如今變得無人問津。不過,市場上仍有一些賽道熱度不減,甚至在寒冬期成了投資機構的 " 避風港 "。
在上述 20 家取得億元級融資的企業中,賽禾醫療、以心醫療、航天泰心、LifeShield(前身爲肺盾醫療)是心血管介入領域企業。其中,航天泰心與 LifeShield 均處人工心髒細分賽道。值得一提的是,心嶺邁德、通靈仿生、永仁心醫療等人工心髒企業此前也先後完成億元級融資。由此可見,雖然身處寒冬,但人工心髒賽道在資本市場仍具有極高關注度。
除了賽道因素,航天泰興與 LifeShield 的技術實力也爲其獲得億元級融資增添了籌碼。例如,航天泰心起源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其研發的植入式人工心髒 HeartCon Ⅱ是第三代全磁懸浮血泵,不僅可爲成年人提供全流量左心輔助外,還可爲兒童青少年提供左心輔助治療,并有潛力爲右心衰竭患者提供右心輔助、雙心輔助治療。目前,該産品正在進行注冊檢驗和動物實驗,預計 2024 年啓動臨床試驗。
LifeShield 的技術則來源于德國亞琛。據悉,LifeShield 吸收了全球短期循環輔助領域領軍企業 Enmodes 的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夏爾巴投資管理合夥人邢丞先生表示:"LifeShield 團隊整合了德國團隊先進的技術和中國團隊高效的開發及産業化運營能力,兼顧了多個學科的交叉創新并積累了多項底層技術能力。"
基于強大的技術與創新實力,LifeShield 的介入式人工心髒采用了創新的 " 無灌注 " 密封設計,優化了核心零部件及整體設計,使得介入泵的運作效率及血液相容性明顯改善,并有效縮小了産品尺寸。
人工心髒之外,投資人下重注的另一個賽道是上遊原材料。在 20 家完成億元級融資的企業中,關懷醫療、安頌科技、世紀康泰、柯泰亞生物、泰和偉業均處産業鏈上遊,爲下遊企業提供原材料,或同時提供原材料及其應用産品。
以關懷醫療爲例,其從上遊原材料端出發,重點布局膜相關生物醫用材料。其提供的膜産品則覆蓋基因治療、疫苗生産、抗體藥、血液淨化、ECMO 等市場。同時,關懷醫療也緻力于終端血液淨化創新産品的研發,其自主研發的血液淨化創新産品将在未來幾年陸續取得國家藥監局認證并投入市場銷售。
2023 年 7 月 19 日,《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 " 揭榜挂帥 "(第一批)入圍揭榜單位》公示,關懷醫療及其參股公司深藍科技牽頭了醫用聚醚砜和醫用聚砜兩項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并參與了 ECMO 原材料 " 聚 4- 甲基 -1- 戊烯 " 的創新任務。或許是認可關懷醫療的強大研發實力,其在三個月内連續兩次完成億元級融資。
另一案例是打破陶瓷球頭海外壟斷的安頌科技。該企業是我國掌握氧化锆和氧化鋁兩種陶瓷材料生産技術的關節企業,其氧化锆陶瓷球頭已進入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别審批程序。
據悉,陶瓷球頭作爲人工關節的核心成本組件,目前主要被德國企業賽琅泰克壟斷。資料顯示,賽琅泰克是強生、施樂輝、史賽克、捷邁邦美、愛康醫療、春立醫療、威高骨科等全球主流關節廠商的唯一陶瓷材料供應商。針對此,安頌科技自 2017 年成立以來,就重點攻關陶瓷材料生産技術,如今已自主研發出國産陶瓷球頭,打破海外壟斷。相比于進口産品,其陶瓷球頭采用了獨特的專利技術和嚴格的生産質控工藝,産品性能優異,且極具成本優勢。
除了上述生物材料上遊企業,具備研發制備膠原蛋白生物材料能力的世紀康泰、布局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寡糖類等産品的柯泰亞生物、提供多肽藥物上遊起始物料的泰和偉業也都完成了億元級融資。
第三個 " 避風港 " 賽道是數字化。上藥雲健康、利格泰、生強科技、三叠紀等企業,均與數字化強關聯。
例如,正在推進戰略業務轉型升級的上藥雲健康,同步建立了圍繞藥企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和圍繞患者的創新支付與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目前,上藥雲健康已與 300 多家創新藥企合作,服務超 600 萬患者,實現超 80% 的創新藥首單落地;還實現了與數十家保司的服務鏈接,并服務超 50 家三甲醫院互聯網醫院、近 200 家醫療機構。
利格泰則是數字化運動醫學平台型企業,其以數字化運動醫學作爲診療切入口,布局從診斷、治療到運動管理的全流程産品,覆蓋影像系統 + 人工智能、有源設備、植入物、其他配套耗材等。其中,利格泰自主研發的創新骨科影像設備雙平面影像系統可通過快速、低輻射的技術路徑給醫生提供 " 三維 + 全長 + 負重位 + 動态 " 的影像信息,解決原有骨科影像缺少功能承重位影像及動态信息等問題。
另兩家數字化相關企業,生強科技是數智病理一體化解決方案行業領導者,已與超百家醫院、診斷公司、AI 公司達成合作,幫助多家三甲醫院病理科打造全科數智化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打造出以安徽省立醫院爲中心的省級病理會診平台;三叠紀是數字制藥工藝技術提供商,正在探索探索藥物 3D 打印技術的豐富應用場景,目前已和禮來、勃林格殷格翰、默克、西門子、曙方等多家跨國公司及國内藥企達成合作。
統計來看,上述 20 家完成億元級融資的企業中,人工心髒、上遊材料、數字化三個賽道的企業有 11 個,占比超 50%。目前,醫療行業投融資環境整體趨冷,但這三大細分賽道卻透出一絲火熱。
哪些創新技術,更受資本認可?
從企業視角看,這 20 家完成億元級融資的企業,共有的一個特質是掌握颠覆性技術,如慧創醫療、領創醫谷、沈德無創時代、啓函生物等均是由于掌握了颠覆性技術而獲得億元級融資。
具體來看,慧創醫療突破的近紅外腦功能成像技術(fNIRS)是一種非侵入式腦功能成像技術,主要利用腦組織中的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不同波長近紅外光的吸收率差異,實時檢測大腦皮層的血液動力學活動,并根據血液動力學變化與神經血管耦合規律,反推大腦的神經活動情況。
如今,随着腦科學的火熱,腦功能檢測設備也加速發展。而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設備具有無創、便攜、準确的優勢,近些年越來越受關注。
另一方面,利用光生物調節作用治療阿茲海默症爲近紅外技術打開了一座新的大門。據介紹,慧創醫療已申請了近紅外光治療退行性疾病的原理專利。目前,慧創醫療針對阿茲海默症的光療産品已完成數十例患者科研臨床實驗,效果顯著優于現有藥物,且産品已進入綠色通道。除了阿茲海默症,慧創醫療還開展了關于孤獨症、抑郁症等其他退行性疾病和精神腦部疾病的光療科學研究,且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清源投資合夥人潘海峰表示:" 慧創醫療是我們從早期就跟蹤并多輪投資的項目,早期的兩輪投資我們重點是看慧創的腦疾病診斷方面。這一輪我們再次參與增資則是關注慧創的光療 AD 産品。我們希望此次增資能夠助力慧創順利推進光療 AD 産品的研發和臨床試驗。"
領創醫谷是另一家實現技術突破的企業,其在神經調控領域自主研發出了無線攜能神經電刺激技術,并打造了國内首款無線攜能脊髓神經電刺激(SCS)産品。目前,該産品即将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據介紹,無線攜能植入神經電刺激産品克服了傳統有源植入式神經電刺激産品的臨床應用限制,擺脫了傳統植入式脈沖發生器的束縛及電池效能限制、減少了電極移位等問題。
臨床上,脊髓電刺激(SCS)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已被廣泛證實,但其存在價格高、手術難度大、患者依從性差等問題。而領創醫谷自主研發的無線 SCS 較有源植入式 SCS 具有微創安全、患者依從度高、學習曲線短、治療效果好、成本低等優勢,将有助于大幅提升神經調控滲透率。
另外,領創醫谷的無線攜能神經電刺激技術是平台型技術,未來還可應用于腦深部刺激(DBS)、迷走神經刺激(VNS)、骶神經刺激(SNS)、周圍神經刺激(PNS)等神經調控産品,使這些産品也 " 無線化 "。
基于該技術平台的先進性與颠覆性,領創醫谷在 2022 年、2023 年分别完成 A 輪及 A+ 輪兩次億元級融資。這也說明了資本市場對無線攜能神經電刺激技術平台的強大信心。
不僅是領創醫谷在追求微創,沈德無創時代也在追求微創,甚至其還更進一步的追求無創。
沈德無創時代自主研發出了超導磁共振引導相控聚焦超聲無創治療技術,即新型 " 磁波刀 " 技術。磁波刀是将超聲聚焦在腫瘤局部,産生 65 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從而以熱消融方式殺滅腫瘤。相較于其他手術,磁波刀手術不僅沒有任何創口,而且患者的不良反應很小。
重慶點石創堅基金副總經理張明龍博士表示:" 聚焦超聲以非入侵式治療、不開刀、不流血、一次性且可重複治療等優勢爲患者帶來可及的無創治療。而核磁共振引導的相控陣列聚焦超聲靶區定位更精準、實時監控、治療可視化、療效實時評估、更安全、操作更簡單、适應症更廣。"
目前,沈德無創時代已打造出磁波刀創新共享技術平台,将持續攻堅神經系統、體部腫瘤、婦科、男科、骨科等多個治療領域,爲更多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無創治療方案。
歸納來看,這些颠覆性技術都已有明确的應用場景,且可解決傳統方案的局限、痛點。同時,這些創新技術是平台型技術,可應用于其他環節或開拓至其他領域産品,市場前景極爲廣闊。
比起 " 燒錢 " 研發,資本更看重商業化
除了以創新技術獲得融資的企業,還有一部分企業是由于完成商業化驗證或即将啓動商業化而取得億元級融資。其中,心血管介入領域的賽禾醫療、以心醫療是其中的代表。
10 月 26 日,賽禾醫療完成超 2 億元 B 輪融資,資金将主要用于核心産品的研發、生産及商業化。一日之後,賽禾醫療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冠狀動脈血管内沖擊波治療系統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上市,成爲國内首個獲批的國産冠脈沖擊波治療系統。這輪融資正逢賽禾醫療核心産品商業化前夕,将助力其加速推廣産品。
心血管創新平台型企業以心醫療也從純研發發展到了目前的商業化階段。本輪資金将支持其瓣膜産品的臨床試驗及市場準入工作、聚合物瓣膜産品的研發工作、以及無創心衰監測設備和冠脈藥物球囊的市場銷售工作。據悉,以心醫療旗下的無創心衰管理設備在登陸美、歐、印、日後,今年也在國内獲批上市。爲實現更好地商業化,以心醫療已在美國建立了銷售團隊,并在多國建立了經銷商體系。
心血管介入領域的恒宇醫療近期也完成了數千萬元融資,資金将重點用于加速推進已上市産品的商業化推廣。有投資人表示:恒宇醫療的産品已經進入多家三甲醫院,商業化得到驗證。而且今年的銷售業績超過預期,未來将繼續加大推廣力度,提升公司營收與利潤。
此外,近期完成超億元融資的體外診斷領域企業凡知醫學也在商業化方面實現了突破。目前,凡知醫學擁有 30 餘國海外分銷商,爲全球數千家醫院、藥企、科研院所、基因檢測公司、社區、家庭提供産品和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凡知醫學的海外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一,實現了國内、海外雙循環,營業收入高速增長。
相比于研發階段的創新型企業,當前環境下的投資機構更看重能夠實現自我造血或商業化得到驗證的企業。因爲寒冬之下,擁有現金流,才能活下去。而那些擁有颠覆性創新技術卻因缺乏資金支持最終導緻倒閉的企業,将成爲創投教科書上的案例,成爲創業者在融資時必學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