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王小娟
東風和長安兩家老牌車企的重組又有了新落子。
2 月 17 日,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官網顯示,原東風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周治平調任兵裝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值得一提的是,該人事變動并未以公告的形式呈現,而是直接低調 " 上架 " 官網。低調的背後,卻可能是爲東風、長安的整合埋下的關鍵伏筆。
公開資料顯示,周治平這位在汽車行業深耕多年的資深管理者,已集齊了一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安汽車三家汽車央企的管理層工作經曆,此時他的履新更像是央企汽車整合棋局中的關鍵落子。
回溯十天前,東風系與長安汽車母公司兵裝集團相繼公告,稱正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這被行業解讀爲中國汽車産業加速資源整合的關鍵一步。
不過,在國内汽車行業如此量級的重組尚未有過,而合并中話語權歸屬一直是最大難題,日産、本田 " 聯姻 " 失敗的消息還曆曆在目。
從市場表現來看,目前長安汽車的市值和銷量都數倍于東風汽車,在自主品牌轉型熱浪中,長安也是跑得最快的一批國資品牌。然而從級别來看,東風集團是國資委直管央企,層級顯著高于長安汽車而與其母公司兵裝集團相同。
此外,雙方在品牌定位和設計理念上亦各有偏重,長安側重智能化與華爲聯手打造智駕,而東風更側重性能和駕駛體驗。人事架構上,如何讓長安的互聯網化組織與東風的傳統國企作風融合也是棘手的難題。
顯然,兩大央企重組合并有着千頭萬緒要理。作爲在汽車領域擁有豐富管理經驗和深厚行業背景的老将,周治平的職業生涯軌迹與東風、長安兩大汽車央企緊密相連,他也被外界視爲這次大合并的關鍵先生。
2018-2021 年期間,周治平就在兵裝集團與長安汽車之間輾轉,曾先後任兵器裝備集團職工董事;長安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總裁;兵器裝備集團總法律顧問兼審計風控等要職。
2021 年 9 月之後,周治平又調到了一汽集團,任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并在 2023 年 10 月,兼任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執行副總裁,一手将紅旗品牌帶到民用車領域的主流視野中。
去年 3 月,周治平被調任東風集團擔任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至此此次調任。雖然周治平在東風僅履職 11 個月,但其在東風公司的相關活動中亮相度極高,就任東風公司總經理後,積極推動新能源轉型。
在長安汽車的工作經曆,使他深谙這家重慶央企的文化與運作機制;而在東風公司的工作期間,他又對東風的業務有了深入的了解。如今,他帶着這份雙重經驗回歸兵裝集團,顯然将對這場央企大合并帶來更多确定性。
不過,周治平的到任隻是合并落地的第一步,有知情人士指出,内部對重組問題仍在集中讨論,具體踐行策略尚需很長一段時間推進。
好在市場已經看到雙方推進的積極性,這場重組也勢在必行。
随着傳統燃油車市場萎縮和新能源賽道競争白熱化,傳統合資品牌份額壓力與日俱增,國産品牌中高合、威馬、合創等缺乏規模優勢和核心技術的企業也紛紛走下牌桌。顯然,通過整合央企資源,可優化産業鏈布局,形成規模效應,降低研發與生産成本,同時提升在新能源、智駕等核心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全球汽車産業格局可能因此重塑。
去年,長安與東風集團分别創造了 268 萬、248 萬台銷量成績,若兩家融合銷量則将成爲超越比亞迪、上汽、一汽的單體銷量。行業人士認爲,國内若形成 2、3 家年銷量超 500 萬輛的汽車集團,将直接挑戰豐田、大衆等傳統巨頭的地位,尤其在電動化轉型的關鍵窗口期,規模化優勢可轉化爲技術叠代速度和市場響應效率的領先。
與此同時,雙方在戰略上也能實現一定的互補。長安在西南市場、東風在華中市場,地區毗鄰的天然優勢也能夠讓雙方在市場拓展、渠道建設方面更爲便利。雙方擁有龐大規模的忠誠度極高的用戶群體,也能夠在品牌認知上實現互通共享,擴大潛在的受衆人群。
可以預見的是,此次重磅人事調整後,東風和長安兩家央企的合并進程可能會再提速,或許會誕生更多的架構變動和業務調整。這場重組更多的拼圖,正緩緩浮現在大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