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17 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及張曉峰共同通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題爲 "Mechanisms of the RNA helicases DDX42 and DDX46 in human U2 snRNP assembly"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人 U2 snRNP 組裝中 RNA 解旋酶 DDX42 和 DDX46 的作用機制。該研究報道了 DDX42-SF3b 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和含有 DDX42 ( DDX42-U2 複合物 ) 的 17S U2 snRNP 的組裝前體。DDX42 通過 N 端序列錨定在 SF3B1 上,其 N-plug 占據 SF3B1 的 RNA 通路。DDX42 與 SF3B1 的結合模式與 DDX46 的結合模式有着驚人的相似。
在 DDX42-U2 複合物中,DDX42 的 N 端仍然錨定在 SF3B1 上,但解旋酶結構域已被 U2 snRNA 和 TAT-SF1 取代。通過體外實驗,作者發現 DDX42 和 DDX46 在與 SF3b 的結合方面是互斥的。SF3B1 的癌症驅動突變靶向 RNA 路徑中直接與 DDX42 和 DDX46 相互作用的殘基。這些發現揭示了 DDX42 和 DDX46 在 17S U2 snRNP 組裝中的不同作用,并爲 SF3B1 癌症突變的機制提供了見解。
另外,2023 年 1 月 13 日,西湖大學施一公、黃高興宇及曾超共同通訊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在線發表題爲 "Structure of the nuclear pore complex goes atomic" 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總結了最近在破譯 NPC 分子細節方面的進展,這些進展在快速發展的冷凍電鏡技術、X 射線晶體學和機器學習支持的結構預測方面得到了極大的進展。最近在冷凍電鏡 ( cryo-EM ) 重建、機器學習支持的結構預測和生化重建方面的突破結合起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生成了 NPC 的分子模型。此外,在細胞冷凍電子斷層掃描 ( cryo-ET ) 結構揭示了 NPC 的實質性結構動力學。這些進步使 NPC 大的組織原則和職能更加清晰。
2023 年 1 月 2 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在Cell Research(IF=46)在線發表題爲 "LilrB3 is a putative cell surface receptor of APOE4"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 LilrB3 是 APOE4 的假定細胞表面受體。該研究證明 APOE4,而不是 APOE2,特異性地與白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 B3 ( LilrB3 ) 相互作用。LilrB3 胞外結構域 ( ECD ) 的兩個離散免疫球蛋白樣結構域識别 APOE4 的 N 端結構域 ( NTD ) 上帶正電荷的表面斑塊。該原子結構揭示了兩個 APOE4 分子如何特異性地與兩個 LilrB3 分子結合,通過形成異質四聚體複合物将它們的細胞内信号基元靠近。與生化和結構分析一緻,APOE4,而不是 APOE2,以 Lilrb3 依賴的方式激活人類小膠質細胞 ( HMC3 ) 進入促炎狀态。總之,該研究确定 LilrB3 可能是 APOE4 的免疫細胞表面受體,而不是 APOE2,這可能有助于理解 APOE 亞型的生物學功能和疾病相關性。
最後,iNature 編輯部結合 Pubmed 及 Web of Science 發現施一公團隊從2014 年到 2023 年(截至 2023 年 3 月 23 日)在Nature (4 篇),Science (14 篇),Cell (7 篇),Cell Research (9 篇),PNAS(15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3 篇),Protein Cell (3 篇)及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5 篇)等發表76 篇文章(包括綜述及研究論文,通訊作者的有 68 篇文章)(文章後附列表),專注于剪接複合物,核孔複合物及分泌酶等的結構解析。另外,由于時間匆忙,如有錯誤,可向編輯部反饋。
76 篇文章列表如下: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48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