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8 日訊(記者 史思同)近日,财聯社記者注意到,蒙商銀行在阿裏拍賣平台發布數十條招商公告,拟轉讓特殊資産項目征集意向方。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蒙商銀行共有約 38 筆拟轉讓的債權資産項目正在招商中,合計債權本息價值約 120 億元,其中債權本息過億的有 19 筆,而最大的一筆不良債權資産包債權本息高達 31.48 億元。
從數據來看,蒙商銀行成立以來不良率持續下降,近三年集團不良貸款比例分别爲 4.20%、4.15%、3.51%,但相較同業仍處高位。
在業内人士看來,此番大規模招商轉讓,正是蒙商銀行加大不良資産處置的體現。今年以來部分中小銀行積極化解處置不良資産,随着國内經濟穩步複蘇,企業經營狀況整體趨于改善,銀行持續加大不良資産處置,并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等,其不良率仍将進一步改善,銀行資産質量穩健。
蒙商銀行集中處置不良資産
" 特殊資産是指本集團收購承接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不良類貸款及墊款、應收款項類投資、債券等資産。" 蒙商銀行在 2022 年年報中解釋道。
資料顯示,蒙商銀行成立于 2020 年 4 月末,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會同建設銀行、徽商銀行、内蒙古自治區财政廳、包頭市财政局,以及部分有實力的國有企業聯合發起設立,收購承接了原來包商銀行在内蒙古自治區内的全部資産、負債、業務和人員。
從數據來看,蒙商銀行成立之初其不良率便處于高位,2020 年末不良貸款比例(集團,下同)高達 4.20%,不過近年來已呈現出明顯的逐年下降趨勢。
截至 2022 年末,該行集團資産總額 1835.31 億元,負債總額 1624.11 億元;不良貸款餘額 28.65 億元,不良貸款率 3.51%,撥備覆蓋率 186.0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三項指标分别爲 12.36%、12.38%、13.60%。
整體而言,蒙商銀行集團資産質量總體平穩,但相比同業仍有待進一步改善。據原銀保監會數據,2022 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爲 1.63%,遠低于蒙商銀行。
" 村鎮銀行曆史包袱沉重,不良資産尚未出清,風險處置化解正在推進。受村鎮銀行資産質量影響,并表信貸風險管控壓力較大。"
對此,蒙商銀行表示,該行主動經營和集中管理不良資産和特殊資産,依托各方力量加大追贓挽損、特殊資産清收和不良資産處置的力度,提升處置效益。" 以總行特殊資産管理部直營團隊爲主、各分行任務型團隊爲輔,實現資産處置管理的專注專業,并建立前中後台分離的崗位制衡機制。"
進一步加強信貸業務全流程管理預防不良
" 今年以來部分中小銀行積極化解處置不良資産,夯實銀行穩健經營基礎。此番大批項目招商轉讓,正是蒙商銀行加大不良資産處置的體現。"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從趨勢看,未來随着國内經濟穩步複蘇,企業經營狀況整體趨于改善,銀行持續加大不良資産處置,并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等,其不良率仍将進一步改善,銀行資産質量穩健。
數據顯示,業績方面,2020 年 -2022 年,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分别爲 5.74 億元、56.28 億元、35.19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 -34.94 億元、6.21 億元、0.42 億元。
在他看來,近年來面對疫情反複沖擊和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蒙商銀行業績雖有所下滑,但依舊連年保持盈利,一定程度反映其經營比較穩健;同時資産方面,該行不良率相對以往處于低位,撥備維持高位,資本充足等,銀行資産較爲平穩。
對于蒙商銀行數十筆特殊資産項目轉讓招商,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爲,通過此類方式去化解不良資産、降低不良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至于市場接受程度如何,還是需要後續時間去驗證。
" 對銀行來講,不良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标。" 據其介紹,銀行處置不良資産的方式主要有協議轉讓、拍賣與剝離給資産管理公司等方式。中小銀行可以通過與專業的機構合作,提高催收效率;通過資産證券化等方式來快速轉移不良資産,以減輕風險;加強内部管理,提高風險控制和催收能力,降低不良資産的風險。同時,銀行也需加強風險管理、控制信貸業務風險,預防不良資産的發生。
同時周茂華也指出,提升新興産品不良貸款質量,重要的是要加強銀行研究能力建設,提升銀行服務創新企業能力,從而銀行能篩選出真正有科創潛力的企業,加強貸中和貸後的全流程管理;未來也需要借助數字相關技術進行輔助決策、管理與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