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休閑鹵味絕味、周黑鴨、煌上煌陷入集體困境的時候,主營佐餐鹵味的紫燕百味雞、德州扒雞等,終于熬到了進擊時刻。鹵鴨疲弱,鹵雞雄起。
這背後,是鹵制食品行業的賽道切換。被資本催熟的休閑鹵味,在零食行業内卷、飲食習慣調整以及品牌們不斷漲價的合力壓制下,日漸式微;産業的重心,終于回歸到本質性的佐餐場景。
鹵味消費,從改善滑向剛需。經過 30 年的發展,鹵制食品行業,也從浪漫主義,過渡到現實主義。
鹵味賽道切換
以消費能力整體提升爲基礎,随着食品工業和連鎖經營的發展,在中國有着幾千年曆史的鹵制食品,逐漸形成産業化的發展。
1989 年,一家名爲 " 鍾記油燙鴨 " 的鹵味店在江蘇徐州開業,7 年之後,老闆鍾懷軍的鹵味業務越做越大,紫燕百味雞在南京創立。
1993 年煌上煌和廖記棒棒雞成立,周黑鴨創立于 1994 年,久久丫和絕味則要等到千禧年之後,分别在 2002 年和 2004 年推向市場。
北方鹵味老字号德州扒雞 1999 年改制後,跌跌撞撞行至 2008 年,崔貴海臨危受命,才讓這個老品牌迎來新的生機。
不過,鹵制食品行業的前半場,以絕味、周黑鴨、煌上煌、久久丫爲主的休閑鹵味,成爲行業追逐的風口;以紫燕百味雞、廖記棒棒雞、窯雞王、德州扒雞爲代表的佐餐鹵味,稍顯低調。
獲達晨投資的煌上煌(002695.SZ),2012 年登陸 A 股市場,成爲 " 鹵味第一股 "。在此之前,周黑鴨(01458.HK)先後拿到天圖資本和 IDG 的融資,2016 年到港交所敲鍾。絕味食品(603517.SH)在複星集團和九鼎投資的支持下,以加盟模式瘋狂跑馬圈地,成爲門店破萬家的行業老大,2017 年成功上市。
休閑鹵味三巨頭以高速增長、業績優秀的姿态,在資本市場集結,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近些年,風向突變。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無一例外遭遇了自己的業務瓶頸:2017 年之後,周黑鴨增長停滞、業績下滑,去年更是收入下降約兩成、淨利潤下降超九成;絕味和煌上煌表現類似,2022 年業績下降均超過七成。
每隔一段時間," 年輕人爲何不愛吃鴨脖子 "的讨論,都要沖上熱搜,成爲大家集體吐槽的話題。
其實,鹵制食品的需求從未萎縮,隻是從休閑零食的場景,逐漸回歸到它幾千年來最本源的功能——佐餐。
近幾年,紫燕百味雞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紫燕食品門店總量在鹵制食品行業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絕味。2022 年 9 月,公司登陸上交所主闆,成爲 " 佐餐鹵味第一股 "。
那時候,德州扒雞也已經披露 IPO 招股書,近日預披露更新,繼續沖擊 A 股上市。
當年捧紅了休閑鹵味的資本巨頭們,轉換陣營站到了佐餐鹵味品牌們身後。德州扒雞背後是天圖資本,紫燕百味雞的投資則來自于弘章資本、智連資本、龍柏資本、嘉禦資本、康煦投資等。
在去年這樣的市場環境中,雖然兩家佐餐鹵味的業績也有所下滑,但仍然穩住了基本盤,整體優于休閑鹵味。去年前三季度,紫燕食品收入增長超過 15%,業績下降僅兩成;德州扒雞收入微降,業績下降不到 30%。
細分行業的增長趨勢,也在印證這一點。Frost&Sullivan 發布的《中國鹵制食品行業獨立市場研究》顯示,2015 年 -2019 年中國佐餐鹵制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爲 7.0%,預計 2020 年 -2025 年将達到 11.4%,均超過休閑鹵味行業。
爲了應對這種趨勢,周黑鴨開放加盟,沒能拉動業績;煌上煌加碼米制品;絕味發揮自己的投資優勢,對沖主營業務的下滑。值得一提的是,絕味的重點投資項目,就包括廖記棒棒雞、阿滿百香雞、鹵江南,算是半隻腳跨進了佐餐鹵味。
鹵鴨疲弱,鹵雞雄起。鹵味市場正從鹵鴨時代,切換到鹵雞時代。
從可選滑向剛需
早年,在中部重鎮武漢,有一條名爲精武路的小巷。鼎盛時期,逼仄的小巷兩邊彙集了二十多家鴨脖店,也被稱爲" 鴨脖一條街 "。
重慶人周富裕的 " 富裕怪味鴨店 ",就在精武路對面。以此爲基礎,他創立的周黑鴨,發展爲休閑鹵味标杆企業。
武漢人戴文軍,也是從這個愛吃鹵鴨脖的城市出發,南下長沙,創立了中國最大的鴨脖品牌,絕味。
早期,這些休閑鹵味品牌,都是以鴨脖爲基礎産品,後期逐漸覆蓋鴨翅、鴨鎖骨、鴨舌、鴨掌、鴨腸甚至是小龍蝦等品類。
從紫燕百味雞、德州扒雞等品牌的初始路徑來看,一開始,它們的核心産品就是鹵制的整雞、整鴨。
除了核心産品的種類,休閑鹵味和佐餐鹵味這兩大品類的區别還體現在産品形态、門店布局、核心消費者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
佐餐鹵味,基本就是整雞、整鴨切分售賣;紫燕百味雞的大單品夫妻肺片,其實也是順應了餐桌場景,碗裝整盒售賣。
休閑鹵味們有所不同,自從周黑鴨等品牌率先采取充氮盒裝之後,這一模式便在行業内推廣開來。
休閑鹵味的門店主要開在商業區,目标消費者以年輕人爲主。在周黑鴨的門店還沒有全國大範圍鋪開的那些年,從武漢出發的旅客,經常會在機場、高鐵站的門店,給朋友們帶一提黃色袋子的周黑鴨。
佐餐鹵味們,大部分門店開在社區,或者緊靠菜場,滿足家庭消費需求。很多人知道德州扒雞,是在鐵路旅途上。這仍然是爲了果腹,絕對不是零食。
這就導緻它們的競争對手不同:休閑鹵味的競争對手其實是良品鋪子(603719.SH)、三隻松鼠(300783.SZ)等零食巨頭,其實,後者的産品庫中,也包含了鴨脖這些品類,隻是并未做大;佐餐鹵味品牌們的終極目标,則是幹掉小區門口的那些鹵菜檔夫妻店。
前者是沖動型消費,所以口感上強調刺激性,後者是習慣型消費,突出口味的調和性。
這兩大細分行業各種層次上的差異,決定了休閑鹵味早年的崛起與現在的衰落,也爲賽道切換至佐餐鹵味埋下了伏筆。
一方面,休閑鹵味自己不行了。在休閑零食行業的激烈競争中,消費者們的選擇範圍五花八門,周黑鴨們還把重口味的鹵鴨脖作爲零食提供給消費者,也太不飲食正确了。
另一方面,在消費力受挫、飲食安全重視等因素影響下,鹵味消費正在從可選滑向剛需。這幾年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其實也助推了這種趨勢的進程。
苦戰全國化
當休閑鹵味們 " 皇帝的新衣 " 被揭穿,人們猛然發現,周黑鴨們居然把鴨子的邊角料,加工成了 70 元 / 斤的高價食品,且價格每年都在上漲。
這正是休閑鹵味品牌們前些年賺到盆滿缽溢的原因,原材料成本低——周黑鴨、絕味們向全球屠宰企業采購鴨脖、鴨舌、鴨腸等,成本優勢是采購整雞、整鴨的紫燕百味雞、德州扒雞等企業無法比拟的。
其他生産成本相差不會太大,以至于這兩個細分行業的毛利率差異巨大。佐餐鹵味企業紫燕食品和德州扒雞等,整體毛利率爲 30% 區間,而休閑鹵味品牌們整體達到 40%,其中以直營模式爲主的周黑鴨,毛利率穩定在 55% 以上。
爲了減少原材料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德州扒雞居然還真自己養雞。其招股書介紹稱,公司大部分肉雞原料來自于公司自養及委托養殖,以 2021 年爲例,公司應該鹵了 1414 萬隻雞,其中自養及代養 1300 萬隻,對外采購僅 100 多萬隻。
這種類似于快餐業老鄉雞的農業養殖 + 工業化生産 + 連鎖經營的商業模式,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會加大公司在産業鏈中的話語權,但是,整體的運營效率必然會受到影響。
當然,更重大的挑戰在于,現階段而言,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區域性品牌。紫燕百味雞的核心市場在華東,德州扒雞深耕華北,廖記棒棒雞重點布局西南 ……
誰能在不斷加速的全國化擴張中勝出,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市場機遇中占據先機,誰就能成爲佐餐鹵味之王,進而取代絕味、周黑鴨、煌上煌在鹵味市場中的地位。
佐餐鹵味中,紫燕食品已經率先搶跑。除了以行業龍頭的身份成功上市,獲得二級市場的加持之外,公司的運營優勢還體現在以下兩點:多品類、多品牌擴張,佐餐鹵味品牌紫燕百味雞和水西門鹽水鴨之外,還有大量的泛鹵味布局,如鮮鹵品牌紫燕鮮鹵坊、撈鵝坊、椒言椒語,休閑鹵味麻甲線、萬美人、蜀趣,鹵味餐飲賽八珍貢鵝、嗨辣麻唇、牛站長等;加盟中的大商模式,平均每個加盟商帶店 40 餘家,規避了傳統加盟模式控制力弱和經營效率較低的風險,也有利于快速擴張。
就此而言,德州扒雞的發展其實已經嚴重滞後了。500 多家門店的規模,在佐餐鹵味細分行業中,也排不進前五,估計市場份額僅爲 0.62%。
此番沖擊 A 股上市,德州扒雞計劃将 IPO 募資中的絕大部分用于建設蘇州中央工廠,預計增加扒雞類産品産能 950 萬隻、肉副食類産品産能 2200 噸,南下華東,與紫燕百味雞展開直接競争。
但是,口味征服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過程,南方人到底能不能吃得慣德州扒雞那軟爛的口感?
與此同時,爲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德州扒雞還開辟了扒雞超市業務,主要銷售公司鹵制品、自制糕點、面點、預制菜以及其他外購的食品、酒水。目前,這種業态僅在公司大本營德州開辟了 33 家門店,總經營面積 2 萬多平。
現在很難說清楚,這到底是一種有預見性的場景覆蓋,還是一次自讨苦吃的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