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丨 BT 财經,作者|夢蕭
上半年 14 家鋼鐵股虧損過百億,新能源汽車成了鋼鐵企業的 " 轉折點 "。
近期,據鋼鐵網報道,全國有 15 家鋼廠發布調價信息,1 家維持原價不變,其餘 14 家鋼廠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上調,總調價幅度達 30 元 / 噸左右。
受鋼鐵價格不斷上漲影響,鋼鐵股出現一波集體上漲,9 月,重慶鋼鐵股份和馬鞍山鋼鐵股份在同一日分别漲 10.47% 和 7.46%,其中鞍鋼股份更是在 7 月 25 日至 8 月 2 日出現一波 7 連漲,河鋼股份也在 7 月底出現一波 7 連漲。
鋼鐵股一時成爲衆多投資者關注的熱門行業,在多隻鋼鐵股業績不佳的情況下,鋼鐵股股價卻逆勢而行,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地産複蘇帶動鋼鐵股?
認房不認貸原本是爲了刺激萎靡的房地産市場,随着北上廣深等多個一線城市宣布認房不認貸,很多二三四線城市也随之跟進,緊接着一套 " 降低首付比例 + 降低存量貸款利率 " 組合拳,确實給低迷的房地産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以北京爲例,在認房不認貸後一周内,二手房挂牌量迅速增加,逼近 16 萬套,處于絕對高位;成交量也位于絕對高位,日成交量超 1000 套,較新政出台前實現翻倍。
影響最明顯的是房地産企業,進入 9 月地産股集體走強,包括物管股、建材水泥股、家電股等悉數上漲。9 月初融創中國、新城發展、龍湖地産在同日分别暴漲 34.04%、18.3% 和 8.35%,就連一度深陷暴雷漩渦的碧桂園也在同日上漲了 14.61%,如此明顯的刺激作用帶動了房地産市場的信心,而房地産市場是鋼材的消耗大戶,房地産市場的複蘇,讓鋼廠看到了複蘇的希望。
東吳證券表示,地産政策超預期放松,或加快下遊需求複蘇節奏。受益于政策及旺季來臨市場情緒向好,疊加成本較高支撐鋼價小幅上揚,價格短期有望維持上漲态勢。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政策面不斷出台落地,促進實體經濟穩定向好,提振市場信心,8 月因台風暴雨天氣導緻供給端出現日産環比回落,供需關系趨于改善,鋼鐵行業上遊原材料成本上漲,帶動成本增加,鋼材價格上漲是受成本支撐力度增強的影響。
但金融分析師許藝認爲,此時不宜盲目追崇鋼鐵股。" 鋼材價格受季節性和補庫需求等影響較大,短期來看,可能還會有一定反彈驅動,但長期利空因素一直存在,從近幾年鋼材價格走勢來看,呈淡季漲價旺季容易跌價的反季節趨勢,而目前房地産企業的資金現狀和下遊需求看,該行業并不樂觀。鋼價陷入窄幅波動,即便是鋼廠将産品提價,但幾乎和原材料成本對沖,鋼廠本身并未從中真正獲利,房地産市場大量的存量房,現在各類相關政策也多以去化爲主,這種供需關系并不能直接帶來鋼價暴漲,鋼鐵股股價的跌和漲決定因素還是自身業績。"
在鞍鋼股份 " 紅 " 了 7 個交易日後,随後 16 個交易日内均爲綠色,股價較 25.59 港元的高點跌幅已近九成;重慶鋼鐵在大漲 8.28% 後,随後三個交易日出現三連跌。股價自 10.09 元高位跌至 1.56 元,跌幅高達 85%;馬鞍山鋼鐵股份股價上漲 7.46% 時股價爲 1.44 港元,截至 9 月 25 日收盤已跌回 1.31 港元,總跌幅超過 9%。距 2021 年高點的 4.368 港元,更是跌去 70%。河鋼股份股價也由 17.52 元跌至 2.29 元,跌幅同樣高達 87%。
可見,房地産行業的複蘇迹象短期内帶動鋼鐵股股價的功效并不明顯。
鋼鐵股業績集體拉胯?
鋼鐵股股價波動如此之大,主要受限于自身業績實在過于糟糕。以上文所說的重慶鋼鐵、馬鞍山鋼鐵股份、鞍鋼股份和河鋼股份四家鋼廠爲例,2022 年的業績表現均慘不忍睹。重慶鋼鐵 2022 年總營收爲 365.6 億元,同比 2021 年的 398.5 億元下滑了 8.25%,歸母淨利潤爲 -10.19 億元,同比上年的 22.74 億元增長了 -144.82%。馬鞍山鋼鐵股份 2022 年總營收爲 1022 億元,同比上一年的 1139 億元下滑了 10.27%,歸母淨利潤 -8.582 億元,同比上一年 53.32 億元增長了 -116.9%。
四家鋼廠中隻有鞍鋼股份和河鋼股份盈利,2022 年鞍鋼股份總營收爲 1311 億元,同比下滑了 3.71%,歸母淨利潤 1.560 億元,同比上年的 69.64 億元下滑了 97.76%。雖然保住了歸母淨利潤爲正的顔面,但暴跌了近 98%。河鋼股份 2022 年總營收 1435 億元,同比下滑 4.11,%,歸母淨利潤 13.95 億元,同比下滑 48.10%。無論是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淨利潤下滑幅度之大遠超營收下滑幅度。在東莞證券的研報中可以看出,2022 年,鋼鐵行業無論是營收增幅還是歸母淨利潤增幅均呈大幅下滑趨勢。
今年上半年,這四家鋼鐵股業績表現持續低迷,除了河鋼股份盈利爲正之外,幾乎遭遇虧損團滅。上半年,重慶鋼鐵總營收 209.9 億元,同比增長 16.53%,但歸母淨利潤爲 -4.347 億元,同比增長 -184.18%。馬鞍山鋼鐵股份上半年總營收 489.8 億元,同比下滑 13.10%,歸母淨利潤 -22.35 億元,同比增長 -256.59%。鞍鋼股份上半年總營收 588.3 億元,同比下滑 16.32%,歸母淨利潤爲 -13.46 億元,同比下滑 178.44%。河鋼股份上半年營收爲 643.5 億元,同比下滑 10.61%,歸母淨利潤 5.108 億元,同比下滑 47.55%。
四家鋼廠中除了重慶鋼鐵營收有 16.53% 的增長之外,其他重要數據指标均爲負增長,馬鞍山鋼鐵股份和鞍鋼股份錄得營收和淨利潤的 " 雙滑 "。即使鞍鋼股份在盈利爲正的 2022 年,其淨利率也已創下新低,僅爲 0.14%;河鋼股份 2022 年淨利率同樣低至 1.1%。上半年河鋼股份淨利率再度下滑至 0.96%,而其他三家均爲負數,鋼鐵股的賺錢能力走低已成事實。
據 BT 财經統計,2023 年上半年,14 家上市鋼企共計虧損超過 100 億元,其中馬鞍山鋼鐵股份、鞍鋼股份虧損金額分别達到了 22.35 億元、13.46 億元,另外一家本鋼闆材虧損 10.05 億元,這三家累計虧損達 45.86 億元。
業内人士分析稱,造成鋼鐵股業績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是供需矛盾的加劇。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粗鋼産量爲 4.93 億噸,同比增長 4.5%,但是鋼材消費量僅爲 4.15 億噸,同比下降 5.8%,出現 0.78 億噸的産能過剩,導緻市場競争激烈,價格一度出現大幅下跌。
BT 财經查詢相關鋼材價格,上半年,我國普碳熱軋闆均價爲 3580 元 / 噸,同比下降 18.6%;普碳冷軋闆均價爲 4210 元 / 噸,同比下降 16.8%;普碳中厚闆均價爲 3640 元 / 噸,同比下降 17.7%;普碳型材均價爲 3600 元 / 噸,同比下降 19.1%。各類鋼材清一色出現價格下降,這或稱爲衆多鋼鐵股虧損的一大原因。
新能源汽車成爲拐點?
" 在房地産行業低迷的這幾年中,鋼鐵企業之所以沒有倒下,是因爲新能源汽車的火爆。" 一位業内人士認爲新能源汽車的火爆救了衆多鋼鐵企業。
上文所述的四家鋼鐵企業中今年上半年唯一盈利的河鋼股份就是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受益者。河鋼股份相關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用鋼需求非常火爆,尤其是像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這樣的新能源車企,鋼材需求量大幅增長,其中比亞迪是河鋼股份的最大客戶。
而在比亞迪發布的中報中可以看出比亞迪的迅猛增長,上半年的銷量爲 125.56 萬輛。首次沖進 " 全球前十大車企 " 行列。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上,比亞迪市場份額擴大至 33.5%,相比 2022 年提升了 6.5 個百分點。2023 年 1 至 7 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 151.78 萬輛,同比增長 88.81%。其中,DM 插混車型累計銷售約 75.77 萬輛,同比增長 91.4%。比亞迪如此高速發展,河鋼股份從中受益就順理成章,也成爲上半年爲數不多的盈利爲正的鋼鐵企業。
據了解,河鋼股份目前已掌握多項汽車用鋼研制核心技術,從普通鋼級到超高強鋼級實現 " 全覆蓋 ",能夠爲各類車型提供最适合的鋼材。河鋼汽車用鋼批量直供十幾家在全球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汽車制造企業,高端汽車鋼産品用于世界知名品牌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成爲河鋼股份歸母淨利潤正增長的關鍵支撐。
中國鋼材産品由低端化向高端化的轉變,成爲新能源車企選擇中國鋼材的根本原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曾介紹稱,能夠使汽車在全生命周期中大量節能的高等級的高強鋼、低碳鋼,1/3 是中國鋼鐵提供的。2021 年,全世界電動汽車的鋼闆 52% 是由中國鋼鐵供應的,而且是越來越高強,越來越綠色,越來越低碳。而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 年新能源汽車的鋼鐵材料有超過六成是中國鋼鐵供應的。而 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超過 1000 萬輛,也就是說中國鋼材供應了超過 600 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鋼材。
每輛新能源汽車大約需要 1.5 噸到 2 噸的鋼材,以每噸 3600 元的普通鋼材計算,每輛新能源汽車的鋼材成本約在 7000 元左右,鋼材成本成爲電池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電池可以占新能源汽車總成本的 40% — 60%,而粗略估算,鋼材成本占總成本的 5% 至 20%。
汽車媒體人張智勇介紹稱,原本各大新能源車企優先選擇的是鋁、鎂、碳纖維等超輕材料,因爲車身輕可以盡可能提升續航裏程,但随着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鋁、鎂、碳纖維等超輕材料的價格不斷攀升,各大新能源車企都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降成本在所難免,相對廉價的鋼材成爲首選,使用比例将達到整車的 60%。" 新能源汽車的産銷量增幅都比較大,這樣的情況下導緻用鋼量激增,這對鋼鐵企業來說會是利好。但短期内并不是讓他們逆天改命的根本。"
未來的變數
公開資料顯示,汽車行業近年來的用鋼需求仍較爲穩定,一般在 5500 萬噸左右,占國内鋼材消費的比例約爲 8.1%,占全部鋼材消費的比例約爲 7.3%。無論是總體占比還是鋼材消費占比都并不高,和房地産行業占比高達 50% 以上相比,汽車行業所占鋼材總體占比偏低,且這些是包含傳統燃油車以及新能源汽車在内的所有汽車領域,而新能源汽車目前在汽車行業的總體占比僅爲 20%,盡管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依然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才能超越傳統燃油車成爲主流。
" 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對于鋼材的需求量帶來一定刺激,但并未帶來明顯的變化。能讓部分擁有新技術的鋼廠受益,并不是所有鋼鐵企業都能從中分一杯羹,随着新能源車的快速增長,接下來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可能會有更多的企業從中受益,不過鋼材也面臨随時被其他原材料取代的風險。" 張智勇認爲科技的發展會帶來原材料的不斷更替,鋼鐵企業押寶新能源汽車之上也存在一定風險。
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最大因素是續航裏程,而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減重是最有效的節能方式。以燃油車爲例,據統計,空載情況下,約 70% 的油耗用在車身質量上。汽車車身重量每減輕 10%,油耗可降低 6% 到 8%。
車身重量降低 100 千克,意味着百公裏油耗減少 0.3 升,每公裏二氧化碳排放也将相應減少 5 克到 15 克。同樣道理可以适用在新能源汽車上,新能源汽車每減少 100Kg 重量,續航裏程可提升 10%-11%, 還可以減少 20% 的電池成本以及 20% 的日常損耗成本。以現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來看,一旦減重 20%,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續航裏程都能達到或突破 1000 公裏。
于是,輕量化材料成爲新能源汽車的迫切需求,其中包括高強鋼,也包括其他輕量化材料,例如鋁合金、鎂合金、碳纖維等複合材料等等。雖然目前高強鋼在抗碰撞性能、加工工藝、成本控制等方面明顯優于鋁鎂合金等材料,但随着更多輕量化材料在成本、技術等方面優勢的提升,這些材料用量将随之增加,而這将不可避免地擠壓鋼材的用量。
尤其是新材料的更新速度迅猛,說不定哪天出現一種更輕更結實價格也更低廉的新材料,那時候,對續航裏程視若命根的新能源車企或會毫不猶豫抛棄鋼材。
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減重直接意味着續航裏程的增加。而對于鋼鐵行業而言,減重則意味着整體用鋼量的減少,更多應用高強度用鋼以及鋁合金、鎂合金等替代性産品。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公開表示,當前鋼鐵市場不太可能如 2008 及 2015 年前後迎來新一輪上升走勢。" 從房地産市場震蕩下行拐點顯現、出口導緻鋼材間接出口下降、财政貨币政策邊際效應減弱三方面分析,粗鋼消費量、産量難以再創新高。未來鋼鐵行業可能在微利邊緣徘徊,甚至出現大面積虧損。"
不可否認,鋼鐵工業支撐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目前鋼鐵行業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鋼鐵行業必須協同自律,控制産量,穩定市場價格,通過降本增效和調整産品結構,來适應市場需求,才能提升自身盈利能力,而從目前看大部分鋼鐵企業都爲虧損狀态,鋼鐵股的複蘇,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