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管理智慧,關注并設爲星标,了解最新管理思想與實踐
作者:彭劍峰,華夏基石創始人,華爲基本法起草人
很多企業家現在都把錢轉到國外去,想躺平。我是去年把美國的房子賣掉了,這代表我要持續奮鬥。我不會回到美國去躺平、曬太陽,每天早上起來散散步,中午去超市買東西做飯,下午睡一覺起來,沒事幹,看房梁太大就開始砍樹,砍完樹吃晚飯,第二天又是這樣。我說不行。我還是回來,到企業一線去摸爬滾打,才有成就感。因爲我也不是貴族出身,我們這一代就追求幹事業。這是企業家精神不死,是企業能夠創業成功的一個前提。沒有企業家精神就沒有企業。所以說,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敢于承擔風險、承擔責任的精神,是企業能夠成功的前提。
有了企業家精神,還要選對賽道。賽道無非就兩條。一條是有廣闊市場前景的大賽道,所謂水大魚大。比如咖啡行業就是如此。它跟茶不一樣。茶是永遠做不大的,它太小衆了,西方國家早就把茶做成了規模。但中國的茶永遠是小衆,永遠做不大。茶喝到極緻就隻喝丹珠了。一棵樹隻能采 5 公斤茶,賣 100 萬,一年的銷售收入也隻有 500 萬。但是咖啡行業就非常有前景。拿我兒子舉例,我兒子從來不喝茶,就喝咖啡,每天喝 6~8 杯咖啡,25 塊錢一杯,一年就花費 5、6 萬。90 後 00 後這一代人,咖啡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而且咖啡有一定的成瘾性,就跟香煙一樣,這就使得客戶具有可持續性。我們在經營一個行業一個品牌的時候,還是需要産品能夠對客戶具有全生命周期的價值。
另外,喝咖啡是一種習慣。你可能從 10 歲培養了喝咖啡的習慣,能一直喝到 88 歲。從年輕喝到老,咖啡是具有這種特性的。那麽我們就可以對客戶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這種價值是可以經營客戶的。它的産品和服務,隻要做好了,就具有可持續性,不像茶那樣變來變去,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去年疫情期間,所有行業都在下降,唯獨咖啡行業的消費量仍然還是成長 30%-40%。在所有行業裏面,這是高增長。我們選擇的賽道,具有未來的成長,也可以經營客戶。即真正進入到經營客戶價值的時代,可以經營客戶全生命周期。
最後,咖啡這個行業雖然有了這樣高的增長,但這個行業還是碎片化,還沒有絕對的集中,星巴克的市場占有率我估計不會超過 10%,這個行業将來就還有的玩,誰是霸主你也非常清楚。而啤酒和水行業基本上就沒有機會了,它的市場競争格局已經形成,啤酒行業 CR4 即前四名占到 50%。所以咖啡行業已經創造出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未來一定能出進入前 5 名、前 10 名、市值和銷售收入百億級的企業。尤其在中國這個互聯網世代,在商業模式上,在産品的創新上,在品牌的定位上,需要有颠覆的認知和思維。誰來進行認知與思維的革新,誰來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誰就可能有機會脫穎而出。
所以,第一,選擇的賽道有前景、高成長,第二,這個行業有的玩,第三,這個行業需要認知與思維的颠覆。(本文完)
華爲、阿裏、騰訊都選擇的 OKR 管理法,
讓員工從 " 要我做 " 變成 " 我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