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十一車 ,作者十一車
文 | 喬伊
在 2023 年,再來聊内燃機,似乎是一個特别不合時宜的事。
在尚未真正結束的兔年春節,對于一部分曾經活在或仍然活在在艾澤拉斯世界的人來說,注定難忘且難舍。
在 1 月 24 日的零點,《魔獸世界》這個不平安運營了 18 年的現象級 MMO 遊戲,關閉了中國區服務器。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并不算是一個值得讨論的話題,但對于那群曾比普通人多擁有一個世界的人們來說,這代表了 18 年的青春戛然而止,一個與朋友共同構建的世界,終于落下了帷幕。自此之後,他們所面對的,就隻能是那個運行飛快,殘酷卻又真實的世界了。
這并不隻是《魔獸世界》中國區的玩家們,所要面對的殘酷現實。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會在生活中,面對這樣的困境。而在汽車世界,同樣落下帷幕的,可能是那個已經平穩運營了 100 多年的,屬于内燃機的世界。
相較于動視暴雪與網易之間,飛速破裂的關系,光速關閉服務器的商業操作。似乎汽車的動力形式叠代,更符合常理。盡管仍有很多點,阻礙着人們将内燃機抛棄,而全心擁抱純電時代。但,逐步投放、逐步完善、逐步進化的技術前進路線,總是讓我們更容易接受,純電已經成為了汽車世界能源形式主角的這個現實。
當然,這并不代表,我,以及和我持同樣觀點的人們,放棄了内燃機。
内燃機,是錯誤的選擇嗎?
不久前,全新的陸地巡洋艦國産版本開始露面了。3.5T 的 V6 引擎,似乎是一個很傳統但反潮流的産品。畢竟,這年頭連悍馬和牧馬人都已經開始搞電動了。那些原來搞排量競賽的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們,也早已經乖乖地為了控制排量,而将自 50 萬開始往下數的産品們,都安排上了 2.0T 發動機。
此時,再來看國産的陸地巡洋艦,感覺仿佛自己穿了。盡管,它和以往的 4.6L V8 相比,已經很克制了。
記得大約十年前,我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那時在那片氧氣稀薄的土地上,活躍着的基本隻有幾款為數不多的,能夠克服惡劣氣候環境的汽車産品。比如,路虎的攬勝、比如 Jeep 的牧馬人,以及豐田的陸地巡洋艦。
但如果真要讨論出哪個更合适,則陸地巡洋艦是首選。理由很簡單,豐田天生自帶的穩定基因,是保證車輛行駛在荒無人煙地區,盡量不損壞,輕微損壞還能繼續開,以保命的重要産品特性。當然,對于油品不挑,能夠适應各種奇葩燃油質量,并穩定開跑的特性,是更多需要吃 " 精飼料 " 的汽車産品所不能企及的。
因而,陸地巡洋艦成為了一群越野愛好者心中的神車,并進而從落地即貶值的汽車産品,成為了買到就賺到,越開越保值的投資理财産品。這,可能是包括豐田自己在内,都沒有預測到的神奇産品發展軌迹。
當然,這在内燃機車仍然大行其道的時代,有其必然的合理性。
但,如今時代已經變了,續航動辄已經六、七百,甚至上千,快充補能已經 " 卷 " 到了半小時以内。甚至,補能站已經鋪設到了西藏,換電開始成為主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似乎把電能的各種短闆都已經給補齊了。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還需要這樣的大排量車嗎?
差不多大概一年前,華人運通的丁磊,曾經在一個采訪中表示:人類選擇内燃機汽車,可能是一個曆史的錯誤。
當然,不論是出于在現階段對于純電技術的理解,又或者是,他自身所處的位置,發表出這番言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技術路線的選擇,從來沒有簡單的對錯可以來概括。
其實,如果單論技術的領先性。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早在 1830 年,第一輛電動車就由蘇格蘭商人 Robert Anderson 制造出了。而更著名的,可能是保時捷打造的 Lohner-Porsche 電動汽車。
到了 70 年後的 20 世紀初,當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純電動車,已經達到了 3 萬多輛。也就是說,如果非要說選擇,電動車應該算是人類對于汽車技術路線的第一選擇。
而之所以沒有選擇在純電這條路上繼續,而選擇了 " 錯誤 " 的内燃機路線,理由似乎也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純電的續航低、動力小,鉛酸電池還帶污染,更是沒有搞出可持續的補能裝置和體系。
盡管内燃機的熱效率低,能源損失大,更消耗地球資源,但補能體系更容易建立,周邊産業更容易入局,制造研發相較當時的電車進度更快,更成熟,成為了勝出的最重要依據。
所以,在我看來,在百多年前,人們選擇内燃機,肯定不算是錯誤的選擇。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今攻守易形了,我們還需要内燃機、大排量内燃機嗎?
技術,讓内燃機依然被需要
如今,選擇新能源,選擇電動,是趨勢。按照中汽協的預計,2023 年,中國市場新能源車的銷量将超九百萬輛。如果真的實現,對于每年兩千四、五百萬輛銷售體量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算是達到三分之一了。
這是個大趨勢,而趨勢是不會改變的,正如一百多年前選擇内燃機是趨勢一樣。
但,這并不表示内燃機沒有了繼續存在的理由。
首先,以電動為基本驅動方式的汽車,續航和補能問題并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今年春節期間,蔚來車主之間流行的超車段子,似乎就能證明)。其次,如今汽車所用的能源形式的競争,其實依然是無處不在的。
比如,在電池領域,除開磷酸鐵锂電池、三元锂電池之外,鈉離子電池、固态電池等等,都存在着突破下一個階段技術瓶頸的可能性。這是電動車可能的,勝出的機會。
其實,這在内燃機時代也是一樣的。以梅賽德斯超級傳奇 SSK 級賽車為例。當年背着 7.1L 發動機的這頭性能怪獸,一共可以輸出 200 匹馬力。也就是說,如今任何一款 1.8T、2.0T 發動機低功版本(甚至 1.5T 努努力),都能夠赢過它。這,就是技術不斷精進,所帶來的好處。
同樣的,這種技術路線依然出現在不想放棄内燃機的汽車品牌中。比如,紛紛努力将熱效率提升到 41% 以上的廠商們,以及将這樣的高效發動機應用在混動領域,并打造出超過 1000 公裡續航(比如吉利的雷神動力)的汽車廠商們,就暫時為内燃機,找到了一個繼續發光發熱的好渠道。
至此,第一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内燃機還被需要,并且是在基于技術提升與現實應用的需求下,繼續被需要的。
那麼,大排量内燃機呢,它還被需要嗎?
一個舊世界,也可以不斷有新鮮感
早在幾年前,保時捷就宣布過,不論未來能源形式如何變化,保時捷的靈魂車型 911 将會依然保留内燃機的版本。
并且,在所有人翹首以待不斷跳票的特斯拉的 Cybertruck,以及生産進度很不如預期的 Rivian 的純電皮卡的同時,福特在中國引進了猛禽 F-150(盡管普通版隻有 3.5T 的發動機)。
顯然,不論是陸地巡洋艦,還是以小批量進口進入中國的 F-150,都已經沒有人期待它們會用 3.5T 的發動機,去撬動國内購車的主流趨勢了。但對于選擇它們的更多人來說,就像是在 18 年後,依然選擇《魔獸世界》的玩家一樣。玩的早已不是什麼新鮮勁,也不是領先科技,隻是他們心中依然保有的,對于另一個世界的向往。
當然,這個世界,依然是可以有 DLC(資料片)的。如今,内燃機的新生機,依然和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一樣被保留着。
内燃機的變化,并不僅僅隻存在機械能力的提升和應用場景的多元。更有可能在于能源形式的變化。如今,歐洲已經将合成燃料 "E-Fuels" 投入生産。這種用電能生産,取材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合成能源,首先解決的是内燃機排放污染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傳統石油化工燃料的替代問題。
盡管目前,E-Fuels 的整體制造成本更高(是普通燃料生産價格的數倍),但如果能夠在未來被更多廠商所采用,制造成本必然快速下降,從而成為繼氫燃料之後的,一個更有競争力的替代能源方案。
顯然,這種可以令内燃機、大排量内燃機重煥生機的科技研發,可能是符合更多人期待的。
而就目前來看,以混動的形式打造新場景,與以小衆的形式存在,等待着被科技重新煥醒,是内燃機保持生存、保持生命力的最好方式。
在《魔獸世界》停服的當天,如今已經投入到新勢力造車洪流中的雷軍,向艾澤拉斯進行了道别。但也許,國服重開之日并不會太過久遠。同樣的,内燃機這個承載了人類出行一百多年的 " 世界 ",也許也會有關于它的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