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搖晃不跳轉
" 随便點開個 App,手一抖、一滑,就跳轉到購物平台了,那一刻,我知道雙 11 來了!"" 一不小心就跳轉到電商平台了,是我想過雙 11 嗎?是手機裏的各種 App 想過!" 每逢電商大促節點,App 跳轉現象就會引發消費者集中吐槽。
甚至有網友調侃," 好擔心哪天手機在口袋裏,我走兩步它就自己把單買了。"
手微抖就跳轉," 極其絲滑 "
正逢雙 11,網上有消費者吐槽:
" 要問自己的手機什麽時候最絲滑,那一定是跳轉購物軟件的時候。它們并不像廣告中說的必須‘搖一搖’‘上下滑’或者點擊才能實現,其進化速度之快,名爲‘搖’,實爲‘動’,手稍微抖那麽一下就瞬間跳轉。"
" 平時打開購物軟件還要看幾秒廣告,怎麽從别的軟件跳轉就這麽容易呢?"
" 隻要我的手有一絲微妙的角度變動,我就在購物軟件了。"
" 風吹草動都能跳轉,等待頁面的我就像被捏住脖子的貓,一動也不敢動。"
更有甚者,有網友稱手機放在桌面上不動,也會自動跳轉。" 不是搖晃的問題,我點開的時候手機放在桌上,絕對沒動,還是跳了。"
除了常用的社交軟件,一些視頻、地圖、甚至修圖 App 也存在 " 稍有不慎 " 就跳轉購物軟件的現象。
" 我正在用美圖秀秀 App 拼圖,剛選好圖就跳轉到購物平台了。" 來自北京的妮娜(化名)8 日對中新經緯表示," 打開美圖秀秀 10 次有 5 次會跳轉,有時候會彈出是否打開購物軟件的彈窗,有時候就直接跳轉。" 妮娜稱之前遇到這種情況還會生氣,但現在已經習慣了,隻能深吸一口氣關掉購物軟件再切回美圖 App。
也有網友分享連續跳轉的經曆,簡直防不勝防。" 我點開軟件看電視劇隻要有任何晃動立馬就跳轉購物軟件了,我點叉想關閉一下廣告,又立馬跳轉到别的軟件了。"
而當有些用戶嘗試把購物軟件卸載,發現跳轉的動作并沒有停止,會直接跳轉到網頁或者購物軟件下載頁面。
并非所有 App 都能關閉跳轉功能
針對上述現象,有用戶在網上發布攻略,稱可以選擇關掉 App 裏的 " 獲取加速度傳感器 " 或 " 陀螺儀 " 功能,就有可能限制跳轉,讓軟件無法感知你的手到底動沒動。
比如在小米手機上使用微博,可以在微博系統設置裏關閉 " 獲取設備動作與方向 ",該功能詳情中寫道:" 通過傳感器感知設備在空間中的動态,識别搖一搖、體感遊戲等功能 "。
但中新經緯實際體驗發現,目前并不是所有 App 都可以關閉上述設置。某平台客服就表示," 目前開屏搖一搖廣告暫無法關閉,您可直接點擊右上角進行跳過即可。"
是否侵犯消費者權益?
2022 年 10 月,華南理工大學一名大學生就曾起訴某社交平台 " 搖一搖 " 開屏廣告沒有關閉功能,他稱涉事 App 并沒有申請使用自己手機的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權限,卻在彈出廣告中使用了對應權限。在該案例中,因涉事社交平台在開庭前對被起訴的技術設置做出了整改,法院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但是,法院認定了被告确實侵害了用戶個人信息權益及自主選擇權。
2023 年 2 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的通知》,《通知》重點就包括,不得頻繁彈窗幹擾用戶正常使用,或利用 " 全屏熱力圖 "、高靈敏度 " 搖一搖 " 等易造成誤觸發的方式誘導用戶操作。在非服務所必需或無合理場景下,不得自啓動和關聯啓動其它 App,或進行喚醒、調用、更新等行爲。
App 在雙 11 期間各種跳轉購物軟件的現象,爲何依然愈演愈烈?
達睿咨詢創始人、電信與互聯網分析師馬繼華表示," 搖一搖 "" 動一動 " 就能跳轉其他 App,這種模式确實影響用戶體驗。" 但對企業來說,這種模式确實提高了廣告的到達率、轉化率。"
馬繼華表示,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便利性、安全性和用戶體驗之間,要達成一個平衡。在這種模式下," 搖一搖就跳轉 " 是智能手機功能提升的必然結果。" 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是有特定場景,不能濫用。"
部分 App 沒有關閉 " 搖一搖跳轉 " 的功能,這是否侵犯消費者權益?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認爲,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默認設置,或無法關閉高靈敏度 " 搖一搖 " 功能,進而自動跳轉到相關消費者并未同意的廣告網頁或其他經營性網頁,系經營者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地位,強迫或誤導消費者,涉嫌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馬繼華則表示,消費者至少應該有知情權和關閉這項功能的權利。" 這種現象大規模出現後,被許多用戶吐槽的同時也一定會被監管部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