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地盤上 " 稱王 " 的華人商史
塞班島現在人口也隻不過四五萬人,面積不到 120 平方公裏,隻有上海浦東面積的 1/10。
而且,塞班島孤懸太平洋,到最近的大地塊菲律賓有 2400 多公裏。
1944 年六七月間,美國人在這裏殲滅日軍 3 萬多人,這裏也成了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
可見它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美國人把這裏當作跳闆,用 B-29" 超級堡壘 " 戰略轟炸機可以輻射整個亞洲東部。
而二戰半個世紀後,有位華人在這裏 " 稱王 ",塞班島也成爲他商業帝國的跳闆。
他就是:
陳守仁,香港聯泰集團創始人、主席。
陳守仁
01 太平洋上的三星
2019 年 5 月 16 日,海天地悅旅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資金額約 2.7 億元。
這家公司主要做旅遊酒店、度假村的生意,而且,所有的資産和生意,都在關島和塞班。
當時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從後頭來看,這家公司的運氣真好。
假如它沒有 IPO,或者再晚半年沖擊 IPO,可能就撐不過新冠疫情的沖擊了。
海天地悅旅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中間的正是陳守仁
外人看到的是運氣,可在面對複雜世界時,果敢的決策和對機會的把握,更是這家企業的底色。
要知道,四十歲出頭的女老闆蘇陳詩婷,正是陳守仁的孫女。而海天地悅旅也正是聯泰集團旗下旅遊闆塊的上市主體。
陳守仁,在整個西太平洋地區耕耘和積澱了半個多世紀,人稱 " 塞班王 "。
如果說,在韓國三星财團無處不在,那麽,在塞班和關島,陳家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
早在 2017 年,海天地悅旅在塞班島的市場份額就有百分之二三十。
陳守仁名下的陳氏控股有限公司,可以說是掌控着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廣泛的南太平洋群島地區)的經濟生活中,包括漁業、醫療保健、亞太航空、世紀酒店、世紀廣場、世紀旅遊、塞班島皇冠假日度假村、塞班論壇報等等,幾乎覆蓋了塞班乃至周邊群島地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至于聯泰集團,背後則擁有更大的商業帝國。
一個華人,能在美國人的地盤上 " 稱王 ",可以說 " 把握機會 " 四個字是深深刻在陳守仁腦子裏的。
02 橡膠園和塞班島
如今的陳家已經是緊追香港四大家族的超級财團,陳守仁依然是這個财團的領袖,大當家。
1930 年,陳守仁出生在福建泉州,早年家裏實在窮困潦倒。
他的父親爲生活所迫,和許多南下華人一樣,在年輕時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到菲律賓讨生活。
兵荒馬亂的日子,吃飯就是最要緊的事,到 1948 年,陳守仁也終于離開福建,到了菲律賓,在父親經營的小布莊裏當幫手,半工半讀,開始嘗試做點小生意。
1956 年,他們到英屬婆羅洲(今東馬來西亞沙巴)開墾橡膠園。可惜不久,陳守仁的父親就因病去世了,從此陳守仁成爲接棒人,扛起了生活的大梁。
當時進入戰後和平時期,香港乃至整個東南亞處在東西方陣營中間,占據了天時地利的樞紐地位。
陳守仁看到了市場機遇。
1965 年,陳守仁攜資來到香港,創辦了聯泰船務貿易公司,經營航務和進出口生意,業務逐漸擴展到東南亞地區。
但很快,機敏的他居然把目光投向了 2000 多公裏外的茫茫太平洋,毅然決然在 1972 年舉家從香港和菲律賓移居到了關島。
當時的關島,在二戰後由美國管理,是美國的一個孤懸海外的非建制領土,面積隻有 549 平方公裏。陳守仁到了之後開始經營船務、貿易、房地産和影片發行業務。
當時有一部叫做《威震四方》的香港功夫片,陳守仁抓住機會拿到了代理權,通過他關島的公司輸出到美國其他城市、澳大利亞和斐濟等地,趁勢掀起了港片 " 中國功夫熱 ",風行一時。
但這些都隻是小試牛刀,真正讓他抓住機會做大的,其實是一次全球經濟格局的大變遷。
03 成衣廠和 " 塞班王 "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當時事關全球貿易格局的時代大背景。
塞班島在二戰後,由聯合國托管,美國實際管理。
後來,塞班島經過公投加入了美國。美國公民可以在沒有護照的情況下訪問或居住在塞班島,反之亦然。
雖然和美國本土實行了相似的法律和稅收體制,但塞班島在勞工法規、移民法規和某些經濟政策方面有相當大的自主權,這就給後來的産業轉移提供了重要機會。
塞班島在太平洋上的位置
話分兩頭。
從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因爲本土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美國的服裝業開始出現向其他地區轉移的迹象。
一直到上世紀 60 年代,除了向海外遷移産能,紡織品和服裝也成爲全球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亞洲地區的印度、巴基斯坦、韓國、新加坡、香港和台灣地區等等憑借廉價勞動力,開始承接發達國家轉移出來的龐大産能。
但這就産生了一個新的問題,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的紡織品制造業遭遇廉價産品的競争,在本土出現嚴重的失業和産業萎縮。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1960 年代初美國紡織品行業的就業人數爲約 300 萬人,到 1970 年代初,這一數字驟降至 150 萬左右。
許多中小型紡織廠和服裝制造商面臨倒閉或被迫外遷,美國紡織工業協會(ATMI)曾統計,1960 年代美國紡織和服裝行業的破産數量年均高達 500 家以上。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在這樣的背景下,發達國家的保護主義擡頭,搞出來一個《全球紡織品協議》(MFA),該協議從 1974 年到 1994 年,管理世界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流通,對發展中國家可以出口到發達國家的數量施加配額限制。
這個時候,美國服裝品牌突然發現,距離洛杉矶 9800 公裏的這塊新國土塞班島,不受美國最低工資法和移民法的約束,既能使用來自亞洲的勞動力,又不受配額政策限制,簡直兩全其美。
80 年代開始,包括沃爾瑪、耐克、Gap、阿迪達斯、Calvin Klein 等服裝品牌,不約而同地湧進了這個小島,塞班島瞬間熱鬧非凡,成了許多品牌的服裝代工中心。
已經在塞班島熟門熟路的陳守仁,一把抓住了這次逆天翻身的機會。
他利用當地免配額的有利條件,從香港等地輸入所需設備和原料,又從中國大陸和菲律賓征聘大批勞工 ( 大陸工人約四千多 ) ,籌建島上第一家制衣廠,開始承接成衣訂單,年産服裝二百多萬打。
他生産出來的成衣,免稅運到美國,還打着 "Made in USA" 的标簽。
陳守仁在工廠(穿西裝者)
在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到 2000 年代初,塞班島的服裝行業進入全盛時期。
當時島上約有 100 多家服裝代工企業,涵蓋了從設計到加工生産的完整産業鏈,提供了 3 萬多個就業崗位(其中一半多給了中國人),年産值最高超過 10 億美元,紡織業成了島上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代工廠的老闆們有日本人、韓國人、中國台灣人,憑着一股狠勁殺出重圍、做成老大的卻是這個閩南人陳守仁。
他聘請各方專業人士共同加盟,組成一支強勁的隊伍,經營範圍不斷擴大,除成衣廠之外,開始從機場運輸服務到住宿,業務蔓延到建築、建材、保險、财務公司、餐飲、娛樂等行業,俨然就是塞班島上的 " 三星帝國 "。
自此之後,陳守仁成爲當地最著名的企業家,被稱爲 " 塞班王 "。
04 回到中國
進入 2000 年,整個世界經濟發生了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其實,早在 1994 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正式取代了關稅總協定 GATT 框架下的《全球紡織品協議》(MFA),開始推行全球貿易的自由化,到 2004 年底,所有 WTO 成員國的進口配額全部取消(歐盟則等到 2005 年 4 月 1 日)。
其次,中國在 2001 年 12 月正式加入 WTO,開啓了中國成爲世界超級工廠的全新經濟格局。
容易被人所忽略的一點,是因爲布什在阿拉伯地區發起的兩場戰争,美國主動拉近和中國的關系,兩國關系回暖,整個東亞的經貿環境得到改善。
全球的服裝制造中心,迅速遷移到了中國的珠三角和江浙地區,塞班島因爲過度依賴外勞,環境資源有限,代工優勢逐漸消失了。
島上的工廠在新世紀初開始關閉,在 2008 年至 2019 年期間,最後 11 家工廠也全部關閉了。
可是,本就與祖國内地若即若離的陳守仁,怎麽可能錯過改革開放的世紀機會。
除了已經在密克羅尼西亞地區(廣泛的南太平洋群島地區)構建起的龐大産業鏈,面對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他早在 1984 年,就回福建泉州老家開辦了聯泰制衣廠,是首批響應号召、支援内地家鄉發展的僑商。
家族生意的重心,也順勢從塞班島又回到香港,立足香港、背靠大陸布局了更大的商業帝國。
他名下的漁業闆塊,有超過 100 艘延繩釣漁船,是太平洋最大的繩釣船隊,既是太平洋地區最大的遠洋漁業營運商之一,又是廣東省和深圳市的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聯泰的房地産業務,遍及北上蘇杭和深圳、東莞等城市,聯泰第一城、國泰觀邸及廣州北「芒果 Town」等這些房地産項目都是它的。
聯泰資本則廣泛布局于一級和二級市場投資,涉及股票、債券、外彙、創業投資等多種金融産品。
至于聯泰旗下的零售闆塊,最亮眼的就是和斯凱奇的品牌合作,整個大中華區的産品銷售和品牌發展,都由陳守仁的次子陳偉利具體操盤負責,是個近百億人民币的商業盤子。
斯凱奇中國合夥人陳偉利
誕生在美國加州的運動品牌斯凱奇(SKECHERS),爲全面進軍中國大陸市場挑選合作夥伴。
2007 年,已經是全球領先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的香港聯泰,又抓住這次關鍵機會,合資成立斯凱奇中國有限公司,雙方各占 50% 股份,成就了一段強強聯合的成功案例。
今年上半年,斯凱奇全球賣出 44 億美元,銷售超預期,管理層錨定了 2026 年沖擊 100 億美元的目标。
而作爲重要的市場闆塊,中國區占到斯凱奇營收超過 15%,增速超過全球,隻能說這家美國品牌真的是找到了一個出色的合作夥伴。
早年的陳守仁
回過頭來看,在那個山河破碎、局勢動蕩的年代裏,一衆華僑華人被迫漂泊異國他鄉,開拓事業或掙紮求存。
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他們既擺脫不了華人身份的标簽,也自覺不自覺地和這片東方故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陳守仁在商業上機敏過人,在整個西太平洋嗅取機會。
他經常提到中國人常說的 " 天時、地利、人和 ",格外強調成事要 " 長于觀察和善占先機 ",但最重要的是 " 人和 "。
但作爲華人族群一分子,陳家和整個華人群體的近代命運同步脈動,在中國一躍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制造業中心時,順理成章地手握着船票,站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船頭。
即便是離開的,一定還會回來。
因爲,中國就是 21 世紀最大的機會,沒有之一。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正解局 "(ID:zhengjieclub),作者:正解局,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