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重新創業一年後,Instagram 兩位創始人居然宣布徹底關閉他們的新産品 Artifact。
這一決定毫無先兆,因爲 12 月時,Artifact 還分别入選了 Google Play 年度最佳應用和 App Store 生成式 AI 應用榜單。11 月,他們團隊還興緻勃勃地發布了新主頁 artifact.news,向用戶展示産品的演變過程。
看起來一切向好。一年時間,八個人,兼顧 iOS 和 Android 兩個端的開發,雖然沒有快速增長,但也獲得了不少忠實用戶,獲得了兩大應用市場的嘉獎。從外部視角看,這讓人羨慕不已。
所以,突然看到關閉的消息,我挺震驚。
得益于 Instagram 創始人的光環,Artifact 最初發布時,就獲得了不少關注。Systrom 和 Krieger 是互聯網圈子裏的佼佼者。2012 年,僅僅成立 18 個月,隻有 13 名員工的 Instagram,被 Facebook 以 10 億美金納入囊中。Systrom 和 Krieger 就此功成名就,成爲諸多創業者心中的偶像。
2018 年,Systrom 和 Krieger 從 Facebook 離職。離職信中,他們說,休息一段時間後,将會繼續追随好奇心和創造力,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Artifact 便是他們的最新作品。
簡單描述下 Artifact,它很像國内的今日頭條。基于推薦算法,Artifact 根據閱讀偏好和停留時長來爲用戶推薦合适的文字内容。2023 年,随着大模型技術的發展,Artifact 還增加了讓 AI 生成新聞摘要和标題的功能,以對抗各種各樣的标題黨,這一特性赢得了很多用戶芳心。
成立之初,Artifact 沒有外部融資,經營成本由 Systrom 和 Krieger 自掏腰包。畢竟這倆兄弟已經不差錢了。
作爲一款 C 端産品,Artifact 無非就是走廣告、内容付費訂閱(類似 Substack)、App 付費使用三條路。從産品形态看,這三條路幾乎都建立在較大用戶量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辦法獲得規模性增長,那盈利也就遙遙無期了。
但在當下 App 飽和,人們的内容消費習慣已經轉向視頻,一款主打文本内容推薦的産品還能大規模赢得市場嗎?挺難的。
作爲 CEO,Systrom 寫文章說明了爲什麽要決定關閉 Artifact。從中大概可以得到以下幾個信息:
第一,Artifact 有不少忠實用戶,但經營了一年後,他們感覺這事市場機會不夠大。放棄也是及時止損。" 盡早作出艱難的決定對每個參與者都更好。" 挺果決的。
第二,他們的夢想是構建一個更新、更大、更好、能夠惠及數百萬人的事物。也就是說,小而美的産品并不是他們的追求。
第三,整個團隊隻有八個人。接下來他們分道揚镳,并不會在一起開啓新的産品,雖然 Systrom 認爲:"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們接觸的幾乎所有事物,新想法的機會似乎是無限的。"
文章現在有 100 多條評論,大多都是 Artifact 核心用戶寫的。從這個評論量看,Artifact 确實隻赢得了一小部分人的芳心。
去年推出 Artifact 時,Systrom 雄心勃勃說想通過算法的方式爲用戶找到更優質的文字内容,這一點确實存疑,因爲從國内不管是今日頭條、微博還是微信公衆号的推薦來看,人們更喜歡一些故事、八卦類等情緒式的内容。
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要向那些勇敢的創造者們投以尊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