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17 日訊(記者 成孟琦)高盛再發 52 年後的超遠預測,這次是預測 2075 年各市場在全球市值中的占比。
作爲年初預測 2075 年世界經濟體排名的 " 續集 ",高盛再發布 " 資本市場規模和機會 " 的新預測。預計由目前到 2075 年,印度股市在全球市值中的占比升幅最大,從 2022 年的略低于 3% 上升至 2075 年的 12%;而中國股市市值将從目前的全球 10% 升至 2075 年的 13% 左右;美國則從 2022 年的 42% 下降至 2075 年的 22% 左右。
預測包含上下篇,涵蓋經濟體量和資本市場規模
" 通往 2075 年之路 " 系列的下篇,是對世界資本市場規模的預測。
具體看來,高盛研究部預測顯示,新興市場在全球股市市值中的占比将從當前的約 27% 升至 2075 年的 55%。其中印度股市在全球市值中的占比升幅最大,從 2022 年的略低于 3% 升至 2050 年的 8% 和 2075 年的 12%,反映出印度有利的人口前景以及快速的人均 GDP 增長。
中國股市市值相比将從 10% 升至 2050 年的 15%,但是考慮到人口因素可能導緻潛在增速放緩,預計 2075 年時的占比将降至約 13%。
基于美國以外的股票市場日趨重要,高盛預測美國在全球股市市值中的占比将從 2022 年的 42% 降至 2050 年的 27%,并進一步下降至 2075 年的 22%。
在今年 1 月發布的 2075 世界 GDP 排名中,未來将發生的最大變化包括中國或将在 2035 年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印度也可能将在 2075 年繼續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二。屆時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依次分别是中國,印度和美國。此外,在良好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下,十大經濟體将有七個新興市場國家。
之所以兩篇研究同屬一個系列,是因爲高盛認爲股市市值與 GDP 之比往往随人均 GDP 而上升。以此爲研究基礎,高盛研究部把長期 GDP 預測轉化爲對未來股市市值的預測。由于新興市場人均 GDP 正朝發達市場趨同,這意味着新興市場的股市資産增速将快于 GDP。
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已經一去不複返,高盛認爲随着人口增長減弱,經濟擴張也逐漸放緩。部分亞洲新興經濟體預計将繼續追趕并超越發達國家,未來 30 年全球 GDP 的重心将更多地向亞洲轉移。
2075 年印度股市全球市值占比将升 4 倍,中國隻升 3 成
不過,在高盛 2075 年資本市場的規模的預測中,印度股市全球市值占比最有潛力,将升 4 倍;而中國隻升 3 成。
這主要是因爲人口結構的發展趨勢與經濟增長速度緊密相關。高盛預測表明,未來 10 年,全球經濟增速還将繼續下降,或略低于年均 3%。經濟放緩将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産生相對廣泛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勞動力增長放緩對經濟增速的影響。在過去 50 年裏,全球人口增速減半,從每年 2% 下降到目前不足 1%,預計 2075 年,全球人口增速将降至接近零。
中國的經濟潛在增速從 2010 至 2019 年的 7.7% 放緩至 2024 至 2029 年的 4.0%,2030 至 2039 年甚至會下降到 2.5%。當中,人口結構的發展趨勢是一大主要因素。
至于股市市值與 GDP 之比和人均 GDP 之間的關聯,主要在于以下兩點:第一,較富裕國家往往擁有更發達的股權資本市場,即更大比例的國内公司資産在本地股市挂牌交易;第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較富裕國家股市的市盈率往往高于較低收入國家。從定量上來看,第一個因素的重要性大于第二個因素: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人均 GDP 從相當于美國的 50% 提高至相當于美國的 100% 時,對應的股市市值與 GDP 之比将上升 29 個百分點(經估值差異因素正常化調整),同時平均市盈率上升 3.9。
股市增長不等于應該高配
高盛還在研報中提醒股市增長并不等于應該高配。
盡管高盛研究部預測未來 52 年新興市場在全球股市市值中占比上升、發達市場占比相對縮小,但卻不認爲長期投資者應高配新興市場股票。
新興經濟體資本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來自公司資産股權化,但此因素對于股價表現的影響并不明确。盡管如此,高盛研究部預計,長期來看新興市場股票将領先發達市場股票,具體原因包括更爲強勁的長期盈利增長以及估值倍數随風險溢價走低而擴張等。
未來的風險考量中,高盛研究部認爲保護主義升溫和氣候變化是最重要的長期風險。其中,我們認爲前者将給資本市場增長前景帶來更大的風險,而民粹民族主義可能會加劇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