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信馬
題圖 | 官方圖片
孟晚舟又一次到了聚光燈下,以全新的身份。
4 月 19 日,在深圳的華爲總部,第 20 屆華爲全球分析師大會正式召開。和去年一樣,開場的演講由華爲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帶來,但更引人注意的,卻是在他之後,以華爲輪值董事長的身份進行演講的孟晚舟。
3 月 31 日,華爲發布公告稱,根據輪值董事長制度,2023 年 4 月 1 日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期間,由孟晚舟女士當值輪值董事長,目前她在官網上的職務已經變成 " 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
圖片來源:華爲官網
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華爲公司的最高領袖,主持公司董事會及董事會常務委員會。目前華爲的董事長是梁華,另外三位輪值董事長分别是徐直軍、胡厚崑、孟晚舟。相對來說,孟晚舟最年輕,也是唯一非業務線出身的(輪值)董事長。
自 1993 年加入華爲開始,孟晚舟在華爲的履曆一直與财務相關,華爲創始人任正非曾說過:"(孟晚舟是)财務做得很好的人,她關注的是平衡、關注的是管理、關注的是有效率。華爲的領袖不是橫向平衡,而是縱向突破,所以她将來不可能做 CEO,也不可能做董事長。"
對孟晚舟來說,在華爲艱難的時刻擔此重任,既是榮耀也是沉甸甸的責任,也需要更多的考慮全局。可能和任正非之前說的恰好相反,并不是孟晚舟缺乏縱向突破的能力,而不能做董事長,而是成爲輪值董事長的孟晚舟,不僅需要縱向突破的能力,還要有橫向平衡的能力,來承擔起新的責任。
在大會上,孟晚舟發表了 " 初心如磐,奮楫笃行,共赢數字化未來 " 的主題演講,演講的核心内容包括三個洞見:
首先,戰略驅動是根本,數字化本質是戰略選擇和戰略規劃,成功的數字化轉型都是由戰略驅動,而非技術驅動。
其次,數據治理是基礎,隻有通過對數據的科學治理,數據在企業内部的流動才具有意義,不同維度的數據彙聚在一起才能創造新的價值。
最後,數據智能是方向,數據正在成爲生産力,作業數字化、數字平台化使得數據清潔、透明、聚合,是轉型的基礎;平台智能化,智能實戰化使得數據随需、易懂、有用,是數字轉型的深化。
孟晚舟講到:" 數字化是整個産業鏈的新藍海,躍升數字生産力正當時。華爲将在聯接、計算、存儲、雲等方面保持投入,爲客戶提供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的‘ 4 極’數字基礎設施,攜手夥伴共同助力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的‘ 4 化’,即作業數字化,數字平台化,平台智能化,智能實戰化,共赢數字化未來。"
以下是孟晚舟女士演講的内容,經 DoNews 整理:
女士們、先生們,還有各位的行業分析師們,很高興在這裏和大家見面。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數字化浪潮奔湧而來,勢不可擋。今天我想圍繞着這個話題報告一下華爲在數字化建設上的一些思考,也期待着千行百業能在這個數字化轉型的新時代創造新的生産力,迸發新的生命力。
人類文明浩浩蕩蕩,一路從刀耕火種到精耕細作,從工業革命到信息社會,再到今天的智能社會,于綿延的千秋歲月中,創造了先進不朽的思想。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發展了多元荟萃的文明技術。伴随着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技術創新的每一小步,都帶來了生産力的極大躍升。在數字化轉型的新時代,變則通,通則久。人類認識新規律,創造新事物的方式正在發生改變。那些曾經被奉爲圭臬的真理,正在不斷的被颠覆和刷新,這必然對産業創新、經濟發展産生深層次的影響。
數字經濟正在成爲從全球要素資源的重組,全球經濟結構的重構以及改變全球經濟格局的一個關鍵力量。華爲在智能經濟研究報告中表明,數字經濟對全球總體 GDP 的貢獻份額在不斷的攀升。預計到 2025 年,大約 55% 的經濟增長将會來自于數字經濟的驅動。
全世界都在擁抱這個機遇,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紛紛制定了各自的數字化的戰略。2026 年,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支出将高達 3.4 萬億美元,這是整個産業鏈的新藍海。無論是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還是那些支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都會面臨巨大的市場空間。無論是當下還是長遠的未來,數字化的旋律一旦奏響,便穿透企業的邊界,連點成線、聚線成面,共同創造産業互聯網的新時代。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随事而制。數字化是共識度最高,也是當下确定性最高的話題。數字化已經成爲越來越多國家、企業和組織的共同話題。數字化技術将驅動生産力從量變到質變,并逐漸成爲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躍升數字生産力正當時。面對這樣的數字化機遇,華爲将在連接、計算、存儲、雲等方面保持投入,爲客戶提供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的 "4 極 " 數據基礎設施。
在連接産業,從人到物,從家庭到工廠,從地面交通到地下礦道,極爲豐富的行業場景,要求連接無處不在,無時不快。我們預計,我們将持續去推動建設 5.5G 時代領先的數字基礎設施,構建千億物聯換造體驗的網絡能力。
在計算産業,未來的算力将像今天的水和電一樣觸手可及,随需而用。我們将圍繞着多場景多樣性的算力需求,不斷提高在通用算力、人工智能計算上的能力。華爲雲将沿着行業數字化的雲底座和智能器保持投入。華爲自身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所沉澱的技術、工具和經驗将持續開放在華爲雲上。與此同時,我們的全球夥伴也會将他們的優秀實踐逐漸承載在華爲雲上,支持企業上好雲、用好雲。根深才能葉茂,土沃才能花繁。
圍繞着數字化,華爲在基礎軟件領域持續創新。目前我們已經發布了歐拉、鴻蒙操作系統,編譯器、高斯數據庫分析 AI 架構,而且我們将 openEuler、OpenHarmony 貢獻給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我們期待通過軟件開源來實現産業生态的繁榮。在勞作數字化底座的同時,華爲也将深入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的場景,讓數字技術能夠真正成爲生産力。
在過去的幾年裏,伴随着順流之波濤,逆流之洶湧,我們的專家夥伴和客戶一起去研究數字化解決方案。我們走進工廠,走向海港,去推進數字化技術的細膩觸角在各行各業的枝頭。如今我們已經能夠看到數字技術的說累累碩果。在百米礦井的礦車裏,我們看到了 5G 應用的動人場景。在智能工廠的流水線上,我們看到了暗藏巨變的産業契機。在智慧港口的龍門吊上,我們看到了破浪而來的智能清水,來數字技術的星星之火,正在點亮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這将深刻的改變産業,改變行業。在這裏我想給大家分享兩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我想說一下信義玻璃,信義玻璃是中國最大的玻璃制造企業,它有 11 個工業園區,有幾十條生産線。過去信義玻璃的業務數據是分散和存儲在上百個應用系統中,而且數據标準、數據口徑都不統一,可以說是車不同軌,說不同文。比如天然氣的數據,有的彩線顯示的是最大值,有些彩線顯示是平均值。所以他們在做整體能耗優化的時候無從入手。
面對客戶的一個痛點,華爲将 IT 數據和 200 多個生産設備的 OT 數據融合在了一起,首先實現了數據的透明可視。其次,通過采集生産工藝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來構築了數字化運營的底座。基于這些數據以及這些數學模型,使得優秀的經驗能夠被快速複制。當這套數字化解決方案實施之後,産線的天然氣能耗大幅降低。據信義玻璃自己的統計,每年至少可以節約 3 到 4 億人民币的天然氣能耗。可見,數字技術正在爲企業構築智慧的新藍圖,并且能夠爲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而這個核心就是讓數據說話,從而使我們的生産決策能夠更精準。
接下來我想說一說數字化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我們看到數字化技術使得普惠教育和平行教育成爲可能。無論是在深圳還是嶽陽,還是西部的天水,很多學校都配備了電子屏,也配備了性能作業的網絡老師。上課的時候可以依托豐富的虛拟資源、虛拟教具、虛拟環境,讓學生更加容易去理解知識和接受知識。那學生在課後也可以通過網絡更加容易的去找到知識,拓開自己的知識邊界,建立和知識的主動連接。
由此可見,數字技術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它不僅僅是商業價值。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它既是我們整個行業的共同機遇,也是我們所要面臨的挑戰。獨木不成林,一川難成海。在這個過程中,華爲将與夥伴一起推進數字化的轉型。
首先,我們會持續深化與産業組織的合作,通過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來繁榮産業生态,讓更多的夥伴和開發者加入到數字化産品和解決方案的創新中來。
其次,華爲會堅守以利益爲紐帶,以誠信爲基礎,以規則爲保障的原則,加大我們對夥伴的投入。
與此同時,我們将持續培養數字化人才。我們通過了 ICT 學院、ICT 技能大賽以及未來種子 2.0 計劃這樣的一些安排,爲學校提供最新的數字化教學案例,也爲學生提供最先進的數字化實踐機會,來幫助整個行業培養未來的數字化人才。前面我提到華爲以 "4 極 " 爲目标,打造極簡的架構,極高的質量、極低的成本、極優的體驗的這樣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來幫助我們的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我下面要講講 "4 化 ",這也是華爲的理解。我們認爲一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是沿着 "4 化 " 的方向去前進。作業數字化、數字平台化、平台智能化、智能實戰化。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面,我想分享一下華爲在過去近十年數字化轉型中的幾點認識,希望能給大家做一些分享。對一個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百轉千回才能見到曙光啊,華爲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就經曆了從起步到初具規模再到行業領先的過程。我們和很多的企業一樣,我們也面臨了同樣的困境。這個困境就是我們不是一個數字原生的企業,通過一系列的管理變革,我們以數字化的方式,數字化的思維及能力重構了我們的業務。在這持續的變革中,研發、制造、銷售、交付、财經等等領域都階梯的開展了數字化轉型工作。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得到了極大的能力提升。
在我們看來,數字化轉型戰略是根本,數據治理是基礎,數據智能是方向。首先我想說一說,數字化的本質是戰略選擇和戰略規劃。成功的數字化轉型是由戰略驅動的,而不是由技術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這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爲什麽?因爲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一場深刻的複雜的系統革命。沒有願景的牽引,沒有文化的匹配,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解決方案是不可能産生價值的。所以說,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并不是在于數字化這三個字,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變革意識。
數字化轉型要對準的不是數字化技術,而是要對準戰略方向,支撐戰略達成,實現既定的商業目标。這是數字化轉型的起點,也是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我們引入新的技術,試用新的裝備是必不可少的,而這隻是實現手段。隻有通過對數據的科學治理,數據在企業内部的流動才具有意義。不同維度的數據彙集在一起,才能創造新的價值。這是我想分享的我們的第二點認知。首先數據要有源且同頻。
剛才在周紅的 PPT 中,大家看到我們在這個智慧礦山的解決方案中引入了數字化技術。其實大家都應該了解井下的設備是衆多的,而且技術标準各不相同。爲了能讓這些設備連接在一起,華爲的煤礦軍團與國家能源集團聯合我們的合作夥伴開發了礦鴻——面向礦山設備的新一代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它能夠讓所有的設備都講普通話。截止到 2022 年底,礦鴻已經部署了超過十個煤礦,實現了 3300 多套設備的數字化管理和運營。這是數字化的第一步。
其次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數據的集成與匹配。面對業務對象、規則過程的數字化,要讓我們的作業轉化爲數據。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華爲的付款對,在過去在我們沒有做數字化變革之前,各類的文檔付款要求傳遞到财務需要數天時間,而财務又需要數天時間。對這些文檔進行審核,才能啓動匹配付款。而現在,華爲的 IT 系統在單據環節能夠自動集成和全檢識别多維數據,能夠實現分鍾級的自動匹配,極大的提高整個鏈條的付款作業效率。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基于數據湖數據倉技術的數據彙聚與數據共享。今天的華爲,我們的業務數據和财務數據大多數都已經入戶。這樣做的好處是業務和财務能夠實時共享同一套數據源,并且基于這同一套數據源,基于自身的管理需求和管理,側重去做延伸應用的開發和叠代。顯然,數據正在成爲生産力。在華爲近十年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作業數字化、數字平台化、平台智能化、智能實戰化正在實現小問題自動決策、自動執行、零大問題推送分析輔助決策。
在這裏我們可以跟大家繼續分享一個兩兩個華爲的實踐案例。第一個我想講講财經的知識圖譜。多投資中支财經是一個知識密集型和規則密集型的領域。過去爲五年,我們圍繞着财經的知識做了結構化、顯性化和集成化的三化管理,并逐步構建了高精度的财經知識圖譜。到目前爲止,這個知識圖譜已經包含了 1100 多萬個實體、2200 多萬個關系圖譜,實現了财經專業知識的數字化,存儲管理與傳承。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能使專業能力承載在個人上,也能使專業能力承載在組織上。
因爲通過知識圖譜,它可以消除知識的孤島,員工對知識的高效搜索和咨詢得到了保障。過去員工在面向問題的時候,他需要專家的答疑,需要專家的支撐來解決他共同的實際問題。而現在我們員工面臨問題的時候,他隻要用知識圖譜技術,他就能夠随時随地的自動去尋找規則,自動去獲得答案。所以就是知識圖譜帶來的價值。
第二個案例,我想分享一下華爲生産線上的排産,華爲的制造體系每年要處理億級的訂單排産,以往主要是靠業務規則和人的經驗。由于排産人員的經驗不同,出發點不同,思考點不同、邏輯不同等等,這些問題我們會經常出現,要麽資源沖突了,要麽資源浪費了,也會出現訂單延誤的情況。而現在在我們的車間,線體設備和工序這樣的制造要素上,已經基本實現了全面的數字化。結合科學調調度理論,構建各種場景的排産模型,實現了自動化排産。尤其是我們的 SMT 排産,它通過了數學模型的構建,極大的提高了整個的排産效率。因此,我想說作業數字化,數字平台化,使得數據清潔透明、聚合,這是轉型的基礎平台。智能化、智能實戰化,使得數據随需、易懂、有用,這是數字化轉型的深化。
我們預計到 2030 年,全球連接總量将突破 2000 億。與此同時,企業的網絡接入、家庭的寬帶接入,個人的無線接入将迎來萬照連接的時代,通用算力将增長十倍,而人工智能算力将增長 500 倍。數字化的曆程必然是波瀾壯闊的。我們在歲月流轉中看到了生生不息,在風起雲湧中見進行堅韌恒久,慢慢真誠,開啓長路未必遙遠。在痛并快樂的過程中,唯有充滿韌性和隻争朝夕的氣魄,才能成爲這個大時代渲染一份前所未有的斑斓。我們将與客戶夥伴一起共同推進數字化轉型,共赢數字化的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