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伊
在昨天傳祺 E9 的發布會上,在很多人更關注車的狀态下,我似乎更樂于注意到蘇炳添,成爲了這款車的首批換購用戶。
你認識的蘇炳添,究竟是什麽樣?是一百米賽道上永遠的亞洲飛人?是暨南大學體育學院教授?還是充滿青春熱血,爲年輕人無處宣洩的激情而打造的廣汽傳祺影豹的代言人?
可能在昨天之前,這些都是。但如果你看完了昨天廣汽傳祺 E9 的發布會,可能會發現,這個男人變了,居然要開上 E9 這樣一款 MPV 車型了。
你看,男人的一生中,總要有一輛 MPV,即便是猛如蘇神,也無法逃脫這個宿命。
仿佛從幾年前開始,這種類似于廣告詞一樣的産品更叠邏輯,似乎成爲了越來越被人接受的一套邏輯,其原因就在于人們的用車習慣,家庭的人員結構開始了逐步的變革。因而,MPV 成爲了新時代、新家庭的新選擇。
這一點從産品銷量上其實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的。比如,同樣是傳祺的 M8,在 2022 年的整體銷量就排到了整個細分市場的第四名。除了第一名的五菱宏光這種拉貨裝人全能的 " 怪物 " 車型之外,GL8 和賽那排在了它之前。
顯然,如果單論功能性,家用 MPV 已經可以排在商業的五菱宏光和商務的 GL8 之後,撬動市場的格局了。
當然,這個格局并不僅僅隻限于仍然使用内燃機,以及最多搞個輕混的産品們。更包括了極氪的 009、騰勢的 D9,這樣探索純電的 MPV 産品,也同樣有了很強的市場反饋。
所以,毫不誇張地說,盡管體量仍然不大,但 MPV 至少已經迎來了中國市場上,最好的時代了。
所以,現在的問題,在這個最好的時代中,E9 究竟能拿出怎樣的産品。
平衡的混動,可能才是适合 E9 的
其實剛才我已經說到了,如今走能源形式走得最遠的,可能是純電動的 MPV。你可以在騰勢的 D9,極氪的 009 上,見到一切你想象得出的豪華配置、科技配置,甚至有時候,你會覺得有些冗餘。
但對于傳祺 E9 這樣一款,售價在 30 萬 -40 萬元區間内的,主打兼顧家用與商務的産品來說,如何做到平衡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比如,在家用的場景下,如何做到配置與空間的适度與足夠,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畢竟,對于帶着全家出行的人來說,過高的科技性配置,使用率低又加重了購車的成本。
與此同時,在商務的場景中,如何實現更舒适的環境,更低的使用成本,以及更高的補能效率,是另一個需要平衡的事情。因此,我們首先看到的,是 E9 所采用的 DHT 混動的動力總成。
顯然,這是目前能源形式百花齊放的大環境下,一個相對穩健的能源形式。但你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相對更可靠的能源形式。事實上,即便在廣汽傳祺中,這樣的混動能源形式,也已經是相當成熟了。
作爲國内最早進入混動研發領域的汽車品牌,廣汽傳祺已經研究混動 14 年的時間。如今,他們已經率先完成了國内雙電機串并聯 DHT 開發量産。
因而,你會看到廣汽傳祺的 E9,搭載了目前這個級别 MPV 中,唯一的 2.0T 混動專用發動機,并匹配了廣汽首創雙電機平行軸串并聯 DHT。當然,在純電行駛的電池方面,使用的是如今在電池安全方面極抓眼球的彈匣電池技術。
那麽,這一套混動的動力究竟能提供怎樣平衡的行駛表現呢?
首先是 1032km 的綜合續航,百公裏電耗 21kWh,百公裏饋電油耗 6.05L,基本可以算是目前采用混動的動力系統裏,最靠前的梯隊了。
但熟悉汽車的人都知道,這隻是紙面數據,更重要的是,在真正的日常使用過程中,它能給出怎樣的使用體驗。
目前看來,E9 采用的是目前主流的純電、純油和混動三種工況模式。但在使用邏輯上,是有優先級的。
比如,在城市擁堵路況下,純電就會被變成優先模式,136km 的 CLTC 工況續航,其實已經足夠滿足一個超大型城市的通勤需要。
但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這套能源形式背後的使用邏輯。比如,在短途通勤中,車輛的靜谧性與行駛的平穩性,因發動機的不介入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在長途的行駛過程中,全家出遊不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超越其他電動車,去搶那一根充電樁;商務出行,則更不需要浪費時間去等待至少 40 分鍾的補能時間。
這顯然是 E9 選擇混動的最重要原因。現實且實用的場景化應用,顯然要比完全走在科技的尖端要顯得更爲合适與适用。
全新的戰略,邁入全新的時代
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廣汽傳祺就發布了全新架構 i-GPMA,并依據這個全新的架構來打造 "XEV+ICV"(混動化與智能化)雙核戰略 2.0 時代,而 E9 就是在這個雙核戰略之下的首款車型。
簡單來說,這樣的整體産品戰略,以及首款車型錨定 MPV 市場,是有足夠的考量在其中的。首先,憑借此前的 M6 與 M8 車型的熱度,傳祺已經在 MPV 這個新興市場中有了足夠的關注度和話語權,以及市場份額。因而,E9 的出現,首先可以作爲傳祺全新産品戰略的非常合适的使用者。
一方面,全新且更合适的動力體系,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全新技術戰略加持下的産品,可以進一步助推産品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并有望爲廣汽傳祺 MPV 的銷量助力。
當然,這樣的技術路線,并不僅僅隻是目前采用的動力形式,未來在 XEV 體系的推動下,廣汽傳祺的動力形式還将增加到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REV ( 增程式混動車 ) 、HEV ( 混合動力 ) 。
也就是說,未來不止是 E9,更多的廣汽傳祺旗下産品,都将擁有更豐富的新能源動力組合的選項。
而在智能化的領域中,E9 已經依托 12.3 英寸副駕娛樂屏、15.6 英寸二排吸頂屏、14.6 英寸懸浮式中控屏等 7 塊科技屏幕,搭建出了一套完全的,全方位的人機交互使用場景。當然,這樣的智能化還包括了依托高達 26 個智駕傳感器所實現的,ADiGO Pilot 智能駕駛系統。
在這套 L2 級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之下,基本已經實現了目前最主流的駕駛輔助功能。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車輛能記憶 10 條泊車路線,具有自動避障、自動會車、禮讓行人等功能。而通過未來的 OTA 的升級,E9 還可以獲得 1000 米智能記憶泊車功能。
簡單來說,功能還是那些功能,但深度學習加後台升級,可以讓 E9 在相同的功能框架内實現更精細,更深度、更細節的具體實現場景。
因而,E9 目前來看不論是在能源形式、還是智能體驗上,承擔的都是先行者的重要任務與使命。而市場的真實反饋,則将會爲廣汽傳祺的整體電動與智能化戰略,提供最真實、有用的反饋。
從這個意義上說,可能 E9 的重要性已經不止于一輛能源形式更新、智能化程度更高的 MPV 這麽簡單了。
結尾
對于包括蘇炳添在内的更多人來說,家用汽車的盡頭,可能就是一輛能夠兼顧家庭、兼顧事業的 MPV 車型。而在選擇的過程中,選擇一款好用、實用、智能程度高且能随時升級,使用更先進的電池技術來保障安全的 MPV,顯然就成爲了一個比盡頭更盡頭一些的選項了。
而這些,也就回答了我最初的問題,這些,才是 E9 更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