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自今年 8 月 1 日起施行。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修改對積分市場供需、積分價格的調節作用會顯著增強,将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
積分市場化交易機制建立
爲促進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工信部等五部門于 2017 年 9 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積分辦法》),其實質是通過建立積分交易機制,形成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
比如,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爲該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與達标值之間的差額。實際值高于達标值産生正積分,低于達标值産生負積分。工信部建立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台,統籌推進積分公示、轉讓、交易等工作。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積分辦法》發布實施後,組織實施了 5 次積分交易," 行業企業普遍加大研發投入,産品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規模快速擴大,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呈現良好态勢 "。
2022 年,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較 2016 年下降 40.8%;新能源乘用車産量 603.6 萬輛(納入積分核算數量),較 2016 年的 33.5 萬輛增加 17 倍;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裏程、平均百公裏電耗分别較 2016 年提升 106.8%、下降 21.5%。
2021 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規模快速提升,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要求。" 與此同時,《積分辦法》執行中出現機制不夠靈活、市場供需調節能力不足、積分價格波動較大等問題。" 工信部産業政策與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說,爲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亟需再次修改《積分辦法》。
新增新能源汽車積分池管理
此次修改了哪些内容?
——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将 2024 — 2025 年度新能源乘用車标準車型分值較上一階段平均下調 40% 左右,并相應調整了積分計算方法和分值上限。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調整是爲保障實現 2025 年油耗目标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 — 2035 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标,綜合考慮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積分合規成本變化情況,按照積分供需平衡的原則,經反複測算得出的。
——建立積分靈活性交易機制,探索建立積分池制度。上述負責人介紹,由于積分供需會因爲技術進步、市場結構變化而變化,經充分征求行業企業意見,決定設立積分池以調節積分市場供需。
具體來說,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供需比超過 200% 時啓動積分池儲存,允許企業按自願原則在積分池中儲存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供需比低于 150% 時,允許企業提取儲存的正積分。
——優化其他積分管理制度。包括增加企業平均碳排放水平公示要求,提出适時研究建立與其他碳減排體系的銜接機制;延長企業負積分抵償報告提交時間和完成負積分抵償歸零時間;提高積分交易靈活性,規定企業購買的正積分可以抵償和結轉;調整核算年度内車輛統計基準等。
積分市場供大于求情況将改善
此次修改,預計将對積分市場産生哪些影響?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有關負責人分析,由于《積分辦法》運行的實質是建立市場化交易機制,過程中出現積分價格波動不可避免,但此前實施過程中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積分價格偏低等情況。
比如,2019 年以來考核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加上 2020 年疫情影響,導緻新能源正積分供應減少,積分供需形勢收緊,積分價格随之走高。而自 2021 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供應充足,同時由于測試工況切換,企業平均油耗變化情況好于預期,油耗負積分規模降低,導緻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供給充裕、積分價格走低。
據介紹,此次《積分辦法》修訂充分考慮了上述情況。特别是考慮到前期工況切換對油耗目标值的 " 放寬 ",下一階段油耗目标值及實施要求需優化調整,企業預計會充分利用積分池預存積分,以備 2025 年後提取使用。
" 總的來看,随着新能源汽車積分考核的加嚴和積分池制度的落地實施,積分市場供大于求情況将得到改善,積分交易價格将逐步平穩并趨于合理水平。"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有關負責人說,據初步了解,企業對此均有預期,認爲此次調整對積分市場供需、積分價格的調節作用會顯著增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台;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