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 / 文 最新美劇《空戰群英》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監制的二戰三部曲的最終章。拍完以諾曼底登陸爲背景的《兄弟連》和《太平洋戰争》之後,他把視角投向了天空。二戰是大規模空戰起決定作用的大戰。争奪制空權、對敵方縱深進行大規模轟炸,都是二戰的首創。相比陸戰和海戰,空戰的殘酷程度一點不差。《二十二條軍規》從側面描述了空戰的慘烈:隻有瘋子才能獲準免于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但你一旦提出申請,恰好證明你是一個正常人,還是在劫難逃,無法免于飛行。
二戰歐洲戰場的空戰其實有不少值得挖掘的曆史細節,比如在烏克蘭上空曾經發生過一起被稱爲 " 陸上珍珠港事件 " 的空戰,可以作爲我們思考當下地緣政治的複雜與多變的參照。遺憾的是,無論是斯皮爾伯格還是該劇集編劇都沒能将這樣重要的事實和讨論納入到這部宏大美劇的叙事之中,《空戰群英》沒能引發二十幾年前《兄弟連》上映時的轟動效應,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美蘇結盟
珍珠港事件是二戰的轉折點,日本發動對美國的奇襲,美國加入二戰,也開啓了與蘇聯的結盟,同盟國與軸心國的力量對比反轉。但曆史上還有一次重要的空戰,發生在烏克蘭上空,被稱爲 " 陸上珍珠港事件 ",可以說爲戰後冷戰的嫌隙埋下了種子,卻鮮爲人知。
在 1944 年 8 月,美軍在完成了一次對德國東部目标的攻擊之後,順利在烏克蘭的美軍空軍基地降落——沒錯,美軍在當時的蘇聯境内的烏克蘭建立了空軍基地,而美軍在蘇聯的任何行動都需要得到事先允許。德軍對此次行動已經産生了懷疑,派出戰鬥機尾随美軍。美軍發現敵機偵查之後要求立即升空,以便将其擊落,但沒有得到蘇聯的允許。美軍轟炸機群降落之後,忙碌一天的飛行員很快就回營房休息,無人警戒。在英國基地,英國人提供了很好的防空保護,蘇聯也承諾能做到一樣好。
意想不到的是獲得情報的德軍當天就發動了一場奇襲,大批轟炸機突然出現在烏克蘭美軍基地上空,缺乏雷達和防空能力的蘇軍并沒有發現德軍的行動,在德軍臨近之後也沒有戰鬥機即時升空迎擊。結果仿佛珍珠港事件再現,德軍将停機坪的美軍轟炸機悉數炸毀,大多數美軍人員雖然得以躲入簡陋的掩體并存活,可還是有幾位運氣不好的被炸死。蘇軍的死亡更多,包括前來報道的《真理報》記者。" 陸上珍珠港事件 " 加劇了美蘇之間的分歧。美軍認爲蘇軍無能,蘇軍則在此後進一步強化了對美軍的控制。《歐洲之門:烏克蘭 2000 年史》的作者浦洛基在《被遺忘的倒黴蛋:蘇聯戰場的美國空軍與大同盟的瓦解》将這段不爲人知的曆史爬梳出來,很值得玩味。這麽有視覺沖擊力的情節,如此能啓迪當下的地緣政治曆史,斯皮爾伯格卻忽略了,着實可惜,可見劇作家、曆史學家和地緣政治研究者的差距。美蘇的這種 " 既結盟卻又勾心鬥角 " 的複雜暧昧關系或許并不符合斯皮爾伯格對大戰黑白分明的宏大叙事,戰争後期的某次德軍突襲得手也不符合全劇的勝利基調。
事實是,二戰後期美軍爲了攻擊德國縱深和在東歐的基地謀求與蘇聯合作。美軍提出,如果美國的 B-17 飛行堡壘重型轟炸機轟炸完位于東歐的德軍目标後在烏克蘭降落,可以給更貼近蘇聯防線的德軍以重創。此時,斯大林的主要目标是美國人盡快在歐洲——西線而不是南歐——開辟第二戰場,迫使德軍從東線抽調部分軍隊,以減輕蘇軍在東線的壓力。烏克蘭的美軍基地成了雙方讨價還價的重要砝碼。
最終,在羅斯福總統兒子的親自參與下,蘇聯同意在烏克蘭爲美軍提供兩個基地。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前夜的 1944 年 6 月,美軍終于得以從非洲開拔到了烏克蘭,美蘇的合作進入蜜月期。可惜蜜月并不長久,美國人的天真很快就被蘇聯人的狐疑和專斷打碎。
蘇軍擔心會說俄語的美軍士兵——美軍派駐的士兵許多都可以上溯到俄羅斯甚至烏克蘭的血統——會滲透蘇聯社會,也擔心美軍利用空軍基地染指烏克蘭的領土。這些都體現了美蘇結盟背後缺乏關鍵的互信。當然,雙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也引發了不小的沖突,比如美軍受不了在地上挖個坑就湊合的簡易廁所,而蘇聯則擔心當地的烏克蘭人羨慕美軍的富足。
不過,遭遇了 " 珍珠港 " 式的慘烈空襲之後,蘇聯人的勇敢和犧牲精神也深深打動了美軍。在美軍倉皇躲進簡易的避難所時,蘇軍的戰士在空襲間歇勇敢地沖向停機坪上的 B-17 飛行堡壘重型轟炸機,試圖撲滅機上的火焰,許多人因此在下一波空襲中英勇犧牲。當然,這背後也折射出兩種不同的文明觀。在機器與人的選擇中,蘇聯更寶貝精密的機器,浦洛基在《切爾諾貝利:一部悲劇史》中強調過這種對人命的輕視。
這種複雜的結盟關系,相比美軍與英國皇家空軍在酒吧裏的鬥嘴和鬥毆要複雜和精彩得多,也更具表現張力。" 陸上珍珠港事件 " 過後沒多久,蘇軍就開始了将美軍逐出烏克蘭的努力。
戰争的 " 間接傷害 "
《空戰群英》中自然有不少獨屬于空戰的鏡頭。例如:轟炸機墜落之前,機組都要開槍擊毀精準轟炸定位儀。格拉德威爾在《戰争與沉迷:夢想、誘惑與二戰中的漫長黑夜》中專門介紹了美軍這一用于精準轟炸的儀器。當時,精準轟炸定位儀是堪與原子彈媲美的技術發明,背後是精準轟炸的支持者與地毯式無差别轟炸的擁趸之間激烈的争論。前者希望在轟炸中最大限度減少對平民造成的傷亡,依靠精準轟炸打擊總體戰所需要摧毀的敵方基礎設施,比如橋梁、關鍵工廠、供水和供電等,極大削弱對方的恢複力,加速己方的勝利;後者則強調通過局部的大規模無差别的殺傷,削弱敵人的鬥志,同時摧毀敵人的基礎設施,達到逼迫敵人無條件投降的目的。
從一戰開始,戰争就進入了總體戰,無論是軍隊還是平民都有重大死傷,戰争對平民造成的死傷被稱爲 " 間接傷害 " ( CollateralDamage)。精準轟炸定位儀的廣泛使用是美軍試圖減少空襲 " 間接傷害 " 的努力。但在實際操作中定位儀不一定精準,無論是惡劣天氣的幹擾,或者高空的寒冷導儀器潤滑油凝固,抑或是面對敵方防空炮火和戰鬥機攻擊時的混亂,都會影響到所謂 " 精準轟炸 " 的準頭,可謂 " 差之毫厘,失之千裏 "。
儀器的出現或許隻是給實施轟炸的美軍一些心理慰籍。在劇集中,當被俘虜的美國空軍官兵被驅趕着經過轟炸城市的殘垣斷壁時,都震驚于轟炸帶來的毀壞。當地居民看到美軍空軍士兵更是忍不住直接沖上去,有一兩個士兵被活活打死,非常寫實地描述了 " 間接傷害 " 的殘酷。" 間接傷害 " 有多大?1943 年夏天的漢堡大轟炸導緻 4 萬人死傷,占城市人口的 3%。更爲恐怖的是,二戰讓整個歐洲人口的 6% 死于非命。在波蘭,600 萬人,即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被殺害。二戰中,納粹犯下了滔天罪行。但盟軍的轟炸,尤其是中後期對城市的毀滅性轟炸造成的大量平民死傷,格拉德威爾在《戰争與沉迷》中有深刻的反省。
同樣值得刻畫的是轟炸機飛行員被戰争扭曲了的心理。《二十二條軍規》中譏諷了 " 完成 25 次飛行即達标的規定 " 如何被長官玩成 " 望梅止渴 " 的把戲。完成 25 次飛行任務平安歸來就可以解甲歸田成了支撐空軍大多數飛行員在殘酷的戰争中堅持下來的重要信念。可是在空戰初期,美國空軍遭遇到了巨大的傷亡,經常一次轟炸飛行,編隊近三分之二的飛機都被擊落。随着傷亡的加劇,補充上來的新兵又經驗不足,會導緻更大的傷亡。能夠修行到成功完成 25 次飛行的機組已屬命大,但現實的殘酷才剛剛到來,他們被告知完成任務回國的上限已經被拉高到了 28 次,然後是 30 次、35 次。一位飛行員最終在歐洲戰場完成了 55 次轟炸,創下紀錄。
轟炸給平民帶來的傷害,空戰中驚人的死傷,這些都會讓空戰的親曆者五味雜陳,愛國與犧牲精神是不容分說的主線,但遊移、膽怯、退縮、憤懑也是人之常情。《二十二條軍規》失之于冷嘲熱諷,而《空戰群英》的弱點是缺乏戰争中人性複雜維度的刻畫。
慘烈的空戰給後世的行爲科學家提供了不少研究素材。幸存的轟炸機傷痕累累返回機場,擺在空軍将領面前的問題是,到底應該如何利用幸存轟炸機的樣本來強化它的裝甲保護,降低高射炮帶來的攻擊?一般人會研究轟炸機那些地方中彈了,然後對中彈的部位強化保護。行爲學家卻提醒,這麽做無疑陷入了 " 幸存者偏差 ",應該增大樣本分析,看看大量傷痕累累的轟炸機都有哪些部位完好無損,增強這些部位的保護或許能讓更多的飛機安全返航。《空戰群英》這部劇集如果說有亮點的話,那就是還原了空戰的壯烈,堪比冷兵器時代兩大騎兵軍團的對決。《被遺忘的倒黴蛋》就記錄了美軍 B-17 飛行堡壘重型轟炸機遮天蔽日的機群給蘇聯人帶來的震撼," 戰機飛得很低,編隊排列緊密,每列有六架而總數超過十列。它們占據的空間大概有一公裏寬兩公裏長,簡直遮住了晴朗的天空 "。
整體而言《空戰群英》是一部過于典型的二戰影片,轟炸、敵後、戰俘營,場面宏大、英雄主義,但劇情設計 " 臉譜化 ",缺乏拉長時間尺度之後對戰争深層次的反思,是這部劇硬傷。二戰的曆史值得反思之處太多。因爲利益而結盟,即使最高層達成協議,缺乏基本的互信還是會造成合作的迅速崩塌。現代的總體戰造成的傷害太大,突顯了和平之珍貴。人類應該共同努力,将戰争從政治的工具箱中剔除。
(作者系著名财經作家,晨讀書局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