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鄭栩彤
繼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之後,有消息稱,黃仁勳也将于 6 月 6 日到訪中國大陸,屆時前往訪問騰訊、字節跳動、理想汽車、比亞迪汽車以及小米等公司。
黃仁勳,一個早年便在科技圈成名的 " 皮衣刀客 ",十幾年如一日的黑皮衣,左臂 " 焊 " 有英偉達圖标紋身,英偉達(NVDA.O)創始人兼 CEO ……借着 AI 的旋風和萬億市值再次成爲公衆的焦點。
圖源:網絡
在近期台灣大學演講台上,他一頭白發,披着黑色畢業長袍,沒有矽谷老闆常見的威嚴。
對着台下一衆仰望的台灣大學畢業生,黃仁勳表示:" 你們即将進入一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的世界。就像我在個人電腦和芯片革命之初一樣,你們站在人工智能的起跑線上,每一個行業都将進行革命性的改變和重生。"
改變和重生是當下的新命題,而在過去的 30 年,黃仁勳是如何帶領英偉達步步前行,并讓這家公司成長到全球沒有對手的局面。
圖形芯片的信仰者
黃仁勳出生于中國台灣,兒時曾輾轉泰國,之後來到美國,并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和普通的上班族一樣,他上了幾年班,但在年近 30 的時候,他成立了英偉達,并最終成爲新一代 "AI 之王 "。
故事始于他對 GPU(圖形芯片)領域的選擇,并成爲堅定的圖形芯片信仰者。
1993 年,英偉達誕生之時就開始專注小衆的圖形芯片領域。圖形芯片之所以冷門,是因彼時 CPU 芯片是計算機系統運算和控制核心,GPU 常被集成于 CPU 或主闆上,未得到足夠重視。
創業之初,圖形芯片市場尤其惡劣。多年後接受媒體采訪時,黃仁勳說到當時市場 " 不僅小還十分擁擠 ",當時市面上同類公司至少已 20、30 家,3 年之後更是超過 70 家,且因與微軟在 Windows95 上主導的圖形編程接口 Direct3D 不兼容,英偉達 1995 年推出的第一款産品就失敗了,公司經曆大規模裁員。
但作爲信徒,黃仁勳沒有改換賽道,他對圖形芯片賽道的堅持源于對 3D 的看好。
黃仁勳成長于電子遊戲時代,個人電腦彼時進入家庭,已生發娛樂需求,但當時 2D 遊戲市場不大。黃仁勳認爲 2D 遊戲敲不開市場天花闆,3D 則有機會,判斷 3D 電子遊戲将會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行業之一。
對 3D 電子遊戲的信念引發行業回響。
1995 年,日本遊戲公司世嘉向英偉達提供了一筆訂單,即便英偉達爲其研制的芯片因與 Windows 不兼容而瀕臨失敗,世嘉還是同意向英偉達付款,支持英偉達重新開發産品。
在黃仁勳後來的講述中,世嘉最後向其付款,避免了英偉達破産早夭。
随即,1997 年英偉達不負所望拿出令其名聲大噪的第三代産品 Riva 128。黃仁勳也接到了來自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電話,解決了産品代工問題,并與台積電開始了持續 25 年的代工合作。
3 年後,英偉達收購了行業最大競争者 3dfx 的股份,結束行業多年混戰。直至如今,遊戲和設計仍是英偉達的重要收入。在截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2024 财年第一季度),英偉達來自遊戲業務的收入 22.4 億美元,占總收入 31%,來自專業可視化業務收入 2.95 億元,占比 4%。
可見,時至今日,遊戲與設計仍是英偉達的立身之本。
但在此之外,GPU 還有多大可能?這是黃仁勳一直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選擇與堅持
人工智能成爲 GPU 最大的風口,更像是一件意外的事。幸運的是,英偉達多年爲 GPU 鋪的路完美地接上 AI 狂奔的軌道。
GPU 伴随遊戲從 2D 走向 3D,黃仁勳除了招攬了一批忠誠遊戲用戶,還讓顯卡在虛拟币 " 挖礦 " 場景的潛能被發掘,即便 " 挖礦 " 風潮很快退卻,但顯卡強大算力開始隐現。
圖源:英偉達官方微博
2023 年,OpenAI 旗下的大型語言模型 ChatGPT 突然爆火,引發全球 AI 浪潮,幾乎每家大型科技公司都将生成式 AI 模型納入規劃。人們突然發現,作爲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英偉達放眼全球幾乎無敵手。
而這與此前黃仁勳的一系列決策息息相關。
由于 GPU 算力的開放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與顯卡接入電腦提供圖像渲染服務的簡單過程不同,GPU 要适應各行業應用需求,需要變得足夠靈活。
此前,黃仁勳一直帶領英偉達更新硬件架構,2006 年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英偉達推出 Tesla GPU 架構,使 GPU 更适合通用計算,這一突破爲此後 Tesla 系列 GPU 運算處理器、桌面超級計算機、GPU 運算服務器應用至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奠定基礎。
構建軟件生态是黃仁勳做的另一個重要決定。在台灣大學的演講中,黃仁勳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中,黃仁勳 10 年前受台灣大學一位陳姓博士之邀參觀其實驗室,看到其用遊戲顯卡自制了一台超級計算機,當時英偉達已采用 CUDA 技術。
CUDA 是并行計算平台及編程模型,編程者借助 CUDA 可在英偉達的 GPU 平台上編寫應用程序。采用 CUDA 之前,GPU 生态相對封閉,采用 CUDA 則使 GPU 可用于科學計算、物理模拟等領域。2007 年,英偉達決定推廣 CUDA GPU 加速計算技術,黃仁勳和英偉達爲此受到極大壓力。
" 創造一種新的計算模型非常困難,自 IBM System 360 推出以來,CPU 計算模型作爲行業标準已存在長達 60 年時間。" 黃仁勳稱,爲推動開發者進行開發,英偉達利用遊戲玩家 GForce 遊戲顯卡建立用戶群,但因 CUDA 附加成本高企,英偉達的利潤在多年間大幅下降,市值低位波動,股東對 CUDA 持懷疑态度,希望英偉達專注于提升盈利能力。
" 但我們堅持下來了。" 黃仁勳不無驕傲的表示。
英偉達創辦了 GTC 大會,在全球不知疲倦地推廣 CUDA,接着新的應用程序出現了。2012 年,AI 研究人員發現了 CUDA,Alex Krizhevsky 在 GForce GTX580 上訓練出了 AlexNet,引發人工智能大爆炸。英偉達賭上一切風險去追求深度學習,10 年後,人工智能革命開始了。
AI 代言人
GPU 被 AI 研究人員發覺是一個巧合,但 GPU 确實非常适合 AI 訓練。GPU 以具強大并行計算能力爲特點,可同時處理多個簡單任務,适合矩陣乘法和卷積計算。在圖像渲染場景,GPU 可快速處理大量像素數據,AI 訓練同樣需要快速處理大量簡單數據。
重押 CUDA 後,英偉達爲深耕 AI 領域還做了很多鋪墊,包括推出 cuDNN 神經網絡加速庫、推出 TensorFlow 和 PyTorch 軟件包。
黃仁勳本人也成爲 AI 代言人。2016 年,黃仁勳将全球首款 AI 超級計算機 DGX 交給 OpenAI。2020 年,英偉達發布基于 Ampere GPU 架構的 A100 GPU 加速器,2022 年,英偉達發布了基于 Hopper 架構的 H100。A100 和 H100 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高性能 AI 芯片。
近日,黃仁勳還披露了相關産品的進展,包括 GPU 服務器 HGX H100 開始全面投産,超級芯片 GH200 Grace Hopper 全面投産,英偉達還發布了面向 AI 領域的超級計算機 DGX GH200,該超級計算機集成了 256 顆 GH200 Grace Hopper 超級芯片。
圖源:英偉達官方微博
對比同行,在老對手英特爾數次猶豫是否深耕 GPU 領域、AMD 不願重押 GPU AI 生成領域時,英偉達早早爲 AI 鋪路。展望未來,AI 将給英偉達帶來的業務增量難以估量。今年 3 月,黃仁勳稱生成式 AI 隻占公司收入個位數比例,占比很小。但未來 12 個月,來自 AI 平台的收入将大幅增長。
取舍之間
當下看,黃仁勳和英偉達的成功,在于 " 取 " 了遊戲," 取 " 了 AI,但黃仁勳更願意講述英偉達如何在 " 舍 " 中找到正确的發展路徑。
2010 年前後,移動市場風起,彼時英偉達已站穩遊戲顯卡市場,正尋找下一個突破口,于是順勢進入移動芯片領域,學習如何制造基帶芯片。但在快速叠代、充斥着價格戰的移動市場,英偉達始終站不穩腳跟,黃仁勳選擇退出。黃仁勳稱,英偉達本可以爲市場份額而戰,但公司應緻力于自己的願景。
正是在舍棄移動市場後,英偉達回歸主業,嗅到了與企業優勢更符合的 AI 風口。AI 産業此時進入英偉達的視野,黃仁勳稱打開了思路,發明了可以運行 AI 算法的新型機器人計算機,投身到這個未知規模的市場。
時間拉近,英偉達還放棄向了虛拟币 " 挖礦 " 大舉投入。
虛拟貨币 " 挖礦 " 熱潮中,顯卡需求一度暴漲。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英偉達曾推出加密貨币挖礦專用 GPU。2020 年年初,英偉達股價在 60 美元 / 股左右徘徊,至 2021 年年底,股價漲至超 300 美元 / 股。
但黃仁勳和英偉達還是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英偉達首席技術官邁克爾 · 卡根此前對外表示,其不相信加密貨币對人類有益,人們可以買英偉達産品,但公司不能支持他們的行爲。
礦潮退卻,與此相關的英偉達遊戲業務随即收入下滑,英偉達未拖泥帶水,馬上将注意力轉至自動駕駛芯片和 AI。
在英偉達财務報表中,汽車相關業務有一席之地,2024 财年第一季度,英偉達汽車相關業務收入 2.96 億美元,占總收入 4%。在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rX 演講後,黃仁勳又出現在聯發科發布會上,宣布兩家公司合作開發汽車座艙芯片。
英偉達對追逐正确的風口信念堅定,這與掌舵人黃仁勳的性格和經營理念有關。
黃仁勳本人極具危機感。他大約 10 歲與哥哥一同被送往美國與叔叔、阿姨同住,童年奔波坎坷,創建英偉達後,則總擔心公司要倒閉了。英偉達内部有一句習語:我們距離倒閉隻有 30 天。2020 年接受媒體采訪時,黃仁勳坦言 " 每天醒來都感覺我們快要倒閉了,一方面有充分自信,一方面又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沒有安全感 "。
黃仁勳還重視保持嗅覺敏銳。他稱 " 一個科技公司的 CEO 怎麽可能任職這麽長時間?唯一的方式就是保持閱讀、學習、傾聽、關注。唯一真正讓你學習的态度是保持謙遜。"
與充滿危機感的工作相對,黃仁勳的個人生活很簡單。他穿黑色皮夾克超過 10 年,原因是不需搭配顔色,還總穿一樣的褲子、T 恤、鞋子。他不需助理、司機,隻開一輛車,向媒體稱 " 每天做着同樣的事,過着普通的生活沒什麽不對 "。
如今,遊戲顯卡、AI 業務、智能駕駛芯片成爲英偉達的主要發力方向,未來似乎已經明确,不再變更。但面對萬億美元市值背後的期待,英偉達實際上能完成幾分?AI 風起後,各大科技廠商加快 AI 芯片及服務器研發,英偉達又如何應對?這些都待黃仁勳給出答案。
距離創建英偉達已經過去 30 年了,有消息稱黃仁勳近期将再次啓動了中國行的行程,而在行程規劃前不久,黃仁勳曾這樣表示 " 中國是科技産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 ",他表示,美國對半導體技術實施的出口限制,使英偉達感到束手束腳。
" 如果我們被剝奪了中國市場,我們沒有應急措施。因爲世界上沒有其他中國,隻有一個中國。"
新的 30 年将再次展開,這一次黃仁勳是否會有新的取舍,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