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選秀們,速速集合!
" 男團綜藝 " 來了,它真的來了!!
看——
清一色五官完整、打扮精緻的男生:
随時随地 " 想唱就唱,唱得響亮 " 的開嗓場面:
熟悉的 " 找回初心 "" 做自己 " 等熱血口号:
選秀要素都齊了!那麼初舞台如何呢?
咦 ...... 竟然是比拼繪畫耶!?
我确定沒看錯。
這就是國内首檔聚焦美術生的綜藝——
雖說對藝術這行不太了解,但是美術生有多卷我們都有所耳聞。
魔鬼集訓、地毯式閱卷、天才 vs 地才、藝術 vs 商業 ...... 聽起來有料又有趣。
果然,節目上的選手也大多是擁有漂亮履曆的卷王。
師從名門、名校畢業、年紀輕輕就簽約大公司 ......60 位青年畫家,能甩出厲害 title 的就有不少。
擔任評審的五位 " 策展人 ",同樣來頭不小。
代表觀衆 & 藝術愛好者的李誕、李冰冰、張智霖,以及專業視角的李象群(魯迅美術學院院長)、陸蓉之(第一位華人女性策展人)。
他們将發出邀請卡,邀請部分畫家參加自己的個展。
聽完介紹,是不是已經準備好接受藝術的熏陶了?
沒問題,Let's 藝術!
請品第一幅作品——《憫農》。
靈感來源于一張新聞圖片。
烈日下老農耕作的景象,令畫家想起自己的爺爺,于是他照着新聞圖進行了臨摹。
?
等等!
認真的?上節目臨摹來了?
新聞圖上錯落有緻的層次,變成了成人藝術班的入門級三分構圖;
人物不在黃金分割點上;
再湊近一點看,描繪稻田的筆觸甚至糊成一團。
不能說亂七八糟,隻能說毫無細節,不開提示真看不出這是稻田。
帽子為啥長角了?這就是藝術吧 …
畫家可能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于是在其它方面搶救了一下。
比如,自帶音響,播放一些蛙聲麥浪的環境音:
又比如,在顔料裡融入植物的氣味,讓畫布散發出大自然的芬芳:
氛圍到位了,他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父親、爺爺之間三代人的故事 ......
不是,這和你的畫有半毛錢關系嗎?
《憫農》一頓 " 差生文具多 " 的操作下來,我的感受是——
嗯嗯挺好的。
聽覺、嗅覺、觸覺都有了,除了視覺上不好看,其他都挺好的。
唯獨值得肯定的是,作者明明白白說出自己是臨摹,也介紹了原圖的信息。
再看看另一幅作品,畫家陳朗慕帶來的《重現的城市》。
不得不說,技法相當純熟,大尺寸畫布帶來直接的沖擊力。
在選手私下互評中,這幅畫作收到的也是一水兒的誇贊。
矮油不錯哦,節目還是有點水平嘛!
正當我品得津津有味時 ……
對不起,該來的還是來了——
這幅畫也有參考對象,并且也是一張照片:1940 年美國裝置藝術的拍攝作品。
這 ……
不能說毫無關系,簡直一模一樣。
當然,不能否認作者的畫功,可是,你是怎麼敢在節目裡大談創作思路的啊?!
什麼 " 人鎖着老虎的脖子 " 代表着一種征服與野心," 正在畫畫的人 " 是自我情感的投射 ……
可拉倒吧!仨美國人拍照片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這看圖說話的能力,仿佛看到了做 " 兩棵棗樹 " 閱讀理解時的我(辱我自己了)。
可能有人覺得,一幅畫臨摹不算啥,創作者從生活中和曆史中找找靈感也正常嘛。
那麼,請看該畫家以前的作品:
懂了,合着這位大哥是搞老照片彩色修複的呗 ......
再觀其他畫作,同樣 " 花活兒 " 不少。
比如,畫工不夠、材料來湊的 " 綜合材料畫 "。
以及,沒什麼個人特色、技術也乏善可陳的 " 潮流藝術 "。
藝術在哪裡,全靠一張嘴。
一系列大作擺出來,我一顆期待的心漸漸沉到了馬裡亞納海溝。
掐爪一算,不妙不妙。
這些人,不會真來選秀的吧?
Emmm…… 怎麼不是呢。
搜了才發現,這群 " 追尋初心 " 的男畫家們,來頭可真不小呢。
有坐擁 88 萬粉絲的演員,出演的網劇還有點小火。
大學讀的是建築設計系,畫圖紙估計還成,但正經作畫就不好說了。
人家也很實誠,表示自己 " 這段時間在盡力學習。"
聽到這話,本十級秀粉忍不住嘴角上揚。
這不就是參加選秀前,花一個月突擊唱跳基本功、一邊道歉一邊哭喊 " 我會努力 " 的秀星嗎?
這話我一年能聽八籮筐。
果然,專業的李象群老師一眼看出他是臨時抱佛腳,說他 " 在往專業上靠 "。
同時不忘提醒:" 千萬不要臨摹,要有獨創性。"
懂的都懂 …… 老師,您辛苦了!
什麼臨摹?老師能不能展開說說
那就看看咱臨摹大神,《憫農》的作者。
為什麼他總是飽含淚水?
因為,他也是個演員。
電影學院畢業,外表清純,内心幹淨。
演起來了吧?
有趣的是,他的宣傳片文案是這麼說的:
" 繪畫對于我來說,就像呼吸需要氧氣一樣重要。"
真能吹,也真敢吹。
如果繪畫是氧氣,那麼請問你沒畫畫的這些年,是怎麼呼吸的呀?
還有《這就是潮流!》總冠軍,學服裝設計的選手。
雖然有繪畫學習經驗,但已經八年沒畫過畫了。
什麼意思?
說明畫畫并不是他的氧氣。
少年,别集郵式上綜藝了,一個總冠軍還不夠你吹嗎!
說好的 " 會畫少年的天空 ",真正會畫的人沒幾個。
甚至連一筆一畫的繪畫鏡頭都要大海撈針。
額,如果戴着墨鏡畫畫的鏡頭算的話 ......
繪畫過程缺失,便也無從了解他們的創作方式、類型,甚至連是不是他們親手畫的都搞不清。
那麼,節目的重心放去哪裡了呢?
答案很簡單——講故事。
随手一戳進度條,就能看到畫家們在講故事。
不是聲情并茂的《祖孫三代一家人》,就是潸然淚下的《那年爸爸生病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來到了 " 我的區長爸爸 " 演講大賽!
一幅畫作有主題、有故事很正常,但不該讓故事喧賓奪主。
不憑畫風畫技,僅憑背後故事,就能封為 " 全場最好 "?
隔着屏幕都覺得智商被拉低。
你沒事吧?
好不容易等到策展人與畫家的交流環節,撲面而來兩個字——無聊。
非專業評審說不出什麼幹貨,選畫标準就是符合自己的偏好審美,全程 " 我喜歡 "。
唯有李誕能暫做觀衆嘴替,面對一些抽象的藝術品說出 " 我不懂 "。
真材實料的畫家能和他聊出一些東西來,而大多數肚子沒貨的隻能靠忽悠。
比如,李誕問:潮流藝術的價值和内核是什麼?是不是純純商業風?
面對自己這張堆砌日系元素的作品,該畫家回答道:" 為中國潮流藝術發聲 "。
?中國風果然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皇阿瑪聽了都火冒三丈。
至于被我寄予厚望的專業人士,毒舌标簽倒是沒有,到了鏡頭前反而格外溫柔。
陸蓉之耳根子極軟,聽了點感人故事就迫不及待地遞出邀請卡。
李象群院長明顯收斂了鋒芒,點評起來很是親切。
最犀利的反而是選手私下的互評内容 …… 可惜隻是一閃而過。
當我不死心地打開衍生節目,指望靠尊貴的 VIP 看一些采風、創作、大聊藝術的鏡頭時,猜我看到了啥?
嘿嘿嘿!
他們竟然在吃火鍋 + 尬聊耶!
具體聊聊,哪裡辛苦了?
當然,節目一共邀請來 60 位選手。
除卻一些單純刷臉、吸粉的,也有實打實的真 · 畫家。
詭計多端的芒果,慣會搞一些欲揚先抑劇本。
第一期讓實力畫家做背景闆,賺足了罵聲和流量。
到了第二期,又靠着一些精彩畫作和創作曆程,拉回了一絲好感。
據說很厲害的尤勇
真畫家一出來,就讓我瞬間懂得了什麼才是有意義的講述。
不搞煽情,全是技巧和真實。
不僅僅是講故事,還能夠幫助觀衆更好地去欣賞一幅畫。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的畫家莫裡加。
他帶來的國畫山水《肇慶》,撲面而來的大氣、詩意。
畫名肇慶,是莫裡加的老家,一座山水古城。
畫中不少細節也是出自他的生活與觀察。
比如若隐若現的崇禧塔。
一筆勾出塔的外形,可以看見墨色慢慢變淡,最後再用淡墨畫出塔内細節。
不需要過多的雕琢,寫意的氛圍一氣呵成。
再細品,還能發現他設計了留白和 " 氣口 ",使得畫作一下子活絡起來。
聽完這番介紹,感覺自己審美都提升了一點點,也讓我意識到:
原來不是不想聽故事,隻是不想聽華而不實的畫家擱那兒死鴨子嘴硬啊!
可惜,輪到實力選手上場時,場上的邀請卡已經不多了。
尤其是策展人陸蓉之,選人标準十分迷惑。
比如,欣賞擁有 " 純淨品質 " 和 " 真心 " 的選手。
是我沒有火眼金睛了 …
這如坐針氈的 30 秒,讓我想到了另一檔綜藝《演員請就位》。
這不就是郭敬明力排衆議,将 S 卡給何昶希的劇情嗎?
真正的演技或者畫功,都抵不過缥缈的 " 少年的純淨 "。
我說藝術家們,被綁架了你們就眨眨眼。
真的不想看到實力畫家做陪跑、還要被劇本羞辱的場面。
選手看完兩期節目後的 repo
其實,《會畫少年的天空》從立項初期就引發過争議。
說是向大衆科普藝術,為什麼參賽選手隻能是男性?
還真幻想走男團路子,收割女性粉絲?
額,和一些男粉絲 ...
被網友們發現和一頓怒斥之後,節目組此地無銀地在标題加上了男團季 " 男生季 " 的字眼。
但即便明年再做一個女生季,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說到底,繪畫藝術為什麼要以性别來區分?
分成少年季、青年季、老年季我還尚能理解。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老牌綜藝《廚藝大師》就是這麼做的
果不其然,心是歪的,路子就很難走正。
兩期節目下來,我看到的不是擅于 " 繪畫 " 的少年們,而是 " 會畫就行 " 的帥哥們(帥有待商榷)。
有點藝術,但不多。
在資本與顔值面前,藝術都可以往後稍稍。
雖然選秀已經殉了,但你可以永遠相信内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