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做飯點外賣,時間來不及點外賣,想換換口味點外賣 …… 由于方便快捷,手機點外賣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而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采訪發現,相比較在家做飯,外賣點餐存在嚴重的浪費情況。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已達 5.44 億,一份外賣造成的浪費或許不顯眼,但由于訂單數量龐大造成的餐飲浪費卻不容小觑。
近年來,我國通過多種方式倡導 " 光盤行動 ",民衆良好的就餐習慣正在逐漸養成。而在數字消費發展迅猛的今天,把控住 " 指尖 "、遏制因外賣點餐造成的糧食浪費,亟須引起政府部門、企業和消費者的關注。
" 去湊單 " 名為優惠實為浪費
" 有時候在平台點外賣,會出現一些滿減提示,比如滿 30 元減 5 元,滿 50 元減 8 元等,我就會因此再多點一些,多點的食物感覺就跟白給的一樣;有時候點夠一定錢數,還可以打折買一些小吃和飲料,很實惠。" 經常點外賣的消費者白雨婷表示," 但仔細想想,其實多點的那些食物往往不是不好吃就是吃不了。"
" 想點個早餐,煎餅 9 塊 9,豆漿 6 塊,這些就夠我一個人吃了,但必須買夠 20 元才能起送,所以我就隻能再點一份豆漿,或者随便加個雞排什麼的,但确實吃不了這麼多,最後也隻能扔了。" 消費者小王道出了他的苦惱。
" 小份紅燒肉 38 元,也就隻有 70 克,大份的 78 元,大概有 250 克,肯定是大份合适呀。" 點餐時,李欣會認真對比克數和價錢,她坦言," 雖然小份的設計挺好的,但性價比太不高、太不劃算了。"
據記者觀察,滿減活動、滿送活動、設置起送額度、小份餐等促銷手段,已成為外賣點餐平台和商家的标配。商家一般會按照消費金額由低到高設置不同的優惠檔位,正是這種 " 再湊一點更優惠 "" 再加一點更劃算 " 的機制,加之 " 去湊單 " 三個字的誘導,讓一些消費者難抵誘惑,無形中造成了外賣點餐行業 " 名為優惠實為浪費 " 的現象。
李欣還表示,有時候自己想找一家新餐館點餐,商家發出來的食物圖片都非常誘人,然而送到後卻讓人大失所望。" 嘗兩口就隻能扔了,不僅浪費食物也浪費錢。當然,以後我也不會再點這家的飯了。"
外賣點菜浪費同外賣業态特征息息相關
相比較外出就餐時大魚大肉的 " 剩宴 ",外賣點餐中的浪費似乎不算多,但基于外賣消費的龐大規模," 指尖上的浪費 " 彙集起來卻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外賣點餐中的浪費行為,究竟是誰之過?
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金勇表示,外賣消費多滿足工作、宅家等場景需求,大多數外賣以套餐、盒飯等份餐形式在外賣平台上售賣。經協會調查,由于外賣多以一人食為主,且用餐者食量不同,統一規格的套餐數量并不普适于所有用餐者。特别是主食,不少女性、老人一頓攝取主食有限,标準規格的米飯難以吃完,會造成浪費現象。另外,由于外賣餐食品質參差不齊,一些品質不高的外賣餐食也會導緻浪費現象出現。
" 在堂食桌餐日益‘光盤’的今天,外賣餐飲浪費卻越來越驚人,外賣的浪費同外賣業态特征息息相關。"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提出,外賣消費以一人份和工作餐為主,而在平台設置的起送價限制下,人們的點餐量往往超出正常需求。少點堂食可以節約,但少點外賣卻要承擔單價更高的配送費,這使得很多人選擇多點外賣。加之人們在吃外賣時普遍使用一次性餐具,餐飲過剩更易随手丢棄,也助長了浪費行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迪對不同類型的外賣消費者進行了分析。個體消費者為了讓自己點的這一單更實惠,往往會在商家、平台的引導下湊單,可能點餐量就會超出正常需求。" 如果是在家點外賣還好,吃不完的菜可以下頓再吃。但如果是在其他場景下點的外賣,吃剩下的餐飲往往會被直接扔進垃圾桶。在網絡餐飲消費越來越發達、受衆群體規模越來越龐大的今天,勢必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而針對單位、組織方等機構消費者,朱迪表示,這種大規模訂外賣造成的食物浪費也不容忽視。
朱迪強調說," 平台和商家搞的滿減優惠等策略太複雜,消費者經常會因為‘精打細算’而造成浪費。" 據她了解,有的年輕人會精心研究經常點的外賣餐館的滿減活動,被戲稱為 " 滿減精算師 "。
一名外賣餐飲商家則對記者透露," 我們隻有折扣高、滿減活動多,店鋪排名才能靠前。" 這名商家同時表示,有時候設置的滿減不合适,不但利潤會降低,單量也沒有得到提升," 還得計算着來 "。
共同将反食品浪費法落地落實
為避免外賣點餐浪費,2021 年 4 月頒布的反食品浪費法中明确規定," 餐飲外賣平台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适量點餐 "" 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 "。同年 6 月,國務院食安辦等五部門聯合公告再次強調,餐飲外賣平台要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适量點餐、理性消費。
在一些外賣點餐平台,記者注意到," 适量點餐、避免浪費 "" 點餐請适量,環保又健康 " 等提醒字樣确實經常會出現在顯著位置。
朱迪表示,有的平台會有一些理性點餐、适度點餐等方面的提示,但實際作用并不明顯。她認為,企業應通過商業創新和技術創新來更好地解決外賣浪費的社會問題,更好地完善自身發展,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 平台要做的不僅僅是教育和提醒消費者,更重要的是,要把引導理性、适度消費的價值融入營銷體系和消費者服務體系的設計中,想辦法鼓勵個人根據情況适度合理點餐,以優質優價赢得消費者,避免‘滿減遊戲’等既傷害了消費者也易造成食物浪費等社會問題。" 朱迪說。
" 要想減少外賣餐飲浪費,就需要加強外賣平台引導,優化外賣消費激勵。" 馬亮同樣表示,外賣平台要肩負起主體責任,關注餐飲外賣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合理設置起送價等,激勵消費者參與光盤行動。外賣平台也要引導餐飲企業提供适合外賣的分量和包裝,方便消費者選購,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與此同時,消費者也要盡可能減少外賣浪費,身體力行地參與光盤行動。
為了将反食品浪費法在外賣領域落地落實,監管部門的監督和監管必不可少。
朱迪建議,對待新型數字化消費,監管部門要秉持包容審慎的态度,做到與時俱進,密切關注。一方面要鼓勵支持數字新業态和新型消費的發展,另一方面要針對其在發展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進行督促和管理," 這些漏洞和問題,既對社會發展不利,也對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不利,可能造成消費者的不理性點餐和浪費,也可能引起企業之間的惡性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