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澤鋒
編輯 | 楊旭然
預售即售罄後,蘋果 Vision Pro 遭到了一波退貨潮,被吐槽 " 笨重、頭暈、缺乏性價比 "。Meta CEO 紮克伯格認爲自家的 Quest 3 更好,埃隆 · 馬斯克則表示 " 還差點意思 "。
就像當年的 iPhone1,Vision Pro 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用意義。
早在 2005 年,喬布斯在一次采訪中暢想過這樣一種産品—— " 視頻耳機 "。
" 你可以把它裝在口袋裏随身攜帶,戴上後可以看到家裏 50 寸離子電視同樣能看到的東西。就像一個巨大的護目鏡。"
跨越 19 年之後,蘋果頭顯 Vision Pro 在 2024 年 1 月 19 日開啓預售,不到五分鍾,服務器被擠爆,半小時直接售罄。這是 MR 作爲一個産業所展示出的又一個高光時刻。
2012 年年底,帕爾默 · 拉奇在衆籌網站上發布了 Oculus 的原型機,開啓了科技界向虛拟現實進發的新紀元。
此後,字節跳動、Meta、微軟、索尼等等大廠紛紛進場布局,由此衍生的 VR/AR、元宇宙、MR 等等産業方向,不斷挑動着資本市場的神經,但結局大多不堪。此時,蘋果 Vision Pro 橫空出世,完成了喬布斯遺願之外,更重要的意義是在産業寒冬中點燃了一把火。
隻是,蘋果目前的股價已經回到了 2022 年年初的高點,Vision Pro 并未展現出助推股價的能量,巴菲特也開始減持蘋果股份;但另一邊,蘋果 MR 卻似乎側面引起投資者對 Meta 的關注——後者股價剛剛完成了史詩級别的大翻盤。
這種大背景之下,蘋果的任務是艱巨的:勇闖一個布滿了無數失敗的巨頭墳場。
01 Vision Pro= 初代 iPhone?
果粉們的熱情一度擠爆了服務器。佩戴 Vision Pro 變成一種時尚,搶購成功的科技愛好者頭戴 Vision Pro 坐地鐵、過馬路、看電影、健身房撸鐵,解鎖各種體驗方式。
智能手機在主要經濟體市場趨于飽和,加上安卓陣營的友商們強勢反彈,作爲蘋果營收主力軍的 iphone 逐漸碰到增長天花闆。
目前,智能機硬件升級陷入瓶頸期,擠牙膏式的換代加上不少的 bug,15 系列銷量并不盡如人意,甚至臨近春節,蘋果官網啓動了罕見的打折促銷活動。
雖然 2023 年蘋果手機在全球市場依舊強勢,但在最爲重要的中國市場,其市場份額下滑了 2.2%。
在這個關鍵的臨界點,MR(混合現實)頭顯産品被視作蘋果未來十年的核心戰略之一。
Vision Pro 之于蘋果更像是初代 iPhone,就像埃隆 · 馬斯克在初次體驗後所評論的那樣:" 感覺還差點意思,并沒有讓我眼前一亮。但曾經 iPhone 1 也并不出色,它的實用性低于其他産品,但到了 iPhone3,無疑是最好的智能手機 "。
科技大廠們探索虛拟現實十餘年之久,蘋果并非先行者,Vision Pro 也有不少 " 槽點 ":價格昂貴,設置過程漫長,不夠流暢,黑夜裏手勢操作失靈,适配的應用太稀少,長期佩戴會産生暈眩感覺,超過 600g 的重量,戴起來并不舒服。
但其中也有許多 " 黑科技 ",比如眼球和手勢追蹤;搭載的兩個微型 OLED 屏幕,集成了 2300 萬像素,相當于給每個眼睛一個 4K 電視,内置蘋果自家的 M2 芯片和全新的 R1 芯片 , 可以在 12 毫秒内傳輸新圖像到顯示屏,顯著減少延遲。
而且,囿于工藝相當複雜、Micro OLED 顯示屏産量不足,大規模量産并不現實。據說,蘋果最初希望每年銷售 300 萬台,後來削減至 100 萬台,之後又再降至首批備貨 40 萬台。
再加上,VR 産品并非手機那樣的必需品。這些都決定了 Vision Pro 短期内不會大幅放量。
Vision Pro 的象征性意義要大于實際應用的價值。矽谷管理大師傑弗裏 · 摩爾在其著作《跨越鴻溝》中指出,一款技術型産品要實現大衆普及,要先經曆 2.5% 的技術狂熱者嘗鮮;緊接着,随着技術進步、産品更加好用,會吸引 13.5% 的早期用戶;随後,滲透率會逐漸增加,最終成爲大衆日常使用的産品。
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美國 13% 的家庭有 VR 頭顯,其中 70% 用來玩遊戲。也就是說,VR 産品來到了跨越鴻溝的關鍵拐點。段永平就認爲,參照 iPhone 目前約 13 億的全球活躍用戶,如果 1% 的 iPhone 用戶購買,那就是 1300 萬。他估計 3-5 年内,Vision Pro 就會千萬級的産品。
按照 2.5-3 萬 / 台的價格計算,VR 設備每年将給蘋果貢獻 3250 億元 -3900 億元的收入,将超過 Mac,成爲蘋果第二大單品。
02 空間計算時代
從 PC 到智能手機再到 MR 設備,可以理解爲個人計算、移動計算跨越到空間計算時代的躍遷,原本簡單的人機交互升級爲 " 人 + 機 + 環境 " 的多維度交互。
可以将其想象成《三體》中的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展開。此前,用戶隻能盯着 PC 和手機的屏幕操作,戴上 Vision Pro,用戶随即進入三維空間,周圍的空間就會被利用起來。
這徹底改變了智能設備的交互邏輯,使得數字内容與物理空間無縫融合。
交互向空間延伸是大勢所趨
當用戶同時打開多個窗口時,頁面不再像手機上相互重疊,而是可以在現實空間中放大、縮小、旋轉、傾斜,人們還可以用眼睛、手來控制,這種極爲神奇的感覺是其他科技産品無法提供的。
蘋果爲此研發了适配 Vision Pro 的空間計算操作系統 Vision OS,并公布了諸多底層開發工具和框架,力圖打造 Vision 軟硬件生态。這套空間計算操作系統脫胎于蘋果母體,與 iPhone、iPad、Mac 完美融合。
得益于數量龐大的蘋果擁趸,蘋果公司正試圖引領空間計算時代。
過去十餘年,VR 硬件的性能限制和内容匮乏,是 VR 産業無法逾越的兩座大山。即便 Meta、字節跳動強勢入局,行業經曆短暫輝煌,又再度沉寂。PICO CEO 周宏偉就曾指出," 大家對 VR 行業和市場的發展估計得比較樂觀,實際發展沒有那麽快。"
全球 VR/AR 設備出貨量在 2021 年達到 1123 萬台的高峰後,随後連續兩年下滑,2023 年下探至 810 萬台。
在很多人看來,VR 頭盔有些雞肋,人們不願支付高溢價購買這類較爲昂貴的産品。時至今日,VR 設備還未完成從科技先鋒者購買到大衆消費品的過渡期。
2022 年,元宇宙昙花一現,随後便陷入幾乎無人問津的地步:Meta 開啓了兩輪大裁員,波及人數超過 2 萬人;PICO 優化 300 餘人,整體占比約爲 23%;微軟解散了成立僅 4 個月的工業元宇宙團隊;騰訊裁撤了元宇宙 XR 部門;快手和愛奇藝的元宇宙業務也進入暫停或解散狀态;百度 " 希壤 " 負責人馬傑從百度離職轉戰 AIGC。
這些信息都表明,VR 這件事,比打造一款新型智能手機要難的多。Meta 入局至今,仍然靠廣告收入穩定基本盤,在虛拟現實領域仍沒有太深厚的護城河。
蘋果無疑是全球科技領域具有标杆性和引領性意義的巨頭。相比 Meta、字節跳動、百度等玩家,它在軟件應用層、硬件芯片自研、品質把控、工業設計等都處于領先地位。比如, Vision OS 類似于 iOS/iPad OS/Mac OS 在 3D 空間中的移植,果粉們在使用 Vision Pro 時就會更加順手,不會産生太強的 " 違和感 "。
在行業下行周期,蘋果醞釀多年的 MR 産品終于問世,對于行業來說是一劑急需的強心針。
03 下一個十年
有點像埃隆 · 馬斯克在創辦特斯拉時确定的 " 三步走 " 戰略,先推出一款超豪華車 Roadster,謀定高端形象,後續再打造更暢銷的大衆車型,提升銷量和規模。蘋果也在遵循這個順序。
但作爲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品類,MR 類設備的整體出貨量着實少得可憐。2023 年全球賣出的虛拟設備還不及遊戲機——盡管日趨式微,任天堂掌機 Switch 年度出貨量依然有 1590 萬台,索尼 Play Station 5 全球出貨量連續高增至 2164 萬部,而 VR+AR 僅有 810 萬台。
這樣的市場規模如果持續下去,根本無法支撐一個行業的長期繁盛,也不能幫助蘋果這樣的巨頭再次起舞。
META 和字節跳動的 VR 項目先後受挫
近些年,iPhone 更新被吐槽缺乏創新力,Mac 變得更重臃腫——你甚至可以把這幾代産品看成一個産品,改變的隻是内部算力的提升。
如今蘋果 M 系列芯片的日臻純熟,邁進三維空間成爲了蘋果最核心的創新方向。
得益于蘋果強大的号召力,目前适配 Vision Pro 的應用正穩步進行,微軟、迪士尼等行業龍頭都開始和蘋果合作。
目前蘋果自家的 iWork 套件中,初期隻有 Keynote 一款應用原生支持 Vision Pro。微軟則顯得非常積極,Office 生産力工具不僅全套适配,而且可以在和團隊視頻通話時,進行沉浸式讨論、演示和調整。
而且,相比 iPhone,Vision Pro 的潛力不僅體現在 C 端的遊戲、音樂、影音視聽等層面,更重要的則是幫助蘋果打開通往 B 端市場的大門。
特别在教育、工業設計、機械維修、醫療等領域,MR 都擁有巨大的想象空間。譬如,在手術時,借助實時生成的人體器官 3D 影像,可以輔助醫生做出更加精确的決策,大幅縮短手術時長。
蘋果已經和愛思唯爾合作研發了醫學教育軟件 Complete Heart X,通過 3D 模型和動畫幫助醫學生理解心髒病,打破傳統的二維教學限制,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心髒纖維性顫動等醫學問題。
VR 在醫療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
在空間計算的基礎上,Vision Pro 還可以将蘋果全套産品映射到一個大空間,即實現 One-for-all,涵蓋 iPhone 的攝像品質,全系列兼容的 App 體系,AirPods 的空間音頻。同時 Vision OS 的願景就是成爲蘋果的 All-in-one OS。
這可能就是蘋果未來十年的終極夙願。
但能夠利用空間計算特性的應用還很稀少,而且要想實現完美展示也頗具挑戰。比如,全球三家大流媒體公司 Netflix、YouTube 和 Spotify 都表示,不會推出 Vision OS 軟件,也不會讓其 iPad 應用程序在 Vision Pro 上運行。
第三方适配的軟件和服務短缺,導緻其仍然是一個非常小衆的産品。
另外,Vision Pro 還未在中國發售,受制于一些限制條件,整體功能也可能會有縮水,因此在中國地區的銷售情況也不能太過樂觀。
04 寫在最後
在後喬布斯時代,蘋果的産品被吐槽缺乏創新力。庫克領導下,蘋果靠着精準的刀法上下收割業績,但始終未有新的重磅産品問世。這導緻雖然其股價不斷上漲,但相比微軟、英偉達的火爆行情要暗淡不少。
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稱王,成爲全世界最具價值的企業,但在 VR、或是未來的 AI 時代,蘋果都并非引領者,這是蘋果商業帝國最大的隐憂。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款新生事物在誕生之初通常不會好用,這在科技産業中尤其明顯,既要足夠新穎超前,又要足夠适應消費者簡單操作易上手的需求,是極其艱難,很少兩全的。
身處全球科技最前沿,蘋果沒有老路可走,也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借鑒,基業如此龐大的蘋果敢于在衆多企業折戟 VR 之後邁出這一步,值得尊敬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