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7 月 8 日電 題:16 大車企握手言和,但未必會形成 " 不降價聯盟 "
作者 江瀚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江瀚
在引發一些擔憂和質疑後,7 月 8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 下稱中汽協 ) 發布聲明稱,将 " 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争秩序 " 從《承諾書》中删除。
7 月 6 日,中汽協組織一汽、北汽、東風、廣汽等 16 家汽車生産企業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 ( 下稱《承諾書》 ) ,這份《承諾書》提到,爲了維護公平競争秩序," 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 "。一些人擔心,這會成爲車企之間的一個 " 不降價聯盟 "。
中汽協在 7 月 8 日的聲明中也表示,協會認識到《承諾書》中 " 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争秩序 " 涉及 " 價格 " 表述,表意不當,有違《反壟斷法》精神。中汽協還敦促 16 家及其它汽車生産會員企業,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及相關行政法規、指南、規章,自主定價、公平競争,共同爲産業規範健康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那麽,何爲 " 非正常價格 "?筆者認爲," 非正常價格 " 的具體界定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和市場标準來确定。一般來說,如果價格低于成本,或者遠低于正常市場價格,就可以被認爲是 " 非正常價格 "。這種價格可能會擾亂市場秩序,影響公平競争。
最近一段時間,伴随着市場價格戰越演越烈,整個汽車市場都進入了一個全面混亂的狀态,在這樣的情況下,監管主動出手推動各家汽車企業握手言和,無疑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
首先,價格戰引發的市場困境已經成爲死局。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在特斯拉的帶領下,各大汽車企業紛紛被卷入了價格大戰的困局。這場價格戰的起因是由于市場飽和度的提高、消費者購車需求的下降以及新車型的推出,導緻市場競争加劇,各家車企爲了争奪市場份額,不得不通過降價來吸引消費者。但是,除了早期跟随降價的幾家車企之外,大部分的車企卻并沒有因爲降價引發市場向好,反而市場表現越來越差。雖然 6 月份以來市場有所恢複,但是依然處于低迷的狀态。
價格戰對于消費者來說,看似是一件好事,可以享受到更加優惠的價格。然而,在市場經濟中,價格并非越低越好。當價格過低時,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生産經營難以爲繼,這時候,企業就會采取減少成本、降低質量等方式來維持生産經營。這樣的惡性競争,最終會導緻市場的崩潰和經濟的衰退。
其次,市場低價傾銷的現象也開始出現,市場健康度快速下降。在價格戰的過程中,市場還呈現出一種低價傾銷的趨勢。除了特斯拉、比亞迪等少數車企,大部分車企都陷入了賣一輛虧一輛的死循環之中。
與此同時,随着價格戰的加劇,市場競争也變得越來越激烈。爲了赢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各種拉踩造謠開始出現,各種不正當競争也相繼出現。這些行爲進一步擾亂了市場秩序,增加了市場混亂程度。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汽協推動 16 家大車企握手言和,達成了一系列的承諾。這一事件标志着這場車企大戰可能即将終結。監管通過宏觀調控有效地識别了當前汽車市場的亂局,以頂層設計的方式将車企從惡性競争泥潭中拉了出來。
雖然中汽協最終考慮到反壟斷的原因删除了《承諾書》的相關價格條款,但即便不修改,也很難形成一個 " 不降價聯盟 "。簽署《承諾書》的車企并非完全一緻地決定不降價,而是承諾在市場競争中遵守公平原則。此外,汽車行業競争激烈,降價促銷是企業常用的市場策略,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爲這是一個不降價聯盟。事實上,就在《承諾書》簽署的次日,上汽大衆官方就發布消息,ID.3 推出限時價格,降價幅度達 3.7 萬元。這也說明即使車企簽署了《承諾書》,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企業都會嚴格遵守這一規定。上汽大衆可能認爲降價有助于提升銷量和市場份額。而且他們的行爲我們可以認爲是一種營銷手段,而不是價格戰。
其實不打價格戰,并不代表汽車行業就不能健康發展。在沒有利用低價競争的情況下,企業可以更加專注于産品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客戶滿意度的提升,從而建立長期的競争優勢。不打價格戰,最後的赢家往往是那些能提供卓越産品品質、良好服務和差異化的企業。所以,我們可以理解這是一個正常價格之外的深度服務競争,這其實考驗的是企業的潛力和闆凳深度。總之,關鍵在于企業能否持續提升自身競争力。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産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作者:楊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