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 日下午,A 股收市,三大指數漲跌不一,上證指數收跌 0.02%,深證成指收漲 0.2%,創業闆指收跌 0.06%;北證 50 收漲 1.49%。當天,兩市成交額 17566 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 356 億元;大盤資金淨流出超 470 億元。市場股票呈現漲多跌少的态勢,3406 隻股票上漲,1885 隻股票下跌。其中,107 隻漲停股、1 隻跌停股。
闆塊方面,橡膠制品、AI 眼鏡、PEEK 材料、腦機接口、醫療服務、有機矽概念、消費電子、人形機器人等闆塊漲幅居前;保險、豬肉、光伏設備、白酒、遊戲、小紅書概念等闆塊跌幅居前。

東莞證券指出,從技術分析角度看,市場賺錢效應顯著增強,滬指成功突破 5 日均線,整體技術形态顯示出企穩修複的迹象。總體而言,在經曆周二的調整後,周三科技股闆塊迎來全面修複。考慮到即将到來的 3 月兩會,後續市場走勢可能受到政策預期及科技産業新動向的雙重驅動,可關注相關領域的潛在收益機會。闆塊選擇方面,建議重點關注 TMT、銀行、有色金屬、機器人等闆塊。
中信建投指出,2023 年 12 月後,由于市場暫時處于信心不足的狀态,資金緊平衡,小盤股補跌,市場風格重新轉向大盤和價值。2024 年 1 月份以來,AI、智能車等熱點反複活躍,帶動市場風格向小盤和成長轉變。2024 年 5 月後,受地緣政治與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市場情緒進一步回落,大盤價值風格抗跌。近期市場受 DeepSeek 概念提振,風格轉向小盤成長型。
長盛軸承 ( 300718 ) 20 日盤中大幅拉升,盤中最高至 118 元 / 股,續創曆史新高。截至收盤,該股漲超 8%,成交約 65 億元,換手率近 32%。以今日最高點計算,該股較去年 2 月初 10.84 元的低點已大漲近 10 倍。
據證券時報,近 2 個月以來,該股區間最大漲幅達到 433.89%,近 120 日漲幅高達 717.86%,是同期人形機器人概念漲幅最高的股票,可謂闆塊中的核心龍頭。

公司昨日晚間發布風險提示稱,公司連續 30 個交易日内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 20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屬于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的情況。
公司注意到近期市場上關于機器人相關熱點概念的關注度較高。公司的主營業務爲自潤滑軸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發、生産及銷售,主要産品爲自潤滑軸承、低摩擦副零部件及相關的精密鑄件。公司主營業務保持平穩,未出現大幅度波動。公司在機器人零部件領域的業務處于小批量的生産銷售階段,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低(不足 1%),不會對公司業績産生重大影響。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據第一财經,18 日晚間,市場流傳出一張長盛軸承董事會秘書何寅在微信朋友圈慶賀公司股價大漲的截圖,配文稱 "88.88,新裏程碑。感謝市場認可,感謝投資者擡愛 "。長盛軸承當日稱,公司已簽訂與宇樹科技的合作協議并取得了訂單,但相關産品占比營收還不足 1%,即金額不到 800 萬元。
市場對這筆收入還不足 1000 萬元機器人業務,給予了足夠的估值遐想,從行情啓動至今,長盛軸承的總市值累計增長了約 240 億元。但該公司應用于機器人的軸承産品目前還處在送樣試驗階段,該業務能爲公司未來 1~2 年收入貢獻多大比重仍是 " 盲盒 "。
長盛軸承市值大增,公司實控人孫氏家族身價也水漲船高。目前,公司的實控人爲孫志華,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孫志華及其一緻行動人孫薇卿、褚晨劍、百盛投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 52.83% 的股份。其中,孫志華與孫薇卿是父女關系,褚晨劍是孫志華的女婿。這波股價上漲行情下,孫氏家族資産增值已超 126 億元。
除實控人家族外,長盛軸承一票持股董監高同樣也能從這波行情中取得浮盈。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長盛軸承前十大股東中還包括公司副董事長陸曉林、董事曹寅超、監事會主席王偉傑、總工程師陸忠泉、前董事會秘書周錦祥,持股比例分别爲 4.47%、2.91%、1.86%、1.53%、0.58%。
(文章内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孫志成 杜恒峰
校對 |何小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消息、第一财經、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