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社保大局已定——養老金将實現 19 年連漲!廣大退休人員呼籲:按照工齡上漲養老金,加快縮小貧富差距。
全國企業退休人員的月人均養老金為 2987 元。結構非常不平衡,大多數人都被 " 平均 " 了,兩三千元水平大約有上億人,他們集中在偏遠地區、欠發達地區、傳統老國企、當年下崗工人等特殊群體。
從全部人口的分布看,窮人真的非常多(如圖所示)。統一漲幅,高收入的上漲金額大,低收入的上漲金額小,貧富差距隻會越拉越大。
退休老工人建議:在 2023 年普調 5% 的基礎上(不損害高收入群體的利益),尊重工齡的曆史貢獻,滿 30 年工齡漲到 6000 元,每年工齡多漲 200 元。31 年工齡多漲 200 元,32 年工齡多漲 400 元,40 年工齡可漲到 8000 元。
【1】社保專家的反對意見。
一是按工齡每年多漲 200 元,沒有依據啊!二是按照工齡上漲,違反 "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 的經濟規律和市場法則。三是給低收入的老工人多漲,對高收入群體也不公平。四是按照工齡上漲,這是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同富裕。五是按工齡多漲,每年增加幾千億元,養老基金的家底是根本兜不住的。
【2】退休工人的意見。
第一,國家都認為養老金水平差距過大,說明這樣的結構就不合理。既然不合理,就是要糾正,注重 " 均衡性 " 和 " 共同富裕 "。
第二,差距過大不合理,恰恰說明損害了退休工人的利益,現在按照工齡多漲 200 元,就是要回補過去對他們的虧欠啊。
第三,現在養老金高的人,恰恰是吃到了低收入者無私奉獻的紅利,紅利是産業工人通過無私奉獻、犧牲個人利益換來的。
第四,工齡體現了過去的貢獻。那一批支援邊疆、支援重工業建設、支援傳統國企的退休工人群體,當年獻了青春獻子孫,拿的是低工資,到老了也沒有儲蓄,一兩千元的養老金太低了。
第五,退休工人的養老金低,不是他們的過錯,恰恰證明是他們無私奉獻了。他們當年實行的是低工資機制,傳導到養老金也比較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繳費,卻能享受高出 2 倍的退休金。退休工人的工齡應該視同繳費年限,與機關事業人員一視同仁。
【3】時代虧欠這三類退休人員,應該補回來!
第一類是當年下鄉青年。他們當年響應号召、上山下鄉,返城後成為待業青年,連失業都統計不上。出城是奉獻,回城也是奉獻。
第二類是當年下崗買斷的老工人。當年他們響應号召、投身國企建設,人到中年遭遇下崗分流、買斷工齡,犧牲的是個人利益,支持了國企改制上市。
第三類是獨生子女父母。當年他們響應号召、隻生一個孩子,晚年還要幫襯獨生子女帶孫輩。當年不生孩子,是曆史貢獻;現在多生孩子,也是曆史貢獻。
PS:請轉發給更多退休人員,讓政策普惠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