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剛進入 7 月,多家車企陸續發布 6 月及上半年銷量情況。作爲自主民營車企代表之一的長城汽車,再次以破 10 萬輛的表現延續 5 月銷量态勢。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累計銷售 51.92 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累計銷售 9.32 萬輛,同比勁增 46.6%;海外累計銷售 12.4 萬輛,同比增長 97.27%。
在外界看來,長城汽車的表現證明自去年下半年至今的 "U" 型發展周期取得成功,并且已經實現 " 深蹲起跳 "。面對長城汽車終端銷量的優秀增長表現,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長城汽車一衆高層卻表現的異常冷靜。長城汽車銷量走高,高層卻都很低調,這種反差引起外界的好奇,長城汽車高層最近在忙些什麽?
面對外界疑問,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在坦克 500 Hi4T 上市前夕向汽車十三行回應了外界關心長城的問題。談及最近工作安排時李瑞峰直言,包括自己在内的一衆長城高層均趕赴一線下沉終端進行經銷商實地走訪。對于 5 月至今長城汽車銷量回暖,李瑞峰認爲長城汽車的銷量隻是水到渠成,甚至未能達到預期值,堅持長期主義的長城汽車沒有必要在這件事上做過多着墨。長城汽車的發展原則是不去爲了迎合外界刻意做一個銷量,長城汽車不急、不慌,也不會在原則問題上有任何退縮。
長城汽車 " 慢 " 一點沒壞處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長城汽車進入了 "U" 型發展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長城汽車的主動變革。在李瑞峰看來,長城汽車要克制住對單純銷量增長的 " 誘惑 ",不再以單純的銷量爲激進追求目标,而是要以利潤爲導向,長城汽車發展步伐要更加穩健。這一點,從長城汽車 2022 年财報就可以看出,長城汽車的利潤和非淨利潤都保持較高增長。
進入 2023 年,特别是第二季度以來,長城汽車進行了一系列戰略車型密集投放,4 月 13 日,魏牌藍山上市;5 月 15 日,哈弗枭龍系列上市;6 月 1 日,魏牌新摩卡上市,反應在終端銷量上則是長城汽車的銷量 " 起跳 "。尤其是 5 月至今,長城汽車已經連續兩月銷量破 10 萬輛。
按理來說,車企終端月銷數據能夠保持超 10 萬輛規模,這在資本市場以及投資人面前絕對值得大書特書,但長城汽車沒有這麽做。李瑞峰甚至對目前的銷量表露出了 " 不屑 ",直言這并不是長城汽車的真正拐點,和長城汽車自己的預期有一定差距。在他看來,長城汽車今年主要工作是将戰略體系展現出來,并且夯實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差異化技術路線,如新能源 Hi4、Hi4-T 等技術路線。
李瑞峰告訴汽車十三行,5 月銷量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長城汽車的市場情況。事實上,考慮到産品節奏問題,長城汽車對一些全新車型還進行了延期上市。如原計劃在 4 月份至 5 月份魏牌計劃推出 3 款産品,分别是摩卡、藍山、拿鐵,但最終隻有藍山 DHT-PHEV 選擇在上海車展前夕上市。
" 如果不考慮産品節奏和經銷商情況,長城汽車月銷量完全可以達到 13 萬輛至 14 萬輛 ",李瑞峰表示,盡管投資者和經銷商都在關注長城汽車銷量規模,但長城始終把銷量數據作爲考核自己的一部分,隻有高質量市占率和有足夠含金量的銷量,才能真正衡量長城汽車的市場表現。
自今年 5 月份開始,長城汽車所有高管人員全部下沉到終端,對經銷商進行實地走訪,并結合經銷商的反饋調整了近一年的戰略方向,包括産品上市節奏和産品力的打造,以及品牌勢能的回歸。2023 年,長城新的産品發車商務政策以不壓貨爲目标,真正實現終端銷量增長。爲此,長城汽車主動調整,将經銷商庫存值調整至 0.7、0.8。相比之下,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 5 月份 " 汽車經銷商庫存 " 調查結果顯示,5 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爲 1.74。這意味長城汽車的經銷商庫存壓力遠低于行業水平。
長城汽車主動爲經銷商減壓,也換來了經銷商信心爆棚。許多經銷商向李瑞峰表示,長城汽車現在的發展要謹慎一些,不能着急,不要動作變形,目前這種節奏是最正确的選擇,沒有必要爲了銷量而加快節奏。李瑞峰認爲,隻要戰略方向正确,包括經銷商等在内均認爲長城汽車會取得好成績。長城汽車沒有必要爲了給行業證明某一點而去刻意改變自己的節奏。長城汽車要做的是把厚重感做實,慢一點沒關系。
堅持長期主義和問題導向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是古人對堅持的理解,還可以用四個字總結,即 " 長期主義 "。面對紛繁複雜競争空前激烈的市場,很多車企極其容易迷失自我,跟着市場風向不停搖擺,最終喪失自我性格和立場,從而被消費者抛棄。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長城汽車作爲自主民營車企的代表,在面對 "U" 型發展時并未自亂陣腳,甚至做好了被外界唱衰的準備。李瑞峰透露,長城汽車要做的是要有戰略定力、戰略堅守、戰略共識,不能有一點動作變形。
李瑞峰坦言," 長城堅持長期主義,所以會走一步看三步,也才會發現更多的問題。" 這與長城汽車的私營企業基因密切相關,長城汽車有着比國企更敏感的市場洞察和前瞻性預判,堅持問題導向是長城汽車一以貫之的追求。
在中國,一家私營企業很能反映其創始人的性格特色,長城汽車涉足造車領域 33 年以來,魏建軍便是一位善于反思和反省的領導人,他更加傾向于問題導向。他經常告誡長城人," 如果看不到問題,看不到前瞻性的問題,看不到整個産業鏈裏面的問題,那麽我們的心态就會出現問題。如果沒有這些能力,長城汽車在面對産業鏈出現一些問題時,就不會痛定思痛或者是自我否定,甚至缺乏改正錯誤的信心和勇氣。"
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長城汽車發布了多款戰略車型。人們注意到,與台下媒體興奮表情不同,李瑞峰時不時低頭看手機,車展期間他忙的不是迎來送往,而是緊盯手機一條長長的短信,這條短信是魏建軍反饋第三方渠道服務調研發現的問題。像這種工作模式,自去年以來就已經在長城高層形成了常态。
所謂第三方渠道服務調研,是長城汽車獨立開辟的客觀調研團隊,目的是跳出長城視角尋找長城問題。經過第三方調研和長城汽車高層一線考察,長城汽車發現更多的往往不是成果而是問題。
上海車展期間,長城汽車高層在進行一線調研後,決定先圍繞藍山、哈弗枭龍進行服務建設,在服務過程中以實現對長城汽車的整個體系的鍛煉。比如面對上市不到一周藍山大訂超 5000 輛的火爆,長城汽車首先考慮的是終端渠道的銷售和服務能否跟上消費需求,在得知試駕預約過多時,李瑞峰商議後緊急決定,要求魏牌門店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九點,滿足消費者的購車與咨詢。
随着問題導向思維在長城汽車内部的貫徹和優化解決,2023 年下半年長城汽車将繼續釋放更多新的産品,包括哈弗 P04、B26、高山、拿鐵、坦克 400、坦克 500、哈弗 T 等産品都将在下半年陸續上市。長城汽車的目的,是充分保證長城汽車整個體系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走得更穩,确保在産品大年爲用戶提供相配套的高質量服務。
長城汽車爲什麽會這麽 " 剛 "?
關注長城汽車的人會發現,長城汽車在面對銷量數據向好時表現的很低調,但在面對行業争議問題時,長城汽車 2022 年至今總表現得十分剛正不阿,甚至讓人感到可怕。人們對長城汽車的 " 一高一低 " 産生了深深的不解。進入 2023 年,長城汽車這方面的 " 剛性 " 更是有增無減。
此次李瑞峰在接受汽車十三行采訪時進行了詳細闡述,一解行業疑雲。李瑞峰坦言,在傳統認知觀念中,大家習慣看透不說透,和氣生财,即使不協同大家也都要相互鼓勵相互配合。作爲個人或者企業來說,有這樣的認知和倡導也無可厚非。
但李瑞峰強調,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取得今天向上的突破憑借的不是商業互捧,而是實打實的技術進步和品質可靠性的增強。諸如行駛操控穩定的 NVH、變速箱和發動機三大件駕駛感受,中國車企靠自己的能力從技術上赢得全球汽車産業的尊重,赢得了國人的信賴。自主品牌走到今天來之不易,這是幾代中國汽車人日積月累的付出,這種付出需要更多的中國汽車人來維護。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造車新勢力的出現,爲中國汽車産業帶來了直營模式、服務品質方面的創新,這的确是一種進步。但也需要提醒的是,新進入者千萬不能犯一個底線錯誤,即以破壞大家對于自主品牌信賴的認知印象爲發展代價。
以混動技術爲例,目前包含長城汽車 DHT、比亞迪 DMI 或是長安深藍、奇瑞鲲鵬、吉利雷神等,大家均花費巨資去實現領先的混動技術突破,從操控駕駛體驗上講均獨樹一幟。當然,進一步細分還有三擋或兩擋的競争對比,在李瑞峰看來這都是正向競争态勢,對此,長城汽車是持開放歡迎态度。李瑞峰同時強調,消費者有選擇産品的自由權,企業也有各自的價值觀,但一家在消費端因爲賣的好就将落後技術吹捧爲先進,這是在弘揚倒退,是觸犯所有汽車行業技術進步的底線。長城汽車作爲自主陣營的一員,有必要亮明自己的态度。
對于增程式技術來說,其工作原理在于用内燃機發電再用電進行驅動,此結構優勢在于能讓内燃機處于比較理想工作狀态,譬如在擁堵路況或者怠速的時候,能一定程度上減少能耗損失。而缺點也很明顯,如果在高速巡航或者駕駛環境較好的路況,内燃機發電再驅動,也不能直接做到更省油和動力更出色。相較而言,長城魏牌智能 DHT 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能夠做到低速初段和中高速的後段都有不錯的燃油經濟性,很好的解決了增程式面臨的一個痛點。
李瑞峰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一位學生通過刻苦努力學習最終取得高分,另一個學生隻靠押對了題取得高分便說自己很厲害,并且去否定學習刻苦的那位學生,這種價值觀顯然是錯誤的。
面對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李瑞峰表示,長城汽車堅持依法造車。對一些車企以偷工減料方法變相規避法律達到相關要求,并且還鼓吹新的技術達到标準,李瑞峰強調,如果這種風氣進一步蔓延引起其他企業效仿,最終導緻的結果是 " 劣币驅逐良币 "。長此以往,中國汽車很難繼續赢得消費者尊重。
—— END ——
目前已入駐平台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汽車之家
新浪财經|富途牛牛|同花順|東方财富|雪球
鳳凰|騰訊|搜狐|網易|易車|知乎|百家号
商務合作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汽車十三行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