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朋友和我聊了一件事情:
他一直想在短視頻領域取得突破。爲此投入大量精力,學習剪輯和拍攝技巧,并購買專業設備,将家裏布置成工作室。此外,他還設定了,每周要拍攝幾個短視頻的目标。
然而,追求目标的過程中,他面臨許多挑戰。例如,他拍攝大量素材,剪輯時卻發現很多都用不上;把腳本寫好,但在剪輯時還發現腳本有改進的空間;最終,發布到平台上的短視頻浏覽量很低,投入産出比例不成正比。
這些挫敗感讓他感到沮喪、失望,覺得離 " 總目标 " 越來越遠。相信你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們到底應該将注意力集中在追求目标,還是把關注點放在過程上?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常常讓人陷入深思。有時,過于追求結果,會忽視過程價值;有時,過于專注過程,反而對目标模糊不清。
那麽,到底應該關注目标還是過程?或者說,目标與過程之間是否存在着一種平衡點呢?我認爲,有必要重新審視兩者的區别,找到它們的平衡點。
一
什麽是過程(process)?
大部分人會把一系列事情、步驟、操作或者在一段時間内的變化,按照特定順序發生的活動,稱爲過程。就像,學習一門新技能,從獲取知識、理解、記憶、應用和鞏固等一系列認知活動,就是過程的體現。
什麽是目标(target)?
爲達到預期結果或實現特定願望,設定具體、明确可衡量的事情,就是目标;一般通常用于指導行動和決策,并爲努力提供焦點。
這并沒什麽問題。
但是,有被簡化的可能。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戴克斯特 · 海克斯認爲,完成一件事情有三個階段,分别是:成長目标(learning goal)、和精熟目标(mastery goal)、績效目标(performace goal)。
他曾經進行一項實驗來證明,如下:
分别讓兩組學生參與拼字遊戲,首先給其中一組搖一顆骰子,骰子每個面上都有不同字母和分值,參與者需要用這些字母拼出盡可能多的單詞。
A 組學生被告知," 遊戲目标爲了比較大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 B 組學生則被告知," 遊戲目的是學習如何把這個遊戲玩得好 "。
兩組中,還有一半的人被告知,如果表現得足夠好,他們将獲得誘人的獎勵,在大學課程中可能獲得附加分。結果發現,當有獎勵時,A 組獲得了 180 分,而 B 組隻獲得了 120 分,但在沒有獎勵時,兩組的得分相當。
這件事說明了什麽?
沒有挑戰性的前提條件下,績效目标可以幫助人們取得良好的成績,大多數人能夠獲得高分,當情境變得複雜時,績效目标可能失效。然而,心理學家并不甘心,他們試圖找到兩種目标下人們如何處理困境。于是,換了如下實驗方式:
他告訴參與者,現在研究人員對他們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比較感興趣,A 組被告知,研究如何拿高分,測試成績反應了你們的分析能力;B 組被告知,任務是增強你們的能力而設計的,目标是抓住這個頗有價值的學習機會。
實驗開始,研究人員不斷變換題目難度,并投入一些無解的題,讓大家感受到挑戰。
最後發現,那些懷有 " 精熟目标 " 的人(B 組),并沒有被題目難度變化所幹擾,不管做什麽,在各種情景中都表現非常好。但 A 組卻呈現截然不同現象,困難和障礙嚴重影響了表現水平。
能看出什麽嗎?
如果你要處理簡單事情,持有績效目标能有效提高表現。畢竟,追求績效目标通常并不在意事情本身,而在于通過 " 數字 " 來展現自己。你會覺得達到該目标,在成長中、團隊中能得到周邊人的肯定,看上去很有才華,有能力的樣子。
績效本身沒有錯,追求結果也能成爲非常強的激勵因素。我曾經帶過一段時間銷售,就發現過此類現象,一些人在 " 沒事比劃比劃 " 的幫助下,動力十足。
大量研究也認爲,表現型人格的人更注重結果,那種 " 比學趕幫超 " 的精神,恰巧令他們昂揚鬥志。但問題是,由于過于注重成就,比劃 PK 的氛圍常常令他們處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中。
同時,過于注重表現的人,遇到挫折可能會陷入自我懷疑。因爲對他們而言,表現結果與個人成就動機相關。他們會把沒做到看作是一種否定,若表現不佳,自信會被打擊,自尊心和價值感都會受挫。如果目标過高,他們放棄的可能占比非常高。
" 精熟目标 " 的人不同,我發現可以分爲兩種:
其一,是 " 逃避責任型 "。尤其組織中,你不追求絕對績效,而把目标調整成熟練,他就有一種,出了事,這鍋我不背的心理狀态。
其二,他們把精熟看作成長目标(learning goal)。由于 KPI 導向不同,一些人本身對能力進步擁有強烈渴望,但又不用承擔太多責任,他們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上,恰巧這時更好享受爲結果而奮鬥的過程,任何一點小進步,能都讓他們帶來滿足感。
我之前帶領不同的新媒體實習生時,通常會給他們半個月的 " 熟練期 ",設定一些 KPI,包括熟悉相關部門的工作流程,并協助主編寫幾篇選題。我故意将這些目标的難度,降低到隻要努力就能達到的程度,以便觀察他們的表現。
後來發現,那些精熟目标的人,會因爲犯錯而自責,會認爲自己 " 不應該犯低級錯誤 ",或者 " 對不起領導的信任 "。雖然可能也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與那些以績效目标爲導向的人相比,态度截然不同。
他們會把困難當成一種挑戰,把犯錯當作反饋;而 " 績效目标 " 的人恰恰相反,他們因壓力過大而自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認知角度,當一個人關注進步,他會忽略掉一些無效信息,找出更本質的問題。
比如:
之前開始做自媒體,身邊一些朋友習慣性關注一篇文章閱讀量。而我初期把目标切換成 " 成長性 ",發現自己更願意關注内容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啓發?有沒有增量價值?恰巧這些,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正反饋。
誠然,三種類型的目标在成就取得上,沒有太大差距。但面對問題,前期追求精熟,然後再切換至績效,可能根基更牢固動力更強。另外,到底用目标導向和過程導向,也取決于對二者,更細化的一種理解。
二
我個人認爲,目标導向偏向戰術層(偏實),過程更适合戰略層(偏虛),爲什麽?
目标導向代表有先例,别人做過,隻需要按照别人的路徑一步一步就能實現;就像很多 TOB 公司做 SaaS 業務,找到自己垂直細分領域,然後,初期按照競品有的模樣模仿,加以創新即可。
過程導向的目标往往模糊,缺乏先例,或者隻能按照一個流程框架去摸索打基礎。就像國内做大預測人工智能模型一樣,我們隻知道國外已經做到了,擁有了框架,我們就努力朝着那個方向去,但是别人未必能夠爲我們提供實現過程中的細節(即 "How")。
可是追求目标導向有兩個誤區:
其一,實施中你會發現目标隻是客觀現實中的一部分,背後有一套東西你不知道,需要學習;其二,環境不斷變化,造成以前的經驗和方法,可能快速失效。
目标通常具有模糊性和多樣性,用在 " 偏虛 " 問題上,可能使用了錯誤的評判标準,因爲你總是把現實和目标中間的距離當成直線,總是在幻想,達到後取得的成果,而忽略了全方位打好基礎的工作。
就像你一個月想瘦 10 斤,天天想着數字,即便一味投入器械練習,沒有關注怎麽練,練多少,要不要控制飲食等問題,最後根本無法達到結果;所以,過程導向意義是,關注過程可以持續全方位的豐富知識、自我認識體系,當各維度積累較深時,目标自然達到。
想想看,是不是?
過程導向的關鍵可能在,我是不是對一些概念理解有誤?是不是基于總目标,學到了新理論?能不能運用新的思維框架解決問題?甚至,我是不是又積累了一些人脈,讓我反脆弱。
亦或,我的糾錯速度、學習速度有沒有提高?我從外界獲取信息的能力,對比想要的大方向,是否反應出客觀現實?如果不是,差在哪?如果是,我的大小前提又是什麽?
這一系列進行的行爲,需要投入很長時間,實則在打基礎,但一旦抓住某個增長點,其增長會遠超預期,有時,可能出現一年掙的錢是過去幾十年的總和。
然而,由于缺乏耐心,許多人無法堅持,導緻他們的認知框架停留在目标導向和線性的增長世界裏。
大家都說,律師和醫生的職業好,高收入專業人士。但是,你沒發現,多半依賴時間賣體力獲得線性收益,因爲他們很難理解 " 線性增長 " 和 " 指數增長 " 的商業模式。
有些律師、醫生相對聰明。
他專注改變過程,善于利用網絡宣傳自己,打造個人品牌獲得溢價,讓營收組成往多元化發展,老了後不坐診,也能靠咨詢,學術交流賺錢;因此,專注過程導向,可能會獲得超越預期和想象的結果。
問題來了,專注過程導向說着好聽,實施卻很痛苦,畢竟不對結果(金錢、榮譽)感興趣,追求過程還有啥意義?
三
如果,某件事的過程導向,與結果導向都能讓你持續的幸福、并提高成就指數,你自然就有前進的動力,因此關鍵是,事情與自己是否保持自我一緻性(Self-concordant);
什麽樣的目标具備一緻性?
簡單講,目标必須出于内心真實的願望、興趣,是自主選擇,而不被他人強加或處于某些外部壓力。
自我決定理論中(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心理學家 Richard M. Ryan 等專家把一個人做事的動機,分爲外在動機、内射動機、認同動機和綜合動機四種類型。分别什麽意思呢?
外部動機受環境影響。
就像上學時,很多學生可能在老師布置的作業截止日期前,趕工完成作業,隻是爲了獲得好成績或避免被扣分,而不是真正對作業内容産生興趣,或自願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作業。
這種完成作業的動機,主要來自外部的獎勵或懲罰,而不是内在的興趣或價值觀,反之,若沒有懲罰機制限制,很容易放棄。
内部動機是自我要求。
主要來自于内心壓力和責任感,而不是真正的内在興趣或願望;就像上述中的實習生,因爲初期我沒有設定較高 KPI,他自認爲可以完成,然而卻沒有完成,爲了維護自己的形象或避免被責備,他覺得很慚愧。
認同動機來源價值觀。指個人對某個目标或行爲價值的重要性進行了認知,并在其基礎上産生内在動機和興趣;綜合動機,是行爲和目标已經和自我融合。就像我要努力提升唱歌水平,因爲我堅信,自己可以成爲一名歌手。
如果你理解這些,也就理解了,爲什麽在公司大老闆喜歡盯着目标不放,畢竟 " 過程 " 認同很複雜,需要價值觀、認同動機等一系列深層次達成共識,這很難。索性大量精力關注結果,實施業績壓力反而驅動公司快速前進。
不過話說回來,從自身培養良好成事能力出發,我強烈建議從 " 關注過程 " 抓起,爲什麽?
你想想看,自己不是公司,不需要天天研究戰略,做各種市場投放,以及運營策略;你隻需要思考好職業發展大方向,以及哪些小事情能夠讓自己持續增值,往指數型發展前進就夠了。這才是關注過程,還是結果動機層的差異之處。
四
不過,把自己和事情融爲一體的綜合動機,雖然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這樣,畢竟,在公司大部分情況下都在爲别人的目标服務。
更多面臨 " 不得不做 ",或者說 " 想要又很難做到、不會做還得做 " 的事,甚至,有些人還常常受到他人的影響,會礙于面子做一些事情,當目标不一緻時,該如何調整呢?我這裏有三個方法:
其一,停下來思考爲什麽要做。
從大部分情況來看,外部因素通常是主要的驅動力。這些因素可能包括公司的要求,以及在看到他人取得成就後,自身産生的對于達成類似成就的渴望。
然而,實際行動中,這兩種因素都可能導緻挫折,使自己停下來反思 " 怎麽了,爲什麽這麽困難 " 的問題。
如果你能換個角度想,把這些動機看作一種鍛煉機會,内心依次從成長目标(learning goal)到精熟目标(mastery goal)、再到績效目标(performace goal)跨越,内心可能會獲得更深層次認同,這樣不僅壓力得到減少,還會帶來無形動力。
其二,思考下我在哪個階段。
很多人之所以不自量力,是因爲他們過于簡化事情的複雜性。他們錯誤地将 " 知道 " 和 " 知行合一 " 混淆,僅僅淺層次地聽過,卻沒有真正付諸實踐。
他們錯誤地認爲,隻需要按照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輕松完成拍視頻、寫文章或者做項目報告等任務,因此,當他們無法實現先定的小目标時,就會輕易放棄或者換個目标。
實際上,從公司層面來看,老闆看結果,管理盯過程是比較合理狀态,畢竟這樣可以驅動整體組織的前進。但在個人層面,這兩者應該互換位置。
你應該專注于圍繞某個階段任務,将大量精力放在過程上,深入了解達到該目标所需的流程和方法,這樣能夠更加明确實現目标的路徑,并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堅持和耐心。
如果一個難事無法完成,換一件同樣難的事情也很可能無法完成,這句話并非絕對真理,但,可以說明部分人不能堅持一件事的原因。
其三,嘗試從付出角度問自己。
人是群居性動物,即便階段具備自我一緻性,能意識到過程很重要,但随着外界各種誘惑的影響,你的虛榮心也會被滋養起來,最後不知不覺又回到目标強驅動的原始狀态,偏離 " 過程導向 " 爲中心。
還有一些人,即便意識到偏離,但害怕失去還會背道而馳,以導緻不得不在結果導向中掙紮。
我就是典型案例:
起初做内容創作者,看别人的閱讀量很高,我就會難過。嘴上說不嫉妒,内心難免會過不去。後來改标題、調結構,結果因爲各種策略而來的人,一段時間後就流失掉了。
每當感到焦慮時,我就會停下來。
思考,爲什麽要做這件事?到底是要迎合市場,還是創造有價值的内容。慶幸每次反思都能把自己拉回到内心想走的主軌道中,找到一條既能商業化,又能複利的路線,慢慢前行。
市場上,有些人能夠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并且感到很快樂,而有些人卻不那麽快樂。這可能,因爲前者經曆了努力的過程,而後者可能通過金錢或其他方式繞過了努力的過程,忽略過程的意義。
就像投資收購一家公司和親手打造一家公司的區别一樣,雖然最終的結果都是創造價值(賺錢),但兩者的過程完全不同。
缺少了日積月累的過程,總讓人感覺缺少了點什麽。如那句話所說的,擁有目标的意義并不在于簡單地 " 實現 " 目标,而在于能夠給予我們一個明确的奮鬥方向。
總體而言:
目标的确很重要,過程更關鍵。
設定目标時,要從付出的角度思考,是否願意爲實現這個目标付出必要的努力和行動。這也是獲得持續幸福的關鍵因素。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