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感受到沒,時代變了。
爲什麽這麽說?
1 月 31 日,劉德華走進董宇輝直播間。回想一下,一年前,甚至不用一年,明星出現在直播間會覺得是一種噱頭、或另一種形式幫品牌做營銷。
畢竟在很多人眼裏,傳統明星和互聯網直播網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娛樂形态和受衆群體。
前者常以精緻形象、高端品質、有作品的大 IP 等關鍵詞強關聯;網紅多以年輕、幽默,通過不懈努力,偶然被命運眷顧,一不小心抓住了成名的機會占領大家心智。
但是,劉德華和董宇輝的這次合作,像打破一層隔閡。
嗯,你看了嗎?或忙于工作,沒有來得及。我看了,兩個人互動蠻有趣,不吹不黑,有所啓發。
創業者說,直播帶來巨大流量,4000 萬人同時在線,點贊 7 億次,60 萬電影票被賣完,肯定是爲了生意。
網名們說,三個人對談 " 溝通與理解 " 主題,很深刻。尤其那句:溝通沒有用,理解才有用;有時拼命想讓對方聽到自己的聲音,最後反而成了無休止的争吵。期待這種年齡差對話給大家帶來的啓發。
此前,大小楊哥也提到邀請劉德華做客直播間,因爲某些時間等其他方面原因,沒有合作成功;所以,我在想,劉德華這次出面,隻有簡單賣票如此簡單?
一
爲了帶電影票,導演和團隊完全可以采用常規營銷手段。如組織觀影團、在線上各短視頻渠道做切片宣傳。
可爲什麽劉德華這次會親自出面呢?
首先,劉德華在娛樂圈地位,決定他親自出面宣傳《紅毯先生》,又是周鴻祎、又是樊登對話,肯定不簡單;甯浩導演已經 5 年沒有新作,這部作品,可以看作做對大衆的一次新溝通方式。
你還記得五年前什麽樣子嗎?
那時,短視頻沒有現在這麽火,我們平時生活相對平靜。疫情黑天鵝的突然降臨,一切都變了。
媒介加速發展,快手、抖音、B 站迅速崛起,短視頻成了新寵兒,很多明星中間也加速轉型,嘗試直播帶貨,電影行業一度被認爲 " 最慘 " 行業之一。
我親身經曆,并看到太多互聯網公司從最初高增長,一度陷入困境;一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大佬現在一蹶不振,不少中小企業天天裁員,仿佛大家都脫了一層皮。
可以說,過去 5 年,每個行業都造成一種錯位感。
所以,就劉德華在董宇輝直播間第一次對談來看,甯浩似乎想借助這部電影中間的叙事,來探讨個體與社會關系變化這一主題,呈現他對五年社會巨變的一些思考。
其次,劉德華人生可以被分爲四個階段:造夢、追夢、圓夢、以及回歸。這不僅是一位巨星的職業生涯軌迹,也反應每個普通人生命旅途的高低起伏。
我對張海波蠻感興趣(感興趣網上可查閱)。
劉德華在傾斜的紅毯上騎着平衡車,往前走。官方微博所提的問題是:這是否是一條通往孤獨的下坡路,還是走向輝煌得獎的道路?
這裏,巨星劉偉馳(劉德華飾)形象變成一位走鋼索的藝人,不斷尋找生命的平衡點。
我認爲,這不僅講劉偉馳角色怎麽樣,也側面反映甯浩導演自己這部劇面臨的一個選擇,即:到底和原來幾部劇一樣,堅持自己想法,還是跟随市場變化,往好評裏去?
所以,通過劉偉馳故事,甯浩不隻是在說一個港星怎麽走過自己一生,也可能間接性在說,不管是誰,這個世界上,追逐夢想,都會經曆一番掙紮和選擇後,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者,戲外也反映劉德華在社會形象的再次升華。
記得 12 年前,由香港網站發起的特首候選 " 提名投票 " 中,他超過其他知名人物得票率,獲得 NO.1 提名,當時不僅得到公衆心中認可,也體他在社會中的重要影響力。
面對超高人氣回應,幾十年過去,劉天王形象似乎并沒有明顯變化,但成熟迹象更加明顯,最直觀的是,最近身份中多了一個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的 title,這無疑對他藝術成就的再次認可。
副主席什麽概念呢?
我随便羅列幾個,要爲中國電影宣傳、定期組織各種講座,代表協會對外交流,維護行業權益,從中不難感受到強烈責任感。
這種要用實力行動爲首所帶來的影響力,無疑在社會、行業内發揮着積極作用。所以,劉德華在此時選擇擁抱董宇輝,必定代表 " 官方定稿 ",娛樂圈風向标之一。
二
宏觀角度來看,此類跨界行爲也說明短視頻行業與娛樂形态的再一次變遷。
首先,大衆利用社交媒體 " 造神 " 能力不得不服。
回顧一下:
5 年前,26 歲董宇輝剛成爲新東方在線高三英語的學科負責人;兩年之後,公司轉型,他成爲東方甄選主播,依靠雙語直播、高頻文藝金句迅速走紅。
同樣這一年,小楊哥把幽默搞笑融入到内容創作中,給大家帶來不少歡樂,一路開挂迎來高光時刻。
專注于美妝帶貨的李佳琦,在 2019 年雙 11 因頻繁試用口紅被大家稱作 " 口紅一哥 ",雙 11 創下 3683.5 萬的直播觀衆記錄;薇娅一飛沖天,當年個人銷售額近 30 億,雙十一期間直播間觀衆數量達到 4315.36 萬。
5 年間,他們依靠人貨場和媒介渠道改革,利用信息差以及内容力,單人月銷售額能超過九成 A 股上市公司。
以前,明星與網紅之間用 " 彼此看不上 " 來形容,一點不見怪,現在,部分頭部平起平坐,甚至以資本爲首的某些 MCN 公司旗下還有不少藝人。
随着影響力增長,我們也見證了夢幻般的戲劇人生。
比如:
小楊哥與周星馳聚餐、薇娅漸漸漸淡出幕前,轉型成爲幕後大佬;周鴻祎讨論企業家以後爲了業務都要轉型做網紅、董宇輝一開口丈母娘背後滿街跑。
媒體強大,重塑了商業和娛樂行業叙事方式,也重新定義直播行業,以及超級主播、傳統明星在大家心中的位置。
其次,術業有專攻,流量不再屬于演員。
現在流量不是明星們的紅利。以前,明星們通過拍電影、上電視劇、唱歌能吸引一大波粉絲,好作品直接和名氣、流量劃上等号。
短視頻普及後,學術界從媒介碎片化又提出媒介粉塵化(Media dustification)概念。
随便一個人展示才華、創意、分享日常生活能聚集流量,這意味着,流量和人氣不再是明星們專屬,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爲網絡紅人。
結果就是,大家注意力被分散到各種各樣的内容上,不再隻盯着那些大明星和他們的作品,選擇變得更廣。
這種流量分散,進一步加劇上瘾模型細化。也就說,一個好作品未必能快速出圈,恰巧,爆火的内容可能滿足了大衆情緒需求。
同理間接性證明,明星某個新作品想快速被大衆看到,必然要耗費比以往更大的宣傳精力,不然很容易被碎片淹沒。
所以,短視頻快速發展,和娛樂行業出現了新的融合,以前内容是專業者的天下,現在人人皆可做内容,網紅和明星聲量之間的秩序必然被重構。
三
那麽,這種相互擁抱的關系,對粉絲群體有影響嗎?
我認爲,沒有。爲什麽?
從表面上看,這場直播結束後得到兩種不同的聲音:
其一,四大天王出新作品也要找董宇輝拜碼頭,董帶貨具備專業性,明星幹不了;其二,劉德華助攻董宇輝,成就了它。
在我看來,兩者雙方都能從中獲益。劉德華要通過董宇輝平台推廣新電影《紅毯先生》,而董宇輝則要超頭部加持,提升品牌形象和吸引力。
說到粉絲關系,網紅和明星的差别更大。
網紅天天開直播、拍内容,不停地跟粉絲聊天、帶貨,關系更緊密;明星不同,他們跟粉絲互動多半通過作品,單向行爲明顯,而且明星一旦多參與社交活動,很容易被貼上 " 瘋狂斂财、不務正業 " 等标簽。
你可能會說,難道明星偶爾開一場直播不好嗎?換個角度想,剛被任命爲副主席的 " 李天王 ",投身直播帶貨,肯定引來不少讨論。
所以,一個更理想的策略是找到一個既能帶貨,又與自己在市場地位、風格上匹配的合作夥伴,坐下來聊天,順便推銷電影票,可能更合适。
明白這些,就理解了劉德華爲什麽沒有選擇小楊哥。
第一,二者風格之間差異。小楊哥充滿娛樂元素,時常伴随誇張、自黑式演繹,這種輕松與過于戲谑的氛圍,和 62 歲的劉德華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第二,内容屬性完全不同。這部劇并非典型勵志,他有雞湯且雞湯不多,與小楊哥的搞笑勵志明顯存在差異。
因此,出于對作品風格和自身形象考慮,選擇董宇輝像雙向奔赴。插一句,我個人非常欽佩小楊哥,并非他不優秀,相反,他也曾邀請到不少娛樂型明星坐陣。
樂華娛樂總經理杜華、NBA 球星奧尼爾、音樂人汪峰、搞笑明星金靖、還有歌手薛之謙、演員賈乃亮等。
董宇輝此前一直談到不想簡單做個賣貨平台,想在文化、旅遊方面探索更多機會,這種思路恰好提升直播間整體檔次,也給文化相關的大佬造了新的 " 交流場 "。
你想想看,以後不管國内、國外有頭部大片,學者新書發布,他們肯定不能總做客抖音官方直播間,也不願意去搞笑直播間發出,來三二一,一号小黃車,上連接等奇怪的生意 .....
所以,劉德華找到了一個得體且符合身段的選擇。
二者同框加上人生觀點聊天式的輸出,反而讓他與粉絲的距離越來越近,不但沒有改變固有地位、影響力,還能讓他在全媒體時代保持一個良好形象。
四
從生态看,這種合作也在幫助平台慢慢走出價值困境。
最近幾年,關于 " 娛樂至死、信息繭房 " 讨論越來越多,現在社會主要由 Z 時代、95 後年輕人主導消費,他們在數字世界長大,形成一種特有的 " 部落化 " 文化,娛樂形式讓他們産生特别的社交效應。
記得我上學時,你 out 了、藍瘦香菇、520、1314,在特定的場景下幾乎是一種暗号。
現在 YYDS(永遠的神)、XSWL(笑死我了)、NSDD(你說的對);恐龍抗狼抗狼抗、Come On 的喂;愛你孤身走暗巷、天王蓋地虎,上課二百五等暗号,替代老一代社交密碼。
新舊交替過程中,每個人都在适應。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還看到家長吐槽,學校裏跳 " 科目三 " 已經夠讓人頭疼,現在連家長也要拉出來 PK,沒想要 " 成何體統 " 如此嚴謹的名詞能從我口中蹦出。
要讓年輕人接受傳統觀念,同時,也讓老一輩理解年輕一代,避免那種老派的教育方式,必定是一件長期且艱難的工作;因此,短視頻 + 明星 + 傳統文化反而會成爲鏈接不同時代的紐帶。
畢竟,老一輩人的懷舊感,對有作品的明星不會排斥。
你想想看,當一位資深明星走進直播間,開始嘗試理解、并讨論 00 後,這可能促進家長反思自己是否過于保守。
2023 年春節時,我記得《龍馬精神》電影宣發中有個對話蠻有意思。成龍說:
我完全無法理解網絡用語,我曾經很要強,從小學的所有東西都是打球、健身、運動,現在看到有人吐槽," 你的時代過去了,我是新時代 ",我就會反思自己。所以,明星們的态度傳播,反而會讓大家内觀自我。
其次,新一代人也願意探索更多中國傳統文化。
直接跟 95 後、00 後講黃梅戲、豫劇、秦腔、古風民樂,大家感知度很低。如果明星和學者努力,将傳統文化以更現代的表演形式、或通過歌曲融合展現在直播間,反而容易吸引年輕人的注意。
前段時間,一首李玉剛的《剛好遇見你》和《大風舞台劇》相結合,就是絕佳案例;不少人表示,中國文化博大精神,看過楚漢傳奇,才知道曹氏和劉邦的故事,真的很感人。
再加上近期,哈爾濱小土豆,河北缽缽雞、河南文旅 " 美男殺瘋了 " 後,也迎來不少明星參與,邀請大家回到各自家鄉打卡,無不凸顯,明星與文化結合所貢獻出的價值。
未來,我認爲更多明星,願意帶着作品走入網紅直播間,對談、暢聊人生。文化興則民族興,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想改寫一切,教育、政策、經濟起到主要作用,同樣,也要靠領路人不斷影響。
總結而言
時代面前,擁抱變化。
人生沉浮三十載,每個人都是時代的縮影,這背後無不悄悄印記着社會變遷和文化的演進。
文獻參考:
1. 媒介環境學:從邊緣到廟堂;何道寬 . [ J ] . 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22 ( 03 ) :117-125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